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古代第一毒藥的鶴頂紅,到底是怎麼做的?它的成分小孩都知道

2020-12-05 琅琊講武堂

說起古代的毒藥,可能一般人都會想到《水滸傳》裡面的蒙汗藥,孫二娘用這東西,也不知壞了多少條好漢的性命。更別說像魯智深、武松這樣厲害的英雄,都差點被孫二娘拿去做了肉包子。不過在古代還有一種毒藥,它的名字聽起來很美,但是在毒性方面卻一點兒也不比蒙汗藥差,它就是鶴頂紅。

聽到這個名字,可能大家第一的想法是隨風翩翩起舞的丹頂鶴,那麼優雅、美麗的動物怎麼會與這種要命的毒藥聯繫在一起呢?甚至也有許多好事的人,就專門去找丹頂鶴「借」了點兒它們頭上紅色的粉末,把這紅色的粉末餵給小動物吃——小動物並沒有發生什麼不良反應。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鶴頂紅並不是「鶴頂紅」。我們知道古人取名字什麼都講究一點兒美感,比如中藥裡面把鍋底灰叫做「百草霜」,它當然跟百草和霜沒有直接的關係了;把普通的雨水叫做「無根水」;把一些動物的骨頭叫做「龍骨」。鶴頂紅也不例外,它跟丹頂鶴也沒什麼關係,如果說一定有關係的話,就是它跟丹頂鶴頭上的紅色粉末顏色很相像。

那麼鶴頂紅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它是一種礦石,叫做紅礬,又叫紅信石。紅信石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呢?就是大名鼎鼎的砒霜,化學學名為三氧化二砷。純的三氧化二砷是白色的,但是因為鶴頂紅是含有特殊雜質的三氧化二砷,所以它的顏色是鮮豔的紅色,像鮮血一樣。

中國的中醫開宗立派的一本書,就是相傳為神農氏所作的《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裡的中藥有三種,即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其中有很多有毒的礦石也被收錄在《神農本草經》裡面,因為中藥講究的是以藥物的「偏性」去攻擊病的「偏性」,所以這種藥也很有作用。

實際上還有傳言現代人發明了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方法,所以鶴頂紅的發現估計一開始也是作為藥用的,只是後面被心術不正的人掌握了之後就開始用它來做壞事了。

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去研究,發現砒霜致死的原理。原來三氧化二砷在進入人體之後,它的砷結構會與我們體內的蛋白質的硫基結合,導致蛋白質變性而失去活力。

我們身體的絕大部分功能都是需要蛋白質參與才能完成的,蛋白質一旦失去活力,許多功能就會被阻斷。比如我們最重要的呼吸作用,要通過不斷的氧化體內的能量物質來給身體提供能量,但是這個過程當中就必須有酶的催化作用,而絕大多數酶都是蛋白質。

連基本的呼吸作用都無法保證,人當然就會死去。何況人體內的幾乎所有新陳代謝都離不開酶,砒霜一旦進入人體,對我們的生理系統的打擊是毀滅性的。所以它奇毒無比,據說只要60毫克就能致人死亡,就算量不夠沒有導致人的死亡,它也會對心、肺、腎等各種器官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如果不小心食用了少量三氧化二砷,一定要趕緊去醫院搶救,通過催吐、洗胃等方法,避免砒霜中毒。

