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之殤!北冰洋或將無冰,北極「赫塔」們流淚,醒醒吧人類

2021-01-08 錢多多愛旅行呀

近日,德國柏林Tierpark動物園為動物園裡的北極熊Hertha慶祝1歲生日,動物園還為它準備了一根帶有 "1 "字的生日冰棒,從圖中可以看到,Hertha正開心地舔著冰棍玩耍,別提有多可愛了,看到赫塔憨態可掬的樣子,你還記得《倒黴熊》中的北極熊Backkom嗎?

據悉,Hertha是去年12月出生的,當時它是柏林動物園12年來第一隻新生的北極熊,今年4月初,赫塔首次與動物園遊客見面,一直是動物園遊客的 "寵兒"。

值得一提的是,赫塔是由柏林赫塔俱樂部贊助的,據動物園數據顯示,這個贊助計劃為期兩年,該計劃的目的之一是資助照顧北極熊的部分費用,同時,這也是一個公益項目,其目的是讓公眾了解北極熊在自然界的瀕危狀態,這意味著,赫塔的生存意義重大,她肩負著為北極熊群體 "發聲 "的使命。

如今,北極熊正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氣候變暖、環境汙染、偷獵和工業幹擾是北極熊面臨的主要威脅。

加拿大攝影師保羅-尼克倫等人拍攝到了一頭餓得皮包骨頭的北極熊的照片,刺痛了人們的眼睛,由於長期營養不良導致全身肌肉萎縮,這隻北極熊只能拖著後腿無力地在地上行走,值得一提的是,全世界每年有2.5萬隻北極熊因為吃不飽、餓不死,更可怕的是,目前這個數字還在增加。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熊捕食海豹的重要棲息地--浮冰正在消退,它們因此無法在海面上捕食,北極熊被迫拖著骨瘦如柴的身體上岸,在人類的垃圾中搜尋可食用的食物,最後可能還是一無所獲,此外,由於北極熊經過幾十萬年的進化,適應了極度寒冷的環境,它們的皮毛能鎖住熱量,只通過爪子和臉部散熱,但天氣變暖,即使在寒冷的北極,也會導致北極熊熱死。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也會對北極熊構成致命威脅,對有機氯農藥積累的研究表明,作為頂級捕食者,北極熊會在體內積累這些化合物,損害它們的神經系統,影響繁殖和免疫功能。

它們有禍了,這些北極的 "主人 "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榮光,更可悲的是,它們只能被動地接受血淋淋的現實,默默地承受著人類破壞環境的後果,而人類也不得不面對現實,北極熊可能在未來100年內滅絕,

