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設計電池分離PEC水分解系統 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效率達30%

2020-12-04 同花順財經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分離電池光電化學(PEC)的水分解系統,該系統分離氫電池和氧電池,用於集中制氫,而氫氣可用於氫燃料汽車等多個領域。

(圖片來源:greencarcongress.com)

光伏發電水分解系統(PV-電解)結合了商業光伏發電和水電解技術,已經成功在多個試點工廠和氫燃料補給站進行演示。經報導,該系統的太陽能轉化為氫氣(STH)效率最高,達30%,由聚合物電解質膜(PEM)電解槽構成,該電解槽由一個磷化銦鎵(InGaP)/砷化鎵(GaAs)/鎵砷長波長(GaInNAsSb)三聯太陽能電池提供動力,經過了48小時的測試。雖然效率高,但是設備複雜,成本高,使其無法應用於實際。而由傳統矽光伏模塊和鹼性電解槽製成的PV電解系統的STH效率通常低於10%。

光電化學水分解技術的靈感來自於自然光合作用,結合收穫的光和電化學電源轉化成的化學能,存儲在氫鍵中,氫鍵中的半導體光電極與水之間的固態/液態界面上,會同時發生兩種反應,從而為太陽能轉化和存儲提供一個富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目前的研究為之前的研究提供了補充,此前的研究中,在純電解裝置中提出並演示了電池分離的概念,展示了一臺電池分離串聯PEC-PV設備,以在氫電池和氧電池中進行分離電池光電化學水分解制氫,解決了設計、製造和優化用於評估大規模製氫設備時面臨的挑戰。

氧電池包括兩個100平方釐米的、背靠背拼接的赤鐵礦光電陽極,與矽微型PV模塊串聯放置,為驅動非輔助太陽能水分解技術提供必要的偏壓。氫電池中含有陰極,它與氧電池在物理上是分離的。電池級氫氧化鎳電極置於兩個電池中,以調節陰極和陽極之間的離子交換。該原型系統還成功也在室外自然光照條件下進行了運行演示。

簡而言之,該分離系統解決了大型PEC水分解技術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從太陽能場中分布的數百萬個PEC電池中收集氫氣。在新系統中,陽極和陰極之間的離子交換由鎳(氧化)氫氧根輔助電極介導,從而使兩個電池能夠物理分離。氧電池包括連接到矽微型PV模塊的赤鐵礦光陽極PEC-PV串聯堆棧,而氫電池是具有鍍鉑鈦網陰極的電解電池。

該系統使用100平方釐米的赤鐵礦(a-Fe2O3)光陽極和氫氧化鎳(Ni(OH)2)/氫氧化物(NiOOH)電極作為氧化還原介質,此外,該系統組件及其配置的運行條件針對日常循環進行了優化,在短路電流平均為55.2 mA的情況下,在無附加偏置的太陽模擬光照下進行了10次,每次8.3小時的循環。研究人員表示,此類結果表明分離氫電池與氧電池的PEC水分解系統成功運行了。

