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科學家正研發黃麴黴素簡便檢測法

2020-12-05 搜狐網

奧科學家正研發黃麴黴素簡便檢測法

原標題 [奧科學家正研發黃麴黴素簡便檢測法]

  新華網維也納11月19日電(記者劉鋼)奧地利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可簡便檢測玉米中黃麴黴素的試紙,以幫助避免含這種毒素的玉米被加工成食品或飼料。科研人員表示,預計這種試紙兩年後可投入市場使用。

  奧地利新聞社19日報導說,在溫、熱帶地區,玉米如儲存不當,就會形成黃麴黴素,甚至在玉米正常的生長過程中也會形成這種毒素,尤其在乾燥、高溫的環境下,這種毒素的含量會明顯升高。黃麴黴素對人及動物的肝臟組織有很大的破壞作用,長期攝入可導致癌症。

  據報導,維也納技術大學目前正與維也納農業大學等機構合作,研發針對黃麴黴素的檢測試紙,目標是發明一種像驗孕試紙一樣簡便、廉價的試紙,能很方便地檢測出存放的玉米是否已經黴變或已經不能食用。

  這種試紙採用核酸適配體技術。核酸適配體是一段脫氧核糖核酸或者核糖核酸序列。試紙上的核酸適配體一旦遇到黃麴黴素,就會顯現出由微小的金色顆粒排成的細線,在深紅色的試紙上清晰可見。

