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青年「水解制氫」揭秘:主材為鋁 添加鉛、氯化鎂、氧化鋅

2021-01-07 東方財富網

摘要

【龐青年「水解制氫」揭秘:主材為鋁 添加鉛、氯化鎂、氧化鋅】5月25日,眾多媒體到訪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的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水氫汽車」製造工廠。作為本項目的主要推動者、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接待了媒體記者,並首次乘坐了該公司研發的「水氫汽車」。(澎湃新聞)

  5月25日,眾多媒體到訪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的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水氫汽車」製造工廠。作為本項目的主要推動者、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接待了媒體記者,並首次乘坐了該公司研發的「水氫汽車」。

  但對於該車內部水解產生氫氣的原理與所謂「催化劑」的成分,無論是龐青年還是青年汽車集團內部工作人員都三緘其口,宣稱保密。

  澎湃新聞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了解到,龐青年目前所用該項技術的核心內容是通過水解一種鋁合金粉末產生氫氣。鋁合金粉末中,鋁為主材佔比90%以上,理想的添加劑為鉛、氯化鎂與氧化鋅三種金屬。

  龐青年的這項技術來自湖北工業大學原副校長董仕節(現已任湖北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與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講師羅平的兩項專利研究。

  從校方公開發布的信息可知,該校將「一種水解制氫鋁合金及其製備方法」(專利號:ZL201610564832.5)、「一種水解制氫鋁合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專利申請號:201910117543.4)兩項專利獨家授權給南陽市青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其運營期間使用。

  南陽市青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系青年汽車集團下屬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是龐青年的兒媳何雅琪。

  湖北工業大學授權給該公司的兩項專利中,一項(以下簡稱2016年專利)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審查,另一項(以下簡稱2019年專利)尚在審查階段。

  澎湃新聞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獲得了兩份專利的說明書全文。在2019年專利的說明書中,羅平與董仕節寫道,「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解制氫鋁合金,其由質量百分含量90到95的鋁(Al)和5到10的添加劑組成。」

  說明書中還寫道,實現氫能有效安全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實現即時制氫。現階段常用的制氫方法主要是通過制氫材料水解制氫,其中鋁合金水解制氫是目前比較熱門的研究課題。

  通過查詢,董仕節與羅平等人從2012年就開始不斷申請通過鋁合金水解制氫的專利發明。據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2年至今,二人聯合他人共提交了20餘份相關專利申請。在2012年的一份專利中甚至還提出了添加普通食鹽作為水解輔助材料。

  在2019年之前,鎵(Ga)和銦(In)兩種貴金屬一直作為主要添加劑用於二人的專利。2019年專利中,二人將添加劑材料替換為金屬單質、金屬氧化物和金屬氯化物中的一種或多種,並說明理想添加劑為鉛(Pb)、氯化鎂(MgCl2)和氧化鋅(ZnO)的混合物,因此大大降低制氫鋁合金的成本,「有利於實現制氫鋁合金的規模化應用與商業化推廣」。

  根據專利說明書,水解制氫的步驟是:將鋁粉與添加劑球磨混合(使用球磨機-磨碎或研磨的一種常用設備),在惰性氣體(如氬氣)保護下取出合金並保存於惰性氣體,將鋁合金投入水中製備氫氣(可為海水、自來水、礦泉水、生活汙水,不受水溫水質的限制)。

  加入添加劑的作用是:在製備氫氣過程中,金屬單質和金屬氧化物會破壞鋁表面緻密的氧化物,提高鋁水反應的反應活性;金屬氯化物會消除鋁粉的團聚現象,並且使金屬鋁表面產生大量的表面缺陷,提高合金的水解制氫性能。

  據專利提供的實驗數據,其產氫量為1g合金產生1247mL氫氣。

  此外,董仕節與羅平等人還提交了供氫裝置、氫燃料電池系統等多個配套裝備的專利發明。

  針對這種制氫方法,網絡上掀起了一片質疑聲浪,有人質疑其要攜帶鋁合金重量過大,有人質疑其安全性尚不能保證,有人質疑其反應廢料無法處理。

  還有人表示,從經濟性來看,市場上鋁的價格已經超過10元/公斤,按照9公斤鋁製取一公斤氫氣計算,則生產一公斤氫氣的材料成本在63至90元,尚未考慮將塊狀鋁製成鋁粉的費用和能耗。因此,這種制氫路線並不符合節能和環保的要求。

