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壽村買房的癌症病人,和被汙染的「療養聖地」

2021-01-15 騰訊網

廣西巴馬,因自然環境優越、長壽老人眾多而成為長壽「瑞聖地」。

資料顯示,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該縣有1958位80~99歲老人,69位百歲以上的壽星,其中年齡最大的135歲,每10萬人中有百歲以上長壽者30.8人,居世界第一。

(長壽「瑞聖地」巴馬)

30年前的巴馬,是個神隱於桂西北山水間的原生態村落,遠不如現在這般繁華。當時的巴馬雖然山高路遠交通閉塞,但是田舍農家散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就像天生長在自然山水中一樣。農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儼然一片不為人知的世外桃源。

(巴馬)

1991年的一次轉折打破了巴馬封閉原始的境地。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率領考察團考察巴馬後,在學會第13次年會上宣布巴馬為世界第5個長壽之鄉。

從此,巴馬作為「長壽村」的佼佼者而被人們廣泛關注,時至今日已成為響噹噹的「養生界大IP」,迎來送往了一批又一批養生客。

(巴馬養生客)

巴馬的火爆讓大批養生者慕名而來,其中許多是被稱為「候鳥人」的養生客。

候鳥人,特指租住在巴馬的養生客。他們往往秋季到來,第二年春夏之交離開,像候鳥般周期性「遷徙」,他們中的近半數人為癌症患者。

(在百魔洞參觀的養生客們)

在一場關於癌症治療的講座上,一位患者分享了自己的抗癌故事。他因患有膽管癌已經進行了兩次大手術。作為治癒率極低的膽管癌患者,他已在巴馬生活了七年,言至動情處,他激動地抱起了為其主刀的醫生。

(癌症分享講座)

雖然擁有「長壽之鄉」的美譽,但巴馬當地基礎醫療條件落後,每當有在業界較為知名的醫生前來舉辦講座,很多癌症患者都會抓住機會,問問醫生自己目前身體狀況。

(一位患者在向醫生詢問病情)

每天傍晚,來自各地的「候鳥人」排列整齊地站在位於盤陽河畔的廣場上做養生操,他們的生活也規律得一如動作齊整的養生操。據一位癌症患者說,那裡的磁療效果很好,所以在這裡建了一個廣場供人們療養。

(在廣場做操的養生客們)

自從「長壽村」的牌子被打響後,整個巴馬統統圍繞著「養生」二字而建設——百魔洞開闢了特色磁療區;植被豐富區域設置有吸氧區;多個取水點上人們提著各色容器前來接取山泉水,據說泉水因為水質好,大多數人都是直接飲用;至於長壽的老人們,則是巴馬的金字招牌。

(植被豐富區域的吸氧區)

在巴馬,參觀長壽老人的家已成為養生人和遊客們的固定項目。百歲老人們在家中接待過一波又一波前來探望她的養生旅行團。每位遊客都會為他們送上紅包表示慰問,也有許多人好奇地向他們探討長壽秘訣。

(遊客在百歲老人家參觀)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生意,20年來,巴馬如同打了雞血般飛速發展。

「候鳥人」們的到來無疑盤活了當地經濟,養生機構和商家遍地開花。

(巴馬的養生商品店)

據統計,來到巴馬縣坡月村養病的癌症患者佔「候鳥人」的40%以上,他們不斷嘗試各式療法抗癌,試圖在「長壽之鄉」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

而養生機構也不失時機地向這類人群推薦各種抗癌方法。

(一位在針灸的胰腺癌患者)

養生保健品更是呈幾何式增長。坡月村和八盤屯的街道上,多數門店是養生商品店、養生館和養生特產攤位。從包裝精美的巴馬礦泉水到瑤族藥浴;從特產火麻油到長壽酒......大部分巴馬村特產都被貼上養生標籤。

(被貼上養生標籤的巴馬特產)

地產開發商也從中嗅到商機,樓盤、酒店等投資項目紛紛與「養生」概念捆綁。在巴盤屯,一家公司正打造「全球高端養生旅居目的地」。在坡月村,一家養生房地產項目以「0.58高斯地磁」為賣點銷售養生房,一套34平方米的住房,售價40萬元。

