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黃麴黴素 醫生教你這樣做

2020-12-03 騰訊網

「食品工業加工會通過去除黴粒、加鹼處理、紫外線消毒等方法消滅黃麴黴毒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通過這些辦法處理食材或者器具。 」顧萍介紹道。高溫能殺死黃麴黴素嗎?能,但黃麴黴素是脂溶性的物質,要280攝氏度的高溫才能殺死,水的沸點是100度攝氏度,所以用水煮發黴的花生、玉米是很難殺死黃麴黴素的。但是,也有很多辦法可以幫助大家遠離這個致命殺手。

及時扔掉黴變糧食

「日常生活中,以花生為例,我們在食用之前當出現變色、紅衣不全、發芽、顆粒缺損時應及時去除黴粒,這已經可以排除80%含有黃麴黴毒素的花生顆粒。 」顧萍指出,丟掉黴變糧粒是首要的。由於黃麴黴素在整批糧食中的汙染分布不均勻,烹飪前要把黴爛、長毛的花生、豆類及時丟掉。不要用水洗掉或者把黴變部分去掉,因為黃麴黴只需要一點點就會中毒,肉眼看不見的不一定就沒有毒素。

吃到苦的堅果要吐掉

吃到苦的堅果一定要吐掉,吃堅果儘量不要用嘴破殼。用手剝,壞的不要吃,儘量減少黃麴黴的汙染。同時,喜愛食用花生、玉米等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食品的市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青菜、各式水果、魚類等食物,多吃些益生菌製品,例如酸奶、益生菌補充劑等,益生菌對黃麴黴毒素具有抑制作用。

器具可用洗碗機消毒

而像竹質、木質筷子,砧板這類器具清洗,可以用洗碗機紫外線消毒功能。「這裡還要注意,一定要及時取出,用乾淨的擦碗布將表面水分擦拭乾淨。 」顧萍告訴記者,黃麴黴毒素最適合滋生的溫度是37攝氏度左右,最喜溫溼環境。水分充足、溫度適宜再加上有高蛋白等營養物質的供給,非常容易滋生。因此平時要保持筷子、菜板乾燥,筷子和菜板洗完儘量放在可瀝水的地方。筷子盒儘量保持乾燥且筷子要頭朝上。定期清理筷子盒,底部容易長黴。菜板儘量做到生熟分開,用完後要及時清洗,不留食物殘渣。竹質、木質的砧板、筷子的保質期只有6個月,因此應該定期更換筷子、砧板或消毒,保持乾爽衛生。

儘量不要囤積食物

另外,建議儘量不要囤積食物。避免黃麴黴毒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斬斷源頭,防止食物黴變產生黃麴黴毒素。購買食物時,如果發現包裝不清潔、已破損不要買;購買堅果應儘量選擇小包裝。買回家後,最好在低溫、通風、乾燥處保存 (溫度最好在20攝氏度以下,相對溼度在80%以下),並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黴變糧食別餵家禽家畜

不捨得直接扔掉黴變的糧食,而去飼養家禽、家畜,行不行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專家建議務必不要餵食家禽家畜變質發黴的食物,黃麴黴毒素會在它們體內累積,當市民食用體內含有黃麴黴毒素的家禽、家畜或蛋奶時,毒素會在食用者體內殘留。