  作者:劉鋼

相關焦點

  •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科技日報 | 2020-10-23 09:33:27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原標題: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裡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麴黴素。究竟黃麴黴素存在哪些食物裡?又該如何去除黃麴黴素?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
  • 藏在廚房中的致癌物:黃麴黴素!
    經過大量的分析實驗,發現該女士家日常用的砧板、筷子上都有黃麴黴素的存在!那麼,你對致癌因子——黃麴黴毒素了解多少?黃麴黴毒素B1對人體多個組織和器官尤其是肝臟組織有極強的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具有致癌性、致畸性、致突變性,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1毫克黃麴黴素就能誘發癌症,20毫克則會導致人死亡。
  • 【科普】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沒有黴變的花生就不含黃麴黴素?
  • 高思敏博士:強致癌物黃麴黴素B1的檢測—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11月6日17:00基礎課部高思敏博士在6109教室舉行了題為《強致癌物黃麴黴素B1的檢測—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學術報告會。
  • 黃麴黴素「一級致癌物」!提醒:「5處」,易是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而黃麴黴素就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質。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黃麴黴素列在了強烈致癌物的清單中。家中黃麴黴素5大藏身之處1.長期不清理的冰箱中冰箱可以說是現在家庭的必備品。而長期儲存食物不清理,冰箱便會成為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 蒙牛牛奶中的致癌黃麴黴素為什麼會超標?
    至今已分離出的黃麴黴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多種,在天然食物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危害性也最強,而此次牛奶檢測超標的黃麴黴素M1則是黃麴黴毒素B1的代謝產物。由於穀物很容易出現黃麴黴素汙染,尤其是玉米和花生,因此目前各個國家對飼料中的黃麴黴毒素B1,以及牛奶中的黃麴黴毒素M1都有所限量,卻不能要求完全不可檢出。
  • 「螢光檢測技術及裝備」和「黃麴黴毒素分析儀的研發及應用」項目...
    儀器信息網訊:2017年12月18號,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組織的「螢光檢測技術與裝備「和」黃麴黴毒素分析儀的研發及應用」項目成果鑑定會在北京京儀酒店召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劉長寬主持會議。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它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黃麴黴素」。   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在玉米,花生,棉花種子,一些乾果中常能檢測到。它們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產生螢光,根據螢光顏色不同,將其分為B族和G族兩大類及其衍生物。AFT已發現20餘種。AFT主要汙染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
  • 終於有國產豆腐貓砂小旋風每批次檢測黃麴黴素,檢測使用都不錯哦
    大家好,今天實測的是國產豆腐貓砂小旋風視頻會首發在dou yin:gouge0731視頻做完了也會直播半個小時,大概12點多一點吧每批次檢測黃麴黴素雖然和nidou戰鬥了很久,不過還是再次提一下豆腐貓砂的評測標準黃麴黴素這些衛生指標,由於很多貓砂代工廠沒有內部實驗室,很多品牌並不重視毒素問題,所以我覺得要評測一個豆腐貓砂,首先就是每批次檢測黃麴黴素大家喜歡豆腐貓砂就是因為覺得豆腐貓砂是食材做的,聽起來就非常安全,如果豆腐貓砂都不能保證安全
  • 致命的黃麴黴素扔不掉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其中瑪氏中國生產的一批次花生巧克力檢測出黃麴黴素超標。7月8日,瑪氏中國方面回復新京報記者稱,該批次產品已經銷毀,並未在日本市場流通及銷售。什麼是黃麴黴素?對人體有何危害?改如何預防?
  • 黃麴黴素可以致癌,萬萬沒想到它竟然是黃麴黴素的「剋星」
    黃麴黴素是一種存在於花生、玉米、大豆、稻米、小麥等糧食和油類產品中毒性極高,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命會造成嚴重的威脅的物質,被列為三大致癌物質之一。體內黃麴黴素含量超過1毫克/千克,就可誘發癌症。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食品的多樣化,糧油食品的存儲周期不斷增長,黃麴黴及黃麴黴素汙染的糧油食品已大大增多;屢見報導的陳化糧中,黃麴黴素汙染是存在的主要問題。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摘要]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黃麴黴毒素是由一系列黴菌代謝產生的致癌物,主要汙染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等,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經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種子,一些乾果中常能檢測到。它們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產生螢光,根據螢光顏色不同,將其分為B族和G族兩大類及其衍生物。
  • 黃麴黴素是什麼?優食淨食機幫你解答
    那我們蒸一蒸,洗一洗,是不是可以去除黃麴黴素了?其實不然,黃麴黴素是脂溶性的物質,而且要在280℃的高溫環境下才會裂解,這也就決定了無論是水洗,還是常用的烹飪方法,都無法有效去除食物中的黃麴黴毒素。 那麼,我們面對黃麴黴素毒素真的束手無策了嗎?今天我們來教你一招,使用優食淨食機,可以有效去除。
  • 周日疑似吃黴變花生中毒的那對夫妻,血樣中並沒有檢測出黃麴黴素
    當時兩個人被第一時間送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疑似黃麴黴素中毒。發黴的花生中確實會有黃麴黴素,那麼這對夫妻真的是因此而被送往醫院嗎?錢江晚報記者今天(8月20日)上午從下城區食安辦了解到,各種檢測結果讓人咋舌:從患者血樣中並沒有檢測出黃麴黴素,排除了食源性疾病可能;公安的毒物檢測中也沒有發現毒物;至於是否涉及其他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 去除黃麴黴素的小竅門
    去除黃麴黴素的小竅門 2012-01-10 13:02:32   來源: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 花生油黃麴黴毒素常用去除手段
    加鹼去除法:往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用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鹼液,可有效去除黃麴黴毒素70%-90%,這在精煉工藝中屬於脫酸工段。物理吸附法:使用高嶺白土、活性碳等去除黃麴黴毒素,這在精煉工藝中屬於脫色工段。檸檬酸脫毒法:取一定量的檸檬酸溶液加入到含有黃麴黴毒的食用油中,檸檬酸還可以起到去除非親水性膠質的作用。生物酶降解法,這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黃麴黴毒素去除法,在去除過程中不會對食用油造成任何品質影響,但目前因技術等方面限制僅限於實驗室等場所。
  • 致癌物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東西中?如何防止黃麴黴素中毒?
    廚房中常見的傷肝致癌物黃麴黴素是一類致癌物,它的毒性是砒霜的幾十倍,並且生命力很強,用一百度的高溫連續進行二十個小時的滅菌,都不一定能把它殺死。到了潮溼的環境中,它會變得十分猖狂。現在正值雨季,特別是南方,比較潮溼,正是黃麴黴素大肆橫行的季節。
  • 如何減輕黃麴黴素對身體的危害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屬黃麴黴菌、寄生麴黴菌產生的代謝物,有劇毒,是目前發現的化學致癌物中最強的物質之一。體內黃麴黴素如在含量在1毫克/公斤的水平以上就可誘發癌症。1毫克/公斤黃麴黴素含量相當於1噸糧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黃麴黴素。主要引起肝癌,還可以誘發骨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