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朱曉波:60 量子比特處理器仍在研發迭代,實現量子優越性尚...

2021-01-15 IT之家

12 月 18 日消息 當前,以量子信息科學為代表的量子科技正在不斷形成新的科學前沿,激發革命性的科技創新,孕育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顛覆性技術。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近年的發展受到國際上普遍的關注。

日前,在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量子計算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學術服務部協辦的 「量子計算及量子信息研討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曉波教授作了題為《超導量子計算》的報告,分享了有關超導量子計算方面的進展。

朱曉波表示,超導量子計算領域已經進入了一個階段 -- 從性能的角度來說,每個比特已經可以滿足可擴展,即容錯量的計算,超過量子糾錯九十九點幾的門檻。

現在大多數研究團隊所關注的是能不能進一步的擴展,從而能做大規模的或者說至少在近期能夠有一個更高精度和更多比特數目並行的系統。

但是這條路走起來實際上是比較艱辛的,據了解,在超導報導中,第一個突破糾錯門檻的兩比特門的是 UCSB(UC Santa Barbara,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團隊,當時他們還沒有加入谷歌,就已經突破了量子糾錯的門檻,達到 99.4。

那之後谷歌把 UCSB 的團隊納入其中,經過多年研發努力,於 2019 年推出 53 個超導量子比特計算原型機,比特門的進度平均達到 99.3、99.4,從而展示了其 「量子優越性」。

那麼超導量子計算為什麼做起來那麼難呢?

其根本原因在於量子計算需要的是一個高精度的模擬的操控。它並不像數字晶片一樣是數位化的,所以當你把大量的比特放到一起,然後以高精度要求去操控一個一個的單量子態,這就形成了眾多的挑戰。

當你在真正的去考慮這個問題時,你需要更多的比特以及更高的精度;同時,在你做這一實驗時,你需要更多的細節以及很好的矯正。

朱曉波教授稱,這就像是說:我控制比特 A 的時候,其中一個信號洩露到了比特 B 上,我們把這稱為量子信道間的串擾(crosstalk,不同傳輸線之間的能量耦合)。

同樣地,當比特數目越來越多,它們實際上是耦合起來的,形成了一個更大的希爾伯特空間。比特有一定的可能性洩露到非計算的態勢空間裡面去。

當然這是時效的,所以你還要很好的 state leakage,即態的洩露。

除此之外,有一些別的一些不理想的因素,我們稱之為二輪機系統或者叫缺陷,會引起某些比特的性能的大幅損失,或者是完全不能工作。

比特和比特之間的聯動性能做到什麼程度?

關於比特與比特之間的聯動性,朱曉波教授稱其能讓量子達到一個很好的性能,聯動性越好,原則上所需要的深度(採用的算法)就越少。比特之間聯動性這一研究,看起來有光明的前景,但是裡面,尤其是在科學和技術方面還是一大難題。

朱曉波教授舉了一個超導多比特系統的例子(如下圖)。據介紹,該系統的核心為 processor, 即量子處理器,它在一個極低噪音和極低溫的平臺裡面工作。對於對每一個比特施加的控制方法,我們稱之為電子學室溫,這真正做起來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其需要極高的精度才可以完成。

控制多比特需要開發一個專門的軟體系統。針對這一探討,中國科大在這方面做的第一步是處理器,它可以說是核心所在。中國科大建立了專門的加工車間,主要針對兩個問題:隨著比特規模的擴大,每一個器件的參數總是不那麼容易穩定;同時隨著處理器越來越複雜,其迭代周期越來越長。

據介紹,一路走來,中國科大現已發表的結果中最好的一個是已經做了一個 24 量子比特的處理器,T1 大概已經達到 40 微秒。

其次,中國科大自研並搭建了專門平臺,同時也研製了一套電子學的控制系統。

基於量子比特的特殊性 -- 相互之間存在非常強的關聯性和耦合性,中國科大研究團隊專門書寫了一套軟體系統,實際有幾個版本。「隨著系統的不斷穩定,將會在未來推出,也是為了填補我們的空白。」 朱曉波教授說到。

量子多比特系統的進展

朱曉波教授首先提到 12 比特處理器,在當時,其性能基本上 T1 可以到 30~50 微秒,一維鏈狀結構,將來希望往平面推廣,專門走表面編碼路線。

在比特上做了幾件重要的事情:

· 近鄰比特結構,這個門可以做到什麼水平呢?

