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材料所構築分子系統實現高效太陽光水解制氫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先進能源材料工程實驗室在太陽光水解制氫領域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A molecular tandem cell for efficient solar water splitting 為題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氫能是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受自然界光合作用啟發,人工光合作用制氫相比其它高溫制氫等手段更具有綠色、經濟等特徵。
-
為什麼說龐青年的「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技術不可行?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副教授陳鳳祥認為,車載實時制氫系統很複雜,這導致複雜結構體積龐大,車裡難以放下,「現在裝樣子是可以的,但正兒八經在路上跑的時候,要實時可控,整個體積會非常龐大。相當於車上背了個化工廠在跑。」 據南陽高新區管委會通報,南陽「水氫發動機汽車」專業名稱是「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
-
龐青年「水解制氫」揭秘:主材為鋁,添加鉛、氯化鎂、氧化鋅
但對於該車內部水解產生氫氣的原理與所謂「催化劑」的成分,無論是龐青年還是青年汽車集團內部工作人員都三緘其口,宣稱保密。 龐青年為媒體講解原理。 齊魯晚報 圖 澎湃新聞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了解到,龐青年目前所用該項技術的核心內容是通過水解一種鋁合金粉末產生氫氣。
-
江蘇高校又出"硬核"成果,首次實現太陽光碟機動內建電場重構!
光催化反應是在太陽光照射下完成的化學反應,如果能夠在太陽光照射下實現內建電場重構,那麼內建電場重構增強光催化這一研究策略將有效推動光催化技術的實際應用與發展。南京工業大學教授陸春華、寇佳慧與東南大學教授趙遠錦合作製備了一種多功能光催化複合纖維,首次實現了太陽光碟機動內建電場重構,並有效增強光催化性能提高。
-
龐青年「水解制氫」揭秘:主材為鋁 添加鉛、氯化鎂、氧化鋅
但對於該車內部水解產生氫氣的原理與所謂「催化劑」的成分,無論是龐青年還是青年汽車集團內部工作人員都三緘其口,宣稱保密。 澎湃新聞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了解到,龐青年目前所用該項技術的核心內容是通過水解一種鋁合金粉末產生氫氣。鋁合金粉末中,鋁為主材佔比90%以上,理想的添加劑為鉛、氯化鎂與氧化鋅三種金屬。
-
科研人員實現甲烷低溫高效直接催化轉化制甲酸
溫和條件下,甲烷直接轉化制高附加值化學品或燃料是能源催化領域的熱點課題之一,但甲烷分子的四面體高對稱性及低極化率使溫和條件下的甲烷催化活化具有挑戰性。此外,甲烷轉化產生的高附加值產物(如甲醇、甲酸等)通常比甲烷更活潑,容易被過度氧化成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因此,探索甲烷低溫高效活化和定向轉化制高附加值化學品或燃料具有重要意義。
-
浙理工團隊用O2替代Pt,實現可見光高效催化分解水制氫
▲第一作者:盧楠 ;通訊作者:閆曉慶、劉汶、李仁宏 通訊單位:浙江理工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 論文DOI: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0.119378 全文速覽可見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被認為是實現可持續高效清潔生產氫氣的重要途徑
-
科研人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詹明生、副研究員何曉東等帶領的研究團隊,與維也納工業大學、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巴黎薩克雷大學等的科研人員合作,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光阱中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單個超冷分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操控原子-分子體系的所有自由度是量子體系調控的夢想與挑戰。
-
水氫汽車利用的是車載水解制氫技術 原來是這個樣子
上圖是當今大多數氫燃料電池客車的布置形式,車頂上安裝一套儲氫系統,具備完善的超壓、超溫報警功能,高壓、低壓危險壓力洩放功能,氫氣濃度檢測功能等系統。前面我們也提到了,青年的「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實際上是將制氫設備和驅動設備集成到了一起。制氫設備並不是直接加水進去就可以使用,而是通過車載鋁合金水解制氫,利用金屬鋁與水發生化學反應。需要說明的是,這項專利技術來自湖北工業大學董仕節教授及其團隊。
-
澳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新華網雪梨3月20日電(萬思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該技術採用了一種價格低廉、有特殊塗層的泡沫狀多孔材料,能使電解水產生的氧氣氣泡快速逸散,從而促進更有效地製取和收集氫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大連理工:功能材料助力高效儲能及海水電解高效制氫系列進展
