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 | 鶴頂紅和砒霜,為什麼能被銀針試出來

2021-02-23 網易科技

作者 | 一刀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

 

小時候偷看老爸的武俠小說,總會有一種或多種神奇的毒藥出現在書中。

 

比如三屍腦神丹、七星海棠,再比如鶴頂紅、斷腸草、砒霜之類。不過,在小說中,類似鶴頂紅、砒霜這類毒藥,似乎都可以通過銀針試圖檢查出來。

 

古代的銀針試毒,又為何能試出鶴頂紅和砒霜?

 

 

兒時看到《飛燕驚龍》,便開始好奇:鶴頂紅這種毒藥,就是長在那仙鶴的腦門上嗎?它為什麼那麼毒?

 

現在看來,我那時的想法並不算完全錯誤。

 

對於鶴頂紅,目前大家比較認同的說法是:鶴頂紅是不純的三氧化二砷。純的三氧化二砷是白色的晶體,哦,對了,三氧化二砷還有個俗稱,就是砒霜。對,就是水滸傳裡西門慶從家中拿來被潘金蓮灌進武大郎肚子裡那玩意。

 

所以,它兩其實是一個東西,可能「鶴頂紅」聽著更文雅,所以更為文人所喜愛?

 

 

三氧化二砷在自然界中往往伴生有各種雜質,多數具有血一般的紅色,所以也叫紅信石。

 

這種紅,可能讓古人們想到了丹頂鶴。在他們看來,鮮豔的顏色往往代表著劇毒,丹頂鶴頭上的那一抹鮮紅,就成為了劇毒的代表。

 

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丹頂鶴會有一個丹頂,是因為它的頭頂缺少羽毛,頭皮下方因為有大量的毛細血管而使得頭頂呈現出鮮紅色。

 

現在的科學研究發現,丹頂鶴的幼鳥是沒有「丹頂」的,只有達到性成熟後,「丹頂」才會出現,因此完全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它是體內分泌的促性腺素作用於生殖腺,促其分泌性激素作用的結果。

 

另外,季節和身體狀況都會對「丹頂」產生應該向,對於季節來說,丹頂鶴春季時發情時紅色區域較大,而且色彩鮮豔;冬季則較小。對於情緒來說,輕鬆時紅色區域較大,色澤鮮豔;恐懼時則較小。對於身體狀況來說,健康時紅色區域較大;生病時則縮小,而且色彩明顯暗淡,其表面還略顯白色。當丹頂鶴死亡後,其「丹頂」就會漸漸褪去紅色。

 

所以,丹頂鶴的「丹頂」,其實沒有任何毒性,它就是毛細血管顯露出的顏色。

 

 

不管是叫鶴頂紅,還是叫砒霜,它都是劇毒,對健康的危害體現在主要影響神經系統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對皮膚和黏膜有刺激作用。

 

進入人體後,它能破壞某些細胞呼吸酶,使組織細胞不能獲得氧氣而死亡;還能強烈刺激胃腸黏膜,使黏膜潰爛、出血;亦可破壞血管,發生出血,破壞肝臟,嚴重的會因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

 

所以在一次性大量服用出現急性中毒時,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大便有時混有血液,四肢痛性痙攣,少尿,無尿昏迷,抽搐,呼吸麻痺而死亡。

 

慢性中毒的話,則會損害肝腎,皮膚色素沉著、角化過度或疣狀增生,以及多發性周圍神經炎,可致肺癌、皮膚癌。

 

三氧化二砷口服0.01~0.05g即可發生中毒,致死量為60~200mg(0.76~1.95mg/kg)。

 

 

在古裝劇中,砒霜等毒藥往往可以用銀針試出來,這是什麼原因?

 

不純的砒霜往往帶有紅色或紅黃色的塊狀結晶或顆粒,其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砷。由於古代冶煉技術差、工藝粗糙,製成的砒霜中往往留存了硫化物。在使用銀針試毒時,硫化物與銀反應,生成的黑色硫化銀(Ag2S)附著在銀針表面,銀針就這樣變黑了。

 

也就是說,銀針試毒的方法實際上是檢測出了砒霜中的含硫雜質而已,並不是檢測出三氧化二砷本身。所以,銀針探毒在古代的成功應用純屬巧合。

 

到了現代,生產砒霜的技術比古代要進步得多,提煉很純淨,不再摻有硫和硫化物。銀金屬化學性質很穩定,在通常的條件下不會與砒霜起反應。

 

