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秘密線蟲基因改良後壽命延長5倍繁殖減少20%

2020-11-23 驅動之家

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通過調整線蟲體內DNA中的幾個關鍵基因,其壽命延長5倍,這是一個巨大的「生命質變」:一條普通線蟲僅能存活3-4周,但當抑制DAF-2和RSKS-1這兩種特殊基因時,它能夠存活幾個月時間。

科學家多年前就將這些基因與長壽聯繫起來,他們發現當這些基因活性作用關閉時,線蟲和其他生物的壽命會延長,然而這些基因衰老過程中的確切作用仍是一個謎團。

目前,研究人員將這兩種基因與線粒體之間的結合點連接起來,發現其結合點像微型發電站一樣,為人體提供能量。隨著生物體的衰老,線粒體開始出現故障,但是DAF-2和RSKS-1基因靜默之後,似乎能夠延緩這種損傷,並延長壽命,至少在線蟲身體上是這樣的。但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這種抗衰老療法是否適用於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

多米諾效應

科學家在20世紀90年代首次意識到DAF-2基因與衰老現象之間的聯繫,當時研究小組發現當線蟲攜帶變異基因時,其壽命是正常線蟲的兩倍,這一發現開啟了衰老研究的新時代,即一個由基因及其副產物驅動的時代。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加州巴克衰老研究所教授Pankaj Kapahi說:「這就像是該領域的規則改變者,因為人們開始相信單個基因可以延長壽命。」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小組發現更多的長壽基因,包括RSKS-1基因,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特殊的基因片段並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它們與一組其他基因和蛋白質協同工作,觸發一種稱為「信號通路」的細胞級聯活動。把信號通路想像成一排排多米諾骨牌,當一張骨牌倒下時,就會碰倒另一張骨牌,最終引起複雜的連鎖反應。

DAF-2和RSKS-1基因分別位於一個重要的信號通路——胰島素信號通路,它有助於控制血糖水平和物質代謝,同時,ROR通路能夠改變細胞構建蛋白質的方式,從而改變蛋白質的生長和增殖,但是科學家尚不清楚這些途徑如何在一個衰老有機體中交叉反應。

為了揭曉這種衰老效應從何而來,研究人員對基因突變線蟲的細胞進行了觀察,發現這兩種基因活性作用已被抑制。在蛋白質構建過程中,細胞可以利用各種機制增加或者減少特定蛋白質的產生,研究小組發現,在變異線蟲體內,細胞生成一種叫做「細胞色素C」的蛋白質副本,其數量遠低於正常線蟲。

線粒體的具體作用

細胞色素C出現在線粒體內膜上,幫助負電荷電子穿過該結構,負電荷電子在蛋白質之間的轉移可使線粒體產生能量,但在突變線蟲中,細胞色素C應當出現一個缺口,由於無法像正常情況那樣高效製造燃料,線粒體會降低能量產生,轉而專注於修復受損組織。

隨著能量存儲下降,一種叫做AMPK的燃料感應酶開始加速,幫助線蟲轉換成一種更有效的能量代謝形式,這一系列複雜事件最終產生一種長壽線蟲,其體內細胞可保持健康狀態,直到年老時基本沒有損傷。

隨著年齡的增長,蛋白質將受到損害,如果一些與基因相關的通路受抑制而關閉,你就會觀察到蛋白質受損更小,此外,研究表明,某些身體組織,例如:肌肉和大腦組織,只要這些通路關閉,這些身體組織可能會更加健康。

長壽線蟲對人類的啟發

總體而言,這種基因改良線蟲為了修復老化細胞,減少了蛋白質和能量產生,具體來講,動物生殖細胞中缺少細胞色素C在該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研究報告作者稱,可能是線蟲在低能量模式下暫停了與繁殖相關的過程。

當生物體進入飢餓模式,它們也會做出類似的反應,如果沒有充足的營養,細胞將對身體發送信號,提示繁殖後代「暫停一段時間」,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對衰老線蟲的研究也支持了這一觀點,在該項研究中,基因變異線蟲的壽命是正常線蟲的兩倍,但它們的後代數量也減少了五分之一。

線蟲的衰老過程並不單純是一個被動過程,它似乎涉及一些混亂的生物學通路,這些通路共同作用於調節新陳代謝、蛋白質結構和潛在的繁殖後代。雖然類似線蟲的基因機制也存在於人體,但科學家仍不知道是否衰老進程能在這兩種生物體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如果存在差異的話,那就是人類的衰老過程可能更加複雜。

