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檢測是不是預測壽命的「神算子」?(圖)

2020-11-29 中國新聞網

            

  端粒就像DNA的帽子,保護DNA重要信息不丟失。每次染色體進行複製的時候,末端的DNA總是會發生丟失。為了防止重要遺傳信息的遺失,端粒會「犧牲」自我,貢獻出自己的片斷。長期下來,端粒就會越來越短。很多科學家相信,端粒的長短與細胞的壽命有著重要的聯繫。很多癌細胞之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就是因為它們能夠維持較長的端粒。另外,端粒還能夠阻止旁邊的DNA合成RNA。(資料圖片)

  一種新的血樣檢測試劑盒年內將要在英國面向公眾出售了——這則看似不起眼的消息近日卻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廣泛關注。原來,這是檢測人體細胞內「端粒」長度的工具,據說可以藉此預測人類的壽命。

  端粒究竟是個啥東西?

  眾所周知,細胞是人體組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發育、生長和死亡每時每刻都在體內進行著:老邁的細胞死去,新生的細胞又佔據了原有的位置。這種新陳代謝是我們保持活力、生命得以延續的基礎。然而,新一代細胞的產生並不是無窮無盡的,隨著分化新細胞的能力越來越弱直至停止,個體的衰老與死亡也就如期而至。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揭開衰老的秘密:為什麼人類細胞不能無限分裂下去?到底有什麼力量在制約著它?而與此同時,瘋狂的癌細胞卻又能突破這個限制,獲得「永生」,其中道理何在呢?

  端粒的發現以及對其功能的研究為我們初步解開了人類衰老的謎團。在人類細胞核內共有23對染色體,染色體是雙股螺旋DNA,是決定我們生老病死的遺傳物質。每當細胞分裂增殖,細胞核內的DNA也同時發生了複製:先是由兩股變為四股,再分別進入新產生的兩個子代細胞中。然而,DNA的複製卻有一個小瑕疵:由於在複製過程中DNA雙鏈的延伸方向相反,導致其中有一條鏈的複製必須藉助某種引物才能完成,直到該鏈複製完成後再將引物去除。然而原先引物所在的部位將無法被複製,這會導致每次細胞分裂(DNA複製)都會損失一部分遺傳物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自然為染色體設計了一段保護性區域,這就是端粒(Telomere)。

  簡單地說,端粒就是染色體末端的「帽子」,在複製中代替重要遺傳物質被「磨損」掉。也有人將端粒比作鞋帶末端的塑料套,一方面保護「鞋帶」(DNA)本身不被降解,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染色體相互融合。一旦端粒被耗盡,染色體也就無法保持穩定,細胞也將走向死亡。所以,端粒的長短,往往代表細胞分裂潛力的大小:端粒越短,表明細胞年紀越老,剩餘的分裂次數有限;端粒越長,則意味著細胞的活力越強,人體的生殖細胞就具有最長的端粒。

  端粒檢測是不是預測壽命的「神算子」?

  科學家們聲稱:現在,您只要付出500歐元(約合4600元人民幣),就能得到這項端粒檢測的結果;而根據這些結果,就可大致了解您的「生物學壽命」以及還剩下多少日子可活。換句話說,英國即將上市的這種試劑盒,實際上是一種通過檢測端粒長度來預測壽命的技術。

