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巴馬,因自然環境優越、長壽老人眾多而成為長壽「瑞聖地」。
資料顯示,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該縣有1958位80~99歲老人,69位百歲以上的壽星,其中年齡最大的135歲,每10萬人中有百歲以上長壽者30.8人,居世界第一。
(長壽「瑞聖地」巴馬)
30年前的巴馬,是個神隱於桂西北山水間的原生態村落,遠不如現在這般繁華。當時的巴馬雖然山高路遠交通閉塞,但是田舍農家散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就像天生長在自然山水中一樣。農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儼然一片不為人知的世外桃源。
(巴馬)
1991年的一次轉折打破了巴馬封閉原始的境地。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率領考察團考察巴馬後,在學會第13次年會上宣布巴馬為世界第5個長壽之鄉。
從此,巴馬作為「長壽村」的佼佼者而被人們廣泛關注,時至今日已成為響噹噹的「養生界大IP」,迎來送往了一批又一批養生客。
(巴馬養生客)
巴馬的火爆讓大批養生者慕名而來,其中許多是被稱為「候鳥人」的養生客。
候鳥人,特指租住在巴馬的養生客。他們往往秋季到來,第二年春夏之交離開,像候鳥般周期性「遷徙」,他們中的近半數人為癌症患者。
(在百魔洞參觀的養生客們)
在一場關於癌症治療的講座上,一位患者分享了自己的抗癌故事。他因患有膽管癌已經進行了兩次大手術。作為治癒率極低的膽管癌患者,他已在巴馬生活了七年,言至動情處,他激動地抱起了為其主刀的醫生。
(癌症分享講座)
雖然擁有「長壽之鄉」的美譽,但巴馬當地基礎醫療條件落後,每當有在業界較為知名的醫生前來舉辦講座,很多癌症患者都會抓住機會,問問醫生自己目前身體狀況。
(一位患者在向醫生詢問病情)
每天傍晚,來自各地的「候鳥人」排列整齊地站在位於盤陽河畔的廣場上做養生操,他們的生活也規律得一如動作齊整的養生操。據一位癌症患者說,那裡的磁療效果很好,所以在這裡建了一個廣場供人們療養。
(在廣場做操的養生客們)
自從「長壽村」的牌子被打響後,整個巴馬統統圍繞著「養生」二字而建設——百魔洞開闢了特色磁療區;植被豐富區域設置有吸氧區;多個取水點上人們提著各色容器前來接取山泉水,據說泉水因為水質好,大多數人都是直接飲用;至於長壽的老人們,則是巴馬的金字招牌。
(植被豐富區域的吸氧區)
在巴馬,參觀長壽老人的家已成為養生人和遊客們的固定項目。百歲老人們在家中接待過一波又一波前來探望她的養生旅行團。每位遊客都會為他們送上紅包表示慰問,也有許多人好奇地向他們探討長壽秘訣。
(遊客在百歲老人家參觀)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生意,20年來,巴馬如同打了雞血般飛速發展。
「候鳥人」們的到來無疑盤活了當地經濟,養生機構和商家遍地開花。
(巴馬的養生商品店)
據統計,來到巴馬縣坡月村養病的癌症患者佔「候鳥人」的40%以上,他們不斷嘗試各式療法抗癌,試圖在「長壽之鄉」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
而養生機構也不失時機地向這類人群推薦各種抗癌方法。
(一位在針灸的胰腺癌患者)
養生保健品更是呈幾何式增長。坡月村和八盤屯的街道上,多數門店是養生商品店、養生館和養生特產攤位。從包裝精美的巴馬礦泉水到瑤族藥浴;從特產火麻油到長壽酒......大部分巴馬村特產都被貼上養生標籤。
(被貼上養生標籤的巴馬特產)
地產開發商也從中嗅到商機,樓盤、酒店等投資項目紛紛與「養生」概念捆綁。在巴盤屯,一家公司正打造「全球高端養生旅居目的地」。在坡月村,一家養生房地產項目以「0.58高斯地磁」為賣點銷售養生房,一套34平方米的住房,售價40萬元。
(養生地產)
然而由於缺乏統一規劃和有效管理,供人們養生療養的「握手樓」越建越多,生活汙水隨意排放,當年山清水秀的巴馬淪為大型保健中心,鄉村的痕跡整逐漸被城市所抹除。
(握手樓)
據居民透露,十多年前,盤陽河水可以直接飲用。而如今,盤陽河坡月村至百馬村一帶河段的特有物種——油魚因對水質環境敏感以難以生存,目前數量已經很少。有人則戲稱巴馬與過去相比已面目全非,以前的空氣裡帶著清甜甘冽的味道,而現在每呼吸一口都是商業氣息。
(盤陽河)
夜幕降臨,當周邊的山水隱匿在夜色中後,供人們養生居住的一片片民房中的燈光次第亮起,這些房子密密麻麻地緊挨著,看上去與深圳的下沙、廣州的車陂以及許多城市裡的城中村並沒有任何區別。
(夜色下的巴馬)
(1)高強度地磁
在眾多由商家炒作、包裝出來的巴馬養生賣點當中,最著名的是高強度地磁,小分子弱鹼性泉水以及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
百魔洞是巴馬特別響亮的一張名片。從表面看,它與所有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石灰巖溶洞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區別。但據宣傳資料顯示,巴馬位於「直接切過地球地幔層的斷裂帶上」,因此地磁十分強。而百魔洞則處於地磁最強烈的地點。
(百魔洞中的遊客們)
在「巴馬磁場」的作用下,地磁能改善人體血液循環、促進骨細胞增殖、降三高,防動脈硬化、防癌抗癌......「包治百病」的治癒能力簡直能與同樣磁技能爆表的萬磁王相比。這也是吸引人們常駐巴馬養生的一大賣點。
(百魔洞中的遊客)
那麼問題來了,地磁真能治病嗎?