雖然抑制胰島素和TOR信號通路似乎能夠延長線蟲壽命,但科學家不知道人類通過該方式是否能實現長壽,亟待更多的試驗進行驗證,如果哺乳動物體內也有類似的能力,那麼藥物幹預就變得可行了,換句話說,首先在線蟲身體上進行的抗衰老實驗必須在哺乳動物身體上重複進行,之後才能知道該方案是否能在人類身體奏效。與衰老相關的基因通路開關似乎是線蟲所獨有的,但如果我們不提這些問題,我們就永遠不會知道它的功能。

相關焦點

  • 基因改良,人類壽命可達五百歲!
    美國研究人員對微型實驗蠕蟲秀麗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進行了兩    種基因途徑改良,從而使該生物的壽命延長至五倍。他們指出,這項研究有望基於遺傳交互作用實現抗衰老治療,加利福尼亞州巴克年齡研究所潘卡基-卡帕赫(Pankaj Kapahi)博士是該研究負責人,他說:「我們採用一種綜合協同方法,有效地使生物壽命延長至五倍,兩種基因突變對生物特殊組織形成正反饋循環,延長了生物壽命,如果該方法應用於人類,人類壽命將延長至400-500歲。」
  • 基因改良法可增壽 人類壽命可達五百歲!
    >    如果將延長蠕蟲壽命的基因改良方法應用於人類,人類可以達到500歲高齡。 美國研究人員對微型實驗蠕蟲秀麗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進行了兩    種基因途徑改良,從而使該生物的壽命延長至五倍。
  • 秀麗隱杆線蟲延壽5倍,人類可活到400歲?
    科學家們意外地發現到,實驗中,秀麗隱杆線蟲的壽命竟然由於兩個基因突變,而使壽命延長至原來的 500%,相當於人類可活到400歲。眾所周知,秀麗隱杆線蟲和人類有很多相同的基因,而且壽命又比較短,一般只有2周左右的壽命,線蟲在短期內的壽命變化,可以作為人類壽命抗衰老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生命科學家們都特別喜歡用它作為延壽試驗對象。
  • 基因重組新技術可能延長人壽命至800歲
    破解基因圖譜意味著可以破解很多疾病    新華網消息:美國加利福尼亞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製造出存活期是普通同類10倍的新生物。在延長壽命這一科學領域中,這是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創造出的一項新紀錄。英國《獨立報》網站23日就此播發一篇題為《一項科學創新也許會讓人活上數百年》的文章,要點如下:    如果這一成果能在人類身上應用,將意味著有朝一日或許能看到800歲的老人。不過真的存在這種可能性嗎?
  • 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 自噬與延長壽命的關係
    最近有言論稱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這樣就能達到延長壽命的功效。那麼,這是真的嗎?有科學家研究發現,飲食限制並不是吃什麼?而是什麼在吃你,這就是自噬。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限制飲食竟然可以延緩衰老,你聽說過這個言論嗎?相信這個言論讓不少吃貨們都不敢相信。最近,荷蘭的科學家在發表了一篇論文,其研究表明限制飲食可以延緩早衰症小鼠的老化,甚至預防DNA損傷。
  • Nature:美學者膳食單不飽和脂肪可延長線蟲壽命
    導讀2017年4月5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子刊《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史丹福大學Anne Brunet研究員的一篇研究論文
  • 兩個基因突變讓蟲子續命5倍,南大與美國MDI科學家發現延長壽命新方法
    這種叫做秀麗隱杆線蟲的蟲子與人類有許多相同的基因,科學家一直用它來研究延緩衰老。南京大學和美國MDI研究所最新的研究,發現了控制它細胞衰老的方式。並希望將來可以幫助人類延緩衰老,維持健康。出乎意料的實驗結果秀麗隱杆線蟲是第一種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多細生物,也是唯一完成神經元連接測定的生物。它35%的基因與人類基因同源。並且它的壽命只有兩三周,容易觀察它生命周期的延長,因此經常被拿來做衰老研究。
  • 人類和蟲子的基因組合,能延長5倍壽命?
    曾經被認為是疑難雜症無法治癒的病症,隨著醫學的發展開始不斷的被治癒,同時人們的壽命在醫療水平發達和生活質量提高的情況下有了大幅度的延長。雖然我們的壽命有了明顯的延長,但是人類是一種貪心的生物,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僅僅是壽命的延長,人類並不能因此感到滿足,作為世界上唯一的高等智慧生命體,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件事就是實現長生不老。
  • 線蟲體內蛋白的秘密:長壽不靠基因或也能遺傳