  經過上面的解釋,通過檢測端粒長度來計算壽命的原理也就不難理解了。事實上,端粒對壽命的指示意義已經被不少科學研究所證實。2003年,科學家在對143份血樣進行研究後發現,端粒的長短能夠較好的指示年滿60歲後壽命的長短;2007年,蘇格蘭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具備長端粒的人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更低;2009年又發現某些患有遺傳性骨髓疾病的人端粒也較短。這些都為利用端粒檢測來預估壽命提供了某種程度上的事實依據。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種能夠延長端粒長度的酶——端粒酶。在絕大多數人體細胞中,端粒酶都是沒有活性的;而癌細胞、生殖細胞之所以會「長生不老」,正是端粒酶大顯身手的結果。動物實驗證明,缺乏端粒酶的轉基因小鼠會發生早衰,而這一過程會被注射端粒酶逆轉。端粒和端粒酶的發現和研究,使得來自美、英、澳的三位科學家分享了2009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從上述事實來看,即將面向大眾的這種檢測技術還是具備比較堅實的科學基礎的,並非如街頭算命卦攤那般的「忽悠」。那麼,花費500歐元來一次這樣的端粒「算命」是一個好主意嗎?科學家們認為,目前研究水平尚不能將端粒長度的檢測結果與預期壽命精確對應。「我們只知道那些出生時端粒就較短的人壽命會較短,」這項技術的發明者之一,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瑪利亞說:「但我們尚不能確定那些端粒較長的人一定會活得更長。」檢測端粒長度更大的意義可能在於它會提示某些年齡相關疾病的風險大小,例如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惡性腫瘤或者心臟病等等。所以,它遠不如人們所想像的那樣神奇。

  商業化運用背後的道德風險

  即使有一天,我們能讓端粒檢測與預期壽命相對應,這樣的檢測合適嗎?對於個體而言,不同的人答案也會不同。一部分人會對「我究竟活了多久,還可能活多久」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甚至可能會依據不同的檢測結果來調整某些人生規劃;還有一些人大概會不以為然:人生的境遇無法預知,DNA檢測對真正的命運來說毫無意義。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

  然而對於群體來說,普及這樣的檢測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作為個人,你可以選擇檢測或者不檢測,但是你幾乎無法控制或要求他人與你採取同樣的選擇。也許有一天,保險公司會要求你提供端粒檢測報告才同意您投保,那些端粒較短的人或許會為此支付更高的保費……這還不是最糟糕的。你的上司,你的僱主,你的領導甚至熱戀中的女朋友可能都會比你本人更關注你的端粒檢測結果,並想方設法得到它。你的隱私將面臨嚴峻考驗,或許整個社會將因此瀰漫在猜忌和懷疑的氣氛中。當然,最嚴重的可能還是「基因歧視」。總體說來,向大眾開放類似的DNA檢測技術還是應當經過深思熟慮,並將其流程置於嚴格的監督之下。

  還有一些科學家擔憂這種端粒檢測技術會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導致一些來路不明的「抗衰老藥物」和偏方大行其道。這無疑也會大大抵消該技術所帶來的好處:本該指導人們更加注重生活習慣,以便做出相應預防的檢測結果反倒催生了毫無必要的藥物濫用或恐慌,相信這也不是此項技術的開發者所願意看到的。

