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委會共測評十款普洱茶:均未檢出黃麴黴毒素

2020-12-03 央廣網

普洱中有無黃麴黴素?

深圳消委會測評解密

求證結果:

深圳消委會共測評十款普洱茶 均未檢出黃麴黴毒素

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十年調查亦未發現茶葉中存在真菌毒素危險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阮元元 通訊員胡蓉 近日,方舟子發表了一篇名為《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的微信文章,」引發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和恐慌,挺茶派與倒茶派「專家」互打口水戰。消費者在各種言論中難以抉擇,究竟該信誰?普洱茶中到底有沒有黃麴黴毒素?

為此,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和坪山區消費者委員會共同委託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開展普洱茶試驗,由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對普洱茶中黃麴黴毒素進行檢測,用專業、嚴謹客觀的實驗室數據幫消費者解答真相。

昨日,深圳市消委會公布調查結果顯示,本次檢測的黃麴黴毒素包括黃麴黴毒素B1、B2、G1。結果顯示,十款普洱茶中黃麴黴毒素均沒有檢出。

深圳質檢院大數據:

從未在普洱中檢出黃麴黴毒素B1

此次調查選擇商場超市和茶葉店為購買地點。模擬普通消費者在商超和茶葉市場購買了十款普洱茶,五份熟茶和五份生茶,價格從100元/餅到400元/餅不等,包含了中茶、大益、老班章、易武、八馬茶葉五個品牌。結果顯示,本次檢測的黃麴黴毒素包括黃麴黴毒素B1、B2、G1、G1。結果顯示,十款普洱茶中黃麴黴毒素均沒有檢出。

同時,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每年檢測的食品樣品超過10萬批次,其中檢測黃麴黴毒素的樣品就有約1.5萬批次,早在2008年就開始對茶葉中真菌毒素進行了摸底調查,並未發現茶葉中存在真菌毒素危險,不管是國家風險監測還是客戶委託檢驗,也從未發現茶葉中檢出黃麴黴毒素B1。

另外,深圳消委會表示,通過前期微信調查,發現有26%的消費者相信普洱茶致癌的言論,74%的消費者持不相信態度。網上購物雖然便利,但只有8%的消費者會網購普洱茶,普洱茶購買的主流渠道還是實體店,其中50%的消費者選擇茶葉店,30%的消費者在商場超市購買。

流言為何傳播?

原因一:標準缺陷可能導致誤判

據深圳市計量院工程師介紹,舊版黃麴黴毒素檢測標準的缺陷可能是流傳茶葉中檢出黃麴黴毒素的重要原因。在GB/T5009.22-2003版的黃麴黴毒素B1檢測標準中,廣泛應用的酶聯免疫檢測法受到部分基質的幹擾後容易產生假陽性,通俗地說就是把本來不含有黃麴黴毒素的樣品判斷為含有黃麴黴毒素。

更嚴重的是,2003版的標準沒有規定對該方法的陽性結果需使用更為精確的儀器進行確證,因此很可能導致普洱茶中檢測黃麴黴毒素的誤判。

原因二:易被汙染的「溼倉普洱」≠正常普洱

深圳市消委會表示,此次調查仔細研究了方舟子文中引用的數據來源,驚奇地發現這兩篇文章的研究對象居然是「溼倉普洱」。

但是,「溼倉普洱」跟正常的普洱明顯是兩回事。「溼倉普洱」,即人為製造出來相對高溫高溼的倉儲環境,使得普洱茶快速發酵陳化的激進方法,為的是讓茶「看起來上了年份」,一些不良商人為牟利採取了以上惡劣手段。普洱茶在「溼倉」環境中,很可能被其他雜物帶有的黃麴黴毒素汙染。

參與此次檢測的10款普洱茶

勐海雲泰號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普洱2006(熟茶)

勐海雲泰號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金普洱(熟茶)

