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廚房中的致癌物:黃麴黴素!

2020-12-03 少偉教授話飲食

本文專家:韓莉君,華東理工大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

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

曾有新聞報導,一位女士被檢查出患有癌症後,一家四口全都相繼患癌去世。經過大量的分析實驗,發現該女士家日常用的砧板、筷子上都有黃麴黴素的存在!

那麼,你對致癌因子——黃麴黴毒素了解多少?

一、黃麴黴素的介紹

黃麴黴是黃麴黴菌群中的一種,通常呈現出肉眼可見的黃色或黃綠色,最適宜在30攝氏度到38攝氏度、pH值為5.5的環境下生存,易長於土壤、有機物、糧谷中。

黃麴黴毒素B1對人體多個組織和器官尤其是肝臟組織有極強的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具有致癌性、致畸性、致突變性,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

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1毫克黃麴黴素就能誘發癌症,20毫克則會導致人死亡。

圖片來源網絡

二、黃麴黴素來自哪裡?

黃麴黴毒素主要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廣泛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類堅果中,特別容易汙染糧油製品,其中以玉米、花生及其製品最易受到汙染,其次是稻穀、小麥、豆類等。

花生等食材在種植、採摘、加工、運輸、保存等過程中極易受到高溫高溼等環境的影響受潮黴變而汙染黃麴黴毒素。

圖片來源網絡

三、黃麴黴素的危害

有研究表明,黃麴黴素暴露能夠引起人和動物多個系統的毒性效應,包括消化系統毒性、肝臟毒性、血液毒性、免疫毒性、生殖和發育毒性等。

黃麴黴素中毒可引起動物貧血、黃疸、胃腸紊亂以及生殖能力下降等。人體暴露黃麴黴素的臨床症狀表現為發熱、嘔吐、腹痛和食慾下降等,嚴重時可導致肝脾腫大、肝區疼痛、皮膚黏膜黃染、腹水、下肢水腫、肝功能異常、心臟擴大和肺水腫,甚至引起痙攣、昏迷和死亡等症狀。

四、如何防治黃麴黴素

黃麴黴素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防治方法主要為防黴和去毒,其次預防黃麴黴素的危害要從飲食習慣做起,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要嚴格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黃麴黴素的危害。

1.防黴措施

將食物放在通風乾燥處儲存,必要時進行晾曬以降低溼度,減少食物黴變的可能。

清洗餐具時不留食物殘渣和清潔劑,清洗完後將餐具在通風處晾掛起來,以使其儘快晾乾。將清洗後的筷子、砧板等木製品餐具瀝乾,防止發黴。

圖片來源網絡

2.去毒措施

紫外線照射法:太陽下暴曬 15- 20 分鐘,除去被汙染的食材中含有的部分黃麴黴毒素。

人工挑選法:對於少量受汙染的食材可將被撿去不完整和蟲蛀的顆粒。

淘洗法:反覆將受汙染的食材進行淘洗,約5-6次,可去除部分毒素。

碾磨法:用碾子研磨祛除汙染糧食表皮,除去表層毒素。

加鹼法:向受汙染的食用油中加鹼再加水除去毒素。

註:以上去毒措施並不能保證在實際應用中完全有效,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建議不要食用疑似汙染黃麴黴毒素的食物!

五、誤食含有黃麴黴素的食物怎麼辦?

圖片來源網絡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少量誤食含有黃麴黴素的食物並未出現明顯的臨床反應,可以通過催吐、多飲水、適當飲用牛奶等方式使黃麴黴素儘快從體內排出。

