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毒藥之王鶴頂紅,是什麼做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2020-11-23 騰訊網

在古代的小說中經常聽見鶴頂紅這種毒藥,經常皇帝賜死誰的時候就是用這個,或者是武功高強的人被毒死也是這個毒藥,感覺鶴頂紅威力巨大,就沒有它毒不死的人,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真正的鶴頂紅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

古人所說的「丹毒」或「鶴頂紅」到底是什麼物質呢?其實這些東西就是砒霜,即不純的三氧化二砷,呈紅色,又叫紅礬,有劇毒,「鶴頂紅」不過是古時候對砒霜的一個隱晦的說法而已。

砒霜學名三氧化二砷(As2O3),白色無味,僅需口服60-200毫克即可致死。在古代,它廉價易得,急性中毒後又沒法搶救,因而被廣泛使用,可以說是跨越了階層、地域與時空的「經典毒藥」。

《水滸》中的武大郎、現實中的光緒皇帝都死於砒霜。更重要的是,古代對它並無有效的檢測方法,所謂 「銀針試毒」並不可靠 ;直到1806年,才由德國科學家瓦倫丁羅絲實現了對人體組織中的砒霜的檢測。此外,砒霜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好,反而會沉積下來,因此用它在酒水中下毒是有難度的,估計古代多是混在飯菜等半固體食物中下毒。

南唐後主李煜,因首《虞美人》被賜死,而所用毒物「牽機藥」也令他死後身體嚴重變形:「前頭足相就,如牽機狀」(王銍《默記》),從症狀看,這「牽機藥」很可能就是馬錢子。馬錢子又名番木鱉,是馬錢科植物馬錢,或雲南馬錢的種子。它的毒性也很劇烈,致死量只需約10克(2錢)。馬錢子中的士的寧以及馬錢子鹼是極強的中樞興奮劑,大劑量攝入會引起強烈的脊髓衝動。中毒後人體會出現全身強直性痙攣,還會有雙目凝視、牙關緊閉等症狀,面部帶著一種詭異的獰笑——直至死亡。

在古代人樸素的世界觀中,豔麗的東西都不太安全,而丹頂鶴頭上那一抹鮮紅,很可能成為了人們恐懼的根源。實際上,成年的丹頂鶴在體內激素的作用下成了「禿頂」,頭頂的鮮紅不過是皮膚的特殊顏色而已,類似於公雞的雞冠,並無特殊的毒性。

那麼,這種傳說又從何而來呢?一種解釋是,中國的語言文化中有種獨特的「避諱」現象,將一些不好的詞彙替代為較委婉的說法,比如把「去世」說成「駕鶴西歸」,把「廁所」稱為「五穀輪迴之所」。而「鶴頂紅」很可能就是紅信石的代稱,這是一味中藥,是由砷華、雄黃、毒砂等含砷礦物煅燒加工得到的含有砒霜的混合物,因為含有硫的雜質而呈紅色,俗稱「紅砒」,其毒性要比純淨的砒霜小,更不可能有「鶴頂紅」那麼神奇的效毒性。

