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土榨油」含致癌物 毒性相當於鶴頂紅68倍

2020-11-28 三秦網

核心提示: 廣西梧州、廣東肇慶19家花生油作坊,鮮榨現賣,價格低廉,一斤10元左右,生意紅火。19家的油品經檢測,有16家摻了棕櫚油、大豆油、動物油脂等,有6家還檢測出一類致癌物黃麴黴素B1超標,其毒性相當於鶴頂紅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土榨油」靠譜嗎?

廣西梧州、廣東肇慶19家花生油作坊,鮮榨現賣,價格低廉,一斤10元左右,生意紅火。19家的油品經檢測,有16家摻了棕櫚油、大豆油、動物油脂等,有6家還檢測出一類致癌物黃麴黴素B1超標,其毒性相當於鶴頂紅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演播室主持人 侯豐: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

食品安全,現在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有些消費者甚至覺得,只有那些親眼看著生產出來的食品,才是真正讓人安心的食品。所以現在現場製作,邊做邊賣的銷售方式十分流行,比如說榨油的作坊就是典型代表。親眼看著清澈的油脂流進瓶子,好像確實安全可靠,可實際呢?這麼賣東西,真的更靠譜嗎?

解說:

在廣西梧州和廣東肇慶兩地,記者發現很多農貿市場裡都能看到一些花生油作坊,在梧州市兩廣批發市場裡,僅一條街上就有5家。這些油作坊裡大多有一套榨油設備,可以當著顧客的面直接用花生榨油。所以,這些油作坊都打著新鮮、純正的招牌招攬顧客。

記者:

你這個都是純的?

花生油作坊 老闆:

純的,是自己壓榨的。

花生油作坊 老闆:

百分之一百的,沒有假的。花生油榨出來很香的。

解說:

這些油作坊不僅以花生油的新鮮、純正來吸引顧客,而且價格上普遍比一般正規油廠的花生油要低,所以,生意都還相當不錯。

市民:

很放心。我在這個店吃了20年了。

花生油作坊 老闆:

我這裡全都是熟客。我做了10年了。保證質量。

解說:

記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雖然都是新鮮出爐的花生油,但是它們的價格卻是相差懸殊。

記者:

什麼價格?

花生油作坊 老闆:

14(元一斤)。

記者:

便宜點的呢?

花生油作坊 老闆:

便宜點的10塊。

解說:

記者在梧州、肇慶兩地走訪了20多家油作坊後發現,這些都號稱是純正的花生油,低的只要7、8元一斤,高的則要16元一斤,價格差了一倍,普遍的則在一斤10元。記者了解到,在廣西梧州和廣東肇慶兩地的花生批發價,無論什麼品種,最低的也要超過一斤4.5元。那麼,榨一斤花生油需要多少花生呢?

記者:

多少花生出一斤油?

花生油作坊 老闆:

2斤半。

解說:

按最低每斤4.5元計算,2.5斤花生的價格至少在11元以上,也就是說一斤純正花生油的價格不可能低於11元。那麼,那些低於11元的花生油所用的到底是什麼花生呢?

記者:

聞聞味道差不多,15塊和8塊的有什麼區別?

老闆:

8塊不是純的嘛,這個是大豆油。

記者:

這裡面有沒有花生油?

花生油作坊 老闆:

有。

記者:

大概有多少?

花生油作坊 老闆:

有一點。

解說:

原來號稱花生油,裡面卻摻了大豆油,大豆油的批發價一般只要每斤5元左右,比花生油價格低了至少一半。在進一步的調查中,記者了解到,有的低價花生油裡面除了摻入大豆油,還摻了別的油,那到底是什麼呢?

花生油作坊 老闆:

這個是一半兌一半的。

記者:

一半兌一半?一半是花生油,一半是什麼油?

花生油作坊 老闆:

這個是廠家拉回來的,我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

花生油作坊 老闆:

那個很差的。我們不賣那麼差的。

記者:

差在哪兒呢?差在什麼地方呢?

