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或許存在生命時鐘,撥慢它,讓癌症遠去長壽來到

2020-12-04 關你健康

「藝術並不超越大自然,不過會使大自然更美化。」欣賞藝術作品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從中悟到更多生命的道理,這世界也許就會由此更美。

當代藝術魔法大師達利,是西班牙人,他的超現實主義畫作以非凡的想像力刺激著人們的視覺,達利的畫作充滿了夢境與幻覺。《記憶的永恆》是達利的代表作之一,空曠的海灘上躺著一隻似馬非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個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頭荒誕地組合在一起的人頭殘部;怪物的一旁有一個平臺,平臺上長著一棵枯死的樹。鐘錶都變成了柔軟的有延展性的東西,它們顯得軟塌塌的,或掛在樹枝上,或搭在平臺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這些用金屬、玻璃等堅硬物質製成的鐘表在太久的時間中已經疲憊不堪了。

那躺著的怪物是畫家對人類命運的聚焦嗎?他是不是想表達隨著時間的流逝,生命體必將死亡和腐朽,唯有記憶,那些曾划過時空的生命印痕,或者說精神,是永存的?

生命現象的事實是,作為生命體基本構成的細胞,正如達利所描繪,終將老化和死亡。在實驗室條件下,大部份的細胞在經過不超過100分裂後就會老化。

在近幾十年來的生物學研究中,科學家在研究導致細胞老化死亡的基因時,發現了一種叫端粒的物質,端粒存在於染色體的頂端,本身沒有密碼功能。但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點,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了。由此,科學家將端粒視為「生命時鐘」。

1984年,科學家在對單細胞生物進行研究後,發現了一種能維持端粒長度的酶,並發現了這種酶在人體內的奇特作用:除了人類生殖細胞和部分體細胞外,端粒酶對其它細胞不起作用,但它能維持癌細胞端粒的長度,使用無限擴增。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能控制端粒酶,用抑制酶的方法,就可對抗癌細胞的分裂,從而戰勝癌症;對常人如果給以恰當的端粒酶,則可以使「細胞不老」,人的壽命就可以大幅地延長。期盼科學家能早日找到撥慢生命時鐘的可行方案,加油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版權申明 《關你健康》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相關焦點

