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壽命的「時鐘」——端粒(附照片)(圖)

2021-01-13 網易新聞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自己的

壽命

充滿好奇,相信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到多少歲。現在,這已經成為了可能,一種位於人類染色體兩端的叫做「

端粒

」的重要結構,正在逐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端粒—壽命的度量衡

  很多人會使用化妝品和整容術,以求「改變自己的年齡」,事實上這是徒勞的,因為年齡早已被端粒寫進了人的每個細胞裡!

  人為什麼會衰老?「細胞衰老了」是最常見的答案之一。那細胞為什麼會衰老呢?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提到2009年的諾貝爾獎了。伊莉莎白、卡蘿爾和傑克三位科學家分享了200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和生物學獎,他們的研究內容正是神秘的「端粒」。

  端粒就像DNA的帽子,保護DNA重要信息不丟失。每次染色體進行複製的時候,末端的DNA總是會發生丟失。為了防止重要遺傳信息的遺失,端粒會「犧牲」自我,貢獻出自己的片斷。長此以往,端粒就會越來越短。一旦端粒被耗盡,染色體也就無法保持穩定,細胞也將走向死亡。所以,端粒的長短,往往代表細胞分裂潛力的大小:端粒越短,表明細胞年紀越老,剩餘的分裂次數有限;端粒越長,則意味著細胞的活力越強。

  也就是說,端粒的長度,決定了細胞的壽命,而細胞的壽命,正是人體的「生命時鐘」。

  延長壽命其實很簡單

  想要預測自己的壽命長度,很簡單,看看端粒的長短吧!2003年,科學家在對143份血樣進行研究後發現,端粒的長短能夠較好的指示年滿60歲後壽命的長短。通過測量端粒長短來判斷人的年齡,這一技術已經成為了現實。

  那麼,測量出端粒的長度之後,就代表自己的壽命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實了嗎?不是!端粒的長度是可以改變的,也就是說,通過增加自己端粒的長度,或者減緩端粒變短的速度,就可以延長自己的壽命。

  要做到這一點的話,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關鍵,如減輕壓力、保持適量運動、多吃粗糧、補充天然維生素等等,這些都能使身體保持在相對健康的狀態,從而使端粒得到保護或延長。

  在眾多影響延長端粒長度的因素中,

血管

的健康最為關鍵。血管是整個人體的交通樞紐,血管發生病變就如同城市裡的主幹道出現了嚴重擁堵,會導致整座城市的癱瘓。因此如果血管不健康,波及到的是整個人體,各個方面都會出現紊亂,也是影響端粒長度的最大因素之一。美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百慕迪最新的科技成果「生命核」技術運用生物電信號,啟動血管再生修復系統,經醫學實驗證實,可以做到能夠有效起到擴張血管、恢復血管彈性、加速血液循環的作用。「生命核」技術的另一大特點是可以做到無創無藥,19世紀法國名醫卡薩尼斯曾指出:「人與動脈同壽」,也同樣說明了人類的壽命與血管的健康有極其密切的關係。人體的許多疾病都與血管有關,比如心臟病、高血壓、失眠等等,一旦血管健康了,人體自然而然就健康了,對延長端粒也會有很大幫助。

  目前,針對端粒的研究正引起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的關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的壽命就可以變得長一點,再長一點。

  邀您體驗血管及細胞健康新科技

  即日起,百慕迪再生醫學中心發起「生命核」血管及細胞健康新科技免費體驗活動,成功撥打百慕迪健康熱線021-60673968的前100位讀者可獲得由百慕迪提供的一次「生命核」血管及細胞健康新科技體驗機會,歡迎有心血管疾病的讀者一起鑑證這一新科技的神奇魅力。參與者將能親眼看到自己身體血管的健康狀況以及在「生命核」技術幹預後血管狀態的對比情況。75歲以上老人建議由子女陪同前往。

  百慕迪健康熱線:

  021-60673968

本文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壽命時鐘-端粒與睡眠的那些事
    人體健康的好壞和壽命的長短都與睡眠質量息息相關。中國睡眠研究會在早兩年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且這個數據仍在逐年攀升中。年輕人比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更嚴重,84%的90後存在睡眠困擾。而睡眠不足會引發多種問題,如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力降低、精神恍惚、身體機能下降、易患痴呆症等症狀。
  • 端粒檢測是不是預測壽命的「神算子」?(圖)
    原來,這是檢測人體細胞內「端粒」長度的工具,據說可以藉此預測人類的壽命。  端粒究竟是個啥東西?  眾所周知,細胞是人體組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發育、生長和死亡每時每刻都在體內進行著:老邁的細胞死去,新生的細胞又佔據了原有的位置。這種新陳代謝是我們保持活力、生命得以延續的基礎。
  •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太空環境影響端粒的長短,或將延長壽命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太空環境影響端粒的長短,或將延長壽命!我國古代神話中國一直都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雖然說法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但是卻深入我國人民的心中。而最近科學家公布了這一項結果,或許這個說法是真實的!
  • 得看「生命時鐘」- 端粒
    我們人體內有23對染色體,一半來自於爸爸,一半來自於媽媽。當端粒短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無法再維持DNA的完整性,細胞就不再分裂,人體的組織器官也會隨著越來越多的細胞衰亡而功能退化端粒長度也被稱作人細胞壽命的「生物時鐘」。換句話說,端粒長度越長,細胞年齡越小;端粒長度越短,細胞年齡越大。所以有的人年過60歲依然容顏不老,身體健康,有的人年紀輕輕卻華發早生,病痛纏身。這其實都和端粒長度有關。
  • 美科學家新發現:「端粒長度」可替換,人類壽命將再迎突破
    9月11日,美國芝加哥大學Kathryn Demanelis研究團隊在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研究:有著「生命時鐘」之稱的DNA端粒(Telomere)再迎新發現,通過檢測1000名遺體捐獻者的20多種人體組織端粒長度發現,全血細胞的端粒長度可替代其他組織中的端粒長度,這為釐清端粒長度和人體衰老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證據。
  • 關於端粒-我們可以逆轉生命時鐘嗎?(中德雙語)抗衰老系列視頻
    我們可以逆轉生命時鐘嗎?端粒,就好像我們細胞中的生物鐘一樣,有人也稱它為我們的「生命時鐘」。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那麼端粒到底是怎麼影響人類衰老的呢?我們能否倒轉這個「時鐘」來延長壽命嗎?貢克教授在本期課程裡,講解了和端粒相關的「海弗裡克極限」,端粒與端粒酶、幹細胞之間的關係,影響端粒縮短的因素,端粒學說的發展方向,從預防醫學到再生醫學等等。快來系統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端粒吧!下期預告(4月27日周一):毒物興奮效應——為什麼說有輕微壓力反而是健康的?
  • 認識端粒、端粒酶
    ,在正常人體細胞中,可隨著細胞分裂而逐漸縮短。把端粒當作一件絨線衫袖口脫落的線段,絨線衫像是結構嚴密的DNA,排在線上的DNA決定人體性狀。它們決定人頭髮的直與曲,眼睛的藍與黑,人的高與矮等等,甚至性格的暴躁和溫和。科學家們在尋找導致細胞死亡的基因時,發現了一種叫端粒的存在於染色體頂端的物質。端粒本身沒有任何密碼功能,它就像一頂高帽子置於染色體頭上。
  • 揭秘科學算命背後真相:端粒與壽命的關係(圖)
    端粒與壽命的關係  據報導,西班牙馬德裡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瑪莉亞·比拉斯科博士是這項商業端粒檢測方法的發明者,她說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快捷的檢測方法,能在同一時間對很多樣本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檢測發現危險的、非常短的端粒。
  • 「端粒」真的是決定人類壽命的因素嗎?