(養生地產)

然而由於缺乏統一規劃和有效管理,供人們養生療養的「握手樓」越建越多,生活汙水隨意排放,當年山清水秀的巴馬淪為大型保健中心,鄉村的痕跡整逐漸被城市所抹除。

(握手樓)

據居民透露,十多年前,盤陽河水可以直接飲用。而如今,盤陽河坡月村至百馬村一帶河段的特有物種——油魚因對水質環境敏感以難以生存,目前數量已經很少。有人則戲稱巴馬與過去相比已面目全非,以前的空氣裡帶著清甜甘冽的味道,而現在每呼吸一口都是商業氣息。

(盤陽河)

夜幕降臨,當周邊的山水隱匿在夜色中後,供人們養生居住的一片片民房中的燈光次第亮起,這些房子密密麻麻地緊挨著,看上去與深圳的下沙、廣州的車陂以及許多城市裡的城中村並沒有任何區別。

(夜色下的巴馬)

(1)高強度地磁

在眾多由商家炒作、包裝出來的巴馬養生賣點當中,最著名的是高強度地磁,小分子弱鹼性泉水以及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

百魔洞是巴馬特別響亮的一張名片。從表面看,它與所有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石灰巖溶洞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區別。但據宣傳資料顯示,巴馬位於「直接切過地球地幔層的斷裂帶上」,因此地磁十分強。而百魔洞則處於地磁最強烈的地點。

(百魔洞中的遊客們)

在「巴馬磁場」的作用下,地磁能改善人體血液循環、促進骨細胞增殖、降三高,防動脈硬化、防癌抗癌......「包治百病」的治癒能力簡直能與同樣磁技能爆表的萬磁王相比。這也是吸引人們常駐巴馬養生的一大賣點。

(百魔洞中的遊客)

那麼問題來了,地磁真能治病嗎?

地磁是地球內部存在的天然磁場現象,磁場的大小受巖石和礦體影響比較大。

科研機構通過磁力儀對巴馬的地磁強度進行測試,發現在巴馬縣境內,石山地區的地磁強度普遍高於土山丘陵地區的地磁強度。石山中礦物質的磁化是導致該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豐富的錳、鋅、鎂、鐵等礦物質在地磁場的作用下產生磁化,因而產生了較高的磁場。

(百魔洞的門票每人80元,這對於很多前來養生的人而言並不便宜。有人會選擇在洞口休息,以此達到「接近磁場」的效果。)

但磁場高不等於能治病。磁場生物效應的複雜性使得國內外對它的研究一直處於艱難的狀態,尚沒有任何科學數據及實驗表明磁場能治癒人體疾病。

其實,磁場是個相當老套的話題了。流行於上世紀90年代的各種砭石、磁石手鐲項鍊,以及後來出現的磁療床之類的「偽科學」養生產品,都有著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2)小分子弱鹼性泉水

巴馬泉水與地磁同樣出名。宣傳資料賦予它3大好處:地磁導致水分子團很小,有利於人體吸收;pH值在7.2~8.5之間,呈弱鹼性,接近人體pH值;富含各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種種特點使它具有抗菌、抗病毒以及炎症的效果......

(打山泉水的老人們)

水的分子式是H O,水分子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會形成「氫鍵」,15~20個水分子通過氫鍵作用聚合在一起形成水分子簇,就是大分子團水。而水中的其他物質、礦物質之類會打斷連接力較弱的氫鍵,讓水分子團簇變小,6個以下的水分子締結的分子團就是小分子團。水分子團大小受溫度的影響很大,溫度升高水分子團就會變小。不管是大分子水還是小分子水本質上沒區別。

要想獲得一杯小分子水其實很簡單——把水燒開吧!