勐海茶廠生產的1995年普洱磚茶

勐海茶廠生產的2014年普洱磚茶

勐海茶廠生產的大益七子餅茶(2007年7572熟茶)

深圳市福田區滕德興茶業購買的老班章普洱茶(生茶,2009年)

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生產的雲南七子餅茶(1998年7572熟茶)

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勐海茶廠生產的雲南七子餅茶(2005年7542生茶)

勐海茶廠生產的大益普洱茶(熟茶)(2010年7262)

雲南臨泡永德香林普洱茶廠生產的易武古樹茶(生茶2011年)

專家觀點:

普洱茶內沒有黃麴黴菌

茶葉專家解釋,普洱茶由生茶變成熟茶,要經過好幾年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幾種菌群參與發酵,從而構成普洱茶的香味。這幾種參與發酵的菌群均是有益菌群,沒有黃麴黴菌。

消費提示

五招妥善保存普洱茶

一、避免陽光直射,以免產生不佳酸味。

二、不放在潮溼的地方。

三、避免有異味竄入,可以用陶罐或紙箱存茶。

四、儘量單一茶品存放,以免不同茶葉串味。

五、一次取茶足量,勿經常碰動。

相關連結

9月19日上午,雲南農業大學普洱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雲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學院、雲南省生物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此前一些研究檢測到茶葉含黃麴黴素,是由茶葉中的茶多酚和茶色素嚴重幹擾檢測結果、酶聯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法容易產生假陽性結果等兩個因素造成的。相關機構採用國內外最先進的檢測方法隨機抽查10份樣本檢測,均不含黃麴黴素。