如果中毒症狀較為明顯,則必須及時送醫,必要時洗胃或者灌腸,以促進毒素儘量快排出,以免病情惡化。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黃麴黴毒素是一種劇毒且高度致癌的食品汙染物,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重飲食衛生、食品安全,通過防黴和去黴等措施避免黃麴黴毒素給健康帶來危害。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致癌物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東西中?如何防止黃麴黴素中毒?
    肝病重在預防,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避開接觸一些傷肝的物質。有幾種常見的傷肝物質,不僅傷肝,還會致癌,並且這幾種東西,家家戶戶的廚房中可能都有,要儘早處理。廚房中常見的傷肝致癌物黃麴黴素是一類致癌物,它的毒性是砒霜的幾十倍,並且生命力很強,用一百度的高溫連續進行二十個小時的滅菌,都不一定能把它殺死。到了潮溼的環境中,它會變得十分猖狂。現在正值雨季,特別是南方,比較潮溼,正是黃麴黴素大肆橫行的季節。
  • 黃麴黴素是一級致癌物,容易藏在哪些地方?為了健康,請儘早避開
    它已經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毒性很強,比我們熟悉的砒霜毒性要高出60多倍,可以想像毒性有多高,即便只是少量接觸,就能給身體帶來損傷,尤其是對肝臟的損傷較大。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也負責解毒,凡是進嘴的食物,都需要通過肝臟檢驗,若攝入過多的黃麴黴素,就可能引發肝癌,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 黃麴黴素「一級致癌物」!提醒:「5處」,易是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患得癌症並非運氣不好,據研究發現致癌的因素很多,但大部分致癌因素與生活中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密切相關,而且長期接觸一些致癌物質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黃麴黴素就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質。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黃麴黴素列在了強烈致癌物的清單中。
  • 提醒: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這幾種廚房內的東西,更容易滋生
    沒錯,慢性肝病和飲酒都是促發肝癌的原因之一,長期患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在肝臟反覆損傷和修復的過程中,肝細胞就有可能會發生癌變,特別是長期患有慢性B肝的患者,後期癌變率也會更高。不過,除了這兩種常見的原因之外,還有一種「毒素」也是誘發肝癌的原因,早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將其列入了一級致癌物中,它的名字就是「黃麴黴素」!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它最愛「藏」在這5種食物中,別捨不得扔
    現在正是一年中最悶熱潮溼的時候,而在這種環境下黃麴黴素的「生命力」表現得最旺盛,簡直是無處不在,可能寄生於你家的廚房、抽屜、廁所……總之,人類見了都要瑟瑟發抖,畢竟它的毒性實在是太強了!黃麴黴素致癌性有多強?
  • 3種廚房裡暗藏的「黃麴黴素」,都是誘發肝病「元兇」,一定留意
    黃麴黴素主要在黃麴黴菌中產生,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在90年代將其劃為一類致癌物。特備是對於肝臟,輕微的黃麴黴素都會導致肝臟癌變。"黃麴黴素"在食物中極易存在,所以,我們平時對吃的東西要特別注意。
  • 發黴的筷子、案板會產生黃麴黴素?真正會致癌的,是廚房這2樣!
    因此我們對食物本身安全以及健康程度往往都有很高要求,但卻忽視了一個病菌源頭----廚房! 即便我們每天都在清理廚房,保持一塵不染,但事實上廚房不少小物品「暗藏」著健康隱患,嚴重可能還會致癌?
  • 黃麴黴素是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這幾種食物中就有,別捨不得扔
    其實發黴食物確實是不能吃的,它其中含有黃麴黴素,它是一種致癌物。>黃麴黴素雖然平時只有在腐敗的食物表層才能看見其整體的模樣,但得益於這些年媒體不斷的科普,因此大眾對其還不是太陌生,而且也知道其「威力」有多大。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原標題: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裡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麴黴素。究竟黃麴黴素存在哪些食物裡?又該如何去除黃麴黴素?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第一致癌物黃麴黴素危害巨大 變質食物勿食用
    黃麴黴素在生活當中,存在廣泛。在20-25度之間是最利於生長的。南方溼度比較大、連陰雨時非常有助於黃麴黴的生長。黃麴黴毒素,對肝臟有很大毒性,在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就已經把黃麴黴素列為第一大的致癌物。在對全國各地進行調研後發現,尤其是像廣西、雲南等很多南方省市,黃麴黴的存在比較普遍。
  • 人人害怕的黃麴黴毒素,可能藏在廚房裡,檢查一下你家有沒有?