弱鹼性也是巴馬水當中打出來的一大炒作概念。

水的酸鹼性是由水中的離子決定的。如果氫離子含量較大,水就呈酸性,礦物離子含量較大,水呈鹼性。但離子狀態都不穩定,所以水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中性。

至於人體pH值,許多專家早就論證過,人體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pH值。比如空腹時,胃液pH值在2左右,屬強酸性;正常人血液pH值在7.35~7.45,屬中性;而腸液pH值可達8.4~8.5,屬鹼性。

健康人血液中的pH值不會被輕易改變,它的上升和下降表明出現了鹼中毒或酸中毒的情況。所以如果一個人喝了幾杯弱鹼性水就能改變血液中的pH值,那說明他快進ICU了。

插句題外話,創造「酸鹼體質」的美國人羅伯特·歐陽承認「pH值理論」就是場騙局,並因非法行醫於2018年被當地法院判罰1.05億美元。

(美國 「酸鹼體質」創始人羅伯特·歐陽被罰1億美元)

人體獲取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來源大部分來自於食物。相較於各種食物,水中的礦物含量微乎其微。一天喝進去2000毫升礦泉水,所得的鈣也只佔推薦攝入量的1%,還不如一口牛奶補得多。

所以,哪怕是礦泉水聲稱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那也只是比白開水多了而已,遠不如食物豐富。

(3)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

巴馬的空氣富含大量負氧離子,因此被包裝成「空氣中的維生素」,具有促進新陳代謝、振奮精神、消除呼吸道炎症等功效。在談療效前,我們先來科普下什麼是負氧離子。

在自然環境中,空氣中的一些分子由於電磁波(如可見光、紫外線等)受熱或大氣放電作用而釋放出自由電子,若電中性的分子「俘獲」這些電子後,即成為了「空氣負離子」。由於氧氣本身「俘獲」這些電子的能力很強,因此大氣中負電性離子絕大部分都是負氧離子。

(巴馬)

負氧離子很容易和它接觸的物體進行電荷交換和化學反應。汙濁空氣中,汙染物顆粒很多帶有正電荷,當負氧離子與它們接觸後會發生電荷中和,使負氧離子變為了不帶電的氧分子或氧化物。因此空氣越汙濁,負氧離子的「壽命」越短,而空氣潔淨時,負氧離子比較「長壽」。

所以說負氧離子只是衡量空氣品質好壞的一個指徵。

負氧離子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然而一旦進入肺部,豐富的水環境讓負氧離子迅速分解為氧氣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則被體內過氧化氫酶進一步分解為氧氣和水。因此,負氧離子在體內會「迅速陣亡」,更別說進入血液了。所以「淨化血液」「修復細胞」的功效是達不到的。

由此可見藉由負氧離子打出的「療效」牌有多不靠譜。

當然,現代工業化所造成的大氣汙染為人們的健康帶來許多威脅,巴馬遠離工業汙染,同時植被豐富,新鮮純淨的空氣值得珍惜。

能量、磁場,小分子......當太多常人無法理解的詞彙堆砌在一起時,似乎顯得「高深莫測」,科學與玄學混合成了一道不明覺厲的大雜燴。其實對於許多養生客來說,心理暗示的效果比萬能的地磁、療效十足的泉水和新鮮的空氣來得更真切。