相關焦點

  • 雲南農大:普洱茶檢出黃麴黴毒素結果失實,系受植物多酚幹擾
    報告會上,雲南農業大學普洱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王宣軍教授作了「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普洱茶中黃麴黴毒素方法研究與驗證」,雲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學院龔加順教授作了「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研究與驗證——建議加快建立相關檢測方法及標準」,盛軍教授作了「雲南普洱茶科學研究行動計劃(2007—2017)」報告,從多角度介紹了普洱茶黃麴黴毒素檢測研究進展情況。
  • 普洱茶有黃麴黴毒素,喝了會致癌?不黑不吹,咱用事實說話
    普洱茶咱們中國一種獨特的地方茶種,按照我國國家標準《地理標誌產品普洱茶》(GB/T 22111-2008),普洱茶是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普洱茶是一種發酵茶,按照發酵程度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普洱茶口感香醇,喜歡喝的人非常多。
  • 香港消委會檢測35款幹意粉樣本均含昆蟲碎片等異物
    香港消委會檢測35款幹意粉樣本均含昆蟲碎片等異物 2020-11-16 19:24:04 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16日公布,測試35款幹意粉樣本,發現全部樣本均檢出昆蟲碎片、毛髮、石屑、金屬碎片等異物,最多異物的樣本共檢出超過500枚微細的昆蟲碎片。  是次測試項目涵蓋糠氨酸、輕質異物、黴菌毒素,以及除害劑,消委會共測試35款預先包裝幹意粉,包括9款螺絲粉、15款通心粉及11款長條形意粉樣本。
  • 香港多款奶粉檢出基因致癌物?有必要恐慌嗎?
    ↓ 15款檢測奶粉名稱及包裝圖 ↓檢測項目涉及重金屬、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縮水甘油酯、黃麴黴毒素、三聚氰胺及塑化劑、微生物、能量及34種營養素的含量等。檢測中發現的汙染物、基因致癌物是怎麼回事?港版奶粉還能買?畢竟,在很多寶媽的認知裡,香港奶粉比內地監管更嚴,以前還有很多人專門跑香港背奶粉。笨爸爸來給大家梳理一下這份檢測報告,看看問題有多嚴重。
  • 普洱茶含「黃麴黴毒素」,會致癌?實驗後我們發現了真相
    嚴瑞琪等人則證實綠茶能夠抑制黃麴黴毒素Bl誘發大鼠肝臟癌前病變與肝細胞癌的作用。 普洱茶中有黃麴黴素,喝了會致癌? 「打假鬥士」方舟子曾發表過一篇文章,他認為喝茶不一定能防癌,但喝茶有可能致癌,特別是普洱茶中含有黃麴黴素。
  • 腐黴利、黃麴黴毒素B1超標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
    2月5日,山西省食藥監局公布第7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共抽檢101批次食用農產品,4批次韭菜和1批次花生檢出不合格。據通報顯示,4批次韭菜來自太原市小店區食品店、太原市小店區紅越蔬菜店、太原市小店區蔬菜店、太原市杏花嶺區龍海蔬菜配送站4家,均檢出腐黴利超標,其中最高的腐黴利檢出值達到9.69mg/kg。腐黴利屬於低毒性殺菌劑, 兼具保護和治療作用,可用於防治黃瓜、茄子、番茄、洋蔥等的灰黴病,萵苣、辣椒的莖腐病,油菜菌核病等。
  • 送檢3份花生米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實驗  三份樣品中兩份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   那麼,我們平時接觸的花生中,有沒有黃麴黴毒素呢?昨日,華商報記者分別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一家社區便利店和自由市場,購買了三種散裝的紅皮花生米。   實驗原理:黃麴黴毒素B1快速檢測卡應用競爭抑制免疫層的原理,樣本中的黃麴黴毒素B1在側向移動的過程中與膠體金標記的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結合,抑制了抗體和NC膜檢測線上黃麴黴毒素B1-BSA偶聯物的結合。
  • 檢測三份花生米樣品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實驗  三份樣品中兩份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   那麼,我們平時接觸的花生中,有沒有黃麴黴毒素呢?昨日,華商報記者分別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一家社區便利店和自由市場,購買了三種散裝的紅皮花生米。   實驗原理:黃麴黴毒素B1快速檢測卡應用競爭抑制免疫層的原理,樣本中的黃麴黴毒素B1在側向移動的過程中與膠體金標記的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結合,抑制了抗體和NC膜檢測線上黃麴黴毒素B1-BSA偶聯物的結合。
  • 深圳消委會做了個史上最...
    為了保障你美美的臉深圳消委會測了18個品牌30款面膜款),進口品牌6個,國產品牌12個;其中6個國產品牌的面膜僅在線上採購,其餘品牌產品均為線上和線下雙渠道採購。本次比較試驗的30款面膜產品,均未檢出甲基氯異噻唑啉酮、4-羥基苯甲酸異丙酯及4-羥基苯甲酸異丁酯。
  • 食藥監總局:7批次米粉被檢出黃麴黴毒素B1項目不合格