  還有人質疑其有「脫褲子放屁」之嫌,因為鋁本身就是通過電解而產生,而電解鋁行業耗電量很大,中國電解鋁行業每噸鋁耗電約為13000kWh,2016年電解鋁耗電佔全社會用電量的7.5%。質疑者表示,用本身就是電解而來的鋁金屬再水解出氫氣用於電池供電,似乎並無必要。

  針對種種質疑,董仕節向長江日報回應稱,研究團隊已經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考慮。制氫後的水解產物偏鋁酸可以直接作為阻燃材料使用,高品質的偏鋁酸可以用於電池隔膜產業,偏鋁酸還可以進一步加工成微納米級氧化鋁。制氫後的水解產物都有很高的利用和經濟價值,通過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回收後,可解決節能和環保的問題。

  但董仕節同時表示,其團隊的技術已經解決了材料、控制等氫氣製備等關鍵環節。目前只是氫氣製備殘留物的抽取及後續制氫的穩定性還待研究,如果這些技術難題解決了,相關技術就可完全成熟,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大規模應用就指日可待。

  相關報導>>>

  一輛水氫車!1噸水能跑1000公裡 「侮辱」了誰的智商?運行後排純淨水 等13分鐘一滴水也沒

  唯一「水氫車」現真身!成本比燃油貴3到5倍 龐青年:你管我成本高低 我不可能虧!

  龐青年:南陽市40億投資並未到位 只支付了9800萬註冊資金

  龐青年:這幾年在水制氫上投入二三百億 不怕查 負債幾十億

  龐青年:這是水解制氫車 不要叫水氫車 其他原理、配方保密

  龐青年首次乘「水氫汽車」:稱排出水可喝 全程噪音是在制氫

  記者探訪發現「水氫車」車身有直流充電插座

  權威第三方機構稱南陽並無加氫站 南陽政府單價120萬元採購72輛氫燃料公交車

  南陽市工信局回應水氫發動機下線車:它就是個樣車 需不斷通過技術創新來進一步改造提升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DF353)

