痛心!一家人聚餐中毒,已致8人死亡!「真兇」找到了……

2021-01-08 騰訊網

權威發布開平廣播電視臺

新聞報料 | 宣傳推廣 | 活動策劃

黑龍江雞西9人聚餐,因食用變質食物致集體中毒事件,最新消息傳來,目前死亡人數已升至8人,目前還有一人正在搶救之中。

據了解,10月5日早上,該家庭成員親屬共12人參加了聚餐,家裡長輩9人全部食用了酸湯子,3個年輕人因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出現身體不適,已造成8人搶救無效身亡。目前,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療的李某還在搶救中。

酸湯子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成的一種粗麵條,當地稱之為酸湯子。

經當地警方調查得知,該酸湯子食材為該家庭成員自製,且在冰箱中冷凍近一年時間,疑似該食材引發食物中毒。經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技術部門現場提取物檢測,排除人為投毒可能。

根據黑龍江省衛健委食品處發布的消息,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至此,中毒致死原因由此前報導的黃麴黴毒素超標「變更」為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

酵米麵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食物中毒的簡稱。該菌產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中毒在黑龍江省時有發生,食品因天氣炎熱、潮溼,貯存不當而變質。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為發酵玉米面製品、變質銀耳及其他變質澱粉類(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粉等)製品。

我國近幾年發生的中毒大部分與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關,北方以酵米麵製作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等為主,南方多以酵米麵製作的湯圓和以糯米泡製後做成的吊漿粑、河粉等食品為主,這些食品的製作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發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為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肝腫大、嘔血、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甚至休剋死亡。

近幾年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發生,但在依然保持傳統飲食習慣的地區,由發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還時有發生,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100%。

秋冬季預防食物中毒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預防酵米麵食物中毒。不製售、不食用酵米麵、酸湯子等發酵面米食品;製備發酵面米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要保證食物無異味產生,一旦發現粉紅、綠、黃綠、黑等各色黴斑,就不能食用,磨漿後要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要通風、防潮、防塵;禁止出售、食用變質銀耳,不要自行採食鮮銀耳;發生酵米麵中毒後,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過相同食品但未發病的人應及時就醫,催吐、洗胃、清腸,並根據症狀的輕重予以對症治療。

二、預防蘑菇食物中毒。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採購食用菌必須到正規市場;一旦出現中毒症狀,應當儘快催吐,同時儘快送到醫院治療;患者如能攜帶吃剩的蘑菇,可以輔助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三、預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要把扁豆煮熟燜透,破壞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綠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時,應勤翻動,使其均勻受熱,煸炒後應加適量水燜至熟透後食用;購買時要挑選嫩扁豆,不買、不吃老扁豆。

四、預防諾如病毒傳播。由於目前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諾如病毒,預防諾如病毒的傳播應注意保持食物和飲用水清潔,飯前便後要用肥皂和水仔細清洗雙手,要及時清洗飲食用具;做到生熟分開;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徹底清洗;正確儲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熱。

五、預防自釀葡萄酒中毒。秋冬季大量葡萄上市,很多人喜歡自製葡萄酒,但自釀過程如果處理不當,會產生甲醇等有害的副產物。應儘量選擇飲用正規商場出售的葡萄酒;自釀葡萄酒應選擇釀酒用葡萄,控制好發酵溫度,溫度越高、浸漬時間越長、果膠酶用量越大,甲醇產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長時間存放,釀好後應儘快飲用。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

有一些天天會見到的食物

吃法不對或保存不當

就可能被一些毒性極強的真菌或細菌汙染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

把風險扼殺在搖籃裡!

