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病症。
肝病的發生與日常飲食有著密切關係,因為人體食用的任何食物都需要肝臟來進行代謝,若不小心吃了有害肝臟健康的食物,就會對肝細胞造成一定的損害,誘發肝臟病變。
廚房3種食物,或是肝病「根源」,勸你趁早忌口
食物1:黴變食物
日常很多人會購買很多食物儲存在廚房中,不過食物都有一個保質期,在廚房存放的時間久了,部分食物會出現發黴的情況。
黴變後的食物多數人會將其直接丟掉,不過還是會有部分人「過分節儉」,會將黴變的食物進行二次處理,繼續食用。
卻不知,黴變食物是黃麴黴毒素最喜歡的棲息地,它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毒素,是砒霜的68倍,人體不小心誤食,肝細胞會遭到嚴重毒害,日積月累,肝臟就容易發生黴變。
食物2:久泡菌類
菌類食物營養非常豐富,經常吃有益人體健康。不過在吃菌類食物的食物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菌類食物不能在水中泡發的時間太久。
菌類食物有:木耳、蘑菇、杏鮑菇、銀耳等,其中銀耳、木耳在食物前需要在水中泡發30分鐘左右,不過部分人為了懶省事,會將木耳提前一天泡上。
殊不知,菌類食物泡發的時間久了,容易被細菌汙染,產生出米酵菌酸,而這種毒素的毒性非常強,進入人體後肝臟會參與解毒,最終受到此毒素的毒害。
食物3:醃製食物
醃製食物非常多見,比如:鹹菜、黃瓜、泡椒等,這些食物不建議大家經常食用,因為蔬菜在醃製過程中,會產生出亞硝酸鹽,損害肝臟健康。
亞硝酸鹽屬於一種致癌物,不小心誤食後,肝細胞會遭到毒害,若經常食用,就會增加肝臟的病變機率。
肝病來臨後,身體會有2個症狀表現出來
症狀1:經常腹瀉
腹瀉是生理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症狀,多見於吃了不消化食物以及喝了過期牛奶,若飲食方面都很健康,還出現經常腹瀉的症狀,勸你儘快檢查肝臟。
肝病來臨後,膽汁含量會隨之減少,而膽汁是幫助消化道參與消化的,此液體減少後對食物的消化能力就會下降,最終人體就會出現經常腹瀉的症狀。
症狀2:經常流鼻血
流鼻血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通常是由上火所導致的,若察覺自己近期沒有上火,還經常出現流鼻血的症狀,勸你趁早檢查一下肝臟。
肝臟具有合成凝血因子的作用,而凝血因子是幫助人體凝血的,肝臟發生病變後,凝血因子的含量會隨之減少,最終鼻腔就容易出現流鼻血的現象。
保護肝臟健康,要按時休息
肝臟作為一個代謝器官,按時休息非常重要。
肝臟黃金代謝時間在晚上23點以後,按時休息,可以促進肝臟代謝體內的垃圾、毒素,抑制毒素在體內大量堆積,保護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