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總存在著很多你看來奇奇怪怪但當地人覺得很正常的事情,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也正為自然界增添了很多不一樣的色彩。就比如,很多地方的人們會覺得蛇是非常可怕的,提起蛇還會覺得很害怕。而在另外的地方,卻存在以蛇為補品的吃法。
在我國部分南方地區,就有一種「以吃蛇肉進補」的文化,尤其秋天吃正當季。長此以往的宰殺,有人發現,很多蛇在頭身分離很久之後,頭依然能動,甚至還會咬人。
這是蛇對人類的「反擊」嗎?
平時多瀏覽社會新聞的人也許看到過很多被頭身分離後的蛇咬傷的新聞,但2014年那則某後廚師傅在宰殺蛇後將其頭放到一邊,在收拾下班的時候被咬傷的新聞最是讓人記憶深刻。明明身體和頭都分開了,時間也已經過了很久,怎麼還能咬人呢?
對此,每個人都持有不同的看法,在我國部分北方地區,很多人對蛇都是抱著一種非常敬畏的心態,並把狐狸、老鼠、黃鼠狼、刺蝟和蛇合稱為「五仙」,而蛇就是當中的「柳仙」。
因此,這部分地區的人們認為蛇是具有靈性的動物,之所以頭身分離之後還會咬人,就是因為它們不滿於人們對它的宰殺,趁機「報復」人類。但這很明顯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為何頭身分離的蛇還會咬人?有什麼科學依據?
眾所周知,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從小很多人對蛇的認知都是「可怕、有毒、會咬人」,所以,提起蛇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起雞皮疙瘩。
蛇的反射神經並不全部都是長在大腦上,而是遍布全身,所以它的器官就都是獨立的。因此,儘管蛇的頭身已經分離了,它的各個器官以及各個身體部位在一定的時間內都還是可以正常運動的。
八爪魚在被「分屍」後依舊能動來動去也是同樣的道理的。所以說,蛇並不是在「反擊」人類,而只是受身體機能影響。
那麼蛇會記仇嗎?
因為自然界存在的蛇類大多數都是有毒的,蛇也比較常見,一般來說,人們都會想盡方法避開蛇對自己的侵襲。
經常穿梭於類似山上、草叢這種地方的人都會隨身攜帶鈴鐺,木棍,在進入草叢之前一點一點撥開草叢以避免受到蛇的侵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可以讓蛇主動遠離人們的方法,比如倒雄黃酒。
這樣就會有人問了,隨身攜帶木棍的人進入草叢的時候如果遇到了蛇並且打到了蛇但是蛇沒死,蛇會記得這個人嗎?其實不會,據研究,蛇很「笨」,因為它們的腦容量是很小的,所以根本不足以支撐它們去記得人類的模樣,並且,蛇也很少會主動去侵害人類。
對於筆者而言,蛇是一種很可怕的動物,提起蛇全身就會起雞皮疙瘩,也許我無法理解那些把蛇當做滋補品的做法,但我也尊重此,只有多元,這個社會才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