——

榨花生油

年輕人一般都不買這種油,甚至可能都沒有見過,但不少居住在小城鎮的中老年人,很可能是這類油的受害者。

圖片來源:電商平臺截圖

土榨花生油最大的危害就在於容易有黃麴黴毒素。除了是一種肝癌致癌物外,黃麴黴毒素還是一種很強的毒素。它的毒性是氰化鉀的 10 倍,砒霜的 68 倍,能引起急性中毒死亡。

從花生的生長過程起,潮溼的土壤就是大量黃麴黴菌的溫床。「土榨」的製作方式,又讓雜質汙染的風險變得更高。

一處土榨油生產設備實拍。圖片來源:西瓜視頻

正規生產的食用油會經過脫水、脫澀、脫臭、脫蠟等處理,去除雜質,保證安全。而土榨油由於是小作坊純人工生產,普遍投入不高,通常不可能有配套的原油精煉設備。

另外,為提高出油率,油作坊在炒籽時會把溫度升得特別高,容易產生比較多致癌物苯並芘。

所以,還是勸爸媽和親戚們都去買超市裡正規廠家生產的食用油吧。過年過節也不要互相送油了,心意雖好,安全更重要。

——

自製醃菜

醃菜清脆爽口,而且工序也並不複雜,很多人都喜歡自己在家做。但是,自製的醃菜很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

發酵品中亞硝酸鹽的產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不過,工廠生產會採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質檢部門也不是吃素的。這些都保證了市面上流通的產品的安全性。

然而自製食品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亞硝酸鹽中毒的新聞常常見報。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亞硝酸鹽在適宜條件下能生成一種 I 類致癌物——亞硝胺類化合物。而亞硝胺類化合物與食管癌、胃癌等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除了醃菜,自家做的醃肉也有可能產生亞硝酸鹽。但平時做菜時簡單醃一會兒就下鍋的情況,可以不必擔心。

——

未熟透的四季豆

四季豆在家常菜中出現頻率很高,但它也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等有害物質,沒充分做熟的話,這些物質就會導致中毒。

中毒後會產生腹痛、腹瀉、嘔吐,頭暈、心慌、胸悶、冷汗,四肢發麻等症狀。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但也別因為這個就從此拒絕四季豆。想要預防中毒,注意以下這 3 點就行了:

購買時,選擇鮮嫩的,不要老的。

烹調時,儘量選用足夠時間長的高溫加工,避免採用涼拌(溫度低)、爆炒(時間短),應儘量煮熟、燜透。

吃的時候,確認四季豆失去原有的鮮嫩色,並且吃起來沒有豆腥生味。

——

發芽、青紫皮的土豆

未成熟、青紫皮或發芽的土豆,含有非常高的有毒成分「龍葵甙」,其含量是普通土豆的 5~40 倍,極易造成中毒。

這種物質會引起咽部瘙癢或燒灼感,胃部燒灼樣疼痛,頭暈、耳鳴、瞳孔散大。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要怎麼預防中毒呢?惹不起,躲得起嘛。

不吃未成熟、青紫皮、發芽的土豆。

買回來的土豆不及時吃掉的話,需低溫儲藏,避免陽光照射,防止生芽。

土豆長出少許芽時,特別是嫩芽,必須要徹底挖去芽眼,並將芽眼周圍的皮削掉,不過保險起見,還是扔掉吧。

充分加熱,煮、燉、紅燒著吃,烹調時加醋,都可以加速破壞龍葵甙。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

自製豆製品、未熱透的豆漿

豆製品也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食物,但一旦如果製作或食用方法不當,後果也是最嚴重的,總有致死事件見諸報端。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肉毒毒素,一丁點就致命

與之前提到的幾種不同,豆製品中毒主要是因為肉毒毒素。

肉毒桿菌產生的肉毒毒素,是已知所有化學和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強烈的物質之一。

它對人的最小致死量約為 0.0000001 克。

也就是說,1 千克的肉毒毒素結晶就足夠毒死全世界所有人口(事實上可毒死 100 億人)。

而自製發酵食品正是它的常見來源。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自製豆漿沒熱透,也會引起中毒

很多人不知道,用普通的鍋煮豆漿煮到 80 ℃ 左右,會有很多泡沫上浮,好像煮沸了一樣,但其實是「假沸」現象,這時候的豆漿並沒有充分加熱。

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血球凝集素、脲酶等內源性的生理活性成分,如果未經加熱或加熱不充分使它們失去活性,就會引起食用者頭暈、噁心和嘔吐等中毒現象。

要怎麼預防中毒?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建議,豆漿加熱至少在 95℃ 溫度 5 分鐘以上,確保沒有豆腥味兒也沒有泡沫時,等到不太燙的溫度了再喝。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用豆漿機的就不需要擔心了,因為程序溫度有智能設定,可以一鍵搞定。如果是超市買的豆漿粉,一般已經過了熱處理殺菌,熱水衝調後儘快喝完就好。

