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的技術指標和原理詳細說明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功率放大器的技術指標和原理詳細說明

21IC 發表於 2020-11-22 10:40:52

  為增進大家對功率放大器的了解,本文將基於兩點對功率放大器予以介紹:1. 功率放大器的技術指標有哪些?2. 功率放大器的原理是什麼?如果您正在學習功率放大器相關知識,抑或對於本文即將介紹的功率放大器相關內容具有興趣,不妨和小編一起往下探索哦。

  一、功率放大器的技術指標

  1.額定功率

  是指連續的正弦波功率,在1kHz正弦波輸入及一定的負載下,諧波失真小於1%所輸出的功率,表示成W/CH(瓦/聲道),一般來說,額定功率越大,造價越高。

  2.總諧波失真

  是指高次諧波佔基波的百分比,總諧波失真越小越好,好的功率放大器的總諧波失真能達到0.02%

  3.轉換率

  單位時間上升的電壓幅度,單位為伏/微秒,它反映了功率放大器對瞬態聲音信號的跟蹤能力,是一種瞬態特性指標。

  4.阻尼因子

  其定義為功率放大器的負載阻抗(大功率管內部電阻加上音箱的接線線阻),例如8Ω:0.04Ω=200:1,一般要求比值比較大,但不能太大,太大會覺得揚聲器發聲單薄,太小則會使聲音混濁,聲音層次差,聲像分布不佳。

  5.輸出阻抗

  通常有8Ω、4Ω、2Ω等值,此值越小,說明功率放大器負載能力越強。就單路而言,額定負載為2Ω的功率放大器,可以帶動4隻阻抗為8Ω的音箱發聲,並且失真很小。

  二、功率放大器原理

  利用三極體的電流控制作用或場效應管的電壓控制作用將電源的功率轉換為按照輸入信號變化的電流。因為聲音是不同振幅和不同頻率的波,即交流信號電流,三極體的集電極電流永遠是基極電流的β倍,β是三極體的交流放大倍數,應用這一點,若將小信號注入基極,則集電極流過的電流會等於基極電流的β倍,然後將這個信號用隔直電容隔離出來,就得到了電流(或電壓)是原先的β倍的大信號,這現象成為三極體的放大作用。經過不斷的電流放大,就完成了功率放大。

  1.平衡輸入、不平衡輸入插口

  2.平衡—不平衡轉換級,其作用是將平衡輸入信號轉換成不平衡信號。

  3.線路輸出隔離級,其作用是將輸入到本功率放大器的信號通過有源隔離後再向外輸出。當一路信號要同時驅動多臺功率放大器時,採用簡單並機方式會降低總的合成輸出阻抗,其結果是使得前級設備的實際輸出信號幅度降低,也就是個功率放大器實際得到的輸入信號幅度降低,如果採用這種方式轉接後,沒信號的負載阻抗,都相當於一臺功率放大器的輸入阻抗。

  4.音量調節級,實際上是通過電位器從總輸入信號中取需要的量加到後級,使輸出功率為需要的值。

  5.輸入級,次級的主要任務是起緩衝作用,同時提供一定的電壓放大量,並且在如果功率放大器出現削波現象時給出消波指示,以便操作者將音量適當減小,這一集往往採用差分放大器電路形式。

  6.主電壓放大級,本級提供大的電壓放大倍數,整個功率放大器的開環電壓放大倍數主要靠本級提供。

  7.預推動級,由於主電壓放大級,只能提供極小的輸出信號電流,所以本級主要是將主電壓放大及提供的微小信號電流進行初步放大,將信號電流放大幾十倍到一百多倍,而對信號電壓不僅沒有放大,反而稍微有一些降低,這一級採用射極跟隨器電路,也就是共集電極電路。

  8.推動級,將已經被預推動級放大了的信號電流進一步放大,對信號電流的放大倍數大約在幾十倍到一百多倍,以便給功率輸出級提供足夠的信號驅動電流,與預推動級一樣,對信號電壓不僅沒有放大,反而稍微有一些降低,這一級也採用射極跟隨器電路。