針對特定領域的應用需求,設計構築並精細調控功能碳材料的納微結構、表/界面性質是材料化工技術領域關注的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核心科學問題。邱介山教授領導的能源材料化工創新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碳基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備與功能的精細調變方法,從分子-微觀-介觀多尺度層面,有機融合物理外場/點擊化學和化學工藝過程的創新,提出了「多維碳材料工程」的新概念和技術策略,取得了系列原創性的成果。
-
超臨界水氣化技術:生物質高效高產制氫新方向|MDPI
因此,高效、環保和廉價的大規模製氫技術是全世界研究的熱點問題。生物質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故而生物質制氫技術被認為是如今最有前景的制氫方式。 超臨界水氣化(Supercritical Water Gasification, SCWG) 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Modell提出的新型制氫技術。
-
...太陽光碟機動制氫的基於噻唑並[5,4-d]噻唑的供體-受體共價有機框架
用於太陽光碟機動制氫的基於噻唑並[5,4-d]噻唑的供體-受體共價有機框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0 15:20:10 上海科技大學章躍標等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提出一種新的用於太陽光碟機動制氫的基於噻唑並[5,4
-
超臨界水反應器實現連續制氫
――開闢低質煤利用新途徑 中化新網訊 CCIN記者從9月20日結束的第十屆全國氫能學術會議上了解到,針對目前我國大批低質煤由於水分高、熱值低難以充分利用這一現狀,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開發出超臨界水反應器,實現高含水量褐煤連續制氫
-
高效穩定的Mott-Schottky全水解電催化劑:Janus金屬鈷/磷化鈷納米顆粒
研究的核心問題是開發高效的電催化劑,藉以降低電解水產氫和產氧的過電勢。傳統的貴金屬(如Pt,Rh,Ir)和貴金屬氧化物(如IrO2,RuO2)催化劑雖然具有較高的HER和OER催化活性,但稀缺性和高成本限制了它們的大規模應用,利用非貴金屬製備高催化效能、低成本的電解水催化材料因此成為了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
「水氫車」技術由湖北工大提供 稱可降低水解制氫成本
南陽「水氫發動機汽車」,專業名稱是「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該技術由湖北工業大學與青年汽車自2006年6月起聯合研發,項目名稱為「車載水解制氫用鋁合金製備的關鍵技術基礎研究」,由湖北工業大學董仕節教授為首的團隊研發,2010年被科技部「973計劃」批准立項,其基本技術原理是「鋁合金粉末+催化劑+水」反應制氫,目前已取得相關專利。
-
研究人員研發吸收太陽光的單分子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供汽車使用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首次研發了一種能夠有效吸收陽光的單分子,而且該分子還可以作為一種催化劑,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而氫氣可作為清潔的燃料替代品,用於燃油汽車。該種新分子可以從整個可見光光譜中收集能量,與目前的太陽能電池相比,可以多利用50%的太陽能。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現高效鹼性電解水制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現高效鹼性電解水制氫 2018-07-24 09:36:00來源:中安在線
-
科研人員實現 單個超冷分子的相干合成
新華社武漢10月11日電(記者譚元斌)中外科研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為單個超冷分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這一成果實現了對原子之間核間距自由度的相干控制,開啟了原子-分子體系所有自由度全面相干操控的研究大門。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9月25日在線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
-
科研人員實現單個超冷分子的相干合成
新華社武漢10月11日電(記者譚元斌)中外科研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為單個超冷分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這一成果實現了對原子之間核間距自由度的相干控制,開啟了原子-分子體系所有自由度全面相干操控的研究大門。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9月25日在線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