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張永來:雷射畫龍點睛——微流控晶片上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

2021-03-01 中國雷射

微流控系統,就是在微米尺度空間對流體進行操控,將生物、化學等大型實驗室的基本功能微縮到一個數平方釐米晶片上。如今,微流控晶片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技術平臺,既可以應用於化學分析、生物醫學分析、食品檢驗,又可以作為微反應器進行藥物、納米粒子、微球等合成,還能作為器官晶片,用於仿真人體器官中的功能單元。

微流控晶片實驗室是把生物和化學實驗所涉及的反應、篩選、檢測等基本功能單元集成到晶片上的微反應系統。相較於傳統的宏觀大體積系統, 微流控晶片系統具有高通量分析、高效檢測、低消耗、安全和便攜等優點,被Nature雜誌稱為「創世紀的前沿技術」。微流控晶片在基礎科學和實際應用兩個方面都備受關注,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在化學、環境學、生物學、組織工程學、醫學診斷與治療等諸多領域。

微流控晶片上的核心部件是傳感與檢測單元,決定晶片的性能和應用潛力。常用的晶片原位檢測方法包含生物化學檢測、電化學檢測和光學檢測等多種方式。其中,光流檢測技術由於靈敏度高、效率高、非接觸等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吸光度、折射率、螢光光譜、拉曼光譜等光學檢測手段都被成功用於光流檢測。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是一種具有超高靈敏度和指紋特徵圖譜的光譜技術。將SERS檢測與微流控技術相結合會起到互補、互利、互助的效果。

首先,SERS檢測技術的加持可以大幅度提升微流控晶片的在線檢測能力,應用於生物、化學檢測多種應用場景。其次,藉助於微流控晶片反應平臺,SERS檢測可以滿足高通量、高效率和反應原位檢測等特殊需求,應用範圍將得到進一步擴展。

然而,SERS檢測通常需要基於微納結構化的金屬表面才能實現信號增強。將SERS技術與微流控晶片結合首先要解決如何在晶片上集成SERS基底的難題。微流控晶片通道空間狹小,是非平面結構,在特定位置集成具有SERS活性的金屬微納結構是傳統微納加工難以實現的挑戰。