關於近鄰比特的結構,單比特門是比較容易的,在 T1 的其他方面很好的前提下,性能很輕鬆就可以達到 99.9 以上;比較難的兩比特門,即在 2014 年 UCSB 做到 99.4,突破了表面糾錯的一個門檻。

· 絕熱 or 非絕熱

在對門的研究中,使用非絕熱還是絕熱方法的問題出現了。絕熱的好處在於它是沿著自有計算空間的輪機運行,不容易洩露到更高的輪機上;那麼它的壞處在於它實際上會比較慢,不可能將速度做到極致。

在這一問題上,UCSB 支持用絕熱方法而不是非絕熱,而像谷歌,它在量子優越性上所做的門則是採用非絕熱方法,同樣,中國科大使用非絕熱方法得出的結果也是理想的。

理論仿真:綠線,沒有線路帶寬限制;紅線,有一個帶寬的限制(實際的脈衝是有一定帶寬的)

分析顯示,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非絕熱的過程,基本上我們得出的結論夠到了接近理論界 1.25 倍的一個理論極限。

基於這一結論,對三比特門也進行了理論研究,原理同上 -- 將波形展開,然後進行計算。但遺憾的是當時的實驗沒有注意到有更好的三比特或多比特門的方法,最終沒有優化完全,僅做到 99.3。

這其中又提及量子糾纏,糾纏是既需要數目又需要精度的操作。做糾纏形態在當時也是非常有重要意義的。當時在國際上能做到水平的多比特的糾纏,而且這麼高的精度是非常難的,所以也引起了很多的關注。

我們既然能做多比特門,然後又想走量子計算這一路線,那麼是不是可以用門來實現一些糾纏……「但是理想是叫做,現實是殘酷的,理想是完美的。」朱曉波教授表示。

做比特門發現的問題:

· 如果單純用剛剛開始的辦法去優化兩比特門,最後放到一起時,其保真度會非常差。

· 當時的處理器有串擾。

……

目前,中國科大在研究 60 量子比特的量子處理器,從六七月份、七八月份開始已經迭代 4 次,由於系統的複雜性,原本希望今年的未來幾個月或者是至少明年上半年能把其量子優越性展示出來,但是現在看來還有不少問題,朱曉波教授表示,中國科大還將繼續努力,希望能儘早成功並展示。