來源: 青島早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原標題: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裡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麴黴素。究竟黃麴黴素存在哪些食物裡?又該如何去除黃麴黴素?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也就是說米飯變質了也一樣含有黃麴黴素。一旦米飯有異味就不要再食用了,因為已經含有黃麴黴素,所以愛吃剩飯的人更容易感染黃麴黴素。
  • 【科普知識】如何遠離黃麴黴毒素?
    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尤其是黃麴黴毒素B1,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3種廚房裡暗藏的「黃麴黴素」,都是誘發肝病「元兇」,一定留意
    黃麴黴素主要在黃麴黴菌中產生,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在90年代將其劃為一類致癌物。特備是對於肝臟,輕微的黃麴黴素都會導致肝臟癌變。"黃麴黴素"在食物中極易存在,所以,我們平時對吃的東西要特別注意。
  • 黃麴黴素是什麼?優食淨食機幫你解答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過,筷子在使用兩三個月後,就會變色出現黴斑,特別是當夏天趕上雨季,甚至還會長毛。長毛了?那就洗一洗吧,再講究點的,就用開水燙煮下。你以為這樣就沒事了嗎?不要天真了!!有些黴菌遠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筷子一旦出現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而它竟是致癌物質?!黃麴黴素是怎麼產生的?它會出現在哪些食物中呢?
  • 致癌物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東西中?如何防止黃麴黴素中毒?
    廚房中常見的傷肝致癌物黃麴黴素是一類致癌物,它的毒性是砒霜的幾十倍,並且生命力很強,用一百度的高溫連續進行二十個小時的滅菌,都不一定能把它殺死。到了潮溼的環境中,它會變得十分猖狂。現在正值雨季,特別是南方,比較潮溼,正是黃麴黴素大肆橫行的季節。
  •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沒有黴變的花生就不含黃麴黴素?錯。花生是否受到黃麴黴汙染,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必須通過檢測。被黃麴黴汙染的花生肯定有黃麴黴素?錯。黃麴黴是否能產生毒素,要看它有沒有產毒的基因。食品工業中也需使用黃麴黴,只要不產毒就可以用。
  • 黃麴黴素是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這幾種食物中就有,別捨不得扔
    其實發黴食物確實是不能吃的,它其中含有黃麴黴素,它是一種致癌物。所以說白了,高溫高溼的環境非常適宜生成黃麴黴毒素。除了玉米之外,大米、花生、大麥、小麥等穀物也容易受到黃麴黴毒素的汙染。所以糧食儲存時,一旦水分沒有去除,就有可能發生黃麴黴素汙染。
  • 發黴食物:黃麴黴素致癌溫床(組圖)
    日前,蒙牛一批純牛奶被檢出黃麴黴素M1超標140%,緊接著,廣東3種花生油也被抽檢出黃麴黴素超標,這個略顯陌生的化學名稱由此闖入國人視野。  ●南方日報記者 李秀婷  ●黃麴黴素擁有強大的致癌力,只需要一毫克/千克的劑量便可誘發肝癌等全  身各種臟器癌症  ●一毫克/千克黃麴黴素含量,相當於一噸糧食中只有一粒芝麻大的黃麴黴素  ●發黴的花生、玉米一定要丟棄,不能再吃,也不能餵給家禽家畜,因為黃曲  黴素還會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遠離黃麴黴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源頭上減少黃麴黴素的產生
  •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
  • 致命的黃麴黴素扔不掉
    黃麴黴素可誘發肝癌等疾病黃麴黴素是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生長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物質,多見於溫暖潮溼的環境中及發黴的穀物及有機物的表面。1993年,黃麴黴素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科普】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沒有黴變的花生就不含黃麴黴素?
  • 黃麴黴素「一級致癌物」!提醒:「5處」,易是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而黃麴黴素就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質。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黃麴黴素列在了強烈致癌物的清單中。家中黃麴黴素5大藏身之處1.長期不清理的冰箱中冰箱可以說是現在家庭的必備品。而長期儲存食物不清理,冰箱便會成為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 黃麴黴素易誘發肝癌,它會藏在哪些食物裡?稍不留神就引起中毒
    想要預防肝癌,就要嚴防黃麴黴素,那麼,黃麴黴素會藏在哪些食物、哪些地方呢?怎麼做或能預防黃麴黴素,遠離肝癌?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黃麴黴素容易藏在黴變食物中,比如花生、瓜子等堅果,玉米面、大豆等糧食,以及花生油等食用油中。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要知道,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可能他的患病跟這個習慣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至少這個習慣並不健康,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建議:做飯菜,吃多少、做多少,最好當天吃完,不留剩飯菜。5劣質芝麻醬你愛吃的芝麻醬、花生醬,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癟花生甚至變質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變質的花生中含有黃麴黴毒素。而且這種加工後的產品,可比發黴花生難識別多了。
  • 提醒:隱藏在冰箱裡的4種「黃麴黴素」,最易致癌,你別捨不得扔
    夏天一來,很多人習慣買很多飲料和食物放在冰箱儲存,吃不下的食物也會放在冰箱,過幾天再吃,其實這樣吃不僅沒了營養,而且也容易致癌,容易發生感染病毒等疾病。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你就懂了。大家都知道公認的黃麴黴素,它就是發黴的毒素,我們能看到你層黑黑的顏色,長毛的那種食物,就是黃麴黴素。而有的毒素髮黴物質不容易被發現,比如:木耳、玉米等食物。
  • 黃麴黴素可以致癌,萬萬沒想到它竟然是黃麴黴素的「剋星」
    黃麴黴素是一種存在於花生、玉米、大豆、稻米、小麥等糧食和油類產品中毒性極高,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命會造成嚴重的威脅的物質,被列為三大致癌物質之一。體內黃麴黴素含量超過1毫克/千克,就可誘發癌症。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食品的多樣化,糧油食品的存儲周期不斷增長,黃麴黴及黃麴黴素汙染的糧油食品已大大增多;屢見報導的陳化糧中,黃麴黴素汙染是存在的主要問題。
  • 普洱茶含黃麴黴,別被謠言騙了!教你這樣「吃茶」最健康
    但是最近網上突然傳出,普洱茶中含有黃麴黴素的說法,到底是真是假呢。這種說法卻是讓人笑掉大牙了。黃麴黴喜歡寄居溼熱和糖含量比較高有營養的食物中,如主食饅頭、大米,再或者是我們日常食用的麵包、甜點等等。市場上買到的正規普洱茶都有正規的密封操作,茶葉的糖含量也很低。這樣的條件下,又怎麼會有黃麴黴的生成呢?當然,說起茶葉,大家當然都喝的多了,但是今天小編也為大家分享一個茶葉的「吃」法。
  • 教你1分鐘鑑別金花和黃麴黴素
    本文導讀:金花和黃麴黴素分別是什麼?一個好,一個壞,又該怎麼鑑別呢?在《金花雖好,但是也要小心識別,因為「黃麴黴菌」時長會被誤認為金花,然而這黃麴黴菌可是對人體有害的。發黴的土豆,發黴的麵包上就有黃麴黴素,在潮溼的環境下茶葉也很容易滋生黴變長出黃麴黴素,這是一種致癌且毒性很強的化合物。
  • 藏在廚房中的致癌物:黃麴黴素!
    經過大量的分析實驗,發現該女士家日常用的砧板、筷子上都有黃麴黴素的存在!那麼,你對致癌因子——黃麴黴毒素了解多少?黃麴黴毒素B1對人體多個組織和器官尤其是肝臟組織有極強的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具有致癌性、致畸性、致突變性,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1毫克黃麴黴素就能誘發癌症,20毫克則會導致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