相關焦點

  • 古代人人皆知的毒藥鶴頂紅,是什麼做的?專家:它配方小孩都知道
    「鶴頂紅」無論是在武俠小說中還是在古裝電視劇中,出場率都是非常高的,雖然通常被認為是丹頂鶴頭頂上紅色部位所含的物質,但真實的鶴頂紅並不是如此,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古代第一毒藥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且在古人看來,豔麗美觀的東西一般都帶有些危險性,也就稱該毒藥為「鶴頂紅」,不過在學術界,有些學者認為「鶴頂紅」一稱應該是出自後人,在古籍小說裡出現的比較多,也意味著該名稱經過了藝術加工。並且紅信石經過加工,便是著名的砒霜,所以鶴頂紅的俗稱便是砒霜。
  • 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做的?
    在看古代的電視劇中,有一個毒藥經常在裡面出現,那就是鶴頂紅,也叫做砒霜,我們只知道在古代中了鶴頂紅的毒只有一死,那麼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呢?又是什麼做的呢?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做的?
  • 古代毒藥鶴頂紅影響至今,到底有多大的毒性?跟鶴有啥關係?
    古裝影視劇中出現最多的毒藥就是鶴頂紅,鶴頂紅屬於砒霜的一種,在古代只要一沾到這種毒藥就是必死無疑,這種毒藥在古代的醫療技術下是無解的。鶴頂紅是一種毒藥,鶴是一種動物,其中丹頂鶴的頭頂有一點紅,兩者有之間什麼關係嗎?鶴頂紅作為一種致命的毒藥,跟丹頂鶴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歷史上的毒藥之王鶴頂紅,是什麼做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在古代的小說中經常聽見鶴頂紅這種毒藥,經常皇帝賜死誰的時候就是用這個,或者是武功高強的人被毒死也是這個毒藥,感覺鶴頂紅威力巨大,就沒有它毒不死的人,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真正的鶴頂紅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
  • 鶴頂紅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它的解藥讓中毒的人不好意思吃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鶴頂紅,相信很多看過古裝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有一種毒藥,經常會出現了我們的視線中,那就是鶴頂紅,我們都知道,這種毒藥可以說是十分的厲害
  • 毒藥之王「鶴頂紅」沾了就死,它真的跟鶴有關嗎?其實都是誤會
    在現在一些古裝劇中,談起毒藥來,打擊都會拿出「鶴頂紅」。鶴頂紅是一種最常見的毒藥,一般在這種藥出現的時候,服藥的人就必死無疑了。鶴頂紅在歷史上是真的存在的,可是這種藥真的跟鶴有關係嗎?作為毒藥的鶴頂紅,其實真正的藥物是白色的,它的原料是一種叫「紅信石」的礦石,這種礦石顏色發紅,出產在山脈的洞穴裡。今天的人們將其作為一種礦石,提煉元素「砷」。紅信石在化學中檢測含有大量的氧化砷,在經過一定的煉化後就能把其中的砷提煉出來。砷的顏色在接觸空氣後發白,含有毒性,無色無味。我們國家曾經發生過因為飲水砷中毒的時間,因為其無色舞且,所以直到發病才會發現。
  • 毒藥中的泥石流 什麼鴆毒鶴頂紅斷腸草 在它面前都弱爆了
    金銀花和鉤吻花對比鉤吻全草都有劇毒,毒性的成分主要來自於多種生物鹼,並且有極強的神經毒性,如果服食過量會導致消化系統、呼吸系統以及循環系統的強烈反應——鶴頂紅。,也有慢性毒藥,而金剛石粉末就是慢性毒藥中的獨孤求敗。
  • 江湖上的「鶴頂紅」,它的毒性有多大?你大概沒聽過它的別名吧
    江湖上的「鶴頂紅」,它的毒性有多大?你大概沒聽過它的別名吧文/歷史大見證光聽名字的話,「鶴頂紅」這名字還挺美,頗有一番風味。但是這乃是各大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見血封喉的毒藥。在小說和電視等作品中,每當需要暗殺時, 「鶴頂紅「都是投毒的首選,因為它毒性強,發作快,且易於獲得。那麼擁有這麼美的名字的毒藥的本體是什麼呢?稍安勿躁,讓小編為大家揭曉謎底。其實呀,這所謂的「鶴頂紅」就是砒霜,其又名紅砒,相信大家對砒霜都耳熟能詳了吧。
  • 小說中恐怖的毒藥,真的存在嗎?無色無味的毒藥居然來源於河豚?
    武俠小說中除了各式各樣的武學秘籍和武林門派外,還有一個常常出現的角色,這就是毒藥了,小說中的毒藥都神乎其神,令人膽寒,我們都知道武俠小說都是杜撰的,所謂的乾坤大挪移和降龍十八掌自然不可能真的存在,那麼這些小說中用於一些特別場合的毒藥是不是也都是杜撰的呢?
  • 宮鬥劇中的"萬毒之王"鶴頂紅到底是什麼?又沒有解藥呢?
    宮鬥劇中的"萬毒之王"鶴頂紅到底是什麼?又沒有解藥呢? 大家好今天給帶來的內容是,在宮鬥劇中一言不合就被賜「鶴頂紅」的毒藥到底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古代常見毒藥「鴆酒」到底是什麼?來源於上古傳說,只有1種解藥