  9.功率輸出級,本集,將再一次對信號電流進行放大,與預推動級和推動級一樣,對信號電壓不僅沒有放大,反而稍微有一些降低,這一級也採用射極跟隨器電路,本級是整臺功率放大器這一通道的最後輸出級,其輸出電壓取決於加到本級的驅動信號電壓,而輸出電流則主要取決於輸出信號電壓與負載阻抗的比值,這裡說主要取決於的意思是輸出電流不能隨負載阻抗的無限減小而無限增大,如果超出本級的電流放大倍數與加到本級的驅動信號電流之乘積,則本級將無力提供,最大輸出信號電流也受為本級工作提供的直流工作電源輸出電流的限制,實際上更主要的是輸出功率電晶體的參數限制,所以使用功率放大器時一定要注意不使功率放大器過載,否則有可能超出輸出功率電晶體的能力,而使功率放大器損壞。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標,功率放大器的應用
    簡而言之,它是將一個狹窄的無線頻道分割成框架性的時間片斷(特別是3和8),並將每一個時間片斷分配給每一個用戶的數字無線技術。  傳輸增益  指放大器輸出功率和輸入功率的比值,單位常用「dB」(分貝)來表示。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增益隨輸入信號頻率的變化而提升或衰減。這項指標是考核功率放大器品質優劣的最為重要的一項依據。
  •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5,信噪比,功率放大器的額定輸出電壓和功率放大器的固有輸出噪聲電壓之比,一般用db表示,專業使用功率放大器的寬帶信噪比一般為94db以上。   6,諧波失真,指在功率放大器輸出額定功率時和1%額定功率使輸出信號中產生的輸入信號以外的諧波成分,一般用百分率表示,1%額定功率時的失真主要考慮交越失真,專業使用的功率放大器的諧波失真一般小於0.5%。
  • 功率放大器分類及D類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功率放大器分類及D類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7-18 08:45:18 說明放大的是功率而不是電流也不是電壓對不對 ? 它是怎麼工作的: 通過三極體的電流控制作用把電源的功率轉換成按照輸入信號變化的電流,利用三極體的放大作用, 集電極的電流永遠是基極電流的放大,所以就可以得到放大的電流,然後經過不斷地電流和電壓放大,就完成了功率放大。
  • 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自適應前饋線性化技術
    預失真法是最常用的,其工作函數預失真器有2個顯著的特點:線性修正是在功率放大器之前,其插入損耗小;修正算法帶寬限制小。數字預失真技術[1]複雜度高能提供較好的IMD壓縮,但由於DSP運算速度使其帶寬小。笛卡爾[2]反饋複雜度想對低,能提供合理的IMD壓縮,但存在穩定性問題且帶寬限制在幾百kHz。LINC法將輸入信號變成2個恆包絡信號,由2個C類放大器放大,然後合成,但對元件的漂移敏感。
  • 對數放大器的技術指標
    這裡我們有必要對對數放大器的相關指標做進一步的說明,因為他們與工程實踐密切相關。也是在使用對數放大器中必須考慮的問題。隨機噪聲和信號輸入端的帶寬密切相關,隨機噪聲常用「噪聲頻譜密度(SND)」來定義,總的噪聲功率與系統的噪聲帶寬BN(用Hz來表示)成正比。在線性系統中,輸出噪聲功率N與系統的帶寬有關,這裡的帶寬通常是指 3dB帶寬,對於理想低通系統而言,3dB帶寬就是系統的等效噪聲帶寬。而在非線性系統中例如對數放大器,情況就不同了,即使輸入端很小的噪聲都會引起放大器末級的過載現象。
  • 光纖放大器的原理和性能指標
    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具有增益高、噪聲低、頻帶寬、輸出功率高、連接損耗低和偏振不敏感等優點,直接對光信號進行放大,無需轉換成電信號,能夠保證光信號在最小失真情況下得到穩定的功率放大。 在摻鉺光纖中注入足夠強的泵浦光,就可以將大部分處於基態的Er3+離子抽運到激發態,處於激發態的Er3+離子又迅速無輻射地轉移到亞穩態。
  • 固態射頻功率放大器技術及分類
    電路結構和原理 射頻功率放大器不同於其它工作於甲類、乙類、丙類的電子管射頻功率放大器,不需要高電壓;也不同於其它低頻功率放大器,沒有多少帶寬。丁類放大器中場效應管工作於開關狀態,漏極耗散功率非常低,雖然開、關過度期工作在線性區功率很大,但工作頻率高,過度期非常短,工作效率比以往功率放大器大大提高,實際上就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 射頻功率放大器模塊研究分析
    一般對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度的衡量有諧波抑制度、三階交調抑制度等指標:當放大器輸入載波頻率為f0的單頻信號時,由於器件的非線性失真,會產生頻率為mf0(m為自然數)的諧波,如圖1(a)所示,諧波輸出功率與基波輸出功率之差即為諧波抑制度;當放大器輸入頻率間隔不大、載波頻率分別為f1和f2的信號時,在放大器輸出端除了載波頻率為f1和f2的信號外,還形成了頻率為±mf1±nf2(m、n均為自然數
  • 高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_高頻放大器的作用
    該電路一般為設備的輸入級,被檢測的微弱信號首先要通過該電路放大,然後進行後續處理。所以,高頻放大器的性能指標對整個儀器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高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使用高頻功率放大器的目的   放大高頻大信號使發射機末級獲得足夠大的發射功率。   高頻功率信號放大器使用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①高效率輸出。