    而現代科學則是發現人體細胞分裂的總次數是固定,當一個細胞分裂次數達到上限,它就無法再產生新的細胞。當大多數細胞的分裂次數達到上限後,人體的細胞死亡速度就會超過產生速度,此時人體便開始向著死亡靠近。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決定細胞分裂次數的是一種叫「端粒」的東西。
  • 人體內或許存在生命時鐘,撥慢它,讓癌症遠去長壽來到
    在近幾十年來的生物學研究中,科學家在研究導致細胞老化死亡的基因時,發現了一種叫端粒的物質,端粒存在於染色體的頂端,本身沒有密碼功能。但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點,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了。由此,科學家將端粒視為「生命時鐘」。
  • 端粒酶與長壽
    端粒是真核細胞染色體末端的帽子樣的結構,它具有穩定染色體末端結構,防止染色體DNA降解和末端融合,保護染色體結構基因,調節正常細胞生長等作用。同種生物不同組織的細胞,甚至相同組織的不同細胞由於處於不同的生命時間,端粒的長度也不一樣。
  • The FASEB Journal:逆轉生命時鐘,延長細胞端粒
    2015年1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最近聲稱他們將編碼TERT的mRNA改造後送入人體細胞內後,發現端粒得到了快速而有效延長。端粒位於染色體的末端,充當基因組的保護帽。它一直被認為與衰老和疾病有相當的關係。正常年輕人的端粒包含8000-10000個核苷酸。每一次的細胞分裂,端粒都會隨著DNA複製而縮短。當端粒的長度到達一個臨界值,細胞就會停止分裂或者死亡。這也是用細胞作為實驗材料的局限性之一:細胞傳代一定次數之後就不能再使用。而研究人員如何在體細胞內延長端粒?
  • 人類DNA端粒長度決定壽命 嬰兒出生便可預測
    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科學家發現通過測量嬰兒的基因能夠預測出未來的壽命。人體DNA分子具有顯示預期壽命的信息,並且在嬰兒剛出生之日起就能進行預測分析。人類預期壽命取決於DNA端粒長度,科學家將端粒描述為:「它能夠起到鞋帶末端塑料保護層的作用」,它將保護染色體不被損耗。
  • 哈佛科學家開發預測壽命的「生命時鐘」
    哈佛科學家開發預測壽命的「生命時鐘」 2020-10-09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撥慢''生命時鐘『』
    科學家們經研究證實,如果缺少甲狀腺素,人就會感到渾身乏力,不想吃東西,症狀和生產後的雌性章魚一模一樣;而一旦停止分泌甲狀腺素,人體很快就會衰竭而亡。怎樣撥慢「生命時鐘」找到了死亡的根本,人類延長壽命就有了希望。但是問題出現了,把年老者的腦垂體切除掉,雖然可以杜絕「死亡激素」的產生,但同時也斷絕了人類必需的其他各種激素,這並不是行之有效的益壽方法。
  • 科學家發現,端粒可用新物質代替,人類壽命有望突破120歲!
    科學家發現,端粒可用新物質代替,人類壽命有望突破120歲!每個人都對生都充滿了渴望,這也是很多人積極尋找壽命延長方式的原因之一,在日本衝繩有一個聞名於世界的第一長壽村,這裡的百歲老人數量是美國的10倍左右。
  • 測量嬰幼兒DNA端粒長度可預測他們未來壽命
    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壽命長短取決於端粒長度,它可以保護染色體免遭磨損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方法能夠預測某人的壽命長短——通過測量他們嬰兒時期基因端粒長度。  預期壽命可在人類DNA信息中讀取,甚至是剛出生的嬰兒便能預測出他們的壽命。
  • 談談端粒和端粒酶的那些事兒
    端粒衰老理論細胞每經過一次分裂,端粒都會丟掉一點點,當端粒無法再縮短時,細胞就會因為無法分裂而死亡,端粒也因此被科學家們稱為「生命時鐘」。因此,端粒的縮短被認為是細胞衰老的生物學標記。也就是說,端粒的長度決定了細胞分裂的次數,控制著細胞衰老和死亡的過程,進而決定人的壽命長短。
  • 專訪諾獎得主:解密人類長生不老「開關」——端粒
    其實,前沿科學早已揭開了人類衰老的密碼,這個密碼就是存在於染色體上的「端粒」。近日,記者專訪了端粒和端粒酶研究領域的先驅、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伊莉莎白•H•布萊克本博士,請她揭開端粒———這個關係人類健康與壽命的神秘物質的面紗。
  • 哈佛醫學院開發AI生命時鐘,能夠預測剩餘壽命
    近日,哈佛醫學院 Blavatnik 學院遺傳學教授 David Sinclair 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開發了兩個時鐘,即 FRIGHT 時鐘和 AFRAID 時鐘,成功在老年小鼠中預測其生理年齡和實際壽命。該研究於 9 月 15 日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雜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