相關焦點

  • 朱曉波:60量子比特處理器仍研發迭代 實現量子優越性尚需時日
    那之後谷歌把UCSB的團隊納入其中,經過多年研發努力,於2019年推出53個超導量子比特計算原型機,比特門的進度平均達到99.3、99.4,從而展示了其「量子優越性」。針對這一探討,中國科大在這方面做的第一步是處理器,它可以說是核心所在。中國科大建立了專門的加工車間,主要針對兩個問題:隨著比特規模的擴大,每一個器件的參數總是不那麼容易穩定;同時隨著處理器越來越複雜,其迭代周期越來越長。
  • 潘建偉團隊:今年預計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機
    「中國科大今年預計可以實現60量子比特、99.5%保真度的超導量子系統,而5年後,希望能將這一數字提高到千個量子比特。」8月25日,在墨子沙龍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教授、潘建偉團隊超導量子計算負責人朱曉波透露了中科大研發量子計算機的時間表。
  • 潘建偉團隊:今年預計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機,壓谷歌一頭
    澎湃新聞 「中國科大今年預計可以實現60量子比特、99.5%保真度的超導量子系統,而5年後,希望能將這一數字提高到千個量子比特。」
  • 潘建偉團隊:今年預計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機,壓谷歌一頭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中國科大今年預計可以實現60量子比特、99.5%保真度的超導量子系統,而5年後,希望能將這一數字提高到千個量子比特。」8月25日,在墨子沙龍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教授、潘建偉團隊超導量子計算負責人朱曉波透露了中科大研發量子計算機的時間表。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今年預計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機,壓谷歌一頭
    「中國科大今年預計可以實現60量子比特、99.5%保真度的超導量子系統,而5年後,希望能將這一數字提高到千個量子比特8月25日,在墨子沙龍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教授、潘建偉團隊超導量子計算負責人朱曉波透露了中科大研發量子計算機的時間表。
  • 今年預計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機,壓谷歌一頭
    「中國科大今年預計可以實現60量子比特、99.5%保真度的超導量子系統,而5年後,希望能將這一數字提高到千個量子比特。」8月25日,在墨子沙龍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教授、潘建偉團隊超導量子計算負責人朱曉波透露了中科大研發量子計算機的時間表。
  • 強關聯糾纏體系的量子隨機遊走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和彭承志等組成的超導量子實驗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範桁等理論小組,開創性地將超導量子比特應用到量子隨機行走的研究中。該工作將對未來多體物理現象的模擬以及利用量子隨機行走進行通用量子計算研究產生重要影響。這一研究成果於5月2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 我國成功研製24個超導量子比特處理器,「量子之父」再建奇功!
    如今他在量子通訊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鵬承志等組成的超導量子實驗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範桁理論小組,在超導量子計算實驗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一個集成了24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處理器上,通過對超過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想幹調控,實現了Bose-Hubbard 梯子模型多體量子系統的模擬。
  • 超導量子計算在強關聯糾纏體系的量子隨機行走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和彭承志等組成的超導量子實驗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範桁等理論小組,開創性地將超導量子比特應用到量子隨機行走的研究中。該工作將對未來多體物理現象的模擬以及利用量子隨機行走進行通用量子計算研究產生重要影響。這一重要研究成果於5月2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
  • 中科大潘建偉宣布已實現100萬倍谷歌量子優越性
    這一次潘建偉「官宣」了自己研究團隊在上周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2019年10月谷歌53比特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中國有望奪取「量子霸權」,在量子研究領域成為全球標杆。此前8月,潘建偉團隊成員朱曉波
  • 中科大潘建偉宣布已實現100萬倍谷歌量子優越性
    潘建偉院士長期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該領域有國際影響的學者,特別是在量子通信、多光子糾纏操縱和冷原子量子存儲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系統性創新貢獻,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等各類頂級大獎。
  • 中國學者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量子晶片
    「這是我們實驗室迭代的第四代電路設計方案,目標是讓任意兩個量子比特之間都能進行直接『溝通』,實現全局糾纏。」晶片的設計者之一,本科生張敘說。這樣的晶片則是由中科院物理所李賀康博士製備的,他在近期作為博士後加盟浙大,有望在浙大微納加工中心做出更複雜的晶片。全局糾纏,通俗的理解就是讓所有量子比特協同起來參與工作。量子操縱是量子計算的技術制高點,而實現全局糾纏是檢驗操縱是否成功的標誌。
  • 中國學者刷新多比特量子糾纏態世界紀錄!
    ,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2017年,團隊與中科大潘建偉和朱曉波團隊、中科院物理所鄭東寧團隊、福州大學鄭仕標教授等合作10比特超導量子晶片,實現了當時世界上最大數目的1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糾纏,打破了之前由谷歌和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保持的紀錄,使得我國在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進入國際第一梯隊。VeUednc此前,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創造了操縱12個超導量子比特實現糾纏的紀錄。
  • Google發布全球首個72量子比特處理器Bristlecone預覽
    Google Quantum AI 實驗室的目標是構建可用於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量子計算機。我們的策略是使用可以向前兼容到大規模通用糾錯量子計算機的系統探索近期應用。為了使量子處理器能夠運行經典計算無法模擬的算法,僅有大量的量子比特是不夠的。關鍵是,處理器在讀出和邏輯運算(例如單量子比特門或雙量子比特門)上也必須達到較低的錯誤率。
  • 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搭載6個量子比特處理器
    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正式上線其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悟源。基於該平臺,本源量子即日起將面向全球用戶免費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本源量子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孵化,是國內首家以量子計算機為研發目標的企業。
  • 我國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53比特量子計算機100萬倍
    據國內媒體報導,9月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在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已經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53比特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潘建偉透露:「就在上個星期,我們剛剛完成了對50個光子的玻色取樣,相比谷歌的『量子優越性』大概可以快100萬倍。」
  • 中國科大實現時間最優量子控制
    中國科大實現時間最優量子控制 2016-10-24 17:25: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國科大潘建偉團隊實現18個量子比特糾纏,再度刷新世界紀錄
    中國科大潘建偉和陸朝陽領銜的團隊宣布,成功將量子糾纏的比特數提升到了 18 位。他們以 6 光子系統為基礎,利用光子的 3 個自由度,推出了 18 位量子比特的量子糾纏系統。該系統的詳細信息由潘建偉團隊整理並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主辦的高水平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 我國量子計算機比谷歌快100萬倍 量子計算機是什麼
    我國量子計算機比谷歌快100萬倍 量子計算機是什麼據國內媒體報導,9月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在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已經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53比特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
  • 量子計算對未來至關重要,但實現起來會有多難?
    除量子比特數目之外,還有哪些性能對量子計算至關重要?建造實用的量子計算機為什麼如此困難?「潘之隊」超導量子計算負責人朱曉波教授為大家解惑。,DWave宣稱他們已經做出了幾千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這些宣傳他們只告訴了你故事的一個方面,就是比特數,而比特數恰恰才是超導量子計算領域最容易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