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超院士: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

2020-11-2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上海8月31日電題: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記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

    張鵬、丁汀、吳登峰

    他忠誠於職業,醫生一做就是70多年。

    他忠誠於選擇,當兵一當就是一輩子。

    他忠誠於初心,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

    從醫75年,他創立了肝臟「五葉四段」理論,奠定了我國肝臟外科的解剖和理念基礎;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無血切肝法,使肝癌手術成功率由16%提高到98%以上……他就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

    狀態

    8月14日10時,吳孟超準時走進手術室。

    病人由於長期飲酒患上肝癌,肝臟質地不利於手術,10釐米大的腫瘤靠近中肝葉,手術難度極大,多家醫院不敢收治。

    吳孟超毫不猶豫,把病人收下來。他說,只要能給病人帶來一線生機,再大的風險都值得去挑戰和嘗試。「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

    開腹、探查、游離,結紮、切除、縫合,仍似年輕力壯時精準熟練。

    血流阻斷20分鐘,腫瘤還沒有完全切除。為了保證肝臟供血,他們鬆開肝門阻斷,使肝臟不至於因為缺血而壞死。護士趁機幫吳孟超擦擦額頭沁出的汗珠,又把他的眼鏡往鼻梁上推了推。5分鐘後,手術繼續……

    手術結束,吳孟超不顧疲勞,逐一和護士核對紗布、剪刀、鉗子的數量,再走到監護儀前看一下各個指標數據,之後才放心離開手術室。

    「一周兩三臺手術,照常查房開會。」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辦公室的劉隨意介紹說,醫院怕吳孟超太勞累,就取消了他的門診,但只要病人找到他,吳孟超都是熱心對待、細心診斷、精心治療。

    動力

    護士長程月娥和吳孟超搭檔30多年。

    她說:「一次手術後,吳老靠在休息室的椅子上,胸前的手術衣都溼透了,兩隻胳膊支在扶手上,輕輕地嘆氣道:如果哪一天我真在手術室倒下了,記得給我擦乾淨,不要讓別人看到我一臉汗水的樣子。」

    吳孟超說:「我已經96歲了,能工作的時間不像你們年輕人一樣多了,所以我更得抓緊時間。」

    2018年4月,吉林一名70多歲的肝癌患者託人找到吳孟超。他親自主刀,順利切除了患者位於中肝葉的腫瘤。康復出院時,感激涕零的患者一家人恨不得跪在他的面前。

    廈門公安局交警支隊民警陳清洲,是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不忘初心的好民警」,2017年春罹患肝癌。吳孟超認真研究病情後,決定主刀手術,為陳清洲切除了巨大腫瘤和門靜脈癌栓,又專門制訂了介入等進一步治療方案。

    陳清洲說:「大家都說我喜歡幫人,但沒有吳孟超院士的幫助,我無法如此健康地生活。」

    吳孟超常對學生說:「讓別人去享受『人上人』的榮耀,我只祈求你們善盡『人中人』的天職。有些醫生永遠只能收到醫療費,但我願你們收到更多別人的感念。」

    1998年,上海市民羅永興被診斷為肝癌晚期,體重暴跌28斤,多家醫院謝絕收治,絕望之際找到吳孟超,吳孟超為他切除了直徑13釐米的腫瘤。20年來,羅永興對吳孟超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他不斷用自己的切身經歷告訴病友們如何科學防癌抗癌。

    願景

    吳孟超說,他一輩子就幹了一件事,那就是與肝癌做鬥爭。

    吳孟超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一直把培養年輕人作為事業發展的根基。醫院成立之初,他就開始為全國各地培養肝膽外科方面的人才。凡是到醫院進修的,誰都可以去觀摩他的手術,還可以和他搭臺手術。

    吳孟超還帶領團隊支持幫扶地方醫院,親自到這些醫院開展手術示教幫帶,手把手教年輕醫生如何開展高難度的肝膽外科手術。現在,這些人大都已成為我國肝膽外科的中堅和骨幹力量。

    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院長劉景豐教授在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進修時,得益於吳孟超的指導,技術突飛猛進,現已成為我國肝膽外科的優秀專家。

    湖南株洲中心醫院肝膽胰中心主任唐才喜進修時多次跟吳孟超搭臺手術,回到單位後成為學科帶頭人,成為湖南省肝膽胰疾病首席專家,還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程黎明教授深有感觸:「吳孟超院士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精湛的醫術,更是他對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對患者的無私關愛,他的精神永遠能給我們以鼓舞、鞭策和激勵!」

