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牽頭完成的24項成果(人)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3項...

2020-12-05 同濟大學新聞網

同濟牽頭完成的24項成果(人)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3項,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1項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05-19  瀏覽:

519日,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共授獎308項(人)。以同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24項成果(人)獲獎,其中,一等獎1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各1項。

我校牽頭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何斌教授獲上海市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何斌教授主要致力於非結構複雜環境及設施智能檢測研究,已形成高精度原位檢測傳感器、多傳感器感知網、移動檢測智慧機器人三方面的創新成果。其研究理論及技術成果在風電水電行業和基礎設施監測中得到廣泛應用,為大型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的安全運行作出了貢獻。

在獲一等獎的13項成果中,獲技術發明獎一等獎3項,它們分別是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蔣昌俊教授主持完成的《網絡大數據計算分析與安全可信關鍵技術及應用》、土木工程學院周穎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層建築高效減震控制關鍵裝置與技術》,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周雪飛教授主持完成的《典型藥物和個人護理品(PPCPs)全過程環境汙染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9項,它們分別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徐祖信院士主持完成的《管網高覆蓋率城市河流汙染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伍江教授主持完成的《超大城市高密度既有城區有機更新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土木工程學院李傑教授主持完成的《複雜建築結構精細分析與整體抗災性能調控關鍵技術》、土木工程學院馮世進教授主持完成的《垃圾填埋場水氣耦合運移機理及屏障阻隔關鍵技術》、汽車學院張立軍教授主持完成的《全頻段汽車制動系統動態設計與評價關鍵技術及應用》、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劉春教授主持完成的《主動交通安全的高精度位置服務關鍵技術及重大應用》、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徐斌主持完成的《大型城市供水系統安全消毒關鍵技術及應用》、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杜豫川教授主持完成的《路面多維高頻檢測裝備和智能養護技術及應用》,以及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呂中偉教授主持完成的《甲狀腺癌分子機制、診療關鍵技術的建立及應用》。

獲科學技術普及獎一等獎1項,項目是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範理宏教授主持完成的《基於心腦血管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大眾健康素養系列科普方法與技術的研發與推廣》。

與土木工程學院袁勇教授長期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和人才聯合培養的國際結構混凝土學會終身榮譽會員、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比利時根特大學「中國平臺」主任、我校講座教授盧克·塔爾維(Luc Taerwe)教授,獲上海市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此次,我校還有5項成果獲科學技術二等獎,其中自然科學獎2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學技術普及獎1項;4項成果獲科學技術三等獎,其中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技進步獎2項。

此外,我校合作完成的19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3項。

 

 

