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辛」求「新」——84歲力學泰鬥鍾萬勰院士三尺講臺寄深情
84歲力學泰鬥鍾萬勰院士 周學飛 攝央廣網大連4月17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賈鐵生 通訊員呂東光)新學期,每周一、周四10時05分,一位老者拄著拐、步履仍舊穩健,走進一公共大教室,教室裡坐滿了學生,老先生底氣十足,思維敏捷,理論解析、公式推導娓娓道來。
-
中科院院士鍾萬勰
鍾老是15歲離開新市踏上求學之路的,1924年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電氣工程研究生院,攻讀碩士學位,1927年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和優越的研究條件,回國擔任交通大學電機科教授,從教60年,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中有原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有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美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科學院院士田炳耕、世界電腦巨子王安等。
-
鍾萬勰的「辛」事業
這位84歲的我國計算力學泰鬥、大連理工大學鍾萬勰院士,每學期仍然在為本科生高年級和研究生上課,雷打不動,風雨兼程。挑戰「辛幾何」創建「辛代數」鍾萬勰院士講授的課程是「經典力學『辛』講」。「辛」是1939年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赫爾曼·韋爾在運用數學進行動力學分析時,在國際上首次建立的「辛幾何」體系。
-
大連市副市長楊耀威一行來大工看望鍾萬勰院士
大連市副市長楊耀威一行來大工看望鍾萬勰院士 2020-01-19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鍾萬勰院士:「獨復」「從道」以求「辛」—新聞—科學網
鍾萬勰 ■本報通訊員 呂東光 不久前,當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三尺講臺寄深情——記大連理工大學鍾萬勰院士
他便是我國計算力學界泰鬥、大連理工大學的鐘萬勰院士。雖然已84歲高齡,每學期他仍然在為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上課。 「讓更多年輕人理解『辛』體系」 「每周兩次課,您累不累?」「怎麼不累,這是個力氣活兒。」鍾萬勰每次上課前都吃得很少。他說:「少吃,胃裡沒負擔,保持力氣。」
-
鍾萬勰院士:計算力學裡的「愛國大義」
光明學人【鍾萬勰院士:計算力學裡的「愛國大義」】鍾萬勰是中國計算力學發展的奠基人之一。1965年前後,大連工學院正式承接核潛艇耐壓殼的研究任務,鍾萬勰擔任理論組組長,為我國建造首艘核潛艇制定了「潛艇耐壓殼強度」的設計規範。更令人欽佩的是,1996年,鍾萬勰帶著他的「離散辛數學」去史丹福大學力學所講學。
-
德清籍中國科學院院士鍾萬勰獲得終身成就獎
此次年會特邀兩院院士、知名專家、學者為年會做主旨報告,就模擬仿真技術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CAE數字仿真分析專項技術;CAE數字仿真的行業應用與解決方案展開交流與討論 德清籍中國科學院院士 鍾萬勰獲得終身成就獎 為表彰在CAE數字仿真領域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自本屆年會開始正式設立「數字仿真科技獎」,其中包括自主軟體創新獎、卓越應用獎、青年科技獎、終身成就獎。值得一提的是,數字仿真終身成就獎由德清籍中國科學院院士鍾萬勰摘得。
-
鍾萬勰:計算力學裡的「愛國大義」
2020年5月23日,見到鍾萬勰院士時,這位86歲高齡的老人正在忙著著書立說,他的《辛數學及其工程應用》被徵訂為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教材出版工程規劃「十三五」教材項目。對於人才培養,鍾萬勰向來格外重視,要不是疫情耽擱,他還會一如既往地堅持給學生上課。
-
鍾萬勰:計算力學裡的「愛國大義」
2020年5月23日,見到鍾萬勰院士時,這位86歲高齡的老人正在忙著著書立說,他的《辛數學及其工程應用》被徵訂為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教材出版工程規劃「十三五」教材項目。對於人才培養,鍾萬勰向來格外重視,要不是疫情耽擱,他還會一如既往地堅持給學生上課。
-
「光明日報整版」鍾萬勰:計算力學裡的「愛國大義」