相關焦點

  • 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做的?
    在看古代的電視劇中,有一個毒藥經常在裡面出現,那就是鶴頂紅,也叫做砒霜,我們只知道在古代中了鶴頂紅的毒只有一死,那麼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呢?又是什麼做的呢?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做的?
  • 古代毒藥鶴頂紅影響至今,到底有多大的毒性?跟鶴有啥關係?
    古裝影視劇中出現最多的毒藥就是鶴頂紅,鶴頂紅屬於砒霜的一種,在古代只要一沾到這種毒藥就是必死無疑,這種毒藥在古代的醫療技術下是無解的。鶴頂紅是一種毒藥,鶴是一種動物,其中丹頂鶴的頭頂有一點紅,兩者有之間什麼關係嗎?鶴頂紅作為一種致命的毒藥,跟丹頂鶴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江湖上的「鶴頂紅」,它的毒性有多大?你大概沒聽過它的別名吧
    江湖上的「鶴頂紅」,它的毒性有多大?你大概沒聽過它的別名吧文/歷史大見證光聽名字的話,「鶴頂紅」這名字還挺美,頗有一番風味。但是這乃是各大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見血封喉的毒藥。在小說和電視等作品中,每當需要暗殺時, 「鶴頂紅「都是投毒的首選,因為它毒性強,發作快,且易於獲得。那麼擁有這麼美的名字的毒藥的本體是什麼呢?稍安勿躁,讓小編為大家揭曉謎底。其實呀,這所謂的「鶴頂紅」就是砒霜,其又名紅砒,相信大家對砒霜都耳熟能詳了吧。
  • 鶴頂紅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它的解藥讓中毒的人不好意思吃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鶴頂紅,相信很多看過古裝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有一種毒藥,經常會出現了我們的視線中,那就是鶴頂紅,我們都知道,這種毒藥可以說是十分的厲害
  • 宮鬥劇中的"萬毒之王"鶴頂紅到底是什麼?又沒有解藥呢?
    宮鬥劇中的"萬毒之王"鶴頂紅到底是什麼?又沒有解藥呢? 大家好今天給帶來的內容是,在宮鬥劇中一言不合就被賜「鶴頂紅」的毒藥到底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古代人人皆知的毒藥鶴頂紅,是什麼做的?專家:它配方小孩都知道
    「鶴頂紅」無論是在武俠小說中還是在古裝電視劇中,出場率都是非常高的,雖然通常被認為是丹頂鶴頭頂上紅色部位所含的物質,但真實的鶴頂紅並不是如此,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古代第一毒藥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砒霜溶於水,有劇毒,砷進入人體後便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使得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因此阻斷了細胞內氧化功能的途徑,於是人體因為快速缺少ATP功能從而死亡。而鶴頂紅也有其解藥,它便是二巰基丙醇,二巰基丙醇主要是用於解含砷或含汞的毒物,進入人體後可與毒物結合形成無毒物質,另外我國獨創的新解毒藥二巰基丁二酸鈉也與二巰基丙醇的解毒作用相似,並且效力更強,毒性較小。
  • 毒藥之王「鶴頂紅」沾了就死,它真的跟鶴有關嗎?其實都是誤會
    在現在一些古裝劇中,談起毒藥來,打擊都會拿出「鶴頂紅」。鶴頂紅是一種最常見的毒藥,一般在這種藥出現的時候,服藥的人就必死無疑了。鶴頂紅在歷史上是真的存在的,可是這種藥真的跟鶴有關係嗎?顧名思義,大家可能會認為鶴頂紅就真的是鶴頭上的那個紅色。在古人眼裡,越是珍惜的東西就越有特殊功效,物以稀為貴。鶴作為一種瑞獸,怎麼會和劇毒扯上關係呢?其實真正的鶴頭頂的紅色部分,是一種中藥材,而且極為珍貴。而我們所說的鶴頂紅,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
  • 號稱古代第一毒藥的鶴頂紅,到底是怎麼做的?它的成分小孩都知道
    說起古代的毒藥,可能一般人都會想到《水滸傳》裡面的蒙汗藥,孫二娘用這東西,也不知壞了多少條好漢的性命。更別說像魯智深、武松這樣厲害的英雄,都差點被孫二娘拿去做了肉包子。不過在古代還有一種毒藥,它的名字聽起來很美,但是在毒性方面卻一點兒也不比蒙汗藥差,它就是鶴頂紅。
  • 毒藥中的泥石流 什麼鴆毒鶴頂紅斷腸草 在它面前都弱爆了
    科、13屬、16種之多,多數都含有毒性。可見,斷腸草雖有毒性,在適當劑量的控制下,還是有所益處的。——鶴頂紅。我們說的鶴頂紅就是紅砒,古時候炮製砒霜由於技術上的限制,製作過程中常常會混入大量的硫或硫化物,使其呈現紅色,故稱鶴頂紅。
  • 毒藥界中的「扛把子」,名字都很霸氣,盤點那些常見的劇毒之物
