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老人的背後,有個大秘密!

2020-12-08 澎湃新聞

96歲老人的背後,有個大秘密!

2020-12-0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左右滑動查看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族中一名高壽老人不僅是家中的歡樂寶,更是人生的指向標,如今已有96歲高齡的陳應蘭老人正是如此。

除了視力不好,老人身體硬朗,思路清晰語言表達幹練。當記者來到陳應蘭的住處時,她正在做著自己「獨創」的健身操,炕頭上放著老人愛吃的「零食」和一臺布滿歲月痕跡的收音機,家人告訴記者,老人失明近20年了,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聽收音機,炕頭上有大小兩臺收音機,都是孫子們給買的,她用來聽不同頻道的廣播節目,最感興趣的是新聞節目,這是她了解外面世界最重要的途徑 。

1925年出生在烏審旗無定河鎮小石砭村的陳應蘭,與丈夫育有8個子女,一生操持家務照顧孩子,勤勞而自律,這是陳應蘭的子孫們對老人最深的印象。

96歲的陳應蘭,可謂走過了中國近代史上最跌宕起伏的時代,從戰爭到解放,從改革開放到小康生活,她常向孩子們感嘆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每天依然要聽聽新聞廣播,不讓自己與時代脫軌。

陳應蘭的孫子韓大虎告訴記者,奶奶長壽的秘訣大概就在於自己的勤勞與自律,雖然如今已經96歲,但在飲食方面,依然十分自律嚴格。

一生勤勞自律讓陳應蘭收穫了家族中最高的威望,如今一輩輩的孩子們依然謹記著她的諄諄教導,人要一心要向善,要自立,要自強。2017年,韓氏家族的成員們在老宅中建起了一間家風紀念室,以此提醒家族成員和後輩們不忘初心……