  • 放大器種類詳細說明
    前兩項任務由前置放大器承擔。由於前置放大器總是位於放大環節的上遊。故又稱之為「前級」。 產生音頻電功率的設備叫做做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被稱為」後級」。此外它還有一個簡稱叫「功放」。不過,現在大家口中的」功放「 已經成了各類放大器的代名詞,例如「純勸放」、「AV功放」等等。合併式放大器:只有資深發燒友才熱衷於用各種型號的前後級做搭配遊戲,並從中獲得樂趣。
  • 低壓100 W短波功率放大器研究與設計
    輸出功率100 W的短波功率放大器是較為常用的產品,適於便攜以及車載等條件下使用。本文介紹的低壓100 W短波功率放大器採用全固態功率放大器設計技術,具有供電電壓低、體積重量小、控制簡單和性能優良等特點。工作頻率為(1.6~30) MHz,正常工作電壓範圍為10~17 V,適應電池供電環境使用,拓展了產品的應用前景。
  • 功率放大器的分類及其參數
    但它和普通D類功率放大器不同的是:首先,它不是使用脈衝調寬的方法,Tripath公司發明了一種稱作數碼功率放大器處理器「Digital Power Processing (DPP)」的數字功率技術,它是T類功率放大器的核心。它把通信技術中處理小信號的適應算法及預測算法用到這裡。輸入的音頻信號和進入揚聲器的電流經過DPP數字處理後,用於控制功率電晶體的導通關閉。從而使音質達到高保真線性放大。
  • 對數放大器的原理與應用
    基帶對數放大器也稱視頻對數放大器(雖然很少用於視頻顯示相關的應用),它克服了基本對數放大器的缺點,能夠響應快速變化的輸入。其原理是採用了一種 「逐級壓縮」的技術,交流特性好,但動態範圍較小。儘管這兩种放大器在細節上有些不同,但原理是相同的,它不是採用一個放大器的對數特性而是用多個相同的線性放大器級聯來分段線性逼近對數函數。
  • UHF平衡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實現
    就目前來說,有補償匹配、負反饋電路和平衡放大3種技術可以實現頻帶內平坦的功率增益。補償匹配電路技術是通過在放大電路中設計失配的輸入和輸出匹配網絡,來補償射頻電晶體正向電壓傳輸係數| S21 |隨頻率的變化,從而實現頻帶範圍內功率增益的平坦。在使用頻率補償網絡時,由於在一些頻段匹配電路處於阻抗失配狀態,會導致放大電路的輸入或者輸出埠的駐波係數VSWR的增加,不利於前級和後級電路的設計。
  •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組成和功放所用有源器件的組成
    同時,它本身又是一種電流放大器,將輸入的電壓信號轉化成電流信號,並給予適當的放大。  2、 驅動放大器起橋梁作用,它將前置放大器送來的電流信號作進一步放大,將其放大成中等功率的信號驅動末級功率放大器正常工作。如果沒有驅動放大器,末級功率放大器不可能送出大功率的聲音信號。  3、末級功率放大器起關鍵作用。
  • 基於ADS的多級功率放大器設計與仿真
    介紹了BG2416CX晶片在北鬥導航中的應用,並基於RNC2416CX晶片的設計方案,設計並仿真其功率放大器模塊。完整地闡述了採用ADS設計工具完成各部分電路的方法,其設計結果優於設計目標,為後期進一步研究北鬥導航系統和自主設計北鬥導航系統發射部分晶片奠定了基礎。
  • 微波功率放大器的ALC環路設計
    文中提出了一種電路簡潔且成本較低的ALC環路,該ALC環路由檢波部分電路、電壓控制衰減器部分電路及差分控制電路組成,詳細介紹了各部分電路的原理和電路設計。設計的ALC環路在S波段超過10%的帶寬下實現了0.15 dB的輸出功率平坦度,且在輸入信號5±5dBm的變化下輸出功率僅變化了0.2 dB。
  • Ku波段多級功率放大器的研製
    : (1)放大器之間加隔離器。這種方式首先將各級放大器分別調試匹配好,然後通過隔離器串聯起來。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級聯後放大鏈基本上無需再調試,且工作穩定性好。缺點是系統造價相對高,體積、重量大。 (2)放大器之間不加隔離器直接級聯。這種方式也是首先將各級放大器分別調試匹配好,但在連接時不加隔離器。這種方式比較折衷,在通信系統和一些低成本收發設備中常常使用。
  • 放大器工作原理
    //www.eepw.com.cn/article/275494.htm一、放大器工作原理- -放大器是什麼?而放大器只是一個統稱,其具體可以分為通用型集成運算放大器、高速型集成運算放大器、低功耗集成運算放大器、高輸入阻抗集成運算放大器、寬頻帶集成運算放大器、功率型集成運算放大器、光纖放大器、有線電視幹線放大器等等,其中最多的還是運算放大器,因此,我們接下來就主要對運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進行詳細講述。
  • Doherty功率放大器設計與仿真分析
    而用普通的回退法生產的WCDMA功率放大器符合指標的只能做到幾瓦,這個功率用在基站上是遠遠不夠的,只能用在一般的小型直放站上。 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度和效率是設計功率放大器的重點。在線性度方面,前饋結構是目前比較成熟的結構,廣泛運用於現代通信系統中,數字預失真在業界則被認為是功率放大器線性化的方向。而隨著現代通信的發展,效率也開始越來越被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