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研發吸收太陽光的單分子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供汽車使用

2021-01-07 同花順財經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首次研發了一種能夠有效吸收陽光的單分子,而且該分子還可以作為一種催化劑,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而氫氣可作為清潔的燃料替代品,用於燃油汽車。該種新分子可以從整個可見光光譜中收集能量,與目前的太陽能電池相比,可以多利用50%的太陽能。這一發現可以幫助人們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向使用不會對氣候造成影響的能源。

該研究團隊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化學與生物物理動力學中心主任兼化學教授Claudia Turro領導。Turro表示:「我們的想法是利用太陽光子,將其轉化為氫氣。簡而言之,我們利用來自陽光的能源,並將其存儲在化學鍵中,以便日後使用。」光子是陽光的基本粒子,包含能量。

研究人員首次證明,可以從太陽光的整個可見光光譜(包括低能量紅外光譜,也是太陽光光譜的一部分,以前很難收集該光譜的能量)中收集能量,並迅速且有效地將其轉化成氫氣。氫氣是一種清潔燃料,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碳或二氧化碳。

Turro表示:「該理念得以實現是因為該系統能夠讓該分子處於激發狀態,吸收光子,並存儲兩個電子,以製造氫氣。在一個由兩個光子產生的分子中存儲兩個電子,併合成制氫,這一做法前所未有。」

將太陽能轉化為汽車燃料首先需要利用一種機制收集能量,再將此類能量轉化為燃料,而轉化需要一種稱為「催化劑」(能夠加速化學反應)的東西,讓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等可使用的能源。

以前的研究大多數是嘗試收集紫外線等較高能量波長的陽光,再將此類太陽能轉化為氫氣。Turro表示,少數依靠單分子去收集能量的研究也非常低效,部分原因在於無法從整個可見光光譜中收集能量,而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原因在於催化劑本身降解得很快。

Turro的研究小組發現了如何用一個分子(元素銠的一種形式)製造催化劑,從而可以損失更少的能量。研究小組找到了方法,可以收集從紅外線到紫外線整個可見光光譜的能量。該研究小組設計的系統與之前和紫外線光子工作的單分子系統相比,效率提高了24倍以上。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LED燈照射含有活性分子的酸性溶液,發現制出了氫氣。Turro表示:「該方法可行的原因是該分子很難被氧化。」

Turro表示,在該研究小組將成果應用於現實世界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完成。銠是一種稀有金屬,以銠為原料製造催化劑的成本較高。目前,該研究小組正致力於改進該分子,使其能夠在更長的時間段內製造氫氣,並致力於利用更便宜的材料製造催化劑。