    但是,最近科學家們發現,有一種生長於泥土中的線蟲,當其發生突變而成為長壽線蟲後,即使其後代沒能從基因水平上繼承這一長壽突變,也會將這一長壽特質遺傳給下一代。也就是說,在基因沒有發生改變的前提下,只需改變外部的環境因素,長壽依然可以「遺傳」。科學家們的這一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近期《自然》(Nature)雜誌網絡版上。
  • 美學者發現長壽秘密,動物壽命延長2.3倍,人類將打破壽命天花板?
    法國博物學家布豐根據對哺乳動物壽命的觀察與研究,推論人的自然壽命應為其生長發育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是20~25歲,這樣人類的壽命應該是100~175歲。另一種推算方式是計算體細胞的分裂次數,人類細胞一生可分裂50次左右,據此推算,壽命至少達120歲。除此以外,還有性成熟說、端粒說等推算人類壽命的方法。不管採取何種推算方法,人類理論上的壽命極限都不低於120歲。
  • 《細胞》子刊:α-酮戊二酸可延長小鼠壽命最多20%,減少衰老相關...
    近期《細胞·代謝》上的一項最新研究,就在小鼠實驗中證實:在飲食當中添加一種名為α-酮戊二酸(AKG)的物質,就能夠使中年小鼠的生存時間延長8-20%,並且小鼠的皮毛狀態、聽力、握力等隨衰老下降的生理指標都有所改善。AKG的這些作用,可能與誘導T細胞產生細胞因子IL-10,從而抑制人體內衰老相關的慢性炎症有關。
  • ...酮戊二酸可延長小鼠壽命最多20%,減少衰老相關生理功能衰退
    近期《細胞·代謝》上的一項最新研究,就在小鼠實驗中證實:在飲食當中添加一種名為α-酮戊二酸(AKG)的物質,就能夠使中年小鼠的生存時間延長8-20%,並且小鼠的皮毛狀態、聽力、握力等隨衰老下降的生理指標都有所改善。AKG的這些作用,可能與誘導T細胞產生細胞因子IL-10,從而抑制人體內衰老相關的慢性炎症有關。
  • 科學家通過基因計算,或找到了人類極限壽命,這數字你能接受嗎?
    現在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壽命在不斷延長。在宋朝古人的平均壽命大約在30歲左右,而現代人平均壽命接近於80歲左右,已經翻了一番。即使是朝陽現代醫學依舊在不斷探索人類壽命的極限,古代帝王也一直在不斷追求長生的秘密,為了能緊握手中的權力,但是實際上沒有人可以實現真正的長生不老。那麼人類的壽命到底有沒有極限呢?
  • 壽命之謎:神經興奮性高,個體壽命短?
    為了找出答案,Zullo和同事轉向了秀麗隱杆線蟲這一具有可塑性的試驗動物平臺,其在揭示調控壽命機制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14。 作者發現,神經活動伴隨著線蟲衰老而增加。此外,無論是抑制總神經興奮和突觸神經傳遞,或是抑制神經肽分子信號傳導,都會延長秀麗隱杆線蟲的壽命。實際上,緩和興奮性神經傳遞以減少總神經活動足以使線蟲更長壽。
  • 雌雄同體線蟲可以自體受精,那為什麼還會有雄性線蟲的存在?
    線蟲的壽命約兩三周,出生三天多就已經是成蟲,會開始繁殖。線蟲靠食用細菌來維持生命,只要給它大腸菌,它就會快快樂樂成長。在食物缺乏,或是線蟲眾多太擁擠或太熱的環境下,線蟲的幼蟲會陷入半休眠狀態:還可以繼續遊走,但生殖腺暫時停止發育,身體變得單薄,而且嘴巴封起來不能吃東西。
  • 研究稱:食量減少1/3,壽命延長20年,是真的嗎?挨餓使人長壽?
    吃七分飽剛好可以保證營養的攝入,只要是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就會有助於改善健康,延長壽命。食量減少1/3,壽命延長20年,是真的嗎?挨餓使人長壽?首先,這種說法來源於一個英國研究,對200多名參試者進行研究,發現少吃讓他們的身體機能變好了很多,理論壽命得到了延長。從這項研究來看,少吃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要是說能壽命延長20年,恐怕就有點誇張了。壽命不單只受飲食這一個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基因、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少吃就能延長20年壽命,明顯是不準確不科學的說法。
  • Nature:單鹼基編輯修復早衰症基因突變,延長小鼠2倍壽命
    兒童早衰徵(Hutchinson-Gilford),屬於遺傳病,身體衰老的過程較正常快5至10倍,患者樣貌像老人,器官亦很快衰退,造成生理機能下降。患病兒童一般只能活到7至20歲,大部分都會死於衰老疾病,如心血管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靠藥物針對治療。
  • 科學家發現弓頭鯨特殊基因 或可助人類延長壽命
    科學家發現弓頭鯨特殊基因 或可助人類延長壽命 中國日報網 2015-01-05 16:01:33 世界上最長壽的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