這真是讓我無話可說了……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 推薦閱讀 -


▼點擊「在看」,讓別人知道你的態度▼

相關焦點

  • 銀針試毒靠譜麼
    其中一位大俠偷偷用銀針插到酒裡,結果悍然發現銀針變黑了。當時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喝到:「我拿你當兄弟,你居然在酒裡下毒害我。」 場景二一位少俠和一位女俠在酒家裡準備吃飯。女俠從頭摘下一根銀釵,往燒雞裡一插,拔出來一看,銀釵變黑了。女俠便對少俠說道:「師兄,這菜裡有毒,這是一家黑店,我們要小心。」
  • 「銀針試毒」是真的嗎?
    如今在中國的很多古裝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銀針試毒」的橋段:如果銀針碰到食物變黑了,就證明食物中有毒,不能食用;反之,則證明食物無毒,可以放心食用。每當看到這種橋段時,我心中不免會產生:「銀針試毒」是真的嗎?古人為什麼要用銀針試毒,這究竟是迷信,還是有什麼科學原理呢?的等等問題。
  • 劇毒砒霜竟然是抗癌神藥,砒霜究竟有多少秘密
    因古代提取礦物質的工藝水平有限,提取出的三氧化二砷成分不純,常含有三硫化二砷,和硫、鐵等雜質,所以呈現為紅色或紅黃色。 將砒霜命名為鶴頂紅,可能是古人的一種隱晦說法。 2. 用銀針檢測砒霜靠譜嗎?
  • 銀針試毒靠譜嗎?只能說是古人可用之毒太過稀少,技術太菜
    銀針試毒,在許多古裝劇中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情景。公認的法醫學鼻祖——宋慈也在自己的著作《洗冤集錄》之中記載了用銀針驗屍的事情。 在影視作品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將銀針插入食品或者死後的人體之中,本來是銀白色的針體表面就會變黑。在現實之中也的確如此,因此銀針試毒可以說是靠譜的。
  • 中國古代的「銀針試毒」有科學依據嗎?真的靠譜嗎?
    在中國的很多古裝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銀針試毒」的橋段:如果銀針碰到食物後變黑了,就證明食物有毒,不能吃;反之,則說明食物無毒,可以放心食用。那麼,「銀針試毒」是真的嗎,古人為什麼用銀針試毒?背後究竟有什麼原理呢?
  • 古代銀針試毒的科學道理是什麼?
    我們知道古代的一些皇帝為了追求長生不老,到處物色煉丹家來製造所謂的長生不老藥,但古代的煉丹術士,所煉出來的丹藥都是一些砷化物和汞化物等其他有害物質
  • 毒藥中的泥石流 什麼鴆毒鶴頂紅斷腸草 在它面前都弱爆了
    ,腸子也會發黑黏連,這也是為什麼傳說中神農看見自己腸子斷成一節節的原因。鶴頂紅,學名三氧化二坤,俗稱砒霜。古時候砒霜分兩種:白砒和紅砒,分別由白信石和紅信石製成。我們說的鶴頂紅就是紅砒,古時候炮製砒霜由於技術上的限制,製作過程中常常會混入大量的硫或硫化物,使其呈現紅色,故稱鶴頂紅。
  • 傳說中的「銀針試毒」靠譜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傳說中的「銀針試毒」靠譜嗎?看完你就明白了隨著現在的影視劇的發展,一些古代的清宮劇,發展的非常的迅速,然而我們在這些清宮劇中經常會發現,有一種這樣的情況,在皇宮裡皇上和妃子在用膳是要銀針試毒的,如果銀針變黑了,那麼說明這時就有人在食物裡面下毒。
  • 實驗揭穿離譜劇情 銀針試毒試出蛋黃有"毒"(圖)
    而在現在,用銀針、銀筷驗毒仍令很多人深信不疑。  那麼,銀針真的能夠驗毒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能讓銀針試出「毒」嗎?揚子晚報記者在江蘇某高校化學系學生小陸的幫助下對此進行了一番實驗。在化學系實驗室,小陸和揚子晚報記者戴上口罩、塑膠手套開始操作。實驗有兩個部分,記者先用女士們佩戴的銀耳釘來實驗這是一般家庭中常見的「銀針」;隨後,又選用真正的銀針再次進行實驗。
  • 歷史上的毒藥之王鶴頂紅,是什麼做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在古代的小說中經常聽見鶴頂紅這種毒藥,經常皇帝賜死誰的時候就是用這個,或者是武功高強的人被毒死也是這個毒藥,感覺鶴頂紅威力巨大,就沒有它毒不死的人,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真正的鶴頂紅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
  • 古代人用銀針試毒,到底有沒有用?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而現代工業中,它主要用來提煉元素「砷」的材料,同樣也是冶煉砷合金和製造半導體的原料,而農業上它可以用作防治病蟲害的殺蟲劑,消毒劑和除鏽劑,也用作其他含砷殺蟲農藥的原料。 古代對砒霜的提純方式主要採用雄黃,雌黃,斜方鐵礦石等原料,將這些礦石研磨成顆粒狀,把較大的雜質去除,用這些礦石碎塊和木柴一起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煅燒,最後凝結成的白色粉末就是我們常說的砒霜