自製豆漿如果一次沒喝完,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再次飲用時也一定要充分加熱殺菌,確保安全。

以上這 5 種食物,大多數都和「自製」有關。還是那句話,家庭自製沒有控制有害物質的條件。如果你珍愛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請千萬告誡他們:

不要迷信自製,工廠的製作條件比家庭嚴苛多了。

通過正規途徑購買的正規產品,經過層層殺菌、檢驗,比自己在家做的要靠譜得多。

最後,萬一家裡有人不小心食物中毒了,身體出現下列情況,就需要毫不遲疑地去看醫生了:

頻繁嘔吐;

嘔血或便血;

腹瀉超過 3 天;

劇痛或腹絞痛;

體溫超過 38.6℃;

有脫水的徵兆:比如嚴重口渴、口唇乾燥、少尿或無尿、乏力及頭暈;

神經系統徵兆:視力模糊、肌無力、肩膀刺痛。

轉發+在看

讓更多人掌握這些知識

特別是你關心的家人朋友

預防食物中毒,不能掉以輕心呀!

來源: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處、丁香生活研究所

熱文:140萬海內外開平人都在看

點個在看

提醒更多人!

相關焦點

  • 痛心!四川樂山發生一起沼氣中毒事故,致4人死亡
    原標題:痛心!四川樂山發生一起沼氣中毒事故,致4人死亡11月15日,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發生一起意外死亡事故。據井研新聞網消息,經公安機關調查,系沼氣中毒,致4人死亡。事發地點位於井研縣馬踏鎮七盤山村4組,周某光(男,66歲)、侄兒周某安(男,50歲)及周某安的兒子周某洪(男,26歲)、周某安的兒媳張某巧(女,27歲)4人死亡,均為井研縣人。經當地公安機關調查,系周某光在自家窖池醃製豬草發生沼氣中毒,周某安、周某洪、張某巧發現後,先後下窖池救援,導致沼氣中毒,排除他殺。
  • 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死亡,只因吃了這種麵條!
    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死亡,只因吃了這種麵條!7人死亡。據通報,10月5日,雞東縣興農鎮居民王某某及親屬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引發食物中毒,製作「酸湯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裡冷凍一年。經公安機關對現場提取物檢測,未查出有毒物質,排除人為投毒可能。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8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
  • 吃「酸湯子」8 人中毒死亡!「真兇」致死率高,沒有特效藥
    10月5日早上,王某一大家12人在一塊聚餐,家裡長輩9人都吃了自製的東北傳統美食——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到了中午,9位吃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身體不適,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被送往醫院。而3個年輕人因為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吃,逃過一劫。  截至10月12日,8人搶救無效身亡,還有1名還在搶救中......
  • 雞西一家聚餐吃酸湯子致7死,黃麴黴毒素超標還是米酵菌酸中毒?
    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一家庭9人在十一長假期間聚餐後出現中毒症狀,目前已致7人死亡。據央視報導,雞西市委宣傳部的初步調查結果是,這9人共同食用了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而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疑似該食材黃麴黴毒素超標引發食物中毒。
  •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 9 人死亡,系米酵菌酸引起,米酵菌酸是什麼...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 9 人死亡,系米酵菌酸引起,米酵菌酸是什麼?哪些食物需要謹慎食用? 10月5日,黑龍江雞西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
  • 已致多人死亡! 陝西發布緊急提醒!
    已致多人死亡! 陝西發布緊急提醒!>接到求助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在該家人的配合下破窗進入房間,打開房門進行通風,而此時煤氣中毒男子已全身無力陷入昏迷,所幸並無生命危險。
  • 雞西家庭聚餐中毒致死原因有變:為米酵菌酸引發,非黃麴黴毒素
    新京報訊(記者 劉歡)黑龍江雞西市雞東縣一家庭聚餐中毒已致8人死亡,其初判黃麴黴毒素的中毒致死原因被多位專家質疑而在網上引起爭議。10月12日晚,黑龍江衛健委在官方微信發布預防食物中毒文章時,表示該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高濃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 抓癩蛤蟆煮湯中毒1人死亡 怎樣區別癩蛤蟆與青蛙?
