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敏博士:強致癌物黃麴黴素B1的檢測—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2021-01-19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

11月6日17:00基礎課部高思敏博士在6109教室舉行了題為《強致癌物黃麴黴素B1的檢測—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學術報告會。此次學術報告由校區人事處、科學技術處、教務處、工會、黨委宣傳部、高教研究所主辦,基礎課部承辦。

基礎課部物理教研室主任鄭家樹老師主持此次報告,並簡要地介紹了高思敏博士的求學背景及研究領域。高思敏博士從幾則引起社會高度聚焦的新聞展開了本次報告的內容。黃麴黴素作為一種分毒素,攜有劇毒的同時還具有強致癌性,黃麴黴素B1作為其中一種,是現今已經發現的分子毒素中結構最穩定、毒性最強、產毒量最大的,不易去除,因此對如何規避黃麴黴食品汙染事故帶來了巨大挑戰。免疫親和柱與高效液相色譜法結合應用是目前採用較多的一種方法,適應了不同的檢測目的和要求,但限值較大,亟待新的痕量檢測方法在黃麴黴素的檢測領域的應用。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SERS)具有高達單分子檢測的靈敏度以及準確反映分子種類的分子指紋圖譜識別能力,因此極其適用於黃麴黴素的檢測。高思敏博士提到:「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有化學增強和物理增強兩種機理共同起作用。」利用電荷轉移模型和活位模型,分別對柱狀、菱形以及三角形銀基底的拉曼信號增強能力和增強特點進行了深入分析。然而由於物理增強機制的缺位,理論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依然有著一定的特異性差異——實驗結果中物理增強和化學增強同時存在,因此對黃麴黴素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檢測的研究在於理論模擬對兩種增強機理的結合。

最後,鄭家樹主任對高思敏博士的學術報告進行了總結,並感謝高博士為大家獻上的這場精闢的學術講解。在報告問答環節,聆聽報告的各位老師和同學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了相應的討論,高思敏博士通過幽默而又嚴謹的方式跟大家探討了黃麴黴素SERS檢測理論模擬和實驗中存在的各種挑戰和機遇,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歷程和科研方法。至此報告會圓滿結束。(文/沈軍鋒)

高思敏, 2013年獲得西南交通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同年進校工作。主要從事原子與分子物理,表面增強拉曼散射,電子轉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已參與了多項科研項目,且發表數篇學術論文。



如果覺得本篇內容不錯,請點擊右上角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交大微峨眉
傳遞校內信息
提供貼心服務



