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研究院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監測化學反應獲系列進展

2020-11-26 中國科學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劉錦淮研究員課題組楊良保研究員等人在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SERS)監測化學反應的研究上取得系列進展。 

  利用具有較高時空解析度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去探索原位催化反應動力學是SERS拓展應用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其中,用單顆粒表面增強拉曼散射來研究表面催化反應動力學仍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難題。

    科研人員唐祥虎博士等人設計了一種簡單的溼化學方法來合成具有微納分級結構的單分散銀顆粒,通過對相關實驗條件的控制,調控顆粒的尺寸大小和表面形貌,並詳細研究了微納銀單顆粒的SERS增強效應及其用於原位監測4-硝基苯硫酚(4-nitrothiophenol4-NTP)在表面等離子體光催化條件下二聚為偶氮衍生物(4, 4'-dimercaptoazobenzeneDMAB)的相關性能,同時探討了反應的動力學過程;另外,對不同反應條件下得到的單顆粒用於催化反應的表觀反應速率常數(k)也進行了比較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納米結構發育完全的牡丹花狀微納銀(hierarchical peony-like silver microflowers)單顆粒具有最強的SERS效應和最大的表觀反應速率常數。評審人認為該工作「得到了一種新穎的牡丹花狀微納分級結構銀顆粒並將其用於監測化學反應是非常有趣的且有著重要研究意義的」,且「可以滿足來自拉曼光譜、等離子體及光催化等研究領域讀者的興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出版期刊Nanoscale 上。

 

  科研人員在前期工作基礎上,製備出Fe3O4/C/Au核殼磁性功能複合材料,並將其用於原位監測催化還原反應。由於複合材料表面Au顆粒大小不均一,大顆粒的Au具有SERS活性的同時小顆粒具有催化活性,使得Fe3O4/C/Au可以在外磁場的存在下同時作為SERS基底和催化劑原位跟蹤催化還原反應4-NTP 4-巰基苯胺(4-aminothiophenol4-ATP)的反應過程。外磁場的存在能夠使熱點更為密集和穩固,從而使催化反應能夠更為平穩地進行並且具有更好的SERS增強效應。該研究成果也以全文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出版期刊Nanoscale 上(Nanoscale, 2014, 6, 7954-7958)。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納米專項項目「應用納米技術去除飲用水中微汙染物的基礎研究(2011CB933700)」和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子任務「動態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用於農藥殘留檢測」和「PERS儀器在環境汙染物檢測領域中的應用」(2011YQ0301241001 & 2011YQ0301241101)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連結:1 2