    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5年致174人中毒42人死亡!雲南多個部門再發緊急提醒!
    5年來已導致42人死亡據云南省疾控中心通報,2015—2019年,雲南省累計發生33起因自行烹調食用烏頭類藥材導致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毒174人,死亡42人,病死亡率為24.14%。這些案例歷歷在目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瑞麗草烏中毒事件致1人死亡9人病情危重2020年9月13日19時,德宏州瑞麗市圓享餐飲公司14人出現腹痛、嘔吐、腹瀉、臉麻等症狀。經初步調查,疑似因食用草烏導致中毒。
  • 一家9口聚餐7人死亡,是黃麴黴素中毒?我們日常飲食哪些要小心?
    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其間共同食用了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後,目前已有7人經救治無效死亡,2人仍在搶救。
  • 兩男子誤抓蟾蜍煮湯食用 1人中毒死亡1人住院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兩男子誤食蟾蜍中毒, 一死一住院。圖為經ICU搶救後,小陳目前已轉至急診科做進一步治療。 記者 敖一航 攝(原標題:兩男子誤食蟾蜍中毒,一死一住院)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
  • 為什麼"酸湯子"會致中毒? 吃這些食物要注意
    黑龍江一家人聚餐吃酸湯子致多人死亡 罪魁禍首終於找到了為什麼「酸湯子」會引發米酵菌酸中毒?10月5日,黑龍江雞東縣一家9人在家中聚餐時疑似食物中毒,截至10月12日晚,已有8人死亡,1人還在ICU搶救。
  • 我國今年已近8000人吃毒蘑菇中毒 致74人死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除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之外,近日,黑龍江雞西市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酵米麵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引發全國廣泛關注。李寧稱,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她建議,學校和集體食堂最好不要製作和食用這類自製酵米麵類食品。
  • 四川榮縣兩村民烤火取暖入睡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1月9日,自貢市榮縣旭陽鎮一養殖場內,兩位村民因用木炭烤火取暖,導致一氧化碳中毒致2人死亡。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出事的地點為當地的一個養雞場,1月8日晚上,養雞場的夫妻倆(分別為47歲和45歲)在房間內用炭火烤火,取暖入睡。
  • 「酸湯子」中毒致多人死亡,海南發布食品安全預警提示
    近期,黑龍江省雞西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致多人死亡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高度關注。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誤食盤古蟾蜍中毒,6人中毒1人不治身亡,儘量不吃可疑蛙肉
    2019年12月17日,花蓮縣衛生局人員稱,經過衛生局相關工作人員採樣鑑定,確認6人是因為誤食盤古蟾蜍而中毒。花蓮豐濱鄉有6位民眾,本月初在一次家庭聚餐中,誤將「盤古蟾蜍」當作青蛙食用。這6位民眾在吃光聚餐中的盤古蟾蜍後1至4小時,陸續發生噁心、嘔吐及四肢麻痺等食物中毒症狀。
  • 衡水一化工公司發生疑似化學品中毒事故,致3人死亡
    衡水一化工公司發生疑似化學品中毒事故,致3人死亡 澎湃新聞記者 李延兵 王哿 實習生屠江川 2016-11-19 21:12
  • 兩名男子抓青蛙煮酸菜湯 誤食蟾蜍中毒致1死
    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黑龍江9人聚餐7人死亡,2人還在搶救,看黃麴黴素中毒危害巨大
    據新聞報導,黑龍江9人家中聚餐,吃了自家製作的酸湯子導致中毒,7人因搶救無效死亡,2人還在搶救中。也許對於我們南方人來說不知道酸湯子是什麼,就當它是玉米經過水磨後發酵製成的麵條吧。這個麵條在冰箱中冷凍了一年了。
  • 重慶市墊江縣發生疑似沼氣中毒 已致4人死亡
    來源:華龍網華龍網消息:昨(24)日晚上,重慶市墊江縣硯臺鎮汪家居委3社發生疑似沼氣中毒致4人死亡。目前善後處置和事故原因調查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截至25日0時50分許,被困5人全部救出,經醫護人員現場搶救,汪波無生命危險,送往縣中醫院救治,其餘4人無生命體徵。目前善後處置和事故原因調查工作正在進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