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頂紅」無論是在武俠小說中還是在古裝電視劇中,出場率都是非常高的,雖然通常被認為是丹頂鶴頭頂上紅色部位所含的物質,但真實的鶴頂紅並不是如此,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古代第一毒藥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
紅信石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由於自然界中幾乎難以看到純的三氧化二砷礦物,普遍是含有雜質的,因此紅信石的顏色也是紅色,像是丹頂鶴頭上的那點紅。
丹頂鶴在古時享有很高的地位,傳說中的仙鶴便是丹頂鶴,修行極高的道士成仙會乘鶴升天,自古以來也出現了許多有關丹頂鶴的詩詞描述等,如白居易在《池鶴》寫道:「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且在古人看來,豔麗美觀的東西一般都帶有些危險性,也就稱該毒藥為「鶴頂紅」,不過在學術界,有些學者認為「鶴頂紅」一稱應該是出自後人,在古籍小說裡出現的比較多,也意味著該名稱經過了藝術加工。
並且紅信石經過加工,便是著名的砒霜,所以鶴頂紅的俗稱便是砒霜。砒霜溶於水,有劇毒,砷進入人體後便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使得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因此阻斷了細胞內氧化功能的途徑,於是人體因為快速缺少ATP功能從而死亡。
而鶴頂紅也有其解藥,它便是二巰基丙醇,二巰基丙醇主要是用於解含砷或含汞的毒物,進入人體後可與毒物結合形成無毒物質,另外我國獨創的新解毒藥二巰基丁二酸鈉也與二巰基丙醇的解毒作用相似,並且效力更強,毒性較小。
但鶴頂紅作為天下第一毒藥,即使是服用了解藥,對人體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服用解藥後能保住性命。
除了鶴頂紅,古時的毒藥也是五花八門,如見血封喉、斷腸草、鴆酒、情花等,見血封喉又名毒箭樹、箭毒木,是一種劇毒植物和藥用植物,在我國生長於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南部。
箭毒木也是世界上最毒的樹,乳白色汁液一經接觸到人畜的傷口,就會使中毒者心臟麻痺嗎,血管封閉,血液凝固,最終窒息死亡,也因此得名「見血封喉」,不過見血封喉也可用作於麻醉劑,在《滇藥錄》中有記載。
見血封喉的唯一解藥是紅背竹竿草,現今毒箭樹和紅背竹竿草都屬於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鴆酒是用鴆羽泡的酒,含劇毒,鴆則是傳說中的一種猛禽,相傳比鷹大,據《朝野僉載》記載:「冶葛食之立死。有冶葛處,即有白藤花,能解冶葛毒。鴆鳥食水之處,即有犀牛,犀牛不濯角其水,物食之必死。為鴆食蛇之故。」
情花便是白色曼陀羅,是一種全株含有毒性的草本植物,其中果實和種子毒性最大,但曼陀羅花還可用於麻醉、治療疾病等,而斷腸草能作於情花的解藥。
古代人人皆知的毒藥鶴頂紅,是什麼做的?專家:它配方小孩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