    相信經常看古裝劇的朋友們對鶴頂紅、斷腸草、一劍封喉這幾個名字並不陌生,那麼你知道他們究竟都是些什麼東西嗎?今天,小編來帶大家認知一下這些名稱「犀利」的東西究竟為何物吧。鶴頂紅作為「萬毒之王」的鶴頂紅,在古中國的毒藥圈子裡絕對對得起這個稱號,像《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包法利夫人》裡的愛瑪,還有光緒帝以及拿破崙,都是死於鶴頂紅之手。其實鶴頂紅的主要原料就是紅信石,作為一種天然礦物,它瑰麗的外表也經常讓人沉醉。
  • 傳說中的「萬毒之王」鶴頂紅你敢佩戴嗎?希望大家能遠離這類文玩
    傳說中的「萬毒之王」鶴頂紅你敢佩戴嗎?鶴頂紅這個東西呢在這裡不跟大家做過多的贅述。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古代的鶴頂紅呢,就是可以非常容易致命的毒藥。而現在所說的鶴頂紅,就是流行於文玩市場裡的這些手串,確實就是盔犀鳥的頭骨以及它的喙。
  • 起底那些存在於古書中的致命毒藥
    斷腸草與鶴頂紅誰才是古代毒藥之王?在中國歷史上, 無論是「賜自盡」還是「毒殺親夫」,從來就不缺和毒藥有關的傳說,再加上武俠小說的渲染,我們的生活裡仿佛劇毒橫行,只要把那無色無味、無影無蹤的毒藥朝別人杯中輕輕一彈,一切搞定……這其中,斷腸草與鶴頂紅可以說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毒藥了,那麼,兩者PK一下,誰才是古代毒藥之王呢?
  • 小說中恐怖的毒藥,真的存在嗎?無色無味的毒藥居然來源於河豚?
    武俠小說中除了各式各樣的武學秘籍和武林門派外,還有一個常常出現的角色,這就是毒藥了,小說中的毒藥都神乎其神,令人膽寒,我們都知道武俠小說都是杜撰的,所謂的乾坤大挪移和降龍十八掌自然不可能真的存在,那麼這些小說中用於一些特別場合的毒藥是不是也都是杜撰的呢?
  • 武俠小說中4大毒藥的原型,見血封喉是這種植物,斷腸草有藥可解
    在武俠小說中,行走江湖總是會遇到各種稀奇古怪的毒藥。它們來源神秘而且毒性超強,比如什麼七蟲七花膏,三屍腦神丹等。不過看完之後可能大家會有疑問,小說中的這些毒藥,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小說中四大毒藥的原型。
  • 見血封喉、飲之必死,中國古代那麼多毒藥,為何沒被用於戰爭?
    封面圖來源 王克偉油畫編者按:小說裡常有那些致命毒藥,如見血封喉的鶴頂紅、飲之必死的鴆酒。從史書裡看,一部分毒藥是真實存在的。但在歷史記載中,毒被用於政治鬥爭中的記載遠多於在戰爭中的記載。那麼毒藥真的不適合大規模用於戰爭嗎?
  • 古代常見毒藥「鴆酒」到底是什麼?來源於上古傳說,只有1種解藥
    成語「飲鴆止渴」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成語中的「鴆」指的就是一種毒藥。中國古代有三大毒藥:鴆酒、砒霜、鶴頂紅。其中砒霜和鶴頂紅的成分已經經過現代科學的分析研究,唯獨這個鴆酒,始終沒能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根據《左傳》記載,鴆鳥以食用毒蛇為生,全身都有劇毒。而它最毒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羽毛。
  • 古代人發明毒藥都有解藥,為什麼現代人發明「毒藥」都沒有解藥?
    最有意思的是,中了情花的毒並非無藥可救,它的解藥是斷腸草,長在情花樹下,人吃了就會解除情花之毒,不光情花,還有一系列毒藥包括鶴頂紅、冰魄銀針、彩雪蛛毒等等。大家有沒有發現,古代人發明五花八門的毒藥都有相應的解藥,很多中毒的武俠高人總是雞飛狗跳,四處尋找解藥,為了得到解藥,他們甚至乖乖為敵人賣命,實在不行就用內功解決,雖然能撿回一條命,但元氣大傷,多年練的武功毀於一旦。那麼問題來了,古人發明毒藥都有解藥,為啥現代人發明毒藥卻沒有解藥?
  • 歐洲的這個毒藥,不僅被叫做「美人」,還能讓人不知不覺中就死去
    對於毒藥,我們的第一反應或許會是周星馳的電影裡的含笑半步癲,或者是鶴頂紅,還有就是我們的影視劇作品裡的毒藥的名稱了,所以我們對於毒藥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來源於我們的影視劇作品裡面,所以我們的了解的毒藥都是我們的中國的歷史上的一些的毒藥了。
  • 黑心「土榨油」含致癌物 毒性相當於鶴頂紅68倍
    19家的油品經檢測,有16家摻了棕櫚油、大豆油、動物油脂等,有6家還檢測出一類致癌物黃麴黴素B1超標,其毒性相當於鶴頂紅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土榨油」靠譜嗎?廣西梧州、廣東肇慶19家花生油作坊,鮮榨現賣,價格低廉,一斤10元左右,生意紅火。
  • 知否 | 鶴頂紅和砒霜,為什麼能被銀針試出來
    作者 | 一刀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 小時候偷看老爸的武俠小說,總會有一種或多種神奇的毒藥出現在書中 比如三屍腦神丹、七星海棠,再比如鶴頂紅、斷腸草、砒霜之類。不過,在小說中,類似鶴頂紅、砒霜這類毒藥,似乎都可以通過銀針試圖檢查出來。 古代的銀針試毒,又為何能試出鶴頂紅和砒霜?  兒時看到《飛燕驚龍》,便開始好奇:鶴頂紅這種毒藥,就是長在那仙鶴的腦門上嗎?它為什麼那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