來源: 蓋世汽車網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創了將陽光轉化為燃料的新方法,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
    科學家開創了將陽光轉化為燃料的新方法。在研究人員通過改變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機器成功地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之後,尋求找到利用太陽能的新方法已經向前邁出了一步。光合作用是植物用於將太陽光轉化為能量的過程。當植物吸收的水被「分裂」時,氧氣作為光合作用的副產物產生。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反應之一,因為它是幾乎所有世界氧氣的來源。分解水時產生的氫可能是綠色且無限的可再生能源。由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學者領導的一項新研究使用半人工光合作用探索生產和儲存太陽能的新方法。他們利用自然陽光,利用生物成分和人造技術的混合物將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
  • 「人工樹葉」系統可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氣燃料
    5年來該中心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他們首次使用高效、安全、集成的太陽能系統分離水分子並製造出氫氣燃料,新研究的系統實驗證明可將10%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這種被稱為「人工樹葉」的新系統包含三種主要部件:兩個電極——一個光電陽極、一個光電陰極,還有一層薄膜。光電陽極利用陽光來氧化水分子,產生質子、電子和氧氣。光電陰極將質子和電子結合起來產生氫氣。
  • 科學家努力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的能量將水轉化為燃料
    通過使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燃料,能源行業可能越來越接近開發新的燃料來源。在研究人員馬斯達爾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都看著用催化劑的潛在促進更快,更高效分解水的過程,並使其在通過太陽能產生氫氣更具有可持續性。
  • 我實現太陽光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
    原標題:我實現太陽光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大慶)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的李燦院士、陳鈞研究員等人在人工光合研究項目上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利用太陽光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的反應。
  • 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有新方法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7日發表的一篇能源論文稱,科學家展示了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的新方法。這種用溫室氣體生產燃料的方式,或將能為人類提供一種可持續能源。太陽的熱輻射能清潔且可持續,但是要儲存它卻十分困難,因為電池只有有限的存儲容量和壽命。所以研究人員提出,用太陽光的能量生產燃料是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 科學網—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
    本報訊(記者甘曉、劉萬生 通訊員王旺銀)8月20日,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研製出「自然—
  • 【科技日報】我科學家實現太陽光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
    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的李燦院士、陳鈞研究員等人在人工光合研究項目上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利用太陽光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的反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上。  在科學家的眼中,樹葉能完成光合作用,是利用太陽能的「高手」,人類所需的氧氣、食物和能源都來自於自然界的光合作用。
  • 新技術用太陽光有效將水分解成氫氣氧氣
    核心提示: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全新的水分解技術——用太陽光有效地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這一新方法有望為人類邁入氫經濟時代鋪平道路。 據每日科學網站8月2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全新的水分解技術——用太陽光有效地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發表在今天出版的
  • 美研發出新光敏染料可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布法羅分校教授麥可.戴緹和羅徹斯特大學教授理察·傑西艾森柏格領導的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新的光敏染料,能大大增強太陽能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的效率。研究發表在最近的《美國化學學會會刊》上。
  • 回收太陽光:太陽能電池迎來新革命?
    來源:cnBeta網站原標題:新型材料能夠通過回收太陽光子提升太陽能電池效率  近日,科學雜誌上發布了一項新研究,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稱為混合滷化鉛鈣鈦礦的合成材料,在太陽能電池技術領域掀起一層浪。這種材料能吸收太陽光,創造電荷載體,然後可以自行生產出一些電能。
  • 中科院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 汽車等有望擁有無限能源
    日前,中國科學院專家實現用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氧氣,方法便捷。由於太陽能取之不盡、水也廣泛存在,這意味著,未來能源問題有望得到根本性解決。詳細情況,來聽本臺記者陳雨發回的報導: 近期《自然-通訊》期刊刊登了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國際首例「自然-人工」雜化光合系統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的研究報導。與以往用化學手段製備氫氣的方法不同,此次成果利用太陽光和水獲得氫氣。該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李燦院士說,這將為人類清潔、高效製造氫氣提供重要途徑,若能大規模實現此過程將改變能源和化學工業格局。
  • 中科院重大成果: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實現
    中國網訊近日,人工光合研究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將大自然植物葉片上含量豐富的「光系統酶II」和人工半導體納米光催化劑耦合構建出雜化光合系統,實現了利用太陽光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的反應,該反應是實現太陽能轉化利用生產潔淨燃料氫氣的理想途徑。
  •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Elisha 蓋世汽車2020-9-9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太陽能技術,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並達到創紀錄效率水平。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和義大利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可將太陽能轉化為氫燃料。據稱,該技術正處於「實際」可行的臨界點。
  • 【新材料】MIT研發「白天吸收太陽光 需要時再以熱能釋放」的新型...
    【新材料】MIT研發「白天吸收太陽光 需要時再以熱能釋放」的新型材料 發表時間:2016/2/17
  • 華裔科學家用海水制出氫燃料 或為汽車供能
    華裔科學家用海水制出氫燃料 或為汽車供能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 外媒稱,科學家成功利用海水製造出氫燃料。據西班牙《改革十六》雜誌網站12月23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在製造氫燃料的方式上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長期以來,製造氫燃料過程複雜、成本高昂,需使用化石材料和淡水。如今,科學家已經可以利用太陽能、電極和未經淨化的鹹水實現這個目的。
  • 以色列設計電池分離PEC水分解系統 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效率達30%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分離電池光電化學(PEC)的水分解系統,該系統分離氫電池和氧電池,用於集中制氫,而氫氣可用於氫燃料汽車等多個領域。經報導,該系統的太陽能轉化為氫氣(STH)效率最高,達30%,由聚合物電解質膜(PEM)電解槽構成,該電解槽由一個磷化銦鎵(InGaP)/砷化鎵(GaAs)/鎵砷長波長(GaInNAsSb)三聯太陽能電池提供動力,經過了48小時的測試。雖然效率高,但是設備複雜,成本高,使其無法應用於實際。而由傳統矽光伏模塊和鹼性電解槽製成的PV電解系統的STH效率通常低於10%。
  •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新型石墨烯薄膜,可吸收90%以上的太陽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斯威本科技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轉化原子材料中心(Center for Translational Atomaterials,CTAM)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石墨烯薄膜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
    8月20日,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研製出「自然—人工」雜化光合系統,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  研究人員結合大自然植物葉片上含量豐富的「光系統酶II」和人工半導體納米光催化劑耦合構建出雜化光合系統,在可見光照射下實現了生產氫氣和氧氣。
  • 分解水為氫氣和氧氣 現代推新型綠色車
    分解水為氫氣和氧氣 現代推新型綠色車 孫瑩 2009年03月18日 01:00
  • 新研究成果!科學家將廢塑料轉化成氫氣,將成為未來新能源
    面對如此令人震驚的數字,科學家已開始研究廢塑料向氫的轉化,並使其「將廢品轉化為寶藏」。最近,他們在《自然催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新的研究論文,表明他們找到了一種簡單,快速的方法,可以分解廢塑料,並且可以通過催化反應將粉碎的塑料與各種添加劑混合,並且將廢塑料轉化為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