    而黃麴黴素的毒性是它的68倍,致死率很高。世界衛生組織早就將它歸為一類致癌物,所以對人生命的威脅是毋庸置疑的。而黃麴黴素不僅僅存在於我們所熟知的黴變食物裡面,我們家裡的廚房也是它們的活動區域,會出現在廚房的6個地方,對照一下,快去檢查一下你家廚房有沒有?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摘要]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黃麴黴毒素是由一系列黴菌代謝產生的致癌物,主要汙染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等,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經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種子,一些乾果中常能檢測到。它們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產生螢光,根據螢光顏色不同,將其分為B族和G族兩大類及其衍生物。
  • 黑心土榨油含劇毒 致癌物黃麴黴素B1大大超標
    央視新聞:【黑心「土榨油」含致癌物 毒性相當於鶴頂紅68倍】廣西梧州、廣東肇慶19家花生油作坊,鮮榨現賣,價格低廉,一斤10元左右,生意紅火。19家的油品經檢測,有16家摻了棕櫚油、大豆油、動物油脂等,有6家還檢測出一類致癌物黃麴黴素B1超標,其毒性相當於鶴頂紅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 蒙牛純牛奶強致癌物:黃麴黴素病毒(中英文)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蒙牛純牛奶強致癌物:黃麴黴素病毒(中英文) 2011-12-28 14:4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黃麴黴素這種一類致癌物,毒性不一般!日常這幾類物品要小心
    殊不知,到了如今有一種毒素的毒性遠遠超過了砒霜,甚至是其的68倍之多,它就是著名的「黃麴黴素」!根據臨床的研究來看,1毫克的黃麴黴素就達到了致癌量,其中和黃麴黴素最為相關的癌症種類就是「肝癌」!而20毫克的黃麴黴素一次性攝入,就能直接導致成年人死亡。其毒性遠超過了氰化鉀和砒霜。黃麴黴素的致癌並不是空穴來風,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17年,就已經將黃麴黴素列入了一類致癌物中!
  •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 這種致癌物家裡處處有
    我們生活中有一種毒性非常強的物質,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它就是黃麴黴素。那麼黃麴黴素都藏在哪些食物中呢?我們可以怎樣去除食物中的黃麴黴素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通常都藏在發黴的食物中,尤其是澱粉含量多的食物,例如花生、玉米、大米、小米、豆類等。因為澱粉會在高溫和潮溼的作用下發生黴變滋生出黃麴黴菌,所以一旦發現這些食物有味道,就不要吃了,因為裡面很可能已經含有黃麴黴菌了,吃了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
  • 黃麴黴素易誘發肝癌,它會藏在哪些食物裡?稍不留神就引起中毒
    黃麴黴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尤其會增加肝癌風險,而我國又是肝病大國,全世界的肝癌患者,基本有一半都在我國!所以,如何預防肝癌,我們要早點了解,並落實到行動中。想要預防肝癌,就要嚴防黃麴黴素,那麼,黃麴黴素會藏在哪些食物、哪些地方呢?怎麼做或能預防黃麴黴素,遠離肝癌?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黃麴黴素容易藏在黴變食物中,比如花生、瓜子等堅果,玉米面、大豆等糧食,以及花生油等食用油中。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有一種毒素, 它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1類致癌物, 是目前發現的穩定性最高的真菌毒素, 一旦形成,很難去除。 它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黃麴黴素」。   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在玉米,花生,棉花種子,一些乾果中常能檢測到。它們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產生螢光,根據螢光顏色不同,將其分為B族和G族兩大類及其衍生物。AFT已發現20餘種。AFT主要汙染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
  • 高思敏博士:強致癌物黃麴黴素B1的檢測—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11月6日17:00基礎課部高思敏博士在6109教室舉行了題為《強致癌物黃麴黴素B1的檢測—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學術報告會。
  • 黃麴黴素是什麼?優食淨食機幫你解答
    筷子一旦出現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而它竟是致癌物質?!黃麴黴素是怎麼產生的?它會出現在哪些食物中呢?其實,黃麴黴毒素是從黃黴素慢慢發展而來的一種代謝產物。需要警惕的是,黃麴黴毒素的危害確實不容小覷。它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1mg的黃麴黴素就可以導致癌症發生,20mg的黃麴黴素一次性攝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Ⅰ類致癌物。 無奈的是,這些劇毒致癌物最容易出現黃麴黴毒素的就是五穀雜糧,比如我們常見的玉米花生、發苦的堅果、久泡的木耳,還有每天吃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