  所以,筆者認為,儘管端粒檢測是個好技術,但在將它應用於商業化的「算命」之前,還是應當審慎一些;如果有朝一日這項技術來到我們身邊,我也寧可先觀望一下。趙承淵

相關焦點

  • 揭秘科學算命背後真相:端粒與壽命的關係(圖)
    這種檢測方法將於2011年年底在英國上市,由此引起各方爭議與關注。那麼,這種「科學算命」的方法是否管用?  端粒與壽命的關係  據報導,西班牙馬德裡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瑪莉亞·比拉斯科博士是這項商業端粒檢測方法的發明者,她說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快捷的檢測方法,能在同一時間對很多樣本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檢測發現危險的、非常短的端粒。
  • 測量嬰幼兒DNA端粒長度可預測他們未來壽命
    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壽命長短取決於端粒長度,它可以保護染色體免遭磨損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方法能夠預測某人的壽命長短——通過測量他們嬰兒時期基因端粒長度。  預期壽命可在人類DNA信息中讀取,甚至是剛出生的嬰兒便能預測出他們的壽命。
  • 人類DNA端粒長度決定壽命 嬰兒出生便可預測
    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科學家發現通過測量嬰兒的基因能夠預測出未來的壽命。人體DNA分子具有顯示預期壽命的信息,並且在嬰兒剛出生之日起就能進行預測分析。人類預期壽命取決於DNA端粒長度,科學家將端粒描述為:「它能夠起到鞋帶末端塑料保護層的作用」,它將保護染色體不被損耗。
  • 人體壽命的「時鐘」——端粒(附照片)(圖)
    現在,這已經成為了可能,一種位於人類染色體兩端的叫做「端粒」的重要結構,正在逐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端粒—壽命的度量衡  很多人會使用化妝品和整容術,以求「改變自己的年齡」,事實上這是徒勞的,因為年齡早已被端粒寫進了人的每個細胞裡!  人為什麼會衰老?「細胞衰老了」是最常見的答案之一。那細胞為什麼會衰老呢?
  • DNA片段能預知壽命:端粒長度決定生物壽命
    這種檢測方法將於2011年年底在英國上市,由此引來爭議與關注  端粒長度  決定生物壽命  西班牙馬德裡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瑪莉亞·比拉斯科博士是這項商業端粒檢測方法的發明者,她說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快捷的檢測方法,能在同一時間對很多樣本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檢測發現危險的、非常短的端粒。
  • 美媒報導染色體端粒長度關壽命 縮短可能患病
    這些尾端結構被稱之為端粒,對承載基因的染色體起著保護作用,會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加而老化,因此它們也許可能用來預測我們的壽命,甚至預測人們早死的危險性。一些研究還發現,端粒的長短和某些疾病的發病率有關聯。如果我們能進一步了解端粒和健康長壽之間的關係,也許我們就能明白如何保護或增強這些染色體尾端。
  • 壽命時鐘-端粒與睡眠的那些事
    人體健康的好壞和壽命的長短都與睡眠質量息息相關。中國睡眠研究會在早兩年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且這個數據仍在逐年攀升中。年輕人比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更嚴重,84%的90後存在睡眠困擾。而睡眠不足會引發多種問題,如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力降低、精神恍惚、身體機能下降、易患痴呆症等症狀。
  • 端粒長度與克隆動物的壽命關係
    原創:黃必錄 美國科學家Harley於1990 年在頂級雜誌Nature上提出的關於細胞衰老的端粒假說,該假說認為,端粒縮短是導致細胞衰老的原因。
  • 物種壽命由何決定?端粒縮短速度是決定因素
    研究還表明,上述聯繫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表示,並可用於準確預測物種的壽命。那麼,火烈鳥平均能活40年,老鼠只能活兩年,大象壽命在60歲左右,人類則越來越多地能活過80歲……不同物種的壽命有差距的原因為何?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專家對9種哺乳動物和鳥類進行分析後給出了答案。
  • 兩諾獎得主就端粒長度能否預測衰老陷入爭論
    一旦端粒消耗殆盡,染色體則易於突變而導致某些疾病如癌症。因此,端粒和細胞老化有明顯的關係。 那麼,端粒的長度是否能夠預測我們的機體是否衰老以及我們對一些慢性病的易感性呢?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兩派人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Blackburn創立了一家名為Telome Health的公司。
  • 科學家發現,端粒可用新物質代替,人類壽命有望突破120歲!