將巴馬推向「長壽村NO.1」的日本人森下敬一曾被人質疑為擅長營銷的偽專家,而他旗下公司也徵收了人們大波智商稅。

拋開「長壽」利益鏈上的虛假信息與偽科學,巴馬作為一個有山有水,擁有大面積綠化、新鮮的空氣和宜人氣候的縣城,可以算得上是不錯的療養地。

衷心希望巴馬能夠回歸巴馬,有青山有綠水,合理商業化,不浮誇,不虛假。

相關焦點

  • 「癌症村」走不出的「死亡地帶」?
    翻開報紙,常看到刺痛心靈的字眼:「癌症村」。《健康時報》刊登了天津市北辰區西堤頭鎮劉快莊村和西堤頭村兩個「癌症村」的報導,西堤頭村這5年死於癌症的約有近300人,已患癌症但還活著的有60~80人,而劉快莊村死於癌症的在150人以上。上個月,新華社還報導了廣東省翁源縣上壩村這個「癌症村」,曾是一個水草豐美的魚米之鄉,當地民間曾有歌謠流傳:有女要嫁江河村,不愁吃來不愁穿。
  • 廣西巴馬的百魔洞,遊客磁療養生聖地,相傳可治百病?
    故而得此名,地處廣西長壽之鄉巴馬,是巴馬生態旅遊的主要景點,洞內富含負氧離子,地磁強度高。成為了吸氧、做磁療的聖地,每天不計其數的外地人在洞內打坐療養。這些外地人有短住的,有長住的,來來往往,被稱為「候鳥人」。而長年累月洞內打坐磁療竟然相傳可治百病?
  • 中國的「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長壽村,如今卻面目全非!
    傳說在廣西的西北部,有一個叫做巴馬的地方是長壽聖地,這裡有著兩位百歲老人,也是老壽星們聚集的地方。長壽村是偏遠山溝裡的小村莊,這裡的人口不多,百歲老人很多,這裡的人都很健康,聽說很多數人都是無疾而終。
  • 揭秘河北癌症村:中國十大恐怖的癌症村盤點(圖)
    原標題:揭秘河北癌症村:中國十大恐怖的癌症村盤點(圖)據悉,今年8月,科技部啟動了「《中國癌症地圖集》編制」項目,項目成果預計於2017年出爐。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表示,新版癌症地圖,將更全面地了解我國目前癌症負擔的分布,尤其是確定哪些地方高發,可以提高惡性腫瘤病因學的研究效率。
  • 被遺忘的「癌症村」: 汙名、逃離與抗爭
    「癌症—汙染」的認知與風險應對——基於若干「癌症村」的經驗研究2010年12月,我們就「環境—健康」話題對廣東韶關的北壩村、泠橋村、江西上饒的澗南村和浙江嘉興的西橋村進行了調查。這四個村莊都受到比較嚴重的工業汙染,村民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異常,被當地村民或媒體稱為「癌症村」。
  • 為什麼癌症病人越來越多,癌症的真相是什麼?
    所以,腫瘤的危害主要有兩大方面第一,腫瘤細胞直接斬殺、或者擠壓其鄰近的正常細胞,以擴展地盤這就會導致局部的功能受損比如食道癌佔據了食道的空間,影響進食肺癌佔據了肺的空間,影響呼吸第二,腫瘤消耗由於腫瘤血運豐富,吸收營養能力強正常的人體組織「搶食」根本搶不過腫瘤導致病人逐漸消瘦
  • 「長壽村」人之所以長壽的秘密是什麼?科學家解開驚天謎團
    作者: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研究員 陳晨關鍵詞:生態級負離子巴馬瑤族自治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個山區縣,是世界五個長壽村之一,以百歲老人之多而聞名遐邇。研究發現,長期居住在巴馬地區的村民,患有三高以及癌症的機率很低,這也正是巴馬長壽老人數量居高的原因。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北京仙人洞村:「長壽村」的逆襲
    上任後的走訪中,張立英驚喜地發現仙人洞村是一個長壽村,而長壽老人共同的秘訣竟是「喜食素食」,這給了她靈感,她想用素食這把金鑰匙重新點亮這座村。張立英做到了,仙人洞村「紅了」。大批遊客慕名而至,為的就是一嘗這裡的素食美味。去年,仙人洞村實現文旅經濟總收入630萬元,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12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3.5萬元。
  • 癌症病人輸血有害嗎
    網上有一篇關於癌症病人輸血的文章流傳很廣,連有些專業醫生都轉。在搜尋引擎搜索「癌症病人輸血」這篇文章的內容也往往是在第一個。這篇文章的大體思想是建議癌症病人謹慎輸血,因為輸血對癌症病人有害,可以破壞人的免疫系統,降低生存率。