相關焦點

  • 智能所在多功能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基底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納米材料和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劉錦淮研究員、楊良保副研究員等,在可循環多功能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的製備和檢測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
  • 合肥研究院發表有關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檢測方法的綜述文章
    合肥研究院發表有關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檢測方法的綜述文章 2015-04-29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 小】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越來越「精細」的表面增強拉曼研究——第二十屆全國光散射學術...
    本屆大會組委會特別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近兩年光散射及相關光譜原理和技術等領域的前沿熱點問題進行交流,並增加了儀器研發和應用的相關報告,全力展示中國在光散射領域所取得的最新進展及成果,增進光散射及相關領域科技工作者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國光散射和光譜事業的發展。
  • 智能所利用熱敏性聚合物構築動態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熱點
    近期,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納米材料和環境檢測實驗室劉錦淮研究員和楊良保副研究員等提出了利用熱敏性聚合物構築動態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熱點(Surface Enhance Raman Scattering,SERS)的概念,並取得了研究進展。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效應是一種與納米結構相關的光學現象,它的強弱不但取決於金屬本身,還和納米結構的尺寸、形狀和間距有關。
  • 使用電化學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探測納米尺度界面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是一種在一系列電化學應用中研究納米尺度分子-金屬界面的有力工具。
  • 環境汙染物快速分析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
    該機理認為,當粗糙的貴金屬基底表面受到雷射照射時,貴金屬表面的等離子體被激發到較高的能級並與光波的電場耦合,產生SPR,使金屬表面的局域光電場極大的增強。由於拉曼散射信號的強度和分子所處光電場強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拉曼散射效應也極大增強。
  • 亮點|張永來:雷射畫龍點睛——微流控晶片上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
    微流控系統,就是在微米尺度空間對流體進行操控,將生物、化學等大型實驗室的基本功能微縮到一個數平方釐米晶片上。如今,微流控晶片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技術平臺,既可以應用於化學分析、生物醫學分析、食品檢驗,又可以作為微反應器進行藥物、納米粒子、微球等合成,還能作為器官晶片,用於仿真人體器官中的功能單元。
  • 「電化學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研究」等多項分析儀器及相關檢測技術...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度獲獎名單中,分析儀器與相關檢測技術上榜的共10項,其中包括廈門大學主導的「電化學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學研究」、中國農科院質標所主導的「農產品中典型化學汙染物精準識別與檢測關鍵技術」、以及浙江大學主導的「超分辨光學微納顯微成像技術」等,具體獲獎情況如下: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 微課堂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SERS) 效應是指採用特殊製備的金屬良導體作為襯底,吸附在襯底上的分子由於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引起的局域電磁場增強導致吸附分子的拉曼散射信號比普通拉曼散射信號大大增強的現象,最常用的金屬襯底是金和銀。SERS襯底常由研究人員自行製備,但是也有商品化的成品可用於常規分析。
  • 商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傳感器面世
    據每日科學網日前報導,新加坡研究人員利用黃金納米陣列開發出適於商業應用的高性能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傳感器。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SERS)是在印度科學家拉曼1928年發現拉曼散射現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分析】基於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單細胞多色成像技術
    武漢大學的胡繼明教授和沈愛國副教授等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無水幹擾、高靈敏且具備分子指紋識別能力等優勢,在活細胞生理過程研究中將SERS無標記與標記檢測有機結合(對於拉曼信號區分度差,
  • 深圳先進院在半導體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基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8月7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楊春雷團隊在半導體SERS基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Tunable 3D light trapping architectures based on self-assembled SnSe2 nanoplate arrays for ultrasensitive
  • 挑戰化學成像極限:中國科大實現單分子拉曼光譜成像
    控制的針尖增強拉曼散射測量原理示意圖。當一束雷射聚焦到金屬針尖與襯底之間的納腔時,就會產生很強的高度局域化的等離激元電磁場,後者會顯著增強針尖下單個分子的拉曼散射信號。右上圖為分子拉曼光譜,右下圖為拉曼成像圖和強度分布曲線。
  • 高思敏博士:強致癌物黃麴黴素B1的檢測—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11月6日17:00基礎課部高思敏博士在6109教室舉行了題為《強致癌物黃麴黴素B1的檢測—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學術報告會。
  • 合肥研究院在檢測針刺效應物質多巴胺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生物電子技術研究室研究員楊良保課題組利用四氧化三鐵以及貴金屬的複合物作為  近年來,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利用SERS技術檢測目標物的前提條件是待測分子的散射截面大且能夠有效吸附或靠近SERS活性基底。
  • 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表面增強拉曼四十年
    本次會議中,拉曼,特別是拉曼增強的研究依然是大家看好的領域。在大會報告中就有很多專家及老師介紹了拉曼光譜及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技術以及應用進展。《表面增強拉曼四十年:從基礎到應用》為題的報告。在報告中,田中群介紹到,由於對複雜體系痕量分析的需求越來越多,科學研究亟待發展基於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科學儀器,這也是分析化學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拉曼光譜具有高識別性,特別是拉曼增強效應能夠使拉曼光譜的靈敏度提高百萬倍甚至更好,具有很好的發展和應用前景。
  • 綜述:MOF用於功能性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而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光譜神似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快穩準狠,具有高靈敏性、高選擇性等優點,被應用到生物、食品、環境等領域,為結構表徵、物質相互作用和化學反應機理的解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
  • 中國科大在單分子拉曼成像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提出掃描拉曼埃分辨...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侯建國院士領銜的單分子科學團隊的董振超研究組與羅毅研究組,在單分子拉曼成像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將空間解析度推向新極限,實現了埃級單化學鍵分辨的分子內各種振動模式的實空間成像,並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分子化學結構重構技術掃描拉曼埃分辨顯微術(Scanning Raman Picoscopy,SRP)。
  • 納米科學:尖端增強拉曼散射可以區分兩個結構相似的相鄰分子!
    納米科學:尖端增強拉曼散射可以區分兩個結構相似的相鄰分子!(Phys.org) - 在超高真空和低溫下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進行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研究的進展使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能夠區分兩種不同但結構相似的相鄰分子吸附在銀色表面上。這種精確度和靈敏度可以促進表面化學的進步和DNA測序和蛋白質摺疊的精確監測。他們的工作出現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Nanotechnology中。
  • 科研人員實現對血清中次黃嘌呤質子轉移的實時監測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楊良保等,利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技術,對血清中次黃嘌呤發生質子轉移過程實現了有效的實時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