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子」中毒致多人死亡,海南發布食品安全預警提示

2021-01-10 騰訊網

近期,黑龍江省雞西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致多人死亡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高度關注。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省疾控中心就酵米麵食品作如下安全預警提示:

酵米麵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食物中毒的簡稱。我國近幾年發生的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中毒大部分與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關,北方以酵米麵製作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等為主,南方多以酵米麵製作的湯圓和以糯米泡製後做成的吊漿粑、河粉等食品為主。這些食品的製作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發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為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肝腫大、嘔血、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甚至休剋死亡。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節,食品因天氣炎熱、潮溼,貯存不當而變質。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為發酵玉米面製品、變質銀耳及其他變質澱粉類(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粉等)製品。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100%。

預防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食物中毒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不製售、不食用酵米麵、吊漿粑等發酵面米食品。

(二)製備發酵面米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要保證食物無異味產生,一旦發現粉紅、綠、黃綠、黑等各色黴斑,就不能食用。磨漿後要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要通風、防潮、防塵。

(三)禁止出售、食用變質銀耳;不要自行採食鮮銀耳。正常幹銀耳經水泡發後,菌片呈白色或微黃,朵形完整,彈性好,無異味,發好的銀耳要充分漂洗,摘除其基底部。

(四)預防蘑菇食物中毒。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採購食用菌必須到正規市場;一旦出現中毒症狀,應當儘快催吐,同時儘快送到醫院治療;患者如能攜帶吃剩的蘑菇,可以輔助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五)預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要把扁豆煮熟燜透,破壞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綠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時,應勤翻動,使其均勻受熱,煸炒後應加適量水燜至熟透後食用;購買時要挑選嫩扁豆,不買、不吃老扁豆。

(六)預防諾如病毒傳播。由於目前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諾如病毒,預防諾如病毒的傳播應注意保持食物和飲用水清潔,飯前便後要用肥皂和水仔細清洗雙手,要及時清洗飲食用具;做到生熟分開;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徹底清洗;正確儲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熱。

(七)預防自釀葡萄酒中毒。秋冬季大量葡萄上市,很多人喜歡自製葡萄酒,但自釀過程如果處理不當,會產生甲醇等有害的副產物。應儘量選擇飲用正規商場出售的葡萄酒;自釀葡萄酒應選擇釀酒用葡萄,控制好發酵溫度,溫度越高、浸漬時間越長、果膠酶用量越大,甲醇產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長時間存放,釀好後應儘快飲用。

(八)發生中毒後,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並及時就醫。對中毒患者應及時催吐、洗胃、清腸,並根據症狀的輕重予以對症治療。吃過相同食品但未發病的人,也應儘早催吐、洗胃、清腸。