2020年5月23日,見到鍾萬勰院士時,這位86歲高齡的老人正在忙著著書立說,他的《辛數學及其工程應用》被徵訂為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教材出版工程規劃「十三五」教材項目。對於人才培養,鍾萬勰向來格外重視,要不是疫情耽擱,他還會一如既往地堅持給學生上課。
-
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
如今我國再次傳出一個好消息,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美國壟斷再次失敗。這位84歲的老奶奶是美國最害怕的中國老人,為了祖國她再次重出江湖,二次出山,至今仍然堅守在科研第一線。她帶領團隊,攻破了西方嚴防死守的技術壁壘,為中國節省了上萬億的資金,她就是已經84歲的中國「龍芯」之母—黃令儀院士。
-
4次落選中科院士,當選美國院士卻堅守祖國,84歲仍奮鬥科研一線
9歲的她,向父親提出要求,希望進入學堂學習。父母對李愛珍的教育非常重視,他們尊重女兒的決定,也鼓勵她好好學習。吾輩之楷模如此優秀的科學巨匠,4次參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卻最終全部落選。李愛珍先後在1999年,2001年,2013年,2005年四次參選中國院士,最後遺憾與之失之交臂。
-
風雲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孟執中院士逝世,享年84歲
我國氣象衛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席高級技術顧問孟執中,12月14號因病於上海去世,享年84歲。孟執中,1934年12月出生於浙江諸暨。1956年畢業於華南工學院電訊系。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曾在談及與風雲衛星結緣的經歷時說:「走上航天這條路,把國家有代表性的衛星造成,並且讓它走向世界,我的人生總算是幹成了一件事,對國家、對社會也盡了一份力。」轉發,致敬孟院士!
-
淚目,84歲鍾南山院士連線央視節目突然「短路」,他實在太累了
1月20號,白巖松主持的新聞1+1節目連線鍾南山院士,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最新情況。在節目進行到21:56時,鍾南山院士回答了解病毒病源情況,「…第二,這個病源是什麼,它的源頭是什麼動物現在基本上還不清楚,只是從各方面流行病學的調查的話,它是來自野生動物,可能性比較大像竹鼠,獾這一類的。那麼它那要進一步注意的是什麼?
-
吳孟超院士: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
新華社上海8月31日電題: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記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 張鵬、丁汀、吳登峰 他忠誠於職業,醫生一做就是70多年。 他忠誠於選擇,當兵一當就是一輩子。
-
鍾院士「豪華」早餐公開,調侃一般人吃不下,難怪84歲還這麼精神
而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鍾南山院士的影響。2020年新冠肺炎來的浩浩蕩蕩,本該熱鬧歡喜的年變得冷清,無數的醫護人員奔赴一線,眾志成城之下最終我們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而通過這一次的疫情,鍾南山院士的大名幾乎是無人不曉的。
-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郝柏林逝世 享年84歲
3月7日晚間消息,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復旦大學教授、原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科院院士郝柏林先生,因病不幸於2018年3月7日下午16:39
-
84歲鍾院士曾患心肌梗死,治癒後多年未復發,是如何調理的?
提到鍾南山院士,大家可能都比較了解,我們對鍾南山院士84歲的高齡,仍然保持著一個比較健康的身體都很敬佩和羨慕。不過其實大家知道嗎?鍾院士在04年的時候因為身體過度勞累導致心梗發作,心臟部位還放了一個支架。
-
84歲鍾南山與靳東握手,陳數雙手合十表示尊敬,場面溫馨又奇妙
在今年有一位新星冉冉升起,那就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疫情並沒有來臨之前,很多人對於鍾南山院士並不了解。自從疫情的形態慢慢惡化,鍾南山院士也是奔走操勞。那時我們大家才知道在多年以前非典裡,鍾南山院士就一直奔赴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