花生油作坊 老闆:

不知道。人家那些東西我不知道從哪兒弄的。

解說:

在油坊生產的所謂純正花生油裡,除了摻入大豆油之外,到底還摻入了什麼更便宜的油呢?經過多方打聽,記者找到了答案。在廣東肇慶的一個食用油批發市場,這個市場主要批發棕櫚油。

食用油批發商:

散裝的棕油2塊8毛5一斤。

解說:

棕櫚油的價格比大豆油更低,不到3元一斤。這位賣棕櫚油的老闆告訴記者,有不少花生油作坊來她這裡進貨,因為她有辦法可以大大降低花生油作坊的生產成本。她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

食用油批發商:

二成花生油,八成這個棕油,合到4塊9一斤,你應該要給三七才好,前期做這個(三七)有客源,二八客源就少一點。

記者:

你剛才算的二八是多少錢?

食用油批發商:

二八的4塊9。三七的是5塊7。

解說:

原來花生油裡摻入棕櫚油的比例可以高達70%或80%,成本不到6元。這樣即使最低賣到8塊一斤,也有不少賺頭。然而令人吃驚的是,為了降低成本還有更離奇的配方。

食用油批發商:

這個是48斤這個(棕櫚油),放2斤純的花生油。多一點花生油就香一點。這是50斤一桶,這是他們教我的,我平時也是這麼教別人的。他們也是打2斤花生油,48斤棕櫚油。

解說:

48比2,50斤油中,花生油只有少得可憐的2斤,也就是說按這個比例調出來的油,花生油只佔百分之4。這樣的油成本只要3塊錢一斤,卻要賣到至少8塊錢一斤。這些油作坊當著顧客的面用花生榨出純正的花生油,但背地裡卻往這些花生油裡摻入其它便宜的油,經過摻假,油的價格是降下來了,但味道也是不可避免的改變了。沒有了花生油的純正香味,如何吸引顧客呢?

花生油作坊 老闆:

搞點香精的話,你就吃不出來。

解說:

記者調查到,這些花生油作坊,往摻假的花生油裡加香精是很普遍的做法,所以,那些賣榨油機的商家也搭配著賣花生油香精。

榨油機銷售商:

這個是調香調味的,三、四塊一瓶。這個不能用多了。

解說:

究竟有多少家油作坊,在所謂純正花生油裡摻入了其他的油呢?記者在廣西梧州、廣東肇慶兩地的京梧、大塘、竹灣、新龍、兩廣、新興、黃塘、黃崗、石咀等農貿市場上的19家花生油作坊各自購買了一瓶所謂純正的花生油,隨後,記者把這19份油品送到了廣東中測食品化妝品安全評價中心進行檢測。檢測人員首先用簡單的冷凍方法就發現了這批油品的異常現象。

廣東中測食品化妝品安全評價中心主任 陳智勇:

我們在5度的冰箱裡邊,把油冷凍一段時間,然後我們可以看這是純正的花生,它這樣一個比較陳澄清透明這樣一個油的狀況;這個就是添加了棕櫚油,它看起來就渾濁一些;這個就很明顯了,它變成了乳白色的膏狀物,這個的話就很明顯它加入了動物油脂的成份。你看這個大豆油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說這也是花生油當中,目前摻雜大豆油摻得比較多的一個原因。

解說:

通過儀器的檢測,很快,準確結果出來了。

陳智勇:

我們檢測的結果發現只有3個樣品符合花生油的油脂成份的標準,有16個樣品它就不符合這個標準,有5個樣品是加入了棕櫚油,有5個樣品加入了大豆油,有2個樣品既加入了棕櫚油,又加入了大豆油,還有4個樣品很明顯它加入了動物油脂。

解說:

檢測結果顯示,19家油作坊,居然只有3家在賣純正花生油,其他16家都摻雜了其他油品,摻假比例高達84%。而在檢測中,檢測人員在那3個純花生油樣品中又有了驚人的發現。

陳智勇:

這就是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我們判斷稱為花生油的這麼3個樣品,有2個黃麴黴毒素是超標的,超標在3到4倍之間,屬於嚴重超標。

解說:

陳主任告訴記者,這次檢測出來的毒素是黃麴黴素B1,這是一種毒性非常大的物質。

陳智勇:

我們做一個比較,武俠小說當中我們就會聽到有人說有鶴頂紅,吃一點就死掉了,鶴頂紅就是砒霜,黃麴黴毒素的毒性相當於鶴頂紅的68倍,相當於氰化鉀的10倍,長期少量的這樣一個積累,對肝臟造成損傷。第二個就是它是一類致癌物,是苯並芘致癌性的4000倍。

解說:

緊接著,檢測人員又在其他4個摻假的花生油樣品中也發現了黃麴黴素B1超標,這樣19個樣品中有6個樣品超標,黃麴黴素B1的不合格率超過了31%。對於這個結果,從事多年食用油檢測的陳主任感到很吃驚。

陳智勇:

這個比例高得有點離譜了。我們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正常企業在出廠之前這個是必檢項目,它必然要檢的。

解說:

黃麴黴素B1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容易汙染花生、玉米、小麥等糧油作物,尤其是黴變的花生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正規的花生油生產企業首先必須要對花生原料進行嚴格挑揀,防止使用黴變的花生。但記者看到,在這些油作坊裡,花生原料一般就堆放在牆角,榨油時,有的油作坊就把花生直接散落在地上,不經過任何挑揀就直接鏟進榨油機裡。記者很容易就挑出來一些已經黴變的花生,甚至還有土塊。

記者:

你看花生還有壞的。

花生油作坊 老闆:

很少全部是好的。

解說:

按照國家花生油生產的強制要求,花生油出廠前必須要批批檢測,尤其要檢測黃麴黴毒素,而這些油作坊卻沒有任何產品檢測環節。

陳智勇:

土榨這種的話,首先你原料就沒有保存這樣一個條件。而且你生產出來這個油,它的存放也存在一些問題。

記者:

黃麴黴素的產生和去除都很難保證。

陳智勇:

對。產生它無法控制。去除它沒有條件。

解說:

對於自己沒有條件保證黃麴黴素不超標,這些油作坊的老闆也是心知肚明。

花生油作坊 老闆:

黃麴黴素過不了關,我跟你說黃麴黴素是什麼,你不知道,致癌的。如果私人自己搞那些全部都超標幾倍的。

解說: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這些油作坊,摻假現象嚴重,質量安全無法保證,另外,衛生狀況也令人擔憂。正規的花生油生產企業對壓榨機、過濾機等生產設備每次使用前後,都要清洗消毒,但是記者看到這些油作坊裡的很多榨油設備,上面的油垢已經積累得很厚了。這位油作坊的老闆介紹,這些榨油設備從買回來以後,就沒有清洗過一次。

記者:

你這麼搞,這油乾淨不乾淨?

花生油作坊 老闆:

乾淨乾淨。你放心,100%乾淨。

解說:

在正規花生油生產企業,花生油必須要封閉儲存,防止受汙染變質。記者注意到,這些油作坊裡的儲油桶都不是封閉的,有顧客來了,就得隨時打開來裝油,而且使用的竟然都是回收來的塑料瓶子。

花生油作坊 老闆:

說實在買什麼都有一點點,空氣都有細菌。

解說:

據了解,廣東、廣西兩省,近年來對這些花生油作坊進行了多次日常檢查和專項檢查,也發現有多個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項目主要是腐敗變質和黃麴黴素B1超標。廣西梧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去年就特地頒發通知,明確要求這些花生油作坊必須具備黃麴黴素指標的快速檢驗能力,否則必須要送樣檢測,而且是要批批檢測,並要向消費者出示檢驗報告。通知的要求不可謂不嚴,頒布了大半年,實際執行情況如何呢?

記者:

你自己有沒有能力去檢測黃麴黴素?

花生油作坊 老闆:

自己我們不用檢。現在沒有這個機器。

解說:

記者調查了廣西梧州20多家花生油作坊,沒有一家具備黃麴黴素指標的自檢能力,也沒有一家能做到批批送檢,而且也沒有一家因此受到任何處罰。

記者:

要求你批批檢,你不批批檢的話不罰你?