所以,人類,看看北極地區的其他 "赫塔 "吧,他們正在遭受飢餓的折磨,你看到他們眼中的淚水了嗎?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警告:北極熊或將在本世紀末滅絕,北極可能夏季無冰
    近年來,受全球變暖影響,站在北極食物鏈頂端的北極熊已成為瀕危物種代表,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拼命尋找食物的畫面也讓不少人為之動容。《自然氣候變化》雜誌20日發布的研究又帶來另一個可怕預警:如果人類不能阻止全球變暖,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 北極冰蓋面積減少95%,北極熊或將滅絕,人類還幸災樂禍?
    全球變暖好像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但是北極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不加以控制,全球變暖將會迅速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環境。 近日,據美國NASA發布的一段資料顯示,北極常年冰在過去的35年時間減少了95%,如果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或許幾十年後,北冰洋就會出現完全無冰的季節。
  • 北極變暖,未來或現「無冰之夏」?
    北極的海冰覆蓋範圍還會繼續縮小嗎?會縮小到什麼程度?會不會出現「夏季無冰」——即9月海冰覆蓋範圍小於100萬平方公裡的現象?這些問題也是科學家們所關心的。曾有氣象學家分別對全球升溫1.5℃和2℃兩種場景進行數值模擬計算,預測結果發現當升溫2℃時,北極「夏季無冰」的頻率3~5年就會出現一次。而當升溫1.5℃時,出現「無冰」北極的概率會大大降低,大約40年出現一次。雖然數字上看起來只是0.5℃的升溫差距,但其可能導致的結果卻截然不同。當北極大幅增暖,海冰加速融化,全球的氣候和生態環境都將受到影響。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眾所周知,地球有兩級,南極和北極。南極有南極洲,而北極有北冰洋。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專家塞雷澤表示,「我們正朝著季節性無冰的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
  • 在北冰洋漂流的75天:極夜、風暴與北極熊
    他們闖進極夜,迎著風暴、踏上海冰,與北極熊為鄰,在北冰洋漂流考察75天。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際聯合北極科學考察項目。2019年9月,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冰站計劃(MOSAiC)正式啟動,來自17個國家的300多名科學家隨船進行漂流考察,開始了一場龐大的探極之旅。
  • 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
    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英國科學家調查北極發現,12.7萬年前的冰川有了融化的痕跡,北極未來的形勢並不樂觀,有可能會有更大的損失。甚至有科學家預測,到了2035年,北極或將迎來一場無冰之夏,無冰的北極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北極了,就連北極熊也要瀕臨滅絕的邊緣。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氣候變化,北極垂危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最近的衛星照片顯示,北冰洋上的海冰數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夏季第二低,僅次於2012年;北極冰層面積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
  • 估估寶環保科普|無冰之洋將成真?兩座北極冰蓋因全球變暖消失
    全球變暖,兩座北極冰蓋已經完全消失,生態保護該何去何從?據悉,CNN報導,由於全球變暖,加拿大境內兩座北極冰蓋已經完全消失。數據顯示,在1959年,兩座冰蓋中較大的一座面積約7.8平方公裡,較小的約2.8平方公裡。隨著氣溫逐年升高,冰蓋不斷萎縮。在美國宇航局7月份拍攝的最新圖片中,這兩座冰蓋已消失不見。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從數據看,2020年夏季海冰面積比2019年減少了41萬平方公裡,海冰的流失速度如此之快,也讓科學家們預料不及。 另外科學家發現,北極地區從一年到下一年存活的海冰減少,平均冰齡也減少了。而上世紀80年代,在北極發現的大部分海冰都屬於「多年冰」,它們至少經歷了多個夏季。但在過去的十年中,北極大部分海冰已經轉變為「第一年冰」,通常更薄,並且在夏季更容易融化。
  • 北極漂泊389天後,數百名科學家帶回一個噩耗: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從冬到春夏的溫度變化中不斷向無冰的海洋漂去。」的科考船,因為被凍在冰裡,一旦發生極地風暴,最壞的情況下是科學家們必須立即將科考船駛離,從提前修好的冰跑道逃生。,「極地之星」上的科學家們也切身體會到了。
  • 北極海上漂泊389天後,科學家們同時帶回一個噩耗:北冰洋在慢慢消失
    這次疫情的爆發讓漂泊在北極上的科學家們躲過一劫,但是他們回來之後還帶回一個噩耗:北冰洋正在慢慢消失!科學家在這艘對北極充滿好奇的船上度過一年和一個月的時間,在研究北極氣候以及生態系統中也同時感受到北極不一樣的運動——漂移。「極地之星」跟隨冰塊的運動在海上不斷飄來飄去,體質不佳之人很容易暈船。
  • 北冰洋最古老、最厚海冰35年減95%,北極熊或開始死亡!
    南北兩極的融冰情況相比,北極的融冰速度令科學家們憂心不已。據《每日星報》11月14日報導,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日前發表一段動畫視頻,展示了北極在過去35年裡,最古老、最厚的海冰損失了其質量的95%,科學家稱這是氣候轉變的「標誌性指標」。過去35年來,北極升溫令北冰洋「多年冰」減少了的95%!
  • 問吧精選丨那片32℃的北極地區並無北極熊,真相是什麼?
    近日,朋友圈裡「北極圈罕見32℃高溫,在我們有生之年,或許再也看不到北極熊了」,「這個地球的空調正在癱瘓」等這類信息幾乎每條都有很高的點擊率。因為在常人眼裡,32℃與印象中冰天雪地的北極,並不搭邊。但在北極地區做連續觀察的自然科學工作者們眼中,這個溫度記錄好像來得並不那麼突然。
  • 北極什麼時候出現第一個無冰的夏天?科學家作出了最悲觀的預測
    北極的冰蓋如同冰箱一樣,對於調節地球的氣候至關重要。它不僅影響區域氣候,而且影響全球的天氣模式和海洋環流。隨著更多海冰融化,變暖的步伐加快,氣候系統的平衡也隨之而來。目前科學家們的一個共識是,北極夏季在本世紀的某個時候肯定會出現無冰狀態。
  • 全球變暖的持續攻勢下,北冰洋或將逐步消失,人類如何面對?
    據法新社報導,結束了一年北極科考工作的科學家團隊給出結論,因為溫室效應的影響,氣候條件如果一直不改善,那麼未來幾十年內北冰洋的冰或將全部融化。全球氣溫變暖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人類文明的發展過度依賴化石能源,大量的煤炭石油被開採使用,釋放出地球難以消化循環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這些氣體聚集在大氣層中阻擋那些本應該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陽輻射,最終將地球加熱。
  • 北極恐怕將要面臨夏季無冰的危機
    眾所周知,北冰洋是全球四大洋之一,雖然是四大洋中最小的,但北極有厚厚的冰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集之一。但是多年以來,人類觀測到北極冰層在持續融化,並且融化速度不斷加快,專家表示,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 15年內北極海冰或將消失,北極熊面臨滅絕,其它生物不會好過
    在人類進入到工業革命之前,從來都不曾有人擔心過北極海冰會融化,當然,人類發現北極的時間也不過幾百年的事情。不過,伴隨著人類轟轟烈烈開展工業革命,特別是進入到20世紀之後,當人類發射的衛星在太空中拍下了北極海冰的照片,科學家們才發現,北極海冰正在不斷減少。
  • 世界周刊丨「北冰洋正在死去」這次北極探險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這樣一個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那片遙遠的冰天雪地,科學家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又經歷了怎樣特殊的一年。兩名中國科考隊員為我們揭秘。
  • 研究:本世紀末「新北極」氣候將誕生「無冰北極」
    導讀該研究預測,在當前排放模式下,北極氣候將發生轉變。本世紀中期極地氣溫將顯著升高,最終的「無冰北極」將在2023年—2079年間出現。本世紀中期極地氣溫將顯著升高,最終的「無冰北極」將在2023年—2079年間出現若任其發展,本世紀末北極可能變成無冰的北極。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9月14日在《自然-氣候變化》發表題為《新北極:極端情況正變得尋常》(Extremes becomeroutine in an emerging new Arctic)的研究。該研究預測,在當前排放模式下,北極氣候將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