    在特殊膳食食品監督抽檢中,共抽檢130家企業的520批次產品,有44批次不合格。   本次抽檢的特殊膳食食品主要包括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和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生物毒素、微生物、品質指標、其他汙染物等69個指標。   從本次公布的不合格產品中發現,標稱江西海斯易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5個批次米粉被檢出黃麴黴毒素B1項目不合格。據了解,黃麴黴毒素B1不但具有極強的三致毒性,而且急性毒性也相當高,半致死劑量為0.36mg/kg體重。
  • 香港消委會公布9款奶粉檢出致癌物質,港代奶粉也靠不住了?
    8月17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下簡稱香港消委會)舉行記者會公布近期對嬰兒配方奶粉及薯片等香脆零食樣本的檢測結果顯示:在檢測的15款密封包裝嬰兒配方奶粉中,全部樣本均含有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有9款樣本測出含有具基因毒性、致癌性的縮水甘油酯(GE),全部奶粉樣本均含有微量鉛(符合香港相關食物規例)。
  • 日本從中國進口白胡椒中發現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在上個月7日對該商品進行突擊檢查時,發現1公斤白胡椒含有高達11微克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    根據日本的食品衛生法,厚生勞動省責令停止流通被保存在倉庫中的210公斤白胡椒,同時必須對今後從中國進口的白胡椒進行安全檢查。    據厚生勞動省表示,從去年開始日本共進口了約1噸左右的這類白胡椒,到目前為止還未得到任何因此身體不適的報告。
  • 深圳消委會評測10款路由器:騰達電磁兼容測試不合格
    據深圳特區報消息,7月10日,深圳市消委會公布了2020年路由器比較試驗報告,此次共比較了10款樣品,涉及品牌有:小米、普聯、華為、領勢、網件、華碩、水星、騰達、360、友訊。據悉,10款樣品中1款被列為警示,為騰達AC1200千兆口11ac雙頻無線路由器,該樣品不符合國家強制標準的輻射騷擾要求,會影響其他電子產品的工作。測試結果顯示,10款路由器中,2.4G頻段下小米、華為樣品的吞吐量表現較好,5G頻段下華碩、小米樣品的表現較好。
  • 奈雪的茶、36cake…多款網紅蛋糕測評!結果扎心
    奈雪的茶、36cake…多款網紅蛋糕測評!來看10款「網紅」蛋糕比較試驗結果▼近日,深圳市福田區消委會聯合寶安區消委會開展的比較試驗共測評了10款蛋糕,分別來自幸福西餅、壹點壹客、黑池、時刻陪你、申時一茶、36cake、麵包新語、美時每客、奈雪的茶和昂司十個品牌。
  • 歐盟發布花生中黃麴黴毒素總量最大限量報告
    2018年2月8日,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10.2903 / j.efsa.2018.5175文件,就影響人類公共衛生的角度,就將即食和作為食品成分花生及其製品中黃麴黴毒素總量最大限量由4μg/kg增加到10μg/kg時進行風險評估。
  • 什麼叫黃麴黴毒素,如何產生的,主要存在於何種食物
    核心提示:黃麴黴毒素一直以來都是人體肝癌產生的主要原因,其發現於1960年,是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的次級代謝產物,目前已分離鑑定出12種以上,常見的有黃麴黴毒素B1、B2、G1、G2、M1、M2、B2a、G2a、BM2a和GM2a等。
  • 深圳消委會點名回力拖鞋:生殖毒性物質是歐盟標準195倍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評測結果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 圖6月23日,澎湃新聞從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市消委會)獲悉,評測發現,回力拖鞋、集美拖鞋和快鹿拖鞋的化學安全性未滿足歐盟法規相關要求,拖鞋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和短鏈氯化石蠟超歐標限量
  • 香港消委會報告:意粉有蟲!35樣本全部檢出異物
    消委會昨日公布市面上35款乾意粉樣本測試報告,發現全部樣本均檢出昆蟲碎片等異物,含量由4枚至548枚不等。消委會形容情況令人關注,敦促食物製造商和進口商從速改善。另逾六成產品內亦驗出少量除害劑,其中14款驗出可致癌的草甘膦,包括兩款供嬰幼兒食用的意粉。
  • 深圳消委會評測10款路由器:華碩、小米、水星表現卓越
    IT之家 7 月 12 日消息 據深圳特區報報導,7 月 10 日,深圳市消委會公布了 2020 年路由器比較試驗報告,此次共比較了 10 款樣品,涉及品牌有:小米、普聯、華為、領勢、網件、華碩、水星、騰達、360、友訊。
  • 廣州產花生油用黃麴黴毒素B1 毒性比砒霜大68倍
    本報訊 (記者杜娟 通訊員 粵工商)省工商局昨日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肉製品和食用油質量抽查結果,其中18批次食用油被查出不合格,更有兩款花生油被發現含有致癌物質黃麴黴素。此外,還有5批次肉製品被發現不合格,主要表現在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和濫用防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