    75年的醫療工作在這位老人身上留下明顯的印記:常年握手術刀,他的右手食指已經嚴重變形。常年手術時用力抓地,他雙腳的第二個趾頭同樣「默契」地壓在大腳趾頭上……但時至今日,96歲的他依然鬥志昂揚,不忘初心。

    他說:「中國肝癌大國的帽子還沒有扔到太平洋,我還要繼續同肝癌鬥爭!」

相關焦點

  • 裘法祖院士去世 87歲院士吳孟超雨中悼恩師(圖)
    通訊員彭漢明 攝 87歲院士吳孟超雨中悼恩師 記者鄒嬋娟 通訊員同濟宣 從門口到裘老遺像前不足7米,老人卻用了足足兩分鐘。 昨日下午4時16分,雨罩江城。同濟醫學院裘法祖院士靈堂前。 老人一直沒有言語,沒有落淚,鞠躬後站立了半分鐘,在門口的弔唁簿上籤上自己的名字「吳孟超」。 吳孟超,中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裘老的第一批學生。今年87歲的老院士和裘老有著60載的師生情,「既是恩師,又是摯友」,昨日,吳孟超從上海乘坐飛機來漢。
  • 記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
    新華社上海11月10日電題:無影燈下70年——記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    新華社記者黎雲    吳孟超再一次回到了他再熟悉不過的醫院。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98歲的吳老躺在了病床上。    回國、學醫、參軍、入黨,吳孟超的一生猶如一曲壯美的樂章,將青春和生命融於祖國的山河。    1949年同濟大學醫學院畢業,2019年從院士崗位上正式退休,吳孟超70年鞠躬盡瘁,成為我國醫療和科研戰線上一盞永不熄滅的無影燈。
  • 無影燈下70年——記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
    70年——記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新華社記者黎雲吳孟超再一次回到了他再熟悉不過的醫院。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98歲的吳老躺在了病床上。回國、學醫、參軍、入黨,吳孟超的一生猶如一曲壯美的樂章,將青春和生命融於祖國的山河。1949年同濟大學醫學院畢業,2019年從院士崗位上正式退休,吳孟超70年鞠躬盡瘁,成為我國醫療和科研戰線上一盞永不熄滅的無影燈。
  • 蒼生大醫——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授吳孟超
    次日下午談話時,吳孟超解釋:「手術的病人是一位河南農民,60多歲了,病得很重,家裡又窮,鄉親們湊了錢才來上海的,多住一天院對他們都是負擔。實在抱歉,讓你們等我了。」考核組的同志聽了非常感動。直到去年1月宣布退休前,時年96歲高齡的吳孟超一直沒有放下手中的手術刀。從醫77年,他主刀完成了1.6萬多臺肝膽手術,成功救治了1.6萬餘名患者。
  • ——記中科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下)
    2006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閉幕後,從北京回到上海,吳孟超把國家獎勵給他的500萬元獎金和解放軍總後勤部獎勵給他的100萬元,全部拿出來用於他深愛的肝臟外科研究事業。 吳孟超對記者說,「我所有的知識和榮譽都是黨和軍隊給予的,而我回報祖國和人民的還太少太少。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
  • 吳孟超院士館開館,傳遞東方肝膽醫院救死扶傷精神
    吳孟超不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我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自從醫以來,吳孟超院長親手挽救超過1.6萬名病人的生命,並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2005年,吳孟超院士還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吳孟超院士館於2018年9月動建,歷經兩年時間終於落地。院士館的建立初衷是為了發揚吳孟超院士對病人無限熱愛,對醫療技術不斷鑽研的精神。
  • 【光明日報】我國肝膽外科奠基人:吳孟超
    古人有「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的斷言,吳孟超也許的確有當外科醫生的天賦,但他的老師,「中國近代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卻說:「我這個學生就是勤奮。」 吳孟超回憶起求學的經歷。「1954年,裘老被聘為第二軍醫大學的客座教授,我就黏在他身邊,他一步一步教,我一步一步學,連他對我的呵斥都要回味幾遍。」
  • 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
    光明學人【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吳孟超,1922年生於福建閩清。1949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肝膽外科主任、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等職。他創立創建了我國肝臟外科的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被譽為「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先後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六次。199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2005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吳孟超的原名你絕對想不到!
    吳孟超師從中國著名外科學家裘法祖,擅長肝膽疾病的各種外科手術治療,尤其擅長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術治療,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1年5月,我國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
  • 中國院士眼裡的氫科學
