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九大毒藥:斷腸草會使腸子變黑 番木鱉導致窒息而死

2020-11-27 人民網

原標題:中國古代九大毒藥:斷腸草會使腸子變黑 番木鱉導致窒息而死

  原標題:中國古代九大毒藥:斷腸草會使腸子變黑粘連 腹痛至死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斷腸草:腸子變黑粘連,腹痛至死。鴆鴆:羽毛有劇毒,浸於酒中即成鴆酒,無救。烏頭:毛莨科植物。砒石:即砒霜。金剛石:慢性毒劑胃出血致死。見血封喉:樹汁劇毒經傷口進入血液。鶴頂紅:即紅信石,加工後是砒霜。夾竹桃:乾燥的3克就能致死。番木鱉:窒息而死。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的七大毒藥:見血封喉
    葫蔓藤即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的斷腸草,其主要毒性是葫蔓藤鹼,中毒症狀為腸子變黑黏連,中毒者腹痛至死。鴆在古代被視為一種猛禽,其羽毛含有劇毒,輕輕地入一下酒,普通的酒就成為了毒酒,這一點在《左傳》有所記錄。
  • 砒霜、斷腸草......古代奇毒都有什麼您知道嗎?
    斷腸草:並不是一種小草,而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U鴆:鴆,也就是一種猛禽,比鷹大,鳴聲大而悽厲。他的羽毛帶有劇毒,而這個濁酒就是用將羽毛在酒中浸泡得來的,毒性很大,幾乎不可解救。
  • 盤點古代刺客常用的致命毒藥
    刺客可以說是古代一種職業吧,主要的目的就是僱主提供高額佣金讓他去殺人,時至今日刺客依然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現代刺客稱為「特工」「僱傭兵」一類。在古代刺客殺人的手法多種多樣,但都離不開一樣就是致命毒藥,無聲無息就能致人於死地也是最不費力的一種方式為刺客慣用手段,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刺客常用的九種致命毒藥。
  • 古代四大毒藥,第二個電視劇裡經常出現,最後一個很常見!
    古代四大毒藥:第一,斷腸草;斷腸草一年生葫蔓藤科植物,其主要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據記載,吃下後人腸子會變黑黏連,腹痛不止而死。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古代四大毒藥:第二個,鶴頂紅,這個絕對是古裝劇中露臉最多的一種毒藥了,鶴頂紅其實就是紅信石: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古代四大毒藥:第三個,見血封喉,見血封喉又叫「毒箭木」、「剪刀樹」,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汁液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古人常把它塗在箭頭上,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
  • 中國古代令人心驚膽戰的四大殺人毒藥排行榜,斷腸草僅僅排第二!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國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刑罰。對這些刑罰,那可謂是一個比一個殘忍,比如商朝的炮烙之刑,西漢的人彘之刑,明朝的千刀萬剮等等,每個都是殘忍至極。與這些殘忍的刑法相比,用毒殺人則顯得溫柔的多了。
  • 揭秘古代文學的六大毒草 斷腸草毒死了神農氏
    在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與文人筆記中,有六種毒物常被提及,它們是斷腸草、鴆酒、鶴頂紅(砒霜)、夾竹桃、見血封喉、曼陀羅。斷腸草斷腸草又名鉤吻,還稱胡蔓藤、大茶藥、山砒霜、爛腸草等。它全身有毒,尤其根、葉毒性最大。斷腸草是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
  • 解讀古代八大毒藥,最毒的一滴就能致命
    那些古裝武打電視劇,很多時候刀劍不行,就出動到毒藥了。 那麼對於古代的十大毒藥,大家知道多少呢?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古代毒藥排行榜吧! 1、見血封喉 這個名字常在武俠劇中聽到,塗了它的刀劍,殺人必死。又名「毒箭木「,我國海南,西雙版納植物園中可見,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液汁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
  • 武俠小說中4大毒藥的原型,見血封喉是這種植物,斷腸草有藥可解
    在武俠小說中,行走江湖總是會遇到各種稀奇古怪的毒藥。它們來源神秘而且毒性超強,比如什麼七蟲七花膏,三屍腦神丹等。不過看完之後可能大家會有疑問,小說中的這些毒藥,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小說中四大毒藥的原型。
  • 古代作品中常見的六種毒物:斷腸草 見血封喉
    斷腸草斷腸草又名鉤吻,還稱胡蔓藤、大茶藥、山砒霜、爛腸草等。它全身有毒,尤其根、葉毒性最大。斷腸草是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斷腸草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省份,它喜歡生長在向陽的地方。斷腸草能殺人於無形,據文獻記載,當年「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神農氏,最後就是嘗了斷腸草斷送了自己的性命的。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有記載:「斷腸草,人誤食其葉者死。」在古代,人們往往把服用以後能對人體產生胃腸道強烈毒副反應的草藥都叫做斷腸草。