  • 銀針試毒原理
    在民間,銀器能驗毒的說法廣為流傳。早在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的《洗冤集錄》中就有用銀針驗屍的記載,這也被當時法醫檢驗引為準繩。時至今日,還有些人常用筷子來檢驗食物中是否有毒,存在著銀器能驗毒的觀念。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指劇毒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古代生產技術落後,致使砒霜裡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化物與銀器接觸,就可起化學作用,使銀針的表面產生一層黑色的「硫銀」。到了現代,生產砒霜的技術比古代要進步很多,提煉很純淨,不再伴有硫和硫化物,銀的金屬化學性質很穩定,在通常的條件下並不與砒霜起反應。
  • 動物界的「銀針」,血液可以用來試毒,來看看它長啥樣
    在古裝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種叫做「銀針試毒」的鏡頭,在一盤菜或者一杯水被端上來後,人們會用一根銀針戳進去觀察銀針的變化,如果銀針變黑了就說明該食物有毒。但事實上,銀針試毒只是針對砒霜,並不能夠試出其它的毒劑。這是因為砒霜和銀接觸後,產生化學反應會出現黑色的硫化銀。
  • 冷知識科普|古代的「銀針試毒」是真的嗎?
    今天的話題是:古代的「銀針試毒」是真的嗎?                                                 我們經常在古裝劇當中看到這樣的一幅場景,某人拿著一根銀針插進了菜裡,不一會拿出來之後這個銀針就變黑了,然後他就會說這菜有毒了,這就是古裝戲當中常用的銀針試毒了,那麼如今就會有人問了,銀針試毒真的有用嗎?難道變黑就說明它有毒嗎?
  • 毒藥之王「鶴頂紅」沾了就死,它真的跟鶴有關嗎?其實都是誤會
    顧名思義,大家可能會認為鶴頂紅就真的是鶴頭上的那個紅色。在古人眼裡,越是珍惜的東西就越有特殊功效,物以稀為貴。鶴作為一種瑞獸,怎麼會和劇毒扯上關係呢?其實真正的鶴頭頂的紅色部分,是一種中藥材,而且極為珍貴。而我們所說的鶴頂紅,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
  • 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做的?
    在看古代的電視劇中,有一個毒藥經常在裡面出現,那就是鶴頂紅,也叫做砒霜,我們只知道在古代中了鶴頂紅的毒只有一死,那麼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呢?又是什麼做的呢?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做的?
  • 宮鬥劇中的"萬毒之王"鶴頂紅到底是什麼?又沒有解藥呢?
    它和鶴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經過專家解釋,鶴頂紅和鶴沒有關係的,鶴肉可以吃,鶴頭上的紅色也只是它的特色而已,和毒藥沒有任何的關係是一種天然礦物質,其化學名叫三氧化二砷,經過加工就成了通常所說的砒霜了,看起來是白色的無氣味的固體,但是在古代,要想提煉純正的砒霜是不容易的,所以基本上都呈紅色,很像是丹頂鶴頭上的紅色,所以被稱為鶴頂紅。
  • 江湖上的「鶴頂紅」,它的毒性有多大?你大概沒聽過它的別名吧
    江湖上的「鶴頂紅」,它的毒性有多大?你大概沒聽過它的別名吧文/歷史大見證光聽名字的話,「鶴頂紅」這名字還挺美,頗有一番風味。但是這乃是各大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見血封喉的毒藥。在小說和電視等作品中,每當需要暗殺時, 「鶴頂紅「都是投毒的首選,因為它毒性強,發作快,且易於獲得。那麼擁有這麼美的名字的毒藥的本體是什麼呢?稍安勿躁,讓小編為大家揭曉謎底。其實呀,這所謂的「鶴頂紅」就是砒霜,其又名紅砒,相信大家對砒霜都耳熟能詳了吧。
  • 因為鶴頂紅,丹頂鶴被誣陷千年,真正的劇毒的鳥是它
    在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砒霜一直是居家旅行、謀財害命的必備良藥,它還有一個名字「鶴頂紅」。丹頂鶴和鶴頂紅是什麼關係鶴頂紅,一聽這名字,很多人就下意識地以為這是取自丹頂鶴頭頂的毒藥,丹頂鶴表示:「我很冤,比竇娥還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