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0 13:02:32 來源: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黃麴黴菌廣泛存在於土壤中,菌絲生長時產生毒素,孢子可擴散至空氣中傳播,在合適的條件下侵染合適的寄生體,如花生、玉米、大米和棉籽等,產生黃...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屬黃麴黴菌、寄生麴黴菌產生的代謝物,有劇毒,是目前發現的化學致癌物中最強的物質之一。體內黃麴黴素如在含量在1毫克/公斤的水平以上就可誘發癌症。黃麴黴菌廣泛存在於土壤中,菌絲生長時產生毒素,孢子可擴散至空氣中傳播,在合適的條件下侵染合適的寄生體,如花生、玉米、大米和棉籽等,產生黃麴黴毒素。
對於這種毒素,最好的防治方法是預防糧食等食物的黴變。消除毒素的主要方法是加鹼破壞毒素。加熱到268-269℃時黃麴黴素開始分解破壞。另外,還有一些方法可以減少食物中黃麴黴素的含量。
用水洗一下花生米,黃麴黴素的去毒率可達80%,用油炒或幹炒可以將黃麴黴素部分破壞掉,加食鹽炒或煮去毒效果更好。
大米中黃麴黴素主要分布於米粒表層,淘米時用手搓洗三、四遍可除去80%的黃麴黴素。使用高壓鍋煮飯也可以破壞一部分黃麴黴毒素。儘管免淘米大都是新糧,較少雜質,比較乾淨,但為了吃得放心,對保存了一些時間的免淘米還應先淘洗,再下鍋做飯。
久置的植物油可能有少量黃麴黴毒素,因此不要生吃花生油,食用時必須將油加熱到鍋邊冒出微煙,或先將油燒至微熱加入適量食鹽燒至沸騰,鹽中的碘化物能去解除黃麴黴素的部分毒性,再放菜餚烹調有除去黃麴黴毒素的效果,有利於保障身體的健康。
責任編輯:duyu123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