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太陽光:太陽能電池迎來新革命?

2021-01-21 太陽能發電網
來源:cnBeta網站
原標題:新型材料能夠通過回收太陽光子提升太陽能電池效率

  近日,科學雜誌上發布了一項新研究,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稱為混合滷化鉛鈣鈦礦的合成材料,在太陽能電池技術領域掀起一層浪。這種材料能吸收太陽光,創造電荷載體,然後可以自行生產出一些電能。



  劍橋大學的Felix Deschler表示:「我們已經知道,這些材料善於吸收光並產生電荷載流子。但現在實驗表明這種材料可再次重組產生光子。而且製造這種電池價格便宜,合成材料容易,使其更具有商業可行性。」


  太陽能電池通過吸收太陽能光子,將這種能量轉化為電荷,將這種電荷轉化為電極進行發電。混合滷化鉛鈣鈦礦不僅能做這些,還展示出更多其他的能力:鈣鈦礦在創造電荷後實際上能夠自發光——然後再吸收光能。


  Deschler表示:「光子電池的效率當前記錄為20%-21%,而絕對上限是33%。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了實現這一極限的方法。」


  此前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與瑞士電子學與微電子科技中心(CSEM)的科學家,使用雙結III-V/Si太陽能光伏電池,刷新非聚光轉化效率達29.8%。