    成語「飲鴆止渴」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成語中的「鴆」指的就是一種毒藥。中國古代有三大毒藥:鴆酒、砒霜、鶴頂紅。其中砒霜和鶴頂紅的成分已經經過現代科學的分析研究,唯獨這個鴆酒,始終沒能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根據《左傳》記載,鴆鳥以食用毒蛇為生,全身都有劇毒。而它最毒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羽毛。
  • 因為鶴頂紅,丹頂鶴被誣陷千年,真正的劇毒的鳥是它
    在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砒霜一直是居家旅行、謀財害命的必備良藥,它還有一個名字「鶴頂紅」。丹頂鶴和鶴頂紅是什麼關係鶴頂紅,一聽這名字,很多人就下意識地以為這是取自丹頂鶴頭頂的毒藥,丹頂鶴表示:「我很冤,比竇娥還冤。」
  • 中國古代令人心驚膽戰的四大殺人毒藥排行榜,斷腸草僅僅排第二!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國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刑罰。對這些刑罰,那可謂是一個比一個殘忍,比如商朝的炮烙之刑,西漢的人彘之刑,明朝的千刀萬剮等等,每個都是殘忍至極。與這些殘忍的刑法相比,用毒殺人則顯得溫柔的多了。
  • 因為鶴頂紅,丹頂鶴被誣陷千年,真正的劇毒的鳥其實是它
    在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砒霜一直是居家旅行、謀財害命的必備良藥,它還有一個名字「鶴頂紅」。 丹頂鶴和鶴頂紅是什麼關係 鶴頂紅,一聽這名字,很多人就下意識的以為這是取自丹頂鶴頭頂的毒藥
  • 古代四大毒藥,第二個電視劇裡經常出現,最後一個很常見!
    古代四大毒藥:第一,斷腸草;斷腸草一年生葫蔓藤科植物,其主要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據記載,吃下後人腸子會變黑黏連,腹痛不止而死。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古代四大毒藥:第二個,鶴頂紅,這個絕對是古裝劇中露臉最多的一種毒藥了,鶴頂紅其實就是紅信石: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古代四大毒藥:第三個,見血封喉,見血封喉又叫「毒箭木」、「剪刀樹」,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汁液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古人常把它塗在箭頭上,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
  • 知否 | 鶴頂紅和砒霜,為什麼能被銀針試出來
    比如三屍腦神丹、七星海棠,再比如鶴頂紅、斷腸草、砒霜之類。不過,在小說中,類似鶴頂紅、砒霜這類毒藥,似乎都可以通過銀針試圖檢查出來。 古代的銀針試毒,又為何能試出鶴頂紅和砒霜?  兒時看到《飛燕驚龍》,便開始好奇:鶴頂紅這種毒藥,就是長在那仙鶴的腦門上嗎?它為什麼那麼毒?
  • 毒藥界中的「扛把子」,名字都很霸氣,盤點那些常見的劇毒之物
    相信經常看古裝劇的朋友們對鶴頂紅、斷腸草、一劍封喉這幾個名字並不陌生,那麼你知道他們究竟都是些什麼東西嗎?今天,小編來帶大家認知一下這些名稱「犀利」的東西究竟為何物吧。鶴頂紅作為「萬毒之王」的鶴頂紅,在古中國的毒藥圈子裡絕對對得起這個稱號,像《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包法利夫人》裡的愛瑪,還有光緒帝以及拿破崙,都是死於鶴頂紅之手。其實鶴頂紅的主要原料就是紅信石,作為一種天然礦物,它瑰麗的外表也經常讓人沉醉。
  • 見血封喉、飲之必死,中國古代那麼多毒藥,為何沒被用於戰爭?
    根據上面的記載,在春秋時期,毒藥似乎已經被應用於戰爭之中,但我們無法考證他們到底使用了什麼毒。而在兩晉南北朝時,這種記載也變得頻繁起來。北魏時,庫莫奚侵擾,齊陰王小新成: 「新成乃多為毒酒, 賊既漸逼, 便棄營而去。賊至, 喜而競飲, 聊無所備。遂簡輕騎, 因醉縱擊, 俘馘甚多。」
  •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斷腸草會使腸子變黑 番木鱉導致窒息而死
    原標題:中國古代九大毒藥:斷腸草會使腸子變黑 番木鱉導致窒息而死   原標題:中國古代九大毒藥:斷腸草會使腸子變黑粘連 腹痛至死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斷腸草:腸子變黑粘連,腹痛至死。鴆鴆:羽毛有劇毒,浸於酒中即成鴆酒,無救。烏頭:毛莨科植物。砒石:即砒霜。金剛石:慢性毒劑胃出血致死。
  • 起底那些存在於古書中的致命毒藥
    斷腸草與鶴頂紅誰才是古代毒藥之王?在中國歷史上, 無論是「賜自盡」還是「毒殺親夫」,從來就不缺和毒藥有關的傳說,再加上武俠小說的渲染,我們的生活裡仿佛劇毒橫行,只要把那無色無味、無影無蹤的毒藥朝別人杯中輕輕一彈,一切搞定……這其中,斷腸草與鶴頂紅可以說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毒藥了,那麼,兩者PK一下,誰才是古代毒藥之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