地磁是地球內部存在的天然磁場現象,磁場的大小受巖石和礦體影響比較大。
科研機構通過磁力儀對巴馬的地磁強度進行測試,發現在巴馬縣境內,石山地區的地磁強度普遍高於土山丘陵地區的地磁強度。石山中礦物質的磁化是導致該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豐富的錳、鋅、鎂、鐵等礦物質在地磁場的作用下產生磁化,因而產生了較高的磁場。
(百魔洞的門票每人80元,這對於很多前來養生的人而言並不便宜。有人會選擇在洞口休息,以此達到「接近磁場」的效果。)
但磁場高不等於能治病。磁場生物效應的複雜性使得國內外對它的研究一直處於艱難的狀態,尚沒有任何科學數據及實驗表明磁場能治癒人體疾病。
其實,磁場是個相當老套的話題了。流行於上世紀90年代的各種砭石、磁石手鐲項鍊,以及後來出現的磁療床之類的「偽科學」養生產品,都有著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2)小分子弱鹼性泉水
巴馬泉水與地磁同樣出名。宣傳資料賦予它3大好處:地磁導致水分子團很小,有利於人體吸收;pH值在7.2~8.5之間,呈弱鹼性,接近人體pH值;富含各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種種特點使它具有抗菌、抗病毒以及炎症的效果......
(打山泉水的老人們)
水的分子式是H O,水分子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會形成「氫鍵」,15~20個水分子通過氫鍵作用聚合在一起形成水分子簇,就是大分子團水。而水中的其他物質、礦物質之類會打斷連接力較弱的氫鍵,讓水分子團簇變小,6個以下的水分子締結的分子團就是小分子團。水分子團大小受溫度的影響很大,溫度升高水分子團就會變小。不管是大分子水還是小分子水本質上沒區別。
要想獲得一杯小分子水其實很簡單——把水燒開吧!
弱鹼性也是巴馬水當中打出來的一大炒作概念。
水的酸鹼性是由水中的離子決定的。如果氫離子含量較大,水就呈酸性,礦物離子含量較大,水呈鹼性。但離子狀態都不穩定,所以水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中性。
至於人體pH值,許多專家早就論證過,人體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pH值。比如空腹時,胃液pH值在2左右,屬強酸性;正常人血液pH值在7.35~7.45,屬中性;而腸液pH值可達8.4~8.5,屬鹼性。
健康人血液中的pH值不會被輕易改變,它的上升和下降表明出現了鹼中毒或酸中毒的情況。所以如果一個人喝了幾杯弱鹼性水就能改變血液中的pH值,那說明他快進ICU了。
插句題外話,創造「酸鹼體質」的美國人羅伯特·歐陽承認「pH值理論」就是場騙局,並因非法行醫於2018年被當地法院判罰1.05億美元。
(美國 「酸鹼體質」創始人羅伯特·歐陽被罰1億美元)
人體獲取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來源大部分來自於食物。相較於各種食物,水中的礦物含量微乎其微。一天喝進去2000毫升礦泉水,所得的鈣也只佔推薦攝入量的1%,還不如一口牛奶補得多。
所以,哪怕是礦泉水聲稱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那也只是比白開水多了而已,遠不如食物豐富。
(3)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
巴馬的空氣富含大量負氧離子,因此被包裝成「空氣中的維生素」,具有促進新陳代謝、振奮精神、消除呼吸道炎症等功效。在談療效前,我們先來科普下什麼是負氧離子。
在自然環境中,空氣中的一些分子由於電磁波(如可見光、紫外線等)受熱或大氣放電作用而釋放出自由電子,若電中性的分子「俘獲」這些電子後,即成為了「空氣負離子」。由於氧氣本身「俘獲」這些電子的能力很強,因此大氣中負電性離子絕大部分都是負氧離子。
(巴馬)
負氧離子很容易和它接觸的物體進行電荷交換和化學反應。汙濁空氣中,汙染物顆粒很多帶有正電荷,當負氧離子與它們接觸後會發生電荷中和,使負氧離子變為了不帶電的氧分子或氧化物。因此空氣越汙濁,負氧離子的「壽命」越短,而空氣潔淨時,負氧離子比較「長壽」。
所以說負氧離子只是衡量空氣品質好壞的一個指徵。
負氧離子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然而一旦進入肺部,豐富的水環境讓負氧離子迅速分解為氧氣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則被體內過氧化氫酶進一步分解為氧氣和水。因此,負氧離子在體內會「迅速陣亡」,更別說進入血液了。所以「淨化血液」「修復細胞」的功效是達不到的。
由此可見藉由負氧離子打出的「療效」牌有多不靠譜。
當然,現代工業化所造成的大氣汙染為人們的健康帶來許多威脅,巴馬遠離工業汙染,同時植被豐富,新鮮純淨的空氣值得珍惜。
能量、磁場,小分子......當太多常人無法理解的詞彙堆砌在一起時,似乎顯得「高深莫測」,科學與玄學混合成了一道不明覺厲的大雜燴。其實對於許多養生客來說,心理暗示的效果比萬能的地磁、療效十足的泉水和新鮮的空氣來得更真切。
將巴馬推向「長壽村NO.1」的日本人森下敬一曾被人質疑為擅長營銷的偽專家,而他旗下公司也徵收了人們大波智商稅。
拋開「長壽」利益鏈上的虛假信息與偽科學,巴馬作為一個有山有水,擁有大面積綠化、新鮮的空氣和宜人氣候的縣城,可以算得上是不錯的療養地。
衷心希望巴馬能夠回歸巴馬,有青山有綠水,合理商業化,不浮誇,不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