融媒體記者:武慧 王琪 王瑞紅

-第1690期-

欄目:綠色崛起

原標題:《96歲老人的背後,有個大秘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3位96歲西安老人送上鼠年祝福:新年想吃啥就有啥
    得知有客來訪,關連青老人嘗試從沙發起身迎客,卻被子女「擋」了下來。之後,她一直坐在沙發上,時而自言自語,但基本不與人溝通。老人51歲的小女兒張女士說:「我媽一輩子沒住過院,沒生過大病。近半年身體有點差,偶爾看看電視,但年齡大了耳聾。」據張女士介紹,關連青老人是土生土長的湘妹子。1942年左右,因戰爭一家人從湖南衡陽逃到上海,並認識了他們的父親。
  • 96歲大爺賣房娶55歲保姆背後:對於黃昏戀,你需要知道的3個真相
    55歲保姆用兩個月的時間,讓96歲老伯為其不惜與子女決裂,只為賣價值500萬的房子與其結婚,靠的是什麼?這場轟轟烈烈的糾結愛情裡,老人的愛義無反顧,保姆為情奮不顧身,在有房才結婚的現實面前,這個黃昏戀現象的背後隱藏有哪些問題?
  • 93歲的老人揭露了隱藏在南極冰下的「巨大秘密」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大衛·阿滕伯勒在他的新系列節目《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中揭露了一個隱藏在南極洲冰層下的「大秘密」。南極洲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陸,這片「冰凍的沙漠」是大約1000名科學家的家園,他們生活在低至零下90攝氏度的極寒條件下,試圖了解更多關於地球和氣候變化的歷史。
  • 為什麼年紀大了的人,身上總有股「老人味」?背後真相扎心…
    見此,正在執勤的城管小哥飛步將老人扶起,好心的路人趕忙遞來座椅。待老太太恢復知覺後,眾人才得知方才的驚險一幕,原來是因為她患有癲癇。而平日裡,老人一直是一人獨自生活。當小哥貼心地為她拭去臉上的汙泥時,兩千多公裡外的哈爾濱,另一位88歲的獨居老人,正在自家的床上孤獨地躺著。整整四天四夜,動彈不得的老人,盯著天花板,滴水未進。
  • 96歲喜添子?被網友怒罵滾出中國的楊振寧,被辱背後是時代悲哀
    在我國兩彈元勳中,有很多從海外學成歸來的科學家,為了新中國的發展,毅然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環境,回到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其中有兩位受後人敬仰的科學家,鄧稼先和錢學森,他們當然值得我們的尊敬。但是還有一位能力很強的科學家,公費出國,成名後卻沒有像他們一樣回國效勞,後來回國卻被網友怒罵「滾出中國」,他就是物理學家楊振寧,被辱背後是時代的悲哀
  • 96歲老教授獲百萬大獎:「有高興也有憂愁」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其中「生命科學獎」頒發給了兩位耄耋老人:88歲高齡的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和96歲高齡的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王振義在談獲獎感言時表示,作為一個受獎者當然非常高興,但是另外一個方面也非常憂愁,「就覺得這個獎為什麼頒給年紀大的人?」「我憂愁的、不開心的地方,就是覺得我們年紀輕的人跟上來的不夠。我們的標準是看論文,不看他的實際工作能力。年輕的人才為了論文而工作,發表了高級別的論文就認為自己了不起,這樣是做不出工作來的。」王振義坦言。
  • 96歲院士捐百萬獎金:這些人才是明星,有了他們民族才有了脊梁
    當你被告知獲得獎金七百萬的時候,會有什麼表現。這位老人:「為什麼要給我,我都九十六了,難道年輕人就沒創新嗎?」隨即老人要把獎金全部捐給扶貧事業。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很多人蹲在家裡戰戰兢兢——這時八十四歲鍾南山院士和無數醫護人員挺身而出。
  • 《劍網三》插件被玩家舉報 事件背後藏著大「秘密」
    《劍網三》插件被玩家舉報 事件背後藏著大「秘密」   《劍網三》著名插件作者宣布下架插件  玩家對於「海鰻秘密社區」的不滿是一朝爆發還是累積的呢?  「海鰻秘密社區」裡都有那些人?
  • 全球海拔最高的宮殿背後,80歲老人每天打太極
    無論嚴冬酷暑,颳風下雨,在雄偉的布達拉宮腳下,每天都有無數虔誠的朝聖者。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建築最華麗的宮殿,布達拉宮每天迎來送往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然而卻很少有人專門繞一大圈,去看一看布達拉宮的背面吧?布達拉宮的背面是一片寬敞開闊的空地,名叫宗角康祿公園。
  • 96戶獨居老人率先用上智能水錶,24小時「零用水」自動向網格員簡訊...
    25日上午,礄口區長豐社區網格員方春芳來到鄰裡中心小區5棟的獨居老人華美榮家,看到剛出院的老人已能正常行走,又查看了老人家門口新裝的智能水錶讀數正常,這才放心離開。上月中旬,長豐社區為華美榮等96戶獨居老人免費安裝了一款NB智能水錶,該水錶除了能自動抄讀數據上傳後臺,還有「報警」功能,只要用戶24小時內用水量不足0.001立方米,負責聯繫老人的社區網格員就會收到預警簡訊。
  • 38歲博士後回國,僅11年從院長升校長,王清遠背後有太多秘密
    2014年5月起,任成都大學校長,主持學校行政全面工作,近11年從院長升任校長,王清遠背後有著太多的秘密。,那些光明正大的成就反而成了秘密。 王成遠背後的秘密 1.一個卓越的學者
  • 吳孟超院士: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
    新華社上海8月31日電題: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記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    張鵬、丁汀、吳登峰    他忠誠於職業,醫生一做就是70多年。    他忠誠於選擇,當兵一當就是一輩子。
  • 128歲老人自稱希特勒 在阿根廷避政治迫害70餘年
    (原標題:阿根廷128歲老人稱自己是希特勒 已隱居70餘年)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
  • 一起了解看看《蒙娜麗莎》背後的5個秘密
    這使得多年來,有許多人對其進行了研究。例如,有一些研究認為蒙娜麗莎實際上是個男人,一些研究旨在了解她是否擁有眉毛,還有一些研究認為她實際上是個孕婦。總之,這幅畫作的背後隱藏了太多的秘密。在今天,就與小編一起了解看看《蒙娜麗莎》背後的5個秘密,這些秘密或許會讓你讚嘆不已。1、蒙娜麗莎懷孕了?
  • 為什麼年紀大了,身體會有「老人味」?異味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氣息,這種氣味自己難以察覺,但身邊的人聞得卻比較清楚,孩子身上有奶香氣,成熟男人身上有男人味兒,女性身上會有特殊的體香……這些體味在大多數人眼裡都是能夠接受的,然而,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身體上的特殊氣息就開始「變味兒」了,人衰老表現之一就是身體氣味的變化
  • 96歲的老人成了網紅:翻譯六十年 錢鍾書曾教他英文
    央視《朗讀者》首期節目播出後,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登上微博熱搜。許淵衝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 與眾不同的背後,是無比寂寞的勤奮
    1902年,27歲的詩人裡爾克應聘去給62歲的畫家、雕塑大師羅丹當助理,在初出茅廬的詩人的猜想中,名滿天下的羅丹一定過著十分浪漫、瘋狂、與眾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實景象與想像中的大相逕庭,羅丹竟是一個整天孤獨地埋頭於畫室的老人。裡爾克問他:「如何能夠尋找到一個要素,足以表達自己的一切?」羅丹沉默片刻,然後及其嚴肅地說:「應當工作,只要工作。還要有耐心。」 是什麼讓某些人變得與眾不同?我覺得羅丹說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夠的耐心。
  • 日本70歲老人聲稱要活到120歲,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在日本有個叫坂元繁人的老人,今年70歲,喜歡打高爾夫,他希望自己可以活到120歲。之所以要活到120歲,是為了給妻子掃四五十的墓。相守40年的妻子去世後,他心痛、自責、愧疚,他覺得自己一直以來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對妻子的虧欠太多。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妻子的原諒。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公布,96歲獲獎老教授:有高興也有憂愁
    96歲老教授王振義:我們年紀輕的人跟上來的不夠獲得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的是兩位耄耋老人:88歲高齡的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和96歲高齡的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20世紀70—80年代,王振義和張亭棟等人分別證實全反式維甲酸和砒霜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有治療作用,這些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拯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王振義在談獲獎感言時表示,作為一個受獎者當然非常高興,但是另外一個方面也非常憂愁,「就覺得這個獎為什麼頒給年紀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