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實現對血清中次黃嘌呤質子轉移的實時監測

2021-02-23 中科院之聲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楊良保等,利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技術,對血清中次黃嘌呤發生質子轉移過程實現了有效的實時監測,該研究成果對推動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在質子轉移中頗具意義。相關成果發表在 Nanoscale 雜誌上。

監測質子轉移過程在化學反應還是生命體系中有重要的研究意義,質子轉移前後只有極少數的原子發生了變化,這對監測質子轉移過程帶來了挑戰。針對上述問題,研究人員利用具有較高時空解析度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實現了對次黃嘌呤的質子轉移過程的實時監測。通過控制實驗條件(雷射波長、雷射強度、貴金屬基底),揭示了該反應受到表面等離子的影響。

此前有研究表明,血清信號在不同的雷射波長,不同雷射強度,以及不同的貴金屬基底上均有差異,而這種實驗本身產生的差異給血清的SERS研究帶來了挑戰。基於前期對次黃嘌呤質子轉移過程的探索,研究人員直接在血清中觀察到次黃嘌呤質子轉移的過程,進而證實血清SERS信號本身的差異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在次黃嘌呤的質子轉移。

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中國博士後特別資助基金及中國博士後基金等的支持。

圖1.SERS監測次黃嘌呤發生質子轉移過程的示意圖

圖2.SERS監測血清中次黃嘌呤的質子轉移過程

來源: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相關焦點

  • 青能所:大腸桿菌生產次黃嘌呤
    5L罐發酵驗證,Q2973的次黃嘌呤產量可達到1243 mg/L。  研究內容: 1.    代謝工程手段構建次黃嘌呤生產菌 1)解除轉錄抑制:在大腸桿菌中,pur操縱子對於從頭合成嘌呤類物質具有關鍵作用,而pur操縱子受到purR的轉錄調控。
  • 拓服工坊發布Vocus PTR-TOF 巡航者 質子轉移反應飛行時間質譜新品
    Vocus PTR-TOF質子轉移反應-飛行時間質譜儀系列儀器專注於高靈敏度的揮發性有機物Vocus 巡航者 PTR-TOF 是在2020年6月推出的高性能環境空氣監測解決方案,適用於在複雜環境大氣中準確快速地監測痕量VOC的濃度變化。
  • 封鎖氫鍵質子也能實現遷移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9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南加州大學和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先進光源(ALS)最近發現,在氫鍵被封鎖的情況下,質子也能通過一種完全不同的途徑實現遷移
  • 黃、東海浮標觀測站實時監測2021年首個強寒潮過程
    中科院海洋所黃、東海浮標觀測站在技術人員的努力維護下,各觀測站點持續穩定運行,實時監測該寒潮過程中海洋或海島各參數變化情況,為寒潮預測預報、科學研究等提供重要的數據資料。本次強寒潮天氣給我國中東部地區帶來大範圍降溫和大風天氣,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北方多地氣溫創入冬以來新低,中國氣象局啟動了氣象災害四級應急響應。
  • FAMIN是一種實現嘌呤核苷酸循環的多功能酶
    FAMIN是一種實現嘌呤核苷酸循環的多功能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6 9:24:17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Arthur Kaser小組發現FAMIN是一個實現嘌呤核苷酸循環的多功能嘌呤酶。
  • 「這是疫情之下,科研人員為國家做貢獻的新方式」
    快遞還在發……」2月4日,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新檢測技術中心負責人叢鋒在繁忙的工作間隙,抽空發了一條朋友圈,配圖上是一條長長的、見不到頭的快遞面單。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廣東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和病毒搶時間。叢鋒所帶領的團隊在春節期間成功表達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N蛋白表達菌株,並決定將菌株無償提供給全國範圍內的科研院校和生物醫藥公司。
  • 南開大學黃有教授課題組最新科研進展
    黃有教授課題組現有研究人員10人,包括教授1名,博士研究生6名,碩士研究生3名。然而,相對於以往,近兩年來,有機膦催化發展的速度受到比較大的限制,作者認為這可能是由於變化較少的反應模式和環化反應中作為固定的合成子導致的。黃有教授課題組團隊一直致力於有機膦催化的新反應探索和發展,不僅著眼於在新反應中形成有價值的骨架,同時還開發合成不同結構的新穎的聯烯酸酯。
  • 拓服工坊發布PTR-TOF-MS 高解析度質子轉移反應飛行時間質譜新品
    高質量解析度可實現複雜樣品中各個化合物的可靠分析該譜圖展示了Vocus 2R PTR-TOF儀器所檢測的松針切口釋放的複雜多樣的生物源VOCs。放大的插圖展示了2R型號儀器可以實現同量化合物的分離和識別。
  • 化學所實現高效三線態能量轉移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光化學實驗室科研人員通過「有機-無機共軛」方法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金屬有機釕配合物,並對其相關的基本電子轉移過程和光電性質開展了系統性研究(Coord.在進一步研究中,科研人員利用能量轉移引起的多色發光,成功實現在微納尺度下對納米棒多級組裝過程的原位觀察和不同波段下光信號波導輸出和邏輯處理。
  • 細胞培養體系中,為什麼要用透析胎牛血清?