    第二軍醫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氫氣醫學研究的學術機構,第二軍醫大學有7名院士,曾經發表過氫氣醫學研究論文的院士就有3位,分別是吳孟超、王紅陽和夏照帆院士。現任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解放軍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2005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吳孟超院士發表的氫醫學研究論文:Sun H1, Chen L, Zhou W, Hu L, Li L, Tu Q,, Chang Y, Liu Q,, Sun X, Wu M, Wang H.
  • 【創新之力】——吳孟超院士先進事跡系列報導②
    作為一名軍醫,吳孟超思考的是,肝臟外科手術不僅要適合和平環境,還要適合戰爭環境,在野戰條件下,哪有冰塊給傷員降體溫?他決定另闢蹊徑,探尋常溫下安全可靠的肝臟手術止血方法。一天早晨,吳孟超在洗臉時,下意識地將水龍頭擰開又關上,再擰開再關上。盯著譁譁的水流,他看得出了神。「我找到了!」吳孟超突然如同孩子般叫了起來。
  • 中國軍校系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教授,科學院院士:吳孟超吳孟超院士是我國肝膽外科創始人之一,被稱作「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1月吳孟超院士光榮退休!海軍軍醫大學教授,工程院院士:孫穎浩孫穎浩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教授,2011年晉升為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 一個九旬老人還可以做些什麼 聽吳孟超講述手術室的幸福故事
    原標題:一個九旬老人還可以做些什麼   圖為吳孟超院士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一個人在94歲的時候,可以做些什麼?   吳孟超院士在這樣的高齡,依然每周親自主刀多臺高難度的肝膽手術,坐堂周二上午的專家門診,主持著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的日常事務,並親自帶教著多名研究生。   是什麼力量,使這位年逾九旬的老科學家依然充溢如此的生機?
  • 【同濟•新聞】熱烈祝賀吳孟超院士館開館
    >10月18日,在「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同濟醫學傑出代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名譽院長吳孟超院士的家鄉福州市閩清縣,「吳孟超院士館」正式揭牌開館,同濟醫院程黎明院長出席開館儀式在開館儀式上,程院長代表醫院贈送了陳百先老教授親筆字畫「蒼松青翠志不老,桃李豔紅滿園春」,帶去了全院員工對院士館開館的祝賀和對吳老的崇敬之情。開館前,程黎明院長等專家與來自東方肝膽醫院、廣州中山第三醫院、福建孟超肝膽醫院和閩清縣總醫院的專家聯合舉辦了一場題為「軍地醫院聯合支援院士家鄉醫療結對攜手助力健康福建」的大型義診活動,為群眾現場義診,回饋吳老家鄉的父老鄉親。
  • 「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戰鬥一天」—新聞—科學網
  • 「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戰鬥一天」
    曹希攝人物檔案吳孟超,男,1922年出生於福建,中國科學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教授、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建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理論、技術體系和學科體系。後壠村是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教授吳孟超的老家。前不久,歷時兩年多籌建的「吳孟超院士館」在這裡開館。
  • 第三軍醫大學:堅守 救死扶傷在高原
    他們,本可留在繁華都市工作,卻選擇了偏遠的西藏;他們,常年忍受著高寒缺氧帶給自己的痛苦,卻堅持不懈地守護著官兵的健康;他們,堅守著救死扶傷的人生誓言,在世界屋脊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他們,就是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在西藏工作的軍醫群體。國慶長假期間,記者走近這些高原軍民的健康「守護神」,探尋他們堅守高原的心路歷程。
  • 鍾萬勰院士:84歲的堅守
    鍾萬勰院士:84歲的堅守 2018年05月04日 13:59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鍾萬勰院士:84歲的堅守 84歲的計算力學泰鬥、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鍾萬勰院士
  • 「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逝世,享年96歲
    、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終身榮譽教授陳灝珠,10月30日凌晨3時9分在中山醫院病逝,享年96歲。入行之初,陳灝珠響應新中國的號召,先是到上海市郊為解放軍進行靜脈注射,防治血吸蟲病,1951年又遠赴齊齊哈爾參加抗美援朝醫療隊,在東北軍區第二陸軍醫院救治前線轉送下來的傷病員,同時幫助創建了東北軍區軍醫專科學校(第一軍醫大學前身),被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衛生部頒授了立功狀。
  • 96歲院士獲百萬科學大獎,全捐於扶貧基金會,致敬
    近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其中「生命科學獎」被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和哈爾濱醫科大學終身教授張亭棟。可見此獎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和科研性,含金量實在厚重。然而,96歲的王振義教授在知曉本人獲獎後卻表示「為什麼這個獎是給已經96歲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