  • 如何撥慢''生命時鐘『』
    經過40多天的孵化,這條雌性章魚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與人類不同,章魚是沒有思想的,因此它不會因為知道自己將要做母親了就變得溫順起來。因此專家們覺得,肯定有某種生理的變化「導演」了雌性章魚在排卵後的死亡之旅,而這或許與人類的死亡也存在著一定的關係。因此,動物學家對章魚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
  • 中國合肥科學家企業家講壇《撥慢生命的時鐘》合肥科技館開講
    9月20日,全國科普日期間,中國合肥科學家企業家講壇第245講《撥慢生命的時鐘》在合肥科技館開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銳博士將結合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一一介紹影響人類生命的內、外因素,帶領大家一起探索生命的奧秘
  • 細胞內「突變時鐘」能告訴你何時會得癌
    答案或許可以由人體幾乎每個細胞內都有的兩個「突變時鐘」來告訴我們。英國科學家的這一發現將有助於深入了解癌症的起因,掌握如何健康老去的秘訣。而如果能讓這些「時鐘」走慢點,就有可能改變癌症的進程,甚至延緩衰老。人體中有些基因突變似乎以恆定的速度在逐年累積,造成DNA受損,從而導致癌症。
  • 人類長壽的希望,也許就藏在一群叫阿米什人的北美土著身上
    極度衰老的跡象一應俱全,而同一個實驗室(芝加哥的芬伯格醫學院實驗室)內,與之年齡相仿的小鼠卻充滿了青春活力。這些嚴峻的生命體徵意味著沃恩的實驗進展十分順利。這隻小鼠經過了基因修飾,體內產生了過多會加速衰老的PAI-1蛋白。雖然它本來年齡不大,但從生物學角度來說已經時日無多。
  • 新「分子時鐘」可預測癌症發生的風險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表明,生命周期中細胞分裂導致的DNA分子變異積累可被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此結果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上。研究人員利用計算建模方法設計了一個「分子時鐘」,並利用它對個體特定組織生命周期中細胞分裂的次數進行估算。
  • 宇宙中存在一個基本時鐘?
    但在描述引力的廣義相對論中,時間是「可塑的」,它能以奇怪的方式變化,位於引力場不同位置的時鐘會以不同的速度「擺動」。例如當靠近大質量物體時,時鐘「擺動」的速度會變慢,而這並不只是一種「奇怪的學說」,在地球表面的時鐘的確滯後於處於軌道衛星上的時鐘。
  • 時鐘雖然不會變慢,但時間真的會變慢,鍾慢效應與狹義相對論
    而時間與它們不同,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很多人甚至認為時間是不存在的,認為時間只是一種人為的計量概念,是用來記錄物體運動和變化的。在宏觀世界中,時間的確是用來計量物質變化的,但這種計量方式並不是人為所發明的,時間真實存在,且與空間密不可分。時間真實存在,且與空間密不可分,所以二者並稱為時空。
  • 【1073】新「分子時鐘」預測癌症更近一步
    日前,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基因組生物學》雜誌上合作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 人體確認存在新的DNA結構,或與人類衰老、癌症有重大關聯
    原標題:人體確認存在新的DNA結構,或與人類衰老、癌症有重大關聯 我們距離 DNA 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已經過去了 65 年。 不過,在當時,科學家們認為,i-motif 偏好的環境是可以在實驗室內創造的,但似乎不會在體內自然發生,因此科學家認為它不可能存在於人體細胞中。而且,在此次發現之前,科學家也只有在體外見過它,而不是在活細胞中。因此,人們對於這種結構的意義曾充滿質疑。
  • 在長壽村買房的癌症病人,和被汙染的「療養聖地」
    (癌症分享講座) 雖然擁有「長壽之鄉」的美譽,但巴馬當地基礎醫療條件落後,每當有在業界較為知名的醫生前來舉辦講座,很多癌症患者都會抓住機會,
  • 關於端粒-我們可以逆轉生命時鐘嗎?(中德雙語)抗衰老系列視頻
    我們可以逆轉生命時鐘嗎?端粒,就好像我們細胞中的生物鐘一樣,有人也稱它為我們的「生命時鐘」。三位美國科學家,加利福尼亞舊金山大學的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卡羅爾·格雷德、哈佛醫學院的傑克·索斯塔克,憑藉「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這一成果,揭開了人類衰老和罹患癌症等嚴重疾病的奧秘,並獲得了200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科學家設計新的「分子時鐘」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
    科學家設計新的「分子時鐘」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 2016-10-19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0月3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研人員在《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雜誌上合作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生命周期中細胞分裂導致的DNA分子變異積累可以被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
  • 病毒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它或許是解開生命起源的密碼
    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們都知道蝙蝠是一個行走的病毒庫,它體內攜帶著大量的不同種類的病毒,但是它自己卻不會發病,原因就在於蝙蝠與病毒在長期共生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不斷進化和免疫系統的不斷升級人類也是一樣,任何一場由病毒引發的瘟疫,或許會有很多人因此而喪生,但是還是會有更多的人能夠逃過死神的魔爪。比如,當年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一些在重災區每天和屍體打交道的人並沒有收到感染,這些人並不是他們防護工作做得多麼到位,而是這些人的體內自行產生了抗體,這才使得他們不會被感染。
  • 改善人體內環境 癌症或可「自愈」
    N海都記者 曾有報導,美國癌症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大約有10%的癌症患者在不接受任何治療或接受少量治療的情況下出現自愈,癌症一經自然消退很少復發。該協會對176例自然消退的癌症病人進行了長期的觀察,發現只有10例復發,2例轉移。進一步研究發現,原來人體內有一套完整的防衛機構——免疫系統,人體免疫系統的和諧是癌症自然消退的主要原因。
  • 癌症為什麼會存在?從遠古生物、大象和老鼠說起
    北京時間8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癌症是死亡的代名詞,嚴重影響了人類的健康和生活,吞噬無數年輕患者的生命,折磨著我們親人的晚年生活,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癌症為什麼會存在?有什麼好辦法治癒嗎?進化是腫瘤行為的核心,通過了解癌症細胞為什麼會進化,科學家可能會發現治療癌症的最新方法。
  • 人們雖然都珍愛自己的生命,卻不知地球與人體存在著全息性
    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人類,與人體生命關係最直接的莫過於地球。人們都想健康長壽,但是對生命健康的真理卻知之甚少。人們只知用雞鴨魚肉填充肚皮,服用營養品補品,以求健康,反而難怪病癒多,一些常見病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長期以來,人類在對性命的認識存在著誤區,對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中醫學、道醫學和養生學漠然視之,否定自己的根文化,有人甚至提出要廢除中醫。
  • 「時鐘變慢效應」讓時間變成了相對的,絕對時間也不存在了
    後來發現在月亮上不存在空氣阻力,一根羽毛和一個鉛球以同樣的速度下降,在伽利略的基礎上,牛頓提出它的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也是如此的優美、和諧、簡單。在速度慢的世界裡確實不可能,但是在速度快的世界裡,速度快到可以跟光速相比的時候,這事兒就可能了。
  • Nature:長壽基因PHA-4 生命衰老的控制開關
    Nature:長壽基因PHA-4 生命衰老的控制開關 來源:生物谷 2007-05-08 09:09 Nature:長壽基因PHA-4  生命衰老的控制開關  由生物專家安德魯
  • 得看「生命時鐘」- 端粒
    我們人體內有23對染色體,一半來自於爸爸,一半來自於媽媽。端粒(Telomere)是存在於真核細胞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重複DNA序列。(TTAGGG),它與端粒結合蛋白一起構成了特殊的「帽子」結構,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打個比喻,如果把染色體比作一根鞋帶,那麼端粒就類似於鞋帶兩端的保護套,保護鞋帶(染色體DNA)不被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