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2020-11-22 醫藥觀察家網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科技日報 | 2020-10-23 09:33:27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

沒有黴變的花生就不含黃麴黴素?錯。花生是否受到黃麴黴汙染,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必須通過檢測。

被黃麴黴汙染的花生肯定有黃麴黴素?錯。黃麴黴是否能產生毒素,要看它有沒有產毒的基因。食品工業中也需使用黃麴黴,只要不產毒就可以用。

那麼,汙染的不是黃麴黴,是不是就不會產生黃麴黴素?居然又錯了。除了黃麴黴,寄生麴黴也能產生黃麴黴素。

總結起來就是,發黴的花生不一定有黃麴黴素,沒發黴的花生也不一定沒有黃麴黴素。

地溝油中含黃麴黴素?錯。黃麴黴素主要產生在田間和儲存環節,地溝油裡的黃麴黴素幾乎都是人們「腦補」的。

驗鈔機可以檢測黃麴黴素?錯。黃麴黴素可以被激發出螢光,很多檢測方法的確是基於這一點。不過一般食品中的黃麴黴素含量極低,不可能被驗鈔機「看」出來。

普洱茶含較多黃麴黴素?不準確。普洱是靠微生物發酵得到的,這些微生物菌群會排斥黃麴黴,因此一般不會有黃麴黴素,只有少數劣質普洱可能含有少量黃麴黴素。

腐乳、豆豉、豆瓣醬容易被黃麴黴汙染?不準確。在製作這些食物的過程中,生產者確實利用了黴變,不過產生黴變的並不是黃麴黴,這點和普洱茶類似。雖然不排除這些食物有被汙染的可能,但總體上來講可能性不大。

大米發黃是長了黃麴黴?不能一概而論。大米發黃,更可能的原因是陳化,也就是放久了。陳化會導致營養價值下降,但不一定產生黃麴黴素。

黃麴黴南方才有?錯。南方溫暖潮溼,確實更適合黃麴黴。不過北方並非淨土,尤其是華北地區,溫度並不低,也是黃麴黴常見的區域。東北、西北相對好一些。

筷子、案板幾個月不換就會長黃麴黴?錯。你以為黃麴黴是「吃素」的?看一下黃麴黴產毒的條件吧,它需要潮溼的環境、豐富的營養,還要攜帶「產毒基因」。為什麼黃麴黴最「喜歡」花生、大米、玉米之類的食物?就是因為它們有營養。這個條件,一般的筷子和案板都不具備,所以,上面長黴是有可能的,產生黃麴黴素,有點異想天開。

雖說不必太擔心黃麴黴素,但為了家人健康,我們在使用筷子和案板的過程中,最好注意這樣幾點:第一,筷子洗完別急著放進筷子盒,稍瀝一下水;第二,筷子盒裡不要放太多餐具,多餘的晾乾後收進櫥櫃;第三,定期清理筷子盒,底部容易長黴;第四,案板儘量做到生熟分開,如果用一塊案板的,不要用正反面來區分生熟,應該用先後次序區分;第五,案板用完,及時清洗乾淨,不留食物殘渣;第六,案板洗完可懸掛或立起來,不要貼牆放置或平放在檯面上;第七,次日或下一頓飯使用案板前,最好再次用流水清洗下。(鍾凱)