  • 江津:四屏鎮立足"富硒富氧"發展健康療養產業
    在《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中,重慶市江津區四屏鎮被定位為健康療養型特色小城鎮,與著名的巴馬甲篆鎮位列同一名單。    「這個結果,我們完全沒想到!」近日,四屏鎮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四屏是2014底才新設立的鎮,總人口只有1.2萬人,城鎮常住人口只有1500人,無論是建鎮歷史,還是常住人口、經濟總量,在眾多申報鎮街中都是排名靠後的。
  • 癌症病人吃什麼水果好?
    癌症病人原則上吃什麼水果,是沒有禁忌的,吃任何水果都可以。水果富含各種維生素,也富含膳食纖維,對病人有益,但是它有個缺點,那就是糖分比較高,富含果糖和葡萄糖。這樣可能會有利於血糖的升高,因為葡萄糖是腫瘤最重要的供能底物,也就是說癌細胞,它更能攝取葡萄糖來作為自己生存的能量基礎,所以說我們給癌症病人的飲食模式裡面應儘量減少葡萄糖的供應。
  • 癌症病人能吃補品嗎?中醫說,癌症病人吃補品有講究,不能亂吃
    對於病人我們總是在說,十病九虛,需要大補。可是對於癌症病人來說吃補品有用嗎?有人說癌症病人不能吃補品,會滋養癌細胞的生長,也有人說癌症病人必須吃補品,不然的話身體營養流失太快會加重病情導致系列的併發症,一發不可收拾。到底,中醫說,癌症病人吃補品有講究,不能亂吃!隨著醫學領域的不斷研發,補品對於癌細胞的作用也有了進一步的研究。我們就以常見的人參、靈芝來說說。
  • 晚上配電房噪音 買房如何避免噪音汙染
    買房如何避免噪音汙染?晚上配電房噪音可以用地毯來減少噪音,地毯的隔音效果是非常好的。地毯不僅能緩衝走路的聲響,腳感柔軟,坐著、躺著、趴著都很舒適。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加裝降噪窗,降噪窗的玻璃類似於雙玻璃。
  • 癌症病人忌用紅外線治療儀
    一臺原本有紅外線功能的足療儀,店員隨口「減掉」了儀器的這一功能,險些給癌症病人的康復造成難以預測的危害。  漢陽張女士在漢陽鍾家村購物時,被武漢金泰家用電器商店的店員拉進了店,店員稱,看張女士的臉色不好,需要多做足療以促進飲食和睡眠。張女士告訴店員,自己剛做完癌症化療手術,確實吃不香睡不安,但醫生不讓用紅外線類產品。
  • 癌症病人是可以吃雞蛋來補養身體,增強體質和抗癌能力
    癌症病人是可以吃雞蛋來補養身體,增強體質和抗癌能力 來源:北京青年報時間:2020-11-25 09:27:13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80萬,死亡人數約229萬,發病率及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不過,我們也不必談「癌」色變。國際經驗表明,採取積極預防、早期篩查、規範治療等措施,對於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顯著效果。今天就與大家聊一聊,在與「癌症」對抗的路上,那些擾亂人心的謠言。
  • 美國癌症病人:能否熬到疫情過去
    4月19日,在美國紐約一家醫院,醫護人員運送病人。圖/新華社每年,即使採用標準的治療方法,僅在美國,預計也會有60萬癌症死亡病例,這比預測新冠疫情死亡人數的10倍還多。但因疫情的影響,美國的腫瘤醫院已經減診80%,推遲了就診和非緊急手術時間。
  • 癌症病人臨死當天表現 癌症晚期症狀有哪些
    癌症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很多人都不願面對癌症,但是有時候,病情兇猛,不得不面對親人朋友的離開。癌症可以說是相當兇險的疾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各個癌症在臨時當天的表現。希望大家可以在沒有得癌症的時候做好預防。儘量遠離癌症。每個癌症在走向死亡之前的表現都是不一樣的。癌症病人死前的徵兆比較複雜,不是單一呈現的。
  • 做到這幾點照樣能長壽
    中國是糖尿病第一大國,目前糖尿病人已經達到1.14億,這麼多人得糖尿病,對國家也是一種負擔,所以國家越來越重視糖尿病的防控工作,目的就是讓糖尿病人健康長壽,不得併發症。經常有糖尿病朋友問:得了糖尿病能長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