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功率放大器的ALC環路設計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 針對ALC環路的設計電路複雜、成本較高。文中提出了一種電路簡潔且成本較低的ALC環路,該ALC環路由檢波部分電路、電壓控制衰減器部分電路及差分控制電路組成,詳細介紹了各部分電路的原理和電路設計。設計的ALC環路在S波段超過10%的帶寬下實現了0.15 dB的輸出功率平坦度,且在輸入信號5±5dBm的變化下輸出功率僅變化了0.2 dB。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6765.htm

ALC(自動電平控制)環路控制屬於反饋控制電路的一種,其作用是當輸入信號變化較大時,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基本保持不變。具體而言,即當輸入信號較小時,ALC電路不起作用;而當輸入信號變大到一定程度後,ALC電路開始作用,並根據輸入信號的大小動態調整功率放大器的增益,使輸出功率保持不變。

在功率放大器中,ALC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功放輸出功率以使其工作在線性狀態,同時當輸入信號功率超過額定輸入功率時,防止功放過激勵而損壞。設計的ALC控制電路簡潔易實現,且具有>20 dB的動態範圍,並在S波段超過10%的相對帶寬內實現了ALC環路控制。

1 ALC環路控制的基本原理

ALC環路控制電路主要包含可變增益器件、功率放大器、檢波電路、參考預置電路、功放檢波電壓進行處理電路和濾波電路,通過以上電路構成了完整的負反饋環路。

輸入信號首先進入電壓控制衰減器,然後進入功率放大器對信號進行放大,由於ALC環路起作用後使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線性狀態,即功放的最大功率需大於ALC起作用後的輸出功率,通常需>0.5 dB,否則會因工作頻帶的平坦度問題使某些頻點進入飽和區而無法使ALC環路起控。功放輸出端的耦合電路耦合出約35 dB的信號,檢波電路根據耦合出的信號產生一個檢波電壓,檢波電壓與參考預置電路電壓進行差分放大輸出初步的反饋控制電壓,經濾波電路後反饋控制功放輸入端的電壓控制衰減器,從而形成完整的負反饋環路即ALC環路,最終使輸出功率保持恆定。如功放由於溫度或其他原因增益升高、輸出功率變大時,耦合電路耦合出的信號增大,使檢波電壓增大,檢波電壓與參考預置電壓經運放差分放大後產生控制電壓控制衰減器的電壓,該電壓使衰減器衰減量增加,從而使整個功放增益降低,功放輸出減小,並形成動態平衡,使放大器輸出功率趨於恆定;反之,如功放由於溫度或其他原因增益降低、輸出功率變小時,耦合電路耦合出的信號減小,使得檢波電壓減小,檢波電壓與參考預置電壓經過運放差分放大後產生控制電壓控制衰減器的電壓,該電壓使衰減器衰減量減小,也使整個功放增益升高,從而使功放輸出增大,最終形成動態平衡,使放大器輸出趨於恆定。

ALC環路中壓控衰減器通常放在功放的輸入端,這是為了增大環路的動態範圍,且因通常電壓控制衰減器無法承受過大的輸入功率。而耦合電路一般放在功放的輸出端,是為了使功放的輸出功率更加穩定。

ALC環路設計時還需考慮整個功率放大鏈路的增益及功率器件的選擇,其是由於ALC環路起作用後功率鏈路中的器件工作在線性狀態,此時功率器件工作在安全範圍內,但由於ALC環路起作用有一個過程且經過負反饋的反覆調整才能達到穩定狀態。因此,在穩定狀態前有一個波動過程,在此過程中,功率放大鏈路的增益變化較大,因而有可能對功率器件尤其是末級功率管造成損壞,故在設計初期需注意功率器件的

輸入功率承受能力。由此避免ALC穩定前的增益波動或輸入功率變化對功率器件的衝擊。

2 電路設計

2.1 壓控衰減器電路設計

電壓控制衰減器選用Hittite公司的模擬電壓控制衰減器HMC346作為可變增益器件,其控制電壓為0~-3 V,在DC~8 CHz的頻率範圍內具有>30 dB的衰減量,且具有較小的相位變化和較低的插損;而射頻信號輸入輸出口匹配50 Ω系統,並在30 dB衰減範圍內具有良好的駐波。

該衰減器包含兩部分電路:第一部分電路功能為衰減RF信號。第二部分電路為參考衰減電路,其與外部電路共同工作使器件在30 dB衰減範圍內保持射頻輸入輸出埠良好的駐波,並使其阻抗與50 Ω系統可有良好的匹配。

由於電壓控制衰減器根據控制信號對RF信號進行衰減,電壓控制衰減器的本質是幅度調製器。因此,控制信號上疊加任何雜波信號或幹擾信號均會調製到RF信號上,而控制信號的頻率也有調製幹擾故同樣可調製到RF信號上。

