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素主要在黃麴黴菌中產生,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在90年代將其劃為一類致癌物。特備是對於肝臟,輕微的黃麴黴素都會導致肝臟癌變。
"黃麴黴素"在食物中極易存在,所以,我們平時對吃的東西要特別注意。
廚房裡暗藏的"黃麴黴素",都是引發肝癌的"兇手",一定留意
1.黴變穀物
家裡平時都會多買一些穀物,但由於米等穀物的保存不當,發生黴變,就會滋生出黃麴黴素。這樣的米不能吃。所以在家庭保存中,穀物的存放要在通風的地方,避免黴變。穀物的含水量在20—25%的時候,就容易滋生黃麴黴素。
2.沒洗乾淨的筷子
筷子本身並不會長黃麴黴菌,但我們平時使用筷子來吃花生、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時,容易在筷子縫裡留下澱粉,一來二去黴變了,黃麴黴素就藏在裡面了。
所以,大家吃完飯一定要把筷子洗乾淨!
3.發黴的花生、玉米
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比如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誘發肝癌的黃麴黴菌。
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黃麴黴素也會激增。
這些東西,都是在我們的廚房裡面常見的東西,所以千萬不能夠大意,尤其是久泡的木耳裡面有著非常多的黃麴黴素,是很有可能引發肝癌的菌種,會對肝造成重大傷害,如果發現有以上異常的話,儘快扔掉。
4招教你輕鬆應對"黃麴黴素",不再讓它傷肝
1.多吃青菜對抗黃麴黴素
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青菜中的葉綠素等物質能有效降低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的毒性,並減少人體對黃麴黴毒素的吸收。研究人員指出,菠菜、西蘭花、捲心菜等青菜中富含葉綠素和葉綠酸。
2、油熱後加點鹽
久置的植物油可能有少量黃麴黴毒素,因此,不要囤油,不要生吃烹調油。炒菜時將油加熱到鍋邊冒出微煙,加入適量食鹽燒至沸騰,鹽中的碘化物能去除黃麴黴毒素的部分毒性。
3.妥善地儲存食物
黃麴黴素耐熱性極強,要溫度達到280℃以上才能將黃麴黴素破壞,因此建議大家遇到發黴、變質的食物直接做扔掉處理,不吃黴變食物就最安全。
另外,我們平時也要妥善地儲存食物與乾燥、冷藏或者陰涼處,最好儘快食用而不要久置。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平時購買的東西要選擇值得信賴的商家,遠離來路不明的食物。
黃麴黴素「無孔不入」最為傷肝,平時我們更應該注重對於肝臟的養護。
養肝護肝除了生活方式的調整,樂觀向上,平時可以喝疏肝解鬱、瀉火安神、活血行氣的養肝茶:菊花決明子茶。
養護肝有妙招
肝屬木,屬夏,肝主夏令,《內經》認為夏發季節,肝膽經脈最為活躍,所以夏季養肝正當時,夏天肝火上升,重點是瀉肝火、疏肝鬱!
菊花決明子三清茶:用菊花、決明子、牛蒡根、梔子、薄荷、大麥、黑果枸杞、大棗、山楂
等9味中藥一起泡水喝,開水衝泡5分鐘,代茶飲,睡前2個小時來一杯,讓你一晚睡得好。
黑果枸杞性溫;菊花性寒,能宣散風熱,清解血毒;薄荷善清肝熱,其清中有透、透中有清、清肝又可疏肝;決明子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菌等作用;大麥補肝益腎、明目;
每天泡茶飲用,可以達到:養肝明目、益精清肝、安心除煩,提神醒腦的作用。
黃麴黴素作為潛伏在我們身邊的肝臟殺手,不容小覷,日常生活中,別忘記積極預防黃麴黴素的出現,保護肝臟哦~
男子運動後衝冷水澡導致「中風」,只因1個疏忽!千萬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