    什麼是透析胎牛血清?為什麼要用透析胎牛血清?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下,在一些細胞培養體系中,有時需要對培養基中的小分子有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不存在膽固醇,不存在某個胺基酸等等。這時需要用到透析胎牛血清,將天然培養基即胎牛血清中的小分子去除,確保整個培養體系中不存在這類小分子的幹擾。
  • 細胞培養體系中,為什麼要用透析胎牛血清?
    什麼是透析胎牛血清?為什麼要用透析胎牛血清?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下,在一些細胞培養體系中,有時需要對培養基中的小分子有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不存在膽固醇,不存在某個胺基酸等等。這時需要用到透析胎牛血清,將天然培養基即胎牛血清中的小分子去除,確保整個培養體系中不存在這類小分子的幹擾。在特級胎牛血清基礎上,透析過濾去除10000D以下小分子(如次黃嘌呤和胸腺核苷),因而能避免外源小分子對細胞產生幹擾。適合脈衝示蹤實驗(例如同位素標記特定小分子,並加入到培養體系中,以研究細胞代謝),也適合轉染CHO後的篩選等應用。
  • 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實施
    在企業端,使用傳感器、攝像機和安全生產實時監測預警主機等設備,形成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各環節中,人員、設備、設施、環境等重大危險源安全狀態的全面有效感知。有關企業的實時監測數據和數個月內的視頻數據被存儲在企業端實時監測預警主機內,隨時供企業和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查詢。其中實時監測理化數據可以存儲數年之久,視頻圖像數據可以存儲數個月之久。視頻圖像中水印疊加了實時數據,不能篡改。
  • 降低血清尿酸能不能改善1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答案來了
    在兩項涉及中度慢性腎臟病參與者(其中約25%患有糖尿病)的小型臨床試驗中,血清尿酸鹽水平的降低減緩了腎小球濾過率(GFR)的下降。 在「預防糖尿病的早期腎臟損失」(PERL)試驗中,別嘌呤醇療法降低血清尿酸鹽水平可使早期至中度糖尿病腎病和血清中GFR的下降。
  • 新型生物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器官晶片」中的含氧量!
    導讀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一種新型生物傳感器,在「器官晶片」系統中實時監測含氧量,使該系統能更加近似地模仿真實器官的功能。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一種新型生物傳感器,在「器官晶片」系統中實時監測含氧量,使該系統能更加近似地模仿真實器官的功能。如果晶片器官希望發揮它們在藥物與毒性實驗方面的潛能,這項研究將是不可或缺的。
  • 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實現快速發展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借力信息化提升防震減災水平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實現快速發展實時接收全國臺站數據和全球多個臺站共享數據,實現全國2分鐘內、全球10分鐘內有影響地震的自動速報。臺網中心主任王海濤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作為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業務樞紐和地震監測預報預警的國家級業務中心,臺網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圍繞全國地震監測臺網數據的匯集、傳輸、處理、分析和服務等全流程業務鏈,初步構建起感知系統、信息資源、核心應用和智慧服務的新一代業務體系,帶動地震業務轉型實現快速發展。
  • 空氣品質實時監測的意義和作用
    空氣品質為什麼要實時監測?這會是一部分人的疑問。很多人認為使用空氣檢測儀多測幾次,不就可以了解所處環境的空氣品質狀況了,何必又要安裝長期的實時監測設備。以下這些理由或許可以作為我們選擇的參照。而通過室內空氣品質監測所發布的實時數據會逐漸養成人們關心所處環境空氣品質的習慣。就跟人們時不時看下時間、刷朋友圈、刷微博的習慣一致。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並有了環境數據為依據,人們才會去主動尋找方法來治理室內的空氣品質,從而改善自身所處環境的健康狀況,這也是空氣品質實時監測的另一層意義。
  • 通過CTC體內捕獲讓「腫瘤轉移」的實時監測成為可能,「德路通」獲...
    但癌症的可怕並不在於原發部位腫瘤,而在於其轉移。循環腫瘤細胞(CTC)的捕獲和實驗室檢查是評估腫瘤轉移的一種新興手段。 資料顯示,CTC是指自發或因診療操作,從腫瘤病灶脫落進入外周血循環的腫瘤細胞。進入循環的腫瘤細胞絕大多數在短期內死亡,只有極少數具有高度活力、高度轉移潛能的腫瘤細胞在循環系統中存活下來,相互聚集形成微小癌栓,並在一定條件下發展為轉移灶。因此,在外周血中檢測到腫瘤細胞預示著有可能發生腫瘤轉移。
  • 寧波市四大飲用水源地實時監測水質
    昨天,記者跟隨市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前往亭下水庫,這裡的水供往市區。工作人員在水庫的湖心安裝了實時水質監測站。根據實時反映的數據,市環境監測中心自動監測室主任周軍對記者表示:「指標都不錯,飲用水水源水質符合二類水標準。」  3G網絡傳輸監測數據  水質監測站,其實是浮標。浮在水面上,露出黃色的圓柱外殼,和上方圍成三角形的太陽能電池板。
  • 科研人員構築分子系統實現高效太陽光水解制氫
    在人工光合作用中,陽光氧化水,並將氧化還原等價物轉移至CO2,最終將CO2還原或者將質子還原為H2。該反應中,水氧化條件較為苛刻,因為水氧化會依次損失4個電子和產生4個質子,是一個動力學較為緩慢的過程。在電極表面上,光子吸收/電子轉移啟動步驟通常需要與催化劑整合,實現較短時間(微秒級)完成水氧化反應,從而避免電子與空穴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