相關焦點

  • 龐青年「水解制氫」揭秘:主材為鋁,添加鉛、氯化鎂、氧化鋅
    作為本項目的主要推動者、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接待了媒體記者,並首次乘坐了該公司研發的「水氫汽車」。 但對於該車內部水解產生氫氣的原理與所謂「催化劑」的成分,無論是龐青年還是青年汽車集團內部工作人員都三緘其口,宣稱保密。 龐青年為媒體講解原理。
  • 為什麼說龐青年的「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技術不可行?
    雖然有湖北工業大學兩名學者的專利打底,又有地方官員點讚,但在不少學者看來,青年汽車掌門龐青年在河南南陽試水的「車載水解制氫技術」,毫無科學實用性。  5月2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聯繫到部分汽車、氫能專家,對龐青年「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技術的可行性、經濟性和安全性作出分析。
  • 「水氫車」技術由湖北工大提供 稱可降低水解制氫成本
    南陽「水氫發動機汽車」,專業名稱是「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該技術由湖北工業大學與青年汽車自2006年6月起聯合研發,項目名稱為「車載水解制氫用鋁合金製備的關鍵技術基礎研究」,由湖北工業大學董仕節教授為首的團隊研發,2010年被科技部「973計劃」批准立項,其基本技術原理是「鋁合金粉末+催化劑+水」反應制氫,目前已取得相關專利。
  • 董事長龐青年和總工杜雲友回應媒體的數據,說明物料其實為鋁!
    化學者(百家號)在「驚聞龐青年解讀制氫原理:氧化鋁+水產生氫,化學老師教錯了?」一文中初步判斷,龐青年對制氫原理的「精彩解讀」,實為對制氫原理的錯誤解釋,並推斷汽車開動所需的物料,其實是金屬鋁粉和水。化學者進一步分析總工杜雲友提供的數據,印證了這種推斷!
  • 南陽水制氫並非偽科學 最大挑戰來自商業化前景不明
    水氫發動機的說法不準確,準確的應為」車載鋁合金水解制氫技術」,其核心原理是鋁合金粉末+催化劑+水反應制氫。重磅預告:網易汽車已前往南陽,實地探訪水氫燃料汽車工廠與項目進展,並試乘青年汽車已經交付的氫能源公交車。請各位關注稍後的直播,將有更多猛料呈現!
  • 龐青年:水氫車加三四百公斤水 可以跑360到500公裡
    龐青年解讀制氫原理:氧化鋁+水,通過催化劑產生氫  25日上午,青年汽車掌控人龐青年在南陽洛特斯現身,現場回應e公司記者質疑。龐青年介紹,「水氫發動機」制氫所需要的氧化鋁也要分等級,如納米級、微納米級,現在公司的材料都能達到納米級和微納米級。納米級的(材料)都是進口的。剩下消耗的都是水,再通過催化劑,出來就是氫。
  • 青年汽車龐青年:一升水跑一公裡
    龐青年解釋,上述錐形罐體裝著反應料和催化劑,水與反應料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產生氫氣,流入圓柱形罐體中過濾,產生可以使用的氫能源。龐青年說,公司所研發使用的技術實為水解制氫技術,被曲解成了「加水就能跑」。面對網絡的爭議,他回應:「任何新技術出來都要受到質疑。」現場有工作人員開動發動機,會聽到水流聲音。水會從汽車左下方黑色橡皮管流出。龐青年稱,流出的水可以飲用。
  • 龐青年受訪回應「水氫車」質疑
    :「水解制氫」汽車項目未申請過補貼 「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的神話,讓龐青年重回輿論焦點,而這也是遭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多達20次的龐青年,再次回歸公眾視野。面對外界「騙補」的質疑,龐青年表示,對「水解制氫」汽車的研發投入超過幾十億,且未申請過補貼。
  • 水氫汽車利用的是車載水解制氫技術 原來是這個樣子
    而青年的「水氫汽車」並非大家想像的只加水那麼簡單,是一項新技術「車載水解制氫」和成熟技術「氫燃料汽車」的結合。筆者在文章中會對大家在這方面認識上的誤區,進行簡單的分析。我們先來介紹成熟的氫燃料汽車,很多人會以為氫燃料汽車就是直接將氫氣作為一種燃料,來驅動車輛行駛。而實際氫燃料車全名為「氫燃料電池車」,是通過電化學裝置,將氫能轉換為電能。
  • 「水氫汽車」是技術鬧劇 還是龐青年的老賴騙局
    近日,龐青年和他的「水氫汽車」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討論水制氫技術的,和起底龐青年「老賴」背景的不相上下。面對水制氫技術的質疑,龐青年回應「任何新技術出來都要受到質疑。」而讓人感慨的是,龐青年9次政府合作8次失敗,被法院列被執行人30餘次,身負巨額債務被執行消費限制,如此人物還能繼續接觸政府,拿到巨額投資,真是比「加水就能開」的車還神奇。
  • "水氫車"背後:制氫過程"不夠綠" 氫能產業落地難
    龐青年解釋,上述錐形罐體裝著反應料和催化劑,水與反應料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產生氫氣,流入圓柱形罐體中過濾,產生可以使用的氫能源。龐青年說,公司所研發使用的技術實為水解制氫技術,被曲解成了「加水就能跑」。面對網絡的爭議,他回應:「任何新技術出來都要受到質疑。」現場有工作人員開動發動機,會聽到水流聲音。水會從汽車左下方黑色橡皮管流出。龐青年稱,流出的水可以飲用。
  • 「神車」技術合作方公開視頻,試驗還原「水解制氫」技術
    河南南陽媒體報導「車輛加水即可行駛」後,引發一片譁然,「南陽神車」加水制氫的原理或逐漸浮出水面。5月25日中午,該項目研究團隊的技術服務合作者——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江峰在個人微博上公開發布視頻,還原「水解制氫」技術的試驗,試圖解釋「鋁合金粉末+水」製取氫氣的技術可行性。
  • 龐青年水氫汽車被質疑「水加油」騙局,多次圈煤圈地騙補成老賴
    被政府要求說明情況的龐青年則堅持回應稱,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不會延緩南陽項目進程,「事實擺在這裡,不是瞎編的」。5月25日,龐青年現身河南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面對數家直播媒體,龐青年坐上了這部水解制氫車輛,於公司園區內行駛了半分鐘左右。行駛結束,龐青年還稱水解制氫裝置排除的水能夠當純淨水喝。
  • 水氫發動機「背後公司:董事長龐青年被列為」老賴
    據《南陽日報》5月23日頭版報導,青年汽車集團的水氫發動機在南陽市正式下線,5月22日,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到氫能源汽車項目現場辦公時,為氫能源汽車項目取得的最新成果點讚。這是青年汽車落戶南陽市半年後的最新進展。
  • 水氫汽車加水就能啟動騙局揭秘 龐青年是誰真實身份資料
    龐青年是誰真實身份資料  龐青年搞的這個「水氫發動機」備受質疑,龐青年到底值不值得相信?從資料來看龐青年是青年汽車公司董事長,資產據傳上十億元,但龐青年多次被列入法院執行人名單,在信譽這方面,龐青年似乎不太讓外界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