相關焦點

  • 上海理工大學六項成果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央廣網上海5月19日消息(記者唐奇雲)今天(19日)上午,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召開。上海理工大學共有六項科技成果獲得「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其中該校作為牽頭單位的項目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該校教師參與的項目獲得二等獎1項,獲獎等級取得學校歷史最好成績。
  •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上理工牽頭完成的一等獎數量排名...
    近日,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隆重表彰為上海科技創新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本次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共授獎308項(人),上海理工大學共有六項科技成果獲得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牽頭完成的一等獎數量排名上海市屬高校第一,獲獎等級取得學校歷史最好成績。在此次所獲獎項中,由上海理工大學作為牽頭單位的項目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上海理工大學教師參與的項目獲得二等獎1項。
  • 南大13項成果獲2019年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祝世寧院士獲首屆「基礎...
    揚子晚報網6月10日訊(記者 楊甜子)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於6月10日下午舉行,南京大學祝世寧院士獲得江蘇省首屆「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南京大學共獲得4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人獲江蘇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 太鋼六項科技成果獲冶金科學技術獎
    日前,2020年度冶金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太鋼6個項目成功上榜。其中,太鋼牽頭的1項成果、參與的2項成果共3項成果獲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成果獲三等獎。冶金科學技術獎是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金屬學會設立,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正式批准的鋼鐵行業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組織評審一次。
  • 2018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揭曉,清華6項成果獲一等獎
    3月1日上午,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2018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市委書記蔡奇,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等領導為科技工作者頒獎,對他們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作出的貢獻致以崇高敬意和熱烈祝賀。在此次獎勵大會上,清華大學共有33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6項。
  • 玉溪7項成果獲雲南省科學技術獎
    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激發全省科技人員的創新創造活力,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日前,雲南省人民政府對2019年在全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玉溪
  • 佔比超四成,青島百項成果獲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7月2日,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共授予245個項目(人選)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青島共有100項成果獲獎,同比增長52%,佔全省的41%,其中牽頭完成85項,同比增長63%。此次我市獲獎項目不僅在數量上創歷史最好成績,在「質量」上也表現優異:在省獎一等獎壓縮16%的基礎上,仍然完成了12項一等獎。
  • 科學島六項成果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其中包括安徽首個特等獎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組織的媒體開放日獲悉,「穩態強磁場國家大科學工程」等六項科學島上的研究成果,獲得了2019年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其中,1項獲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分別獲得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自然科學二等獎。另有6項研究院參與完成的成果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今天揭曉!北大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傑出青年中關村獎3人
    編者按2020年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勵名單,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2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6人,國際合作中關村獎3人,自然科學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
  • 陵城15項成果獲全市科學技術獎 數量居全市第一
    「這個大獎是對我們公司的認可,也讓我們對未來市場的發展更有信心,合作企業知道我們拿了獎以後更加堅定信心來跟我們一塊兒合作,特別是政府也支持這項工作,讓我們科研成果工作推進得很順利,使我們的成果更好的服務經濟發展。」10月14日,陵城區普利森集團總經理徐景波拿著剛剛獲得的科學技術獎證書高興地說。
  • 202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複評結果公示 食品領域13項項目通過複評
    食品夥伴網訊 11月16日,據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消息,202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複評工作已經結束。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在官方網站上公示了複評通過的21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人選、52項上海市自然科學獎項目、39項上海市技術發明獎項目、200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項目、10項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獎項目。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程黎明教授團隊獲2019年度...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程黎明教授團隊獲2019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2019-12-27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子科技大學5年獲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謝建良教授、蔣亞東教授、邱昆教授(從左至右)參加大會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電子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3項大獎。項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電子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再獲2項大獎,其中,物理電子學院宮玉彬教授團隊的"***真空電子器件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醫學院楊正林教授團隊的"
  • 西電5年獲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本期推送,就來回顧一下近五年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所獲得的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張進成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公布 莆田市1項成果獲一等獎
    近日,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公布,莆田市共有4項成果獲獎。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獎三個類別。其中,由莆田市海一百食品參與的「天然蛋白源抗凍多肽的高效製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由福建恆而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莆田學院聯合完成的「可彎曲高強韌刀模鋼製造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莆田市匯龍海產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海參加工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公布 莆田市1項成果獲一等獎
    來源:莆田網臺海網12月8日訊 據湄洲日報報導 近日,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公布,莆田市共有4項成果獲獎。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獎三個類別。其中,由莆田市海一百食品參與的「天然蛋白源抗凍多肽的高效製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由福建恆而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莆田學院聯合完成的「可彎曲高強韌刀模鋼製造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莆田市匯龍海產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海參加工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由國網莆田供電公司主持完成的「多物理場影響下寬頻高量程光學互感器實用化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山東大學30項科技成果獲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
    ,共授予245個項目(人選)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山東大學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其中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佔全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獎總數的66.7%;作為參與完成單位,山東大學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4項。
  • 福建醫科大學13項成果獲得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4日訊 據福建醫科大學微信號發布 日前,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正式揭曉,福建醫科大學13項成果獲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第一完成單位10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
  • 西北工業大學6項成果獲2018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8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2人,一等獎39項,二等獎107項,三等獎114項。西北工業大學共有11項成果獲得2018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其中我校主持完成的5項成果和參與完成的1項成果獲得一等獎,一等獎獲獎項目總數位居全省第一。
  • 成果豐碩!貴州省評出2019年度科學技術獎111項
    新聞發布會現場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包括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和省科學技術合作獎五類。其中,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分別分為一、二、三3個等級。在2019年度評選出的111項貴州省科學技術獎中,包括:授予貴州科學院周少奇教授、貴州大學陳肖虎教授省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華南陸塊陸內成礦作用:背景與過程」等2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