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寡婦漫漫長夜怎麼過?她17歲守寡到96歲,曾被家人看做守財奴
文|歷史痴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宋以後,程朱理學對於婦女的束縛越來越嚴重,三從四德都只是基本操作。程朱理學對婦女的貞潔要求幾乎到達了一種病態的程度,皇帝和各級官府通過貞節牌坊樹立了一個個守節的榜樣,讓所有人都去遵從。
一旦有人想要掙脫這種束縛,馬上就會遭到來自全社會的譴責和懲罰。俗稱寡婦門前是非多,許多年紀輕輕就成為寡婦的女子往往熬不過許久,守寡的滋味不好過,白天遭人冷眼被人譏諷,到了晚上,漫漫長夜又要怎樣度過呢?
在清朝,有一位很著名的寡婦,她17歲守寡活到了96歲,因為夫家姓高,被稱為高節婦,至於她本來的姓名,似乎已經沒有太多人在意了。古代人壽命短,人們一般在十三四歲時就談婚論嫁了,這位高節婦大致也是這個年齡嫁到高家來的。
結婚沒多久,她就給高家生下了一個兒子,一家人生活還算幸福。可惜好景不長,在她17歲這年,丈夫去世了。17歲的年紀,在現代還是一名無憂無慮的高中生,可是她卻要承受喪夫之痛,成了一名年輕的寡婦,還要被人冷嘲熱諷稱她有克夫相。
但是只要還活著,她就必須忍耐這一切,更何況她還有年幼的孩子需要撫養,就這樣年輕的寡婦高節婦默默地忍受著生活的苦與痛,而且比大部分人都要長壽,她活到了96歲。後來終於苦盡甘來,高節婦的孫子光耀門楣考中了進士,入朝做了大官,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但是,在這漫長的79年守寡的歲月裡,高節婦的日子過得一點也不舒心,哪怕是晚年家境富裕了也是如此。尤其是到了晚上,漫漫長夜成為她最難熬過的時光。古代的晚間娛樂項目幾乎等於零,那時候可沒有電視、廣播、KTV這些可以消磨時光。
高節婦為了讓自己能儘量過得不那麼痛苦,白天她拼命幹活一刻也不讓自己停下來。到了晚上,她也想到了一個很私人也很有效的辦法來打發時間。究竟是什麼辦法呢?那時候的人們還不會「數羊」這種方法,不過高節婦的辦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到晚上,她就把一串銅錢撒到地上,黑燈瞎火的自己又去一枚一枚地摸回來,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讓自己疲勞,如果一遍不行,就來兩遍,兩遍不行就再來一遍,直到筋疲力盡能夠安穩入睡。好幾次被家人發現,還把她看做守財奴,但因為是家中長輩,又不好說什麼。
高節婦的故事,至今讀來尤讓人感慨不已。好在這一切早已成為歷史的塵埃,如今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再無這等慘事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