相關焦點

  • 黑心土榨油含劇毒 致癌物黃麴黴素B1大大超標
    央視新聞:【黑心「土榨油」含致癌物 毒性相當於鶴頂紅68倍】廣西梧州、廣東肇慶19家花生油作坊,鮮榨現賣,價格低廉,一斤10元左右,生意紅火。19家的油品經檢測,有16家摻了棕櫚油、大豆油、動物油脂等,有6家還檢測出一類致癌物黃麴黴素B1超標,其毒性相當於鶴頂紅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 微課堂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SERS) 效應是指採用特殊製備的金屬良導體作為襯底,吸附在襯底上的分子由於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引起的局域電磁場增強導致吸附分子的拉曼散射信號比普通拉曼散射信號大大增強的現象,最常用的金屬襯底是金和銀。SERS襯底常由研究人員自行製備,但是也有商品化的成品可用於常規分析。
  • 黃麴黴素是什麼?優食淨食機幫你解答
    需要警惕的是,黃麴黴毒素的危害確實不容小覷。它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1mg的黃麴黴素就可以導致癌症發生,20mg的黃麴黴素一次性攝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Ⅰ類致癌物。 無奈的是,這些劇毒致癌物最容易出現黃麴黴毒素的就是五穀雜糧,比如我們常見的玉米花生、發苦的堅果、久泡的木耳,還有每天吃的大米。
  • 黃麴黴素「一級致癌物」!提醒:「5處」,易是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而黃麴黴素就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質。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黃麴黴素列在了強烈致癌物的清單中。家中黃麴黴素5大藏身之處1.長期不清理的冰箱中冰箱可以說是現在家庭的必備品。而長期儲存食物不清理,冰箱便會成為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 合肥研究院發表有關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檢測方法的綜述文章
    合肥研究院發表有關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檢測方法的綜述文章 2015-04-29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傳統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檢測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幹法,另一種是溼法。幹法靈敏性較高但不穩定,可靠性不好;溼法重複性好但靈敏性低。
  • 蒙牛純牛奶強致癌物:黃麴黴素病毒(中英文)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蒙牛純牛奶強致癌物:黃麴黴素病毒(中英文) 2011-12-28 14:4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智能所利用熱敏性聚合物構築動態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熱點
    近期,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納米材料和環境檢測實驗室劉錦淮研究員和楊良保副研究員等提出了利用熱敏性聚合物構築動態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熱點(Surface Enhance Raman Scattering,SERS)的概念,並取得了研究進展。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效應是一種與納米結構相關的光學現象,它的強弱不但取決於金屬本身,還和納米結構的尺寸、形狀和間距有關。
  • 智能所在多功能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基底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納米材料和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劉錦淮研究員、楊良保副研究員等,在可循環多功能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的製備和檢測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
  • 綜述:MOF用於功能性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而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光譜神似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快穩準狠,具有高靈敏性、高選擇性等優點,被應用到生物、食品、環境等領域,為結構表徵、物質相互作用和化學反應機理的解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
  • 合肥研究院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監測化學反應獲系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劉錦淮研究員課題組楊良保研究員等人在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SERS)監測化學反應的研究上取得系列進展。   利用具有較高時空解析度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去探索原位催化反應動力學是SERS拓展應用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其中,用單顆粒表面增強拉曼散射來研究表面催化反應動力學仍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難題。
  • 藏在廚房中的致癌物:黃麴黴素!
    本文專家:韓莉君,華東理工大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曾有新聞報導,一位女士被檢查出患有癌症後,一家四口全都相繼患癌去世。
  • 越來越「精細」的表面增強拉曼研究——第二十屆全國光散射學術...
    而在穩定的表面增強拉曼基底上修飾特異性反應層,可構建針對性的拉曼探針,有利於提高方法選擇性。楊海峰教授課題組對金或銀納米粒子表面進行基於表面反應體系的功能化,製備了多種高選擇性的拉曼探針,並開展了一系列的應用研究,如檢測蔬菜農殘福美雙、唾液毒品標誌物、肺癌標誌物、人血液多巴胺、H7N9病毒等,表現出良好的傳感應用前景。
  • 致癌物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東西中?如何防止黃麴黴素中毒?
    廚房中常見的傷肝致癌物黃麴黴素是一類致癌物,它的毒性是砒霜的幾十倍,並且生命力很強,用一百度的高溫連續進行二十個小時的滅菌,都不一定能把它殺死。到了潮溼的環境中,它會變得十分猖狂。現在正值雨季,特別是南方,比較潮溼,正是黃麴黴素大肆橫行的季節。
  • 用於細胞檢測的表面增強拉曼技術
    引言: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是指當一些分子被吸附到某些粗糙的金屬表面上時,由於樣品表面或近表面的電磁場的增強導致吸附分子的拉曼散射信號比普通拉曼散射(NRS) 信號大大增強的現象,現已被證明是一種快捷的光譜學檢測方法。
  • 使用電化學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探測納米尺度界面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是一種在一系列電化學應用中研究納米尺度分子-金屬界面的有力工具。
  • 【分析】基於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單細胞多色成像技術
    武漢大學的胡繼明教授和沈愛國副教授等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無水幹擾、高靈敏且具備分子指紋識別能力等優勢,在活細胞生理過程研究中將SERS無標記與標記檢測有機結合(對於拉曼信號區分度差,
  • 商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傳感器面世
    據每日科學網日前報導,新加坡研究人員利用黃金納米陣列開發出適於商業應用的高性能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傳感器。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SERS)是在印度科學家拉曼1928年發現拉曼散射現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提醒: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這幾種廚房內的東西,更容易滋生
    不過,除了這兩種常見的原因之外,還有一種「毒素」也是誘發肝癌的原因,早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將其列入了一級致癌物中,它的名字就是「黃麴黴素」!該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而且,1毫克的黃麴黴素就已經達到了致癌劑量!
  • 第一致癌物黃麴黴素危害巨大 變質食物勿食用
    黃麴黴素在生活當中,存在廣泛。在20-25度之間是最利於生長的。南方溼度比較大、連陰雨時非常有助於黃麴黴的生長。黃麴黴毒素,對肝臟有很大毒性,在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就已經把黃麴黴素列為第一大的致癌物。在對全國各地進行調研後發現,尤其是像廣西、雲南等很多南方省市,黃麴黴的存在比較普遍。
  • 亮點|張永來:雷射畫龍點睛——微流控晶片上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
    微流控晶片實驗室是把生物和化學實驗所涉及的反應、篩選、檢測等基本功能單元集成到晶片上的微反應系統。相較於傳統的宏觀大體積系統, 微流控晶片系統具有高通量分析、高效檢測、低消耗、安全和便攜等優點,被Nature雜誌稱為「創世紀的前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