    科學家發現,端粒可用新物質代替,人類壽命有望突破120歲!每個人都對生都充滿了渴望,這也是很多人積極尋找壽命延長方式的原因之一,在日本衝繩有一個聞名於世界的第一長壽村,這裡的百歲老人數量是美國的10倍左右。
  • 端粒偏短致死率達8倍?輔酶I可使它延長,人類壽命再突破?
    眾所周知很多因素都會對人類壽命的長短產生影響,包括身體的健康狀況、日常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除此之外科學家還有重磅發現:染色體上的一個小「片段」能影響人類壽命。染色體末端上的雙鏈片段在細胞複製的過程中會被小幅「剪切」,從而實現染色體DNA遺傳信息的保護,而這持續被剪切的片段其實就是端粒。
  • 壽命延長了24%!科學家改變端粒長度,讓老鼠壽命延長,人類呢?
    千百年來,人們用盡了各種方法來求得更長的壽命。古時有秦始皇派徐福出海遠航,尋找「長生不老藥」,各種古代帝王沉迷於煉製「不老丹」等歷史故事。今有無數的科學家前赴後繼研究壽命的秘密。而最近,在一項新研究中,一組科學家成功地通過改變老鼠的端粒長度,讓老鼠的壽命得到大幅延長,而且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極大地提高。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的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的周期。
  • 美科學家新發現:「端粒長度」可替換,人類壽命將再迎突破
    不過二十一世紀生命科學所創造的「壽命奇蹟」,不禁同樣耀眼並且更能惠及常人。9月11日,美國芝加哥大學Kathryn Demanelis研究團隊在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研究:有著「生命時鐘」之稱的DNA端粒(Telomere)再迎新發現,通過檢測1000名遺體捐獻者的20多種人體組織端粒長度發現,全血細胞的端粒長度可替代其他組織中的端粒長度,這為釐清端粒長度和人體衰老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證據。
  • 「端粒」真的是決定人類壽命的因素嗎?
    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決定細胞分裂次數的是一種叫「端粒」的東西。端粒(英文名:Telomere)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它與端粒結合蛋白一起構成了特殊的「帽子」結構,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
  • 精華盤點:端粒與人類疾病!
    但研究者並不不清楚我們確切的死亡事件,當然他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得益於對我們機體染色體生物鐘的研究,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可以幫助預測機體的壽命,其越短就表示我們壽命越短。較短的端粒可以幫助預測骨髓衰竭、肝臟疾病、皮膚及肺部疾病等;研究者在過去30年裡一直從事端粒的相關研究,他們試圖利用方法來延伸端粒,並且研究端粒的相關突變,而如今研究者發現了端粒和肺部疾病的關聯。
  • 生活壓力導致細胞壽命縮短?
    早前研究顯示,通過測試細胞中端粒的長度可準確預測一個人的壽命長短。   第二軍醫大學醫師孫學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外界長期的壓力對DNA造成影響在理論上是有可能的,在國際學術界,DNA端粒研究的最重要成果是其與人類壽命的關係。「端粒的每一次複製都會縮短,縮短到一定程度之後,細胞就會死亡。端粒是保護DNA一個很重要的像帽子一樣的結構。」孫學軍說道。
  • 歐洲出現生命長度公司:五百歐元測壽命起爭議
    它的長度和端粒酶的活性決定著生物的壽命  端粒與壽命  西班牙馬德裡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比拉斯科(Maria Blasco)博士是這項商業端粒檢測方法的發明者,她對此的解釋是,那些天生端粒更短的人壽命也更短。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快捷的檢測方法,可以在同一時間對很多樣本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檢測發現危險的端粒,即那些非常短的端粒。
  • 身體衰老程度和端粒長度息息相關,NMN能有效補充修復端粒
    相田順子教授經過研究發現,這可能跟端粒的磨損情況有關。腰腿線條比較粗的話,受磨損較小。  什麼是端粒?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類似於鞋帽的結構,它的作用是保護人體基因組的穩定性防止病變,它的長度直接反應人類壽命。  隨著年齡增長,細胞在進行自我複製的時候,這些端粒就會被磨損。當端粒磨損到無法讓細胞進行自我複製的時候,人離死亡就不遠了。
  • 延長端粒續命有風險,科學家警告:端粒過長反而容易患癌
    鄭集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端粒,是細胞壽命的「計時器」,端粒長度的減少,一直以來被視作人類衰老的重要標誌。那麼,延長端粒,是不是就可以「延年益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