  此項研究技術引來了很多太陽能電池生產商們的關注,致力於尋求更便宜更有效的吸收陽光的方式。


相關焦點

  • 有望引發能源革命的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使用與鈣鈦礦晶體結構相似的半導體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可柔性製備、低成本等突出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引發相關領域的能源革命。
  • 有望引發能源革命的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使用與鈣鈦礦晶體結構相似的半導體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可柔性製備、低成本等突出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引發相關領域的能源革命。其中,非晶矽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效率目前可達30%左右,但是價格昂貴,綜合性價比並不高,因此多用於對性能要求很高的太空飛行器領域。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或者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作為矽基太陽能電池,需要採用高純度的矽材料,使光伏成本偏高。第三代太陽能電池,主要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等一些新概念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電池材料可以回收光等輕質顆粒
    太陽能電池材料可以回收光等輕質顆粒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材料可以回收輕質顆粒-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新一代價格適中的高性能太陽能電池。科學家發現,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稱為混合滷化鈣鈦礦,可以回收光。他們相信這一發現可以大大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雜化滷化鈣鈦礦是一組特殊的合成材料,它們已成為科學研究的主題,因為它們似乎有望在太陽能領域掀起一場革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既便宜又易於生產,但在短短幾年內,其能效幾乎與目前大多數家用太陽能電池板中所使用的矽一樣高。通過顯示它們也可以進行優化以回收光,這項新研究表明這可能僅僅是個開始。
  • 太陽能電池材料可以回收光等輕質顆粒
    鈣鈦礦材料可以回收輕質顆粒-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新一代價格適中的高性能太陽能電池。科學家發現,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稱為混合滷化鈣鈦礦,可以回收光。他們相信這一發現可以大大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雜化滷化鈣鈦礦是一組特殊的合成材料,它們已成為科學研究的主題,因為它們似乎有望在太陽能領域掀起一場革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既便宜又易於生產,但在短短幾年內,其能效幾乎與目前大多數家用太陽能電池板中所使用的矽一樣高。
  • 破解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難題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發電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太陽能電池板老化、回收利用難並產生大量固體垃圾等問題。青海電科院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組建攻堅團隊,著手研究環保、高效、節能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破解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難題。
  • 以巨蛤為靈感 可能帶來太陽能電池和顏色顯示的革命
    來源: cnbeta網站原標題:以巨蛤為靈感 可能帶來太陽能電池和顏色顯示的革命  來自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科研專家近日在巨蛤/硨磲(Giant Clams)中發現了改善太陽能電池和顏色顯示的關鍵(PDF)。新發現表明至少有兩種以上巨蛤可通過吸收化合紅綠藍光來生成白色,某種程度上類似於電視機和智慧型手機的顯示屏。
  • 你知道報廢后的太陽能電池板是怎麼回收利用的嗎?
    要知道,我們的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平均是20-30年左右。隨著光伏行業的迅速發展,大量太陽能生產廠家不斷成立,太陽能組件得到大量的生產。當25之後年後,太陽能組件陸續走完它的生命歷程,迎來報廢期。據統計。到2050年太陽能電池板的報廢量高達數千萬噸!
  • 美國加州出臺新法規 將啟動太陽能電池板回收行業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人們期待已久的加州太陽能電池板廢物處理規定的變化,預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生效,這可能會影響美國太陽能電池板回收行業的發展。加州即將將光伏板歸類為通用垃圾,這有望提高處理預計將大幅增長的材料流的效率。
  •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取得重大突破
    羅雲鵬 攝中新網西寧3月10日電 (羅雲鵬何炳勳蔣玲)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10日披露,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取得重大突破,已研發資源化回收裝置,並提出新型環保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工藝,具有完全自主產權。
  • 國網青海電力破解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難題
    做好各項檢查、登記後,大家開始當天的太陽能電池板破碎實驗研究工作。新型破碎技術,源自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和西安交通大學共同承擔的「基於液電效應的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研究」科技項目。
  • 國家電網: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取得突破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研究取得突破羅雲鵬 何炳勳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3日介紹,該公司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實現廢棄太陽能電池板規模化、低能耗、低成本資源化處理和回收利用,對促進新能源發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 可吸收太陽光全部波長,最有效率的太陽能電池可望出爐
    地球每天從太陽獲得的能量,數量級達到 10 的 12 次方瓦,比全地球人類用電量多 1 萬倍,太陽能將會是解決人類能源不足的一大關鍵,可是太陽能電池一直以來都有轉換效率不夠高的問題,目前業界使用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大約是 15%~20%
  • 太陽能電池板回收:將定時炸彈變成機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澳大利亞當然已經顯示出對太陽能的興趣。現在,太陽能電池板的平均壽命約為20年,因此從2000年代初期開始的許多安裝都將達到使用壽命。他們最終將被填埋還是被回收利用?
  •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老化隱憂:回收利用面臨挑戰
    如果太陽能產業留下大量危險廢棄物,就不能稱是清潔能源。但是,由於缺乏強有力的光伏回收政策,美國在未來幾年內將有數百萬個太陽能電池組件和大量有毒物質運往垃圾填埋場的風險。在市場領先的定價和對氣候變化的擔憂推動下,美國太陽能行業在2020年繼續保持迅猛的增長。
  • 日本東北大教授提出藉助鎂燃料電池利用太陽能的新構想
    歐洲汽車業界與議會就汽車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展開激烈攻防 蘇格蘭:以可再生能源滿足全部電力需求的「雄心」 「如果使用鎂,就可以在沙漠地區利用豐富且穩定的太陽能」——日本東北大學未來科學技術共同研究中心教授小濱泰昭提出了藉助鎂(Mg)燃料電池來利用太陽能的新構想,目前正為實現實用化而推進開發。
  • 太陽能電池板多少錢 太陽能電池板介紹
    現在國家清潔能源,光伏發電扶持政策是10kw以上的可以免費併網,但是電價回收電價很低,手續繁瑣。  屋頂光伏發電月銷售額低於2萬可免稅,按照國家財稅政策規定,發電戶需向供電企業提供銷售發票,買方也需要發票衝抵成本,而個人發電並不具備工商業主資格,領用發票手續繁雜。
  • 日本探索「熱回收」太陽能電池概念 可超越電池效率理論極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日本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熱回收」太陽能電池的新概念,他們聲稱這種電池有可能超過電池效率的理論極限。然而,他們說,一種適合能量過濾層的材料還沒有被發現。該電池配備了一個100微米厚的矽吸收器,兩個電極和載能過濾層放置在吸收器和電極之間。
  • 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系統
    與由晶體矽製成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相比,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成本更低且更具柔性在紐倫堡Energie Campus(EnCN)開發的多電池模塊的表面積為26cm 。Brabec教授說:「如果我們在實驗室中能達到20%以上,那麼在實踐中我們可能會達到15%,並成為矽太陽能電池的真正競爭者。」 製造過程中的靈活應用和高能效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們像箔一樣薄且柔軟,可以適應各種基材。
  • 太陽能電池板有望大變身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站在高處看太陽能電池板,你一定想像是「明鏡一片」,耀得睜不開眼。因為電池板要獲取太陽的能量,得讓陽光照進去。這種狀況有望改變。不露真相的屋頂太陽能SolarCity董事長埃隆˙馬斯克展示了新型太陽能瓦。
  • 新材料 讓太陽能電池效率更高、壽命更長、成本更低
    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但是其效率僅有20%。剩餘的能量,大部分都轉化為熱能,實際上損害了太陽能電池。目前,來自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們,研發和測試了一種可以冷卻太陽能電池的新材料,在加利福尼亞冬日裡可降低13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