  • 毒藥中的泥石流 什麼鴆毒鶴頂紅斷腸草 在它面前都弱爆了
    他就採下一片嫩葉來嘗,結果毒性發作來不及解毒,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腸子斷成一節一節,臨死前將此草命名為斷腸草。向陽性,淡黃色小花,劇毒,藤本植物,種種跡象指明了斷腸草極可能就是鉤吻 。鉤吻的花朵為漏鬥狀小花,花冠呈黃色或橙色,類似於金銀花,以前很多人會把鉤吻花誤認金銀花,最後導致誤食中毒。
  • 中國古代這些動植物提取物一滴就要命……
    1、斷腸草斷腸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據記載,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斷腸草還有一說是雷藤(《中藥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藥,同樣的還有荔枝蒂、生豆漿等。雷公騰生於山地林緣陰溼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採,葉夏季採,花、果夏秋採。
  • 楊過吃的斷腸草存在嗎,長什麼樣子?吃了會怎樣?
    這種植物確實存在,人稱斷腸草,又叫鉤吻花,屬於一年生藤本。斷腸草確實有毒,而且作用部位也確實是腸子。不同的是,斷腸草有毒成份為葫蔓藤鹼,吃了後腸子會變黑,腹痛不止而亡。至於腸子絞斷,只是毒性幹擾了腦神經,產生的一種感覺,實際上腸並沒有斷。
  • 那些影視劇中見血封喉的可怕植物(二)斷腸草、牽機、龍葵上榜
    6.番木鱉番木鱉雖然鱉,卻不是鱉,而是樹。番木鱉只是它的學名,它還有一個我們熟悉的名字,馬錢子。馬錢子的種子含有馬錢子鹼等多種生物鹼,它的種子,在中醫上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而西醫會提取種子中的物質做成興奮劑。如果馬錢子服用過量,會導致馬錢子鹼中毒,輕微中毒時會出現口乾、頭暈、頭疼等症狀。而重度中毒時,則會全身肌肉收縮,整個人劇烈抽搐,沒有及時救治,很快就會死亡。
  • 王家葵談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毒藥和解藥
    以下幾種情況尤其注意:附子是中醫常用藥,如果處方劑量過大,且調劑處理不當,所含烏頭鹼未得充分水解,可引起中毒反應;民間風溼藥酒許多都有烏頭屬植物,如草烏、雪上一支蒿等《中國藥典》嚴禁內服的「草藥」,病人偏聽偏信而中毒;市售外用風溼酊劑,塗抹過量,或皮膚有創口,烏頭鹼吸收中毒。在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與文人筆記中,有一種毒物常被提及,就是斷腸草。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毒物呢?
  • 中國八大劇毒植物排名,烏頭蘊含烏頭鹼,斷腸草誤食會毒發身亡
    桔梗花的根莖可入藥,適當食用可以起到止咳祛痰、治療肺痛的功效,若是大量食用則會給人的身體造成負擔,嚴重者會導致人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夾竹桃是綠色觀賞性植物,其觀賞價值高,但全株都帶有劇毒,如果不小心沾上它的汁液,就會讓人頭暈目眩,若是誤食超過三克,則會直接導致人死亡
  • 中國古代五大毒藥排行榜,你要小心!
    自古以來,丹頂鶴頭上的「丹頂」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劇毒物質,稱為「鶴頂紅」或「丹毒」,一旦入口,便會致人於死地,無可救藥。其實不然,鶴頂紅是紅信石。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2、斷腸草。看過《神鵰俠侶》的同志一定會記得。斷腸草原來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根本不是象書中說的那樣是小草,而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
  • 古代人人皆知的毒藥鶴頂紅,是什麼做的?專家:它配方小孩都知道
    「鶴頂紅」無論是在武俠小說中還是在古裝電視劇中,出場率都是非常高的,雖然通常被認為是丹頂鶴頭頂上紅色部位所含的物質,但真實的鶴頂紅並不是如此,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古代第一毒藥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丹頂鶴在古時享有很高的地位,傳說中的仙鶴便是丹頂鶴,修行極高的道士成仙會乘鶴升天,自古以來也出現了許多有關丹頂鶴的詩詞描述等,如白居易在《池鶴》寫道:「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 起底那些存在於古書中的致命毒藥
    斷腸草與鶴頂紅誰才是古代毒藥之王?在中國歷史上, 無論是「賜自盡」還是「毒殺親夫」,從來就不缺和毒藥有關的傳說,再加上武俠小說的渲染,我們的生活裡仿佛劇毒橫行,只要把那無色無味、無影無蹤的毒藥朝別人杯中輕輕一彈,一切搞定……這其中,斷腸草與鶴頂紅可以說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毒藥了,那麼,兩者PK一下,誰才是古代毒藥之王呢?
  • 毒藥界中的「扛把子」,名字都很霸氣,盤點那些常見的劇毒之物
    鶴頂紅作為「萬毒之王」的鶴頂紅,在古中國的毒藥圈子裡絕對對得起這個稱號,像《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包法利夫人》裡的愛瑪,還有光緒帝以及拿破崙,都是死於鶴頂紅之手。其實鶴頂紅的主要原料就是紅信石,作為一種天然礦物,它瑰麗的外表也經常讓人沉醉。
  • 見血封喉、飲之必死,中國古代那麼多毒藥,為何沒被用於戰爭?
    (《宋書》)這些記載都是戰爭中大規模投毒的案例,一般均是在上遊地區投入毒藥。大致來說,古代的毒藥可以分成三種,動物性毒藥、植物性毒藥以及礦物性毒藥。但由於記載不詳,他們具體使用何種毒藥我們依然不得而知。曾一度傳聞為最毒的鴆酒以及鶴頂紅,卻似乎並不是動物性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