花生油作坊 老闆:

不會的。平時不會來的。就是這樣,一天天檢,不會的。

記者:

你沒有檢測報告,他們不罰你?

花生油作坊 老闆:

沒有,罰什麼。

解說:

這樣看來,梧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這個通知,貼在油作坊裡,也不過是一紙空文。

主持人:

眼見也未必為實。消費者僅僅依靠自己的眼睛,顯然還無法實現有效監督。解決這類問題,歸根到底,還得靠法、還得依靠強大的社會監督系統。這個系統,不是沒有,實際上,大家在違法的店鋪裡也看到了執法機關的通知,可是顯然這份通知沒有發揮作用。為什麼?這該怎麼辦?有關部門有義務就此做出回答。這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因為我們需要的,是能解決問題的執法者,而不是只會發通知的執法者。

感謝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

相關焦點

  • 黑心土榨油含劇毒 致癌物黃麴黴素B1大大超標
    央視新聞:【黑心「土榨油」含致癌物 毒性相當於鶴頂紅68倍】廣西梧州、廣東肇慶19家花生油作坊,鮮榨現賣,價格低廉,一斤10元左右,生意紅火。19家的油品經檢測,有16家摻了棕櫚油、大豆油、動物油脂等,有6家還檢測出一類致癌物黃麴黴素B1超標,其毒性相當於鶴頂紅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 【記者暗訪】黑心劇毒土榨油製作過程 純天然無添加黑心榨油現場...
    【黑心土榨油含致癌物】食品安全再度出現危機,央視焦點訪談近日曝光黑心土榨油含劇毒。」原標題:黑心土榨油含劇毒廣西梧州廣東肇慶均公然有售  黑心土榨油含致癌物看上去無害實則暗藏貓膩坑害消費者  食品安全再度出現危機,央視焦點訪談近日曝光黑心土榨油含劇毒。在廣西梧州、廣東肇慶等地,黑心土榨油含劇毒,儘管是現場榨油,看上去純天然無添加,實際上暗藏貓膩。
  • 黑心土榨油含劇毒 毒性相當於鶴頂紅68倍氰化鉀10倍
  • 黃麴黴素這種一類致癌物,毒性不一般!日常這幾類物品要小心
    如果你喜歡看各種古裝電視劇,應該都對「鶴頂紅」這種毒藥都不陌生。其實所謂的鶴頂紅,就是現代醫學界所說的「砒霜」。很多反派角色在下毒時,都是使用了鶴頂紅。殊不知,到了如今有一種毒素的毒性遠遠超過了砒霜,甚至是其的68倍之多,它就是著名的「黃麴黴素」!
  • 白雲花生油用黃麴黴毒素B1 毒性比砒霜大68倍
    該種毒素被劃定為最毒的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食用後最嚴重的可引起肝癌、急性中毒或死亡。除澱粉製品和雞精雞粉、食用植物油等檢查出不合格產品外,其餘產品合格率均達100%。  黃麴黴毒素  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僅次於肉毒黴素,是目前已知黴菌中毒性最強的。據悉,黃麴黴毒素的危害性在於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
  • 廣州產花生油用黃麴黴毒素B1 毒性比砒霜大68倍
    延伸閱讀:黃麴黴毒素B1毒性較砒霜大68倍   廣州市質監局4月23日公布了2012年廣州市生產領域食品質量監督抽查第三批公告,主要包括大米、掛麵、雞精雞粉、味精、澱粉製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記者從公告中看到,由白雲區一家花生油廠生產的花生油竟然檢測出了黃麴黴毒素B1。
  • 歷史上的毒藥之王鶴頂紅,是什麼做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在古代的小說中經常聽見鶴頂紅這種毒藥,經常皇帝賜死誰的時候就是用這個,或者是武功高強的人被毒死也是這個毒藥,感覺鶴頂紅威力巨大,就沒有它毒不死的人,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真正的鶴頂紅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
  • 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做的?
    在看古代的電視劇中,有一個毒藥經常在裡面出現,那就是鶴頂紅,也叫做砒霜,我們只知道在古代中了鶴頂紅的毒只有一死,那麼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呢?又是什麼做的呢?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做的?
  • 毒性是砒霜68倍,1毫克足以致癌,潛伏身邊的黃麴黴素有多毒?