來源: 蓋世汽車網

相關焦點

  • 以色列設計電池分離PEC水分解系統 光伏制氫效率達30%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據外媒報導,以色列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分離電池光電化學(PEC)的水分解系統,該系統分離氫電池和氧電池,用於集中制氫,而氫氣可用於氫燃料汽車等多個領域。光伏發電水分解系統(PV-電解)結合了商業光伏發電和水電解技術,已經成功在多個試點工廠和氫燃料補給站進行演示。
  • 「人工樹葉」系統可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氣燃料
    5年來該中心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他們首次使用高效、安全、集成的太陽能系統分離水分子並製造出氫氣燃料,新研究的系統實驗證明可將10%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這種被稱為「人工樹葉」的新系統包含三種主要部件:兩個電極——一個光電陽極、一個光電陰極,還有一層薄膜。光電陽極利用陽光來氧化水分子,產生質子、電子和氧氣。光電陰極將質子和電子結合起來產生氫氣。
  • 為什麼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達不達百分之百?
    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就是電池的輸出功率佔入射光功率的百分數。自從1839年法國科學家埃德蒙·貝克雷爾發現可以用太陽能發電開始,太陽能電池的傳換效率從不到百分之1漲到了現在的30%。可是,理論上卻可以說明,大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無法達到100%。首先,當光照入太陽能電池的玻璃、或塑料透明基板時,會產生損耗,還會有一部分會被反射,大概會造成35%-45%的損耗。
  • 1.4倍效率!新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方法被提出
    1.4倍效率!新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方法被提出 數千年來,人類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利用太陽的巨大能量。地球上任一時刻接收的太陽能總量約為1017瓦,而全球電力需求約為1012瓦。儘管太陽能似乎無處不在,但在美國僅有1.3%的電力是由太陽能提供的。
  • 研究人員研發吸收太陽光的單分子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供汽車使用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首次研發了一種能夠有效吸收陽光的單分子,而且該分子還可以作為一種催化劑,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而氫氣可作為清潔的燃料替代品,用於燃油汽車。該種新分子可以從整個可見光光譜中收集能量,與目前的太陽能電池相比,可以多利用50%的太陽能。
  • 轉化效率30%!空間光伏組件選擇它而非晶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自從NASA決定2024年再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其載人飛船Lunar Gateway也在緊張的研製中。其中,關於飛船用的動力系統 – 太陽能發電板已經確認,將由新墨西哥州SolAero Technologies與Maxar Technologies籤訂合同,為美國月球探測計劃設計和製造太陽能電池。
  • 納米薄膜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達8.1%
    據美國報導,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和中國尚德電力控股公司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已經研製出最高效的寬波段納米等離子薄膜太陽能電池,其光電轉化效率為8.1%,研究發表在雜誌上。該研究的領導者、斯威本科技大學的顧敏(音譯)教授表示,作為大塊晶矽太陽能電池的便宜「替身」,薄膜太陽能電池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其矽層的厚度太薄增大了吸收太陽光的難度。要想增加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性能並使它們與矽太陽能電池相比更具競爭優勢,優良而先進的光捕獲技術必不可缺。
  • 惟華光能研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達19.6%
    廈門惟華光能有限公司研製出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已達19.6%,這超越了歐美、日本、韓國等研究所公開發表的同類型電池的轉化效率,成為全球第一。鈣鈦礦電池(PVSK)是一種有機-無機複合型的,以MAPbX3 為吸光材料,配合電子和空穴傳輸材料的新型太陽能電池。
  • 藉由「流汗」散熱,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
    對此,他們已經為太陽能電池板研發出冷卻系統,成功冷卻太陽能電池板並提高了19%的發電效率。最初,他們決定用氯化鈣來解決該問題,但氯化鈣中一半的原料為鹽,它極易吸溼潮解,也易溶於水。基於此,他們通過氯化鈣、納米碳管研發出新型聚合物凝膠,當接觸到溼氣,凝膠就會吸收鈣鹽與水分漸漸脹大,而在聚合物結構中的納米碳管不僅可以吸熱,還能讓聚合物不斷循環吸水與排水的過程。
  • 氫氧燃料電池能量轉化
    這類電池具有轉換效率高、容量大、比能量高、功率範圍廣、不用充電等優點,但由於成本高,系統比較複雜,僅限於一些特殊用途,如飛船、潛艇、軍事、電視中轉站、燈塔和浮標等方面。   氫氧燃料電池能量轉化   反應電極是疏鬆多孔的碳棒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 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系統
    FAU的年輕研究員Andrej Classen在其博士論文期間證明,使用發光受體分子可以提高效率。他的工作現已發表在《自然能源》雜誌上。 在歐洲緯度晴朗的晴天,太陽可以提供每平方米約1000瓦的輻射能。常規的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最多可將這種能量的五分之一轉換為電能,這意味著它們的效率約為20%。
  • 美吸光又發光太陽能電池將突破轉化效率極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20日(北京時間)報導,科學家們認為,太陽能電池吸光越多,提供的電力就會越多,但美國的一個科研團隊卻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並演示了一種新的設計理念太陽能電池設計得像發光二極體(LED),既能吸光又能發光。他們稱,最新設計有望讓太陽能電池突破轉化效率的極限。
  • 技術|科技先鋒:葉綠素太陽能電池
    幾十年時間,太陽能利用技術在研究開發、商業化生產、市場開拓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發展,成為世界快速、穩定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比如,晶體矽(單晶矽、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目前已有廣泛產業化規模,薄膜電池也有部分投產。目前,要想大規模地推廣太陽能技術,光能轉化效率和能量的有效儲存是兩個繞不開的大難題。
  • 矽牽手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提高几個百分點
    近期,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下屬的檢測實驗室測試,晶科N型單晶電池最高轉換效率達24.9%,再創行業新的世界紀錄。並且最新成果快速從晶科工廠的智能產線快速轉化落地,實現量產效率超過24%。
  • 中國科學報: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世界之「最」誕生記
    2018年8月,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陳永勝領銜的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獲突破性進展。他們設計和製備的具有高效、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這一最新成果讓有機太陽能電池距離產業化更近一步。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科學》。
  •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Elisha 蓋世汽車2020-9-9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太陽能技術,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並達到創紀錄效率水平。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和義大利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可將太陽能轉化為氫燃料。據稱,該技術正處於「實際」可行的臨界點。
  • 南開團隊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重大突破 光電轉化效率達12.7%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補吸光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2.7%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記錄。
  • 我國有機太陽能電池刷新光電轉化效率世界紀錄
    近日,南開大學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科研人員聯合製備出光電轉化效率達17.3%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刷新了該領域的世界最高紀錄。  研究人員利用半經驗模型,從理論上預測了有機太陽能電池實際可以達到的最高效率和理想活性層材料的參數要求,再採用適合的活性層材料和成本低廉與工業化生產兼容的溶液加工方法,製備得到了兩端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該成果刷新了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且穩定性優異,在經過166天連續測試後,性能損失僅為4%。
  • 太陽能「光合」電池變二氧化碳為燃料
    研究人員展示他們的突破性太陽能「光合」電池。科技日報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常麗君)據美國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分校網站消息,該校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能直接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碳氫化合物燃料,整個過程廉價而高效,有助於加快淘汰化石燃料。
  • 南開科研成果《Science》發表 刷新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最...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記者獲悉,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領銜的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獲突破性進展。他們設計和製備的具有高效、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