來源:海南日報客戶端、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記者:馬珂 通訊員 馬永忠

編輯:林明洋

值班主任:史曉暉

相關焦點

  •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 9 人死亡,系米酵菌酸引起,米酵菌酸是什麼...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 9 人死亡,系米酵菌酸引起,米酵菌酸是什麼?哪些食物需要謹慎食用?>《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5年第2期食品安全提示公告》02為什麼一開始認為源頭是黃麴黴毒素?
  • 為什麼"酸湯子"會致中毒? 吃這些食物要注意
    黑龍江一家人聚餐吃酸湯子致多人死亡 罪魁禍首終於找到了為什麼「酸湯子」會引發米酵菌酸中毒?10月5日,黑龍江雞東縣一家9人在家中聚餐時疑似食物中毒,截至10月12日晚,已有8人死亡,1人還在ICU搶救。
  • 雞西一家聚餐吃酸湯子致7死,黃麴黴毒素超標還是米酵菌酸中毒?
    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一家庭9人在十一長假期間聚餐後出現中毒症狀,目前已致7人死亡。據央視報導,雞西市委宣傳部的初步調查結果是,這9人共同食用了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而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疑似該食材黃麴黴毒素超標引發食物中毒。
  • 吃「酸湯子」8 人中毒死亡!「真兇」致死率高,沒有特效藥
    10月5日早上,王某一大家12人在一塊聚餐,家裡長輩9人都吃了自製的東北傳統美食——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到了中午,9位吃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身體不適,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被送往醫院。而3個年輕人因為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吃,逃過一劫。  截至10月12日,8人搶救無效身亡,還有1名還在搶救中......
  • 我國今年已近8000人吃毒蘑菇中毒 致74人死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發布會上提醒消費者,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除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之外,近日,黑龍江雞西市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酵米麵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引發全國廣泛關注。李寧稱,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 一家人聚餐中毒,已致8人死亡!「真兇」找到了……
    權威發布開平廣播電視臺新聞報料 | 宣傳推廣 | 活動策劃黑龍江雞西9人聚餐,因食用變質食物致集體中毒事件,最新消息傳來,目前死亡人數已升至8人,目前還有一人正在搶救之中。據了解,10月5日早上,該家庭成員親屬共12人參加了聚餐,家裡長輩9人全部食用了酸湯子,3個年輕人因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食用。
  • 避免「酸湯子」中毒發生,秋冬食品安全關注三點!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關注「江幹審管」,獲取辦事所需材料 來源/ 杭州發布 資料/ 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人民網、中國新聞社 編輯/ 江幹審管 近日發生的「酸湯子」中毒事件,給我們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
  • 【震驚】「酸湯子」事件致9人死亡!趕緊丟!這些食物有劇毒!
    2020年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後,出現食物中毒,至昨日(10月19日)已導致9名中毒者死亡。
  • 5年致174人中毒42人死亡!雲南多個部門再發緊急提醒!
    日前,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再次提醒:烏頭鹼毒性極大,若自行加工不當、食(飲)用過量,極易引起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雲南省政府食品安全辦也發出提醒:「(黃)草烏、附子是毒性中藥材,不是食品,嚴禁作為食品、藥膳食用。」
  • 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熱點發布!新冠疫情、酸湯子、毒蘑菇備受...
    原標題: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熱點發布!新冠疫情、酸湯子、毒蘑菇備受關注 進口冷鏈食品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食品安全問題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1月8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熱點發布,數十位專家對過去一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和健康熱點事件作了系統梳理和科學解讀。
  • 生活中易引起中毒的蔬菜有哪些?
    >李女士已於19日中午去世 該中毒事件已致9人死亡 國家衛健委緊急提醒 19日晚國家衛健委官方微信公眾號「健康中國」發布提示 夏秋季節製作發酵米麵製品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該菌能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
  • 為什麼「酸湯子」會導致食物中毒?吃這些食物也要注意
    近幾天黑龍江雞西一家人聚餐,9人食用酸湯子中毒事件成為了一個熱點新聞,令人惋惜的是,目前死亡人數已經上升到了8人,小小的一個「酸湯子」,怎麼會有如此高的毒性,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注意避免這樣的食物中毒風險呢?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
  • 2020食品安全熱點三:「酸湯子」事件敲警鐘 專家:慎重自製酵米麵類...
    ,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去年10月,黑龍江居民聚餐時食用「酸湯子」造成9名食用者全部中毒死亡的慘劇為人們敲響了警鐘。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劉秀梅在解讀中表示,為避免該類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家庭或小作坊要慎重製作或儘量不製作、不出售酵米麵類食品,並正確購買和科學食用銀耳、木耳等相關食品。
  • 我國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74人死亡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近期,黑龍江發生的食用酸湯子的中毒事件造成9名中毒者死亡,多起採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也引發關注。冬季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 「酸湯子」中毒事件引關注 背鍋的黃麴黴素到底是啥
    「酸湯子」事件引發網絡恐慌,「背鍋」的這種毒到底有多可怕?  關於黃麴黴素的知識點都在這兒  本報記者 馬愛平  10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微信公眾號「健康中國」發布消息稱,10月5日黑龍江省雞東縣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現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汙染的酸湯子。
  • 冷凍海鮮、毒蘑菇、酸湯子,2020食品安全10大熱點全在這兒!
    新冠兇猛,冷凍食品還能吃嗎?誤食毒蘑菇還能「看小人」?這個段子可不好笑!一碗「酸湯子」殺死9個人,木耳銀耳裡也能出現這種毒?堅決反對餐桌浪費,是因為糧食不夠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多位專家對2020年度十大食品相關熱點詞進行了深入解讀。
  • 海南發布食品消費提示:四種毒蘑菇千萬別吃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6月22日電(記者李學山)夏季來臨,各種蘑菇和菌類又成為很多市民餐桌上的食品,但很少有人意識到,一些蘑菇在美麗的外表下隱藏著劇烈的毒性,在海南的鄉村,幾乎每年都有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
  • 最近發生多起海虹中毒事件,海鮮還能愉快地吃嗎?
    近日,河北省發生多起因食用海虹引發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事件。5月13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於海虹的食品安全預警與提示,建議不要採集、買賣、食用海虹。而大連、青島等沿海地區相關負責部門也發布了類似提示。海虹作為常見食用貝類,本身無毒,吃海虹中毒的原因在於麻痺性貝類毒素。該毒素是海虹攝食有毒單胞藻後,在體內富集積蓄形成,通常在4-5月份含量達到最高。
  • ...發布國家衛健委提示:①夏秋季節製作發酵米麵製品容易被椰毒假...
    文 / 夏洛特2020-10-20 05:18:00來源:FX168 【國家衛健委提示慎吃酵米麵類食品】近日,黑龍江雞西市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酵米麵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
  • 雞西家庭聚餐中毒致死原因有變:為米酵菌酸引發,非黃麴黴毒素
    新京報訊(記者 劉歡)黑龍江雞西市雞東縣一家庭聚餐中毒已致8人死亡,其初判黃麴黴毒素的中毒致死原因被多位專家質疑而在網上引起爭議。10月12日晚,黑龍江衛健委在官方微信發布預防食物中毒文章時,表示該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高濃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