  • 標籤:黴變花生,黃麴黴素

相關焦點

  •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
  • 【科普】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沒有黴變的花生就不含黃麴黴素?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原標題: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裡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麴黴素。究竟黃麴黴素存在哪些食物裡?又該如何去除黃麴黴素?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摘要]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也就是說米飯變質了也一樣含有黃麴黴素。一旦米飯有異味就不要再食用了,因為已經含有黃麴黴素,所以愛吃剩飯的人更容易感染黃麴黴素。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黃麴黴素多大劑量可以致癌呢?   黃麴黴素1mg就是致癌計量。國內外對於食品中的黃麴黴毒素含量都做了明確的限量規定,例如我國規定糧食中黃麴黴毒素B1含量應低於10微克/公斤,乳及乳製品中黃麴黴毒素M1含量應低於0.5微克/升,嬰幼兒奶粉不得檢出黃麴黴毒素M1,代乳品不得檢出黃麴黴毒素B1。   我們有時吃到的苦瓜子、苦花生,就很有可能含有黃麴黴素。
  • 黃麴黴素「一級致癌物」!提醒:「5處」,易是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冰箱具有一定的冷藏保鮮功能,一些吃不完的飯菜、魚肉、海鮮、蔬菜、瓜果、調味品等,人們都愛放在冰箱中保鮮。如不定期清理,便會滋生細菌,其中黃麴黴素這種致癌物就會隱藏其中。所以建議大家最好每周清理一次冰箱,以免滋生黃麴黴素及一些細菌,給健康帶來不利。
  • 什麼是黃麴黴素?4樣常見的物品,一旦黴變趕緊扔掉吧
    但是今天小編想要說的是,不知道你在日常飲食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食物中黃麴黴素的含量,像黃麴黴素和胡蘿蔔素的各種含量,幾乎是很少有人關注的,但其實這些東西比脂肪什麼的更為重要,而且獲取他們相對來說還比較困難。什麼是黃麴黴素?
  •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 這種致癌物家裡處處有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通常都藏在發黴的食物中,尤其是澱粉含量多的食物,例如花生、玉米、大米、小米、豆類等。因為澱粉會在高溫和潮溼的作用下發生黴變滋生出黃麴黴菌,所以一旦發現這些食物有味道,就不要吃了,因為裡面很可能已經含有黃麴黴菌了,吃了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
  • 發黴食物:黃麴黴素致癌溫床(組圖)
    ●南方日報記者 李秀婷  ●黃麴黴素擁有強大的致癌力,只需要一毫克/千克的劑量便可誘發肝癌等全  身各種臟器癌症  ●一毫克/千克黃麴黴素含量,相當於一噸糧食中只有一粒芝麻大的黃麴黴素  ●發黴的花生、玉米一定要丟棄,不能再吃,也不能餵給家禽家畜,因為黃曲  黴素還會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遠離黃麴黴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源頭上減少黃麴黴素的產生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1發黴的花生玉米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比如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 3種廚房裡暗藏的「黃麴黴素」,都是誘發肝病「元兇」,一定留意
    廚房裡暗藏的"黃麴黴素",都是引發肝癌的"兇手",一定留意1.黴變穀物家裡平時都會多買一些穀物,但由於米等穀物的保存不當,發生黴變,就會滋生出黃麴黴素。這樣的米不能吃。所以在家庭保存中,穀物的存放要在通風的地方,避免黴變。
  • 去除黃麴黴素的小竅門
    > 【摘要】 黃麴黴菌廣泛存在於土壤中,菌絲生長時產生毒素,孢子可擴散至空氣中傳播,在合適的條件下侵染合適的寄生體,如花生、玉米、大米和棉籽等,產生黃...
  • 遠離黃麴黴素 醫生教你這樣做
    「食品工業加工會通過去除黴粒、加鹼處理、紫外線消毒等方法消滅黃麴黴毒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通過這些辦法處理食材或者器具。 」顧萍介紹道。高溫能殺死黃麴黴素嗎?能,但黃麴黴素是脂溶性的物質,要280攝氏度的高溫才能殺死,水的沸點是100度攝氏度,所以用水煮發黴的花生、玉米是很難殺死黃麴黴素的。
  • 如何減輕黃麴黴素對身體的危害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屬黃麴黴菌、寄生麴黴菌產生的代謝物,有劇毒,是目前發現的化學致癌物中最強的物質之一。體內黃麴黴素如在含量在1毫克/公斤的水平以上就可誘發癌症。1毫克/公斤黃麴黴素含量相當於1噸糧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黃麴黴素。主要引起肝癌,還可以誘發骨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 藏在廚房中的致癌物:黃麴黴素!
    經過大量的分析實驗,發現該女士家日常用的砧板、筷子上都有黃麴黴素的存在!那麼,你對致癌因子——黃麴黴毒素了解多少?黃麴黴毒素B1對人體多個組織和器官尤其是肝臟組織有極強的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具有致癌性、致畸性、致突變性,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1毫克黃麴黴素就能誘發癌症,20毫克則會導致人死亡。
  • 黃麴黴素是肝癌的誘因之一!不想得癌的,3種食物一點都不要碰
    黃麴黴素是一種真菌,在水、土壤等環境中都存在,如果天氣潮溼、食品儲存過久或不當導致發黴變質,黃麴黴素就會大量滋生而汙染食物。黃麴黴素經常能在玉米、花生、棉花籽以及某些乾果中被檢測到,其中特別是以花生和玉米汙染最為嚴重;此外家庭內自製的發酵食品、植物油等也能被檢測出黃麴黴素,一些高溫高溼地區的糧油和自製品中的檢出率更高。
  • 黃麴黴素到底有多毒?正常人攝入20毫克就會死亡
    ●黃麴黴素擁有強大的致癌力,只需要一毫克/千克的劑量便可誘發肝癌等全  身各種臟器癌症  ●一毫克/千克黃麴黴素含量,相當於一噸糧食中只有一粒芝麻大的黃麴黴素  ●發黴的花生、玉米一定要丟棄,不能再吃,也不能餵給家禽家畜,因為黃曲  黴素還會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遠離黃麴黴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源頭上減少黃麴黴素的產生
  • 致命的黃麴黴素扔不掉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其中瑪氏中國生產的一批次花生巧克力檢測出黃麴黴素超標。7月8日,瑪氏中國方面回復新京報記者稱,該批次產品已經銷毀,並未在日本市場流通及銷售。什麼是黃麴黴素?對人體有何危害?改如何預防?
  • 黃麴黴素:自然界中理化性質最穩定的黴菌毒素,270℃才分解
    黃麴黴素是自然界中一種毒性極強的物質,屬於一級致癌物質,主要由黃麴黴等真菌產生,而黃麴黴常存在於發黴的糧食當中,比如發黴的花生、玉米、乾果、肉類當中,每年我們都能在新聞中聽到有人因黃麴黴素中毒的消息。
  • 提醒: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這幾種廚房內的東西,更容易滋生
    而且,1毫克的黃麴黴素就已經達到了致癌劑量!1毫克是什麼概念?之前使用的鋁合金材質的蘭花1角硬幣,其重量約在1克作用,而1毫克僅僅是硬幣的千分之一,由此可見黃麴黴素的毒性有多強!但是,如果案板沒有清洗乾淨,就容易殘留大量食物殘渣和水分,特別是保存在潮溼環境中的案板,更是成了微生物的培養基地,極容易發生黴變。在黴變之後,就會產生大量黃麴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