藉助於雷射加工技術,這一難題被成功突破,微流控晶片上的SERS檢測技術應運而生,並廣泛用於生物、化學、醫學、環境等多個領域。

吉林大學張永來教授團隊基於微流控拉曼檢測晶片,從製造工藝和應用前景出發,綜述了微流控拉曼檢測晶片近年來的重要進展,並分析了其未來發展方向和所面臨的挑戰。

相關焦點

  • 用於細胞檢測的表面增強拉曼技術
    引言: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是指當一些分子被吸附到某些粗糙的金屬表面上時,由於樣品表面或近表面的電磁場的增強導致吸附分子的拉曼散射信號比普通拉曼散射(NRS) 信號大大增強的現象,現已被證明是一種快捷的光譜學檢測方法。
  •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打開APP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發表於 2020-03-21 09:53:00 微流控晶片技術(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製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米尺度的晶片上, 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
  • 微流控晶片的製作技術以及加工薄膜的方法
    什麼是微流控晶片微流控晶片(MicrofluidicChip) ,又稱為晶片實驗室(Lab-on-a-Chip)或生物 晶片。是利用MEMS技術將一個大型實驗室系統縮微在一個玻璃或塑料基板上,從而複製複雜的生物學和化學反應全過程,快速自動地完成實驗。
  • 微課堂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SERS) 效應是指採用特殊製備的金屬良導體作為襯底,吸附在襯底上的分子由於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引起的局域電磁場增強導致吸附分子的拉曼散射信號比普通拉曼散射信號大大增強的現象,最常用的金屬襯底是金和銀。SERS襯底常由研究人員自行製備,但是也有商品化的成品可用於常規分析。
  • 微流控晶片檢測技術_微流控晶片是否有前景
    微流控晶片檢測技術   微流控晶片檢測器的性能要求檢測是微流控晶片裡相對特殊的一一個操作單元,它的基本功能是用於捕捉並放大微流控晶片某一部分產生的信號。其中光學檢測器是通過檢測光的各種參量來確定生化樣品的各項指標,它在微流控晶片的信號檢測系統中應用最為廣泛。   光譜儀( Spectroscope)是將成分複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由稜鏡或衍射光柵等構成 ,利用光譜儀可測量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線。
  • 智能所利用熱敏性聚合物構築動態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熱點
    近期,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納米材料和環境檢測實驗室劉錦淮研究員和楊良保副研究員等提出了利用熱敏性聚合物構築動態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熱點(Surface Enhance Raman Scattering,SERS)的概念,並取得了研究進展。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效應是一種與納米結構相關的光學現象,它的強弱不但取決於金屬本身,還和納米結構的尺寸、形狀和間距有關。
  • 微流控晶片的加工技術詳解
    微流控技術是以微管道為網絡連接微泵、微閥、微儲液器、微電極、微檢測元件等具有光、電和流體輸送功能的元器件,最大限度地把採樣、稀釋、加試劑、反應、分離、檢測等分析功能集成在晶片上的微全分析系統。目前,微流控晶片的大小約幾個平方釐米,微管道寬度和深度(高度)為微米和亞微米級。
  • 「微流控·博士公開課」聚合物微流控晶片加工技術(上)
    含光微納特邀行業知名博士級專家授課,與數十位博士聯袂打造最專業的微流控知識分享欄目!博士公開課將成為微流控行業有深度的技術交流、專業知識分享平臺。這裡有微流控領域最深度的內容、最專業知識、最前沿的行業動態。
  • 關於微流控晶片加工技術,這些都是知識點
    次年Manz等即在平板微晶片上實現了毛細管電泳與流動。微型全分析系統當前的發展前沿。微流控分析系統從以毛細管電泳分離為核心分析技術發展到液液萃取、過濾、無膜擴散等多種分離手段。其中多相層流分離微流控系統結構簡單,有多種分離功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已有多篇文獻報導採用多相層流技術實現晶片上對試樣的無膜過濾、無膜參析和萃取分離。同時也有採用微加工有膜微滲析器完成質譜分析前試樣前處理操作的報導。
  • 越來越「精細」的表面增強拉曼研究——第二十屆全國光散射學術...
    而在穩定的表面增強拉曼基底上修飾特異性反應層,可構建針對性的拉曼探針,有利於提高方法選擇性。楊海峰教授課題組對金或銀納米粒子表面進行基於表面反應體系的功能化,製備了多種高選擇性的拉曼探針,並開展了一系列的應用研究,如檢測蔬菜農殘福美雙、唾液毒品標誌物、肺癌標誌物、人血液多巴胺、H7N9病毒等,表現出良好的傳感應用前景。
  • 技術解析:微流控晶片為什麼這樣強大?
    微流控晶片的原理    微流控晶片採用類似半導體的微機電加工技術在晶片上構建微流路系統,將實驗與分析過程轉載到由彼此聯繫的路徑和液相小室組成的晶片結構上電水力泵和電滲流等方法驅動晶片中緩衝液的流動,形成微流路,於晶片上進行一種或連續多種的反應。雷射誘導螢光、電化學和化學等多種檢測系統以及與質譜等分析手段結合的很多檢測手段已經被用在微流控晶片中,對樣品進行快速、準確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晶片的最大特點是在一個晶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體系和數目眾多的複合體系的微全分析系統?
  • 微流控晶片簡介與應用
    微流控晶片技術是指把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製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同一塊晶片上,並且能夠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的一項技術。
  • 【第三輪通知】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
    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產業論壇第三輪會議通知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微流控晶片技術及其在臨床醫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研究與應用的發展,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和中國生物檢測監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
  • 商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傳感器面世
    據每日科學網日前報導,新加坡研究人員利用黃金納米陣列開發出適於商業應用的高性能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傳感器。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SERS)是在印度科學家拉曼1928年發現拉曼散射現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環境汙染物快速分析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
    過去受限於拉曼光譜儀的發展,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本上只能作為一種實驗室技術。隨著雷射器技術、光纖技術以及CCD檢測技術的發展,拉曼光譜儀可以集成為一個小型、快速、簡便的檢測設備,進而使拉曼光譜儀應用於多環芳烴快速分析領域成為可能[4-11]。本論文採用拉曼光譜法檢測不同基底製備工藝對芴的增強效應,為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應用於環境汙染物提供一定的理論與試驗基礎。
  • 智能所在多功能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基底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納米材料和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劉錦淮研究員、楊良保副研究員等,在可循環多功能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的製備和檢測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
  • 合肥研究院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監測化學反應獲系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劉錦淮研究員課題組楊良保研究員等人在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SERS)監測化學反應的研究上取得系列進展。   利用具有較高時空解析度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去探索原位催化反應動力學是SERS拓展應用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其中,用單顆粒表面增強拉曼散射來研究表面催化反應動力學仍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難題。
  • 多器官微流控晶片技術及其應用
    微流控晶片技術(Microfluidics)也被稱為晶片實驗室(Lab-On-a-Chip, LOC),涉及物理、化學、醫學、流體、電子、材料、機械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
  • 第六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
    不過昂貴的微電子加工設備和較高的技術門檻限制了微流控晶片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張學記教授介紹了他們課題組在微流控晶片領域,特別是不依賴於光刻等微加工手段和桌面3D列印技術製備微流控晶片裝置,並將這些裝置應用於腫瘤細胞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及取得的最新成果。
  • 微流控晶片為什麼這樣強悍
    微流控晶片的原理 微流控晶片採用類似半導體的微機電加工技術在晶片上構建微流路系統電水力泵和電滲流等方法驅動晶片中緩衝液的流動,形成微流路,於晶片上進行一種或連續多種的反應。雷射誘導螢光、電化學和化學等多種檢測系統以及與質譜等分析手段結合的很多檢測手段已經被用在微流控晶片中,對樣品進行快速、準確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晶片的最大特點是在一個晶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體系和數目眾多的複合體系的微全分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