    很多人以為不抽菸、少喝酒就能杜絕癌症,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種超級致癌物時刻潛伏在我們身邊,它就是黃麴黴素。今天我們來聊聊黃麴黴素,這個毒性是砒霜68倍的致癌物。很多人對黃麴黴素並不陌生,但沒幾個人敢說自己了解它。1、你真的了解黃麴黴素嗎?1993年,黃麴黴素被世衛組織劃定為一類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致癌物中名列第一。
  •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被曝TVOC致癌物超過國家標準近三倍
    奧迪車「毒氣門」事件還在進一步發酵,又曝出領克致癌物超三倍。 近日,《汽車召回與三包》發表文章稱,《領克也陷「異味門」TVOC致癌物超標近三倍》。文章引用牛車實驗室檢測報告稱,領克03的車內TVOC含量超過國家標準近三倍。
  • 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這一致癌風險不能不防!
    黃麴黴毒素根據在紫外線照射下發出螢光顏色的不同分為多種亞型,其中黃麴黴毒素B1型(AFB1)的毒性最強,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 早在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就將黃麴黴毒素劃定為I類致癌物,黃麴黴毒素會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 江湖上的「鶴頂紅」,它的毒性有多大?你大概沒聽過它的別名吧
    江湖上的「鶴頂紅」,它的毒性有多大?你大概沒聽過它的別名吧文/歷史大見證光聽名字的話,「鶴頂紅」這名字還挺美,頗有一番風味。但是這乃是各大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見血封喉的毒藥。在小說和電視等作品中,每當需要暗殺時, 「鶴頂紅「都是投毒的首選,因為它毒性強,發作快,且易於獲得。那麼擁有這麼美的名字的毒藥的本體是什麼呢?稍安勿躁,讓小編為大家揭曉謎底。其實呀,這所謂的「鶴頂紅」就是砒霜,其又名紅砒,相信大家對砒霜都耳熟能詳了吧。
  • 鶴頂紅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它的解藥讓中毒的人不好意思吃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鶴頂紅,相信很多看過古裝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有一種毒藥,經常會出現了我們的視線中,那就是鶴頂紅,我們都知道,這種毒藥可以說是十分的厲害
  • 「一公斤這種魚相當於250支香菸」?!屬「一類致癌物」
    一到放假或者閒暇時約上幾個朋友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再配上一桌子的美食可謂是最愜意的事情了在眾多的肉食食品中魚肉,可是桌桌必備的「超級主角」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富含多種營養物質但最近網上一個名為「一公斤這種魚相當於250支香菸
  • 古代毒藥鶴頂紅影響至今,到底有多大的毒性?跟鶴有啥關係?
    古裝影視劇中出現最多的毒藥就是鶴頂紅,鶴頂紅屬於砒霜的一種,在古代只要一沾到這種毒藥就是必死無疑,這種毒藥在古代的醫療技術下是無解的。鶴頂紅是一種毒藥,鶴是一種動物,其中丹頂鶴的頭頂有一點紅,兩者有之間什麼關係嗎?鶴頂紅作為一種致命的毒藥,跟丹頂鶴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心!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原標題: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裡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麴黴素。究竟黃麴黴素存在哪些食物裡?又該如何去除黃麴黴素?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常見熟肉中含4種致癌物 不得癌才怪
    三、丙烯醯胺 是含澱粉和蛋白質的食物在加熱到超過120度以後產生的疑似致癌物,在160度以上加熱產量比較大。它在油炸、油煎、烤制的主食和土豆食品當中比較多見。比如說,對61433名瑞典女性進行長達18年的跟蹤調查發現,食物中亞硝胺最多的女性,也就是吃加工肉製品(包括培根、灌腸、熱狗、西式火腿等紅色加工肉產品)最多的女性,和食用相關食物最少的女性相比,胃癌的危險會升高到2倍。相比之下,非加工肉製品就沒有這種效果。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加亞硝酸鹽會產生致癌的亞硝胺,為什麼不能不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