假如調製信號為m(t),則其可用式(1)表示

其中,ka為常數;Am為調製信號幅度;fm為調製信號的頻率。

將上述調製信號加入電壓控制衰減器控制端,則輸出信號可用式(2)表示

其中,μ=ka×Am。由此可看出,調製信號的頻譜會被調製到射頻信號頻譜的兩側。

為防止幹擾信號通過電壓控制衰減器控制端進入RF信號形成調製幹擾,必須對ALC反饋迴路中的器件及電路進行必要的濾波處理,將幹擾信號降至最低。

2.2 功率放大電路設計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直接決定了ALC環路放大器的性能,因此功率放大電路的設計是基礎。本例ALC環路功放最終輸出功率為44 dBm,增益>44 dB,頻率為3.7~4.2 GHz。由於增益要求較高,功放採用4級放大器件來實現性能。第一級採用RFMD公司的功率單片NBB300,增益15 dB,輸出功率13 dBm;第二級採用MA—COM公司的功率單片MAAM26100,增益15 dB,輸出功率27 dBm;第3級採用Toshiba公司的內匹配功率管TIM3742-4SL-341,增益10dB,輸出功率36.5dBm;第4級採用Toshiba公司的內匹配功率管TIM3742-30SL-341,增益10dB,輸出功率45dBm。

由於採用的功率器件為功率單片或內匹配功率管,電路無需仿真匹配,但功率管的偏置電路需特別注意。圖3為功率管偏置電路的詳細偏置電路。

功率管熱耗過大,因此需良好的散熱,防止功率管過熱而產生熱燒毀現象。另外,由於砷化鎵功率管的材料特性,功率管加電有嚴格的順序,即柵極電壓需先於漏極電壓。

2.3 功率檢波電路設計

大功率檢波電路有較多種電路來實現,通過功分或耦合出合適的功率,經檢波二極體或專用的功率檢波器對輸出功率進行檢波。

由於檢波電路在功率輸出端功率較大,採用功分電路易導致檢波電路和功率輸出電路相互影響。故本方案選擇簡單的微帶線耦合出功率,然後通過檢波二極體進行檢波。該方案不影響功放的功率輸出,檢波二極體檢波電路較為簡單,無需加電即可產生檢波電壓。此外,還可減少大功率空間耦合到加電線對檢波電壓產生的影響。檢波電路原理圖如圖4所示。

檢波電路包括耦合微帶線、檢波二極體、串聯電阻、匹配電阻、負載電阻以及負載電容等。此檢波電路主要是通過負載電阻、負載電容組成的充放電進行峰值包絡檢波,因此負載電阻及電容需進行合理的選擇。51Ω電阻起到匹配電路的作用,使耦合微帶信號有較高地方向性。負載RC的值決定了放電的時間常數,其若過大易引起惰性失真;過小則檢波電壓較小,易受到輻射信號的幹擾。

檢波電壓的特性對整個ALC電路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需對檢波電路進行詳細的設計及調試,並進行相應的濾波,使檢波電壓能符合設計要求。

2.4 運放差分放大電路

運放差分電路是ALC環路功放性能指標優劣的關鍵電路,其負責將檢波電路的檢波電壓與參考電壓進行差分放大,並經適當濾波後控制模擬衰減器。另外,因可實現ALC環路控制的電路較多,故選擇簡單的運放來實現。當功放輸出功率增大時,檢波電壓升高,運放差分電路輸出電壓升高,電壓控制衰減器衰減量增大,功放增益下降,輸出功率下降,由此確保輸出功率恆定。運放差分電路原理圖如圖5所示。

運放差分電路的參考電壓Vref決定了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大小,因此改變參考電壓的數值便可改變輸出功率的大小。差分放大倍數由反饋電阻與串聯電阻的比值決定,差分放大倍數越大,ALC控制電路的作用越明顯,輸出功率的穩定性也越好,但放大倍數過大易造成震蕩。因此,根據電路結合實際調試決定最終的放大倍數。圖5為50倍的差分放大電路,是根據實際調試試驗得出的較為折中的數值。

3 實際電路性能

實際製作的ALC環路功率放大器,輸入信號在0~10 dBm之間,功放的最終輸出功率能保證較好地穩定度,如圖6所所示。實測數據如表1所示。

隨著輸入信號變化,功放輸出功率在0.2 dB範圍內變化,可看出功放的輸出功率具有較為理想的穩定度。此外,通過ALC功率放大器的幅頻掃描曲線可看出,功放能在工作帶寬內實現較好的輸出功率平坦度。最終製作出的ALC功放在整個工作帶寬內的幅度平坦度為0.15 dB。

雖ALC功放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但由於檢波二極體的檢波電壓在高低溫下具有較大溫漂,對功放輸出功率穩定性有較大影響。通過對實際製作的功放進行高低溫測試,發現二極體的溫度特性對功放輸出功率變化的影響達到0.8 dB。因此,對檢波二極體的溫度特性進行補償尤為重要。由於運放差分電路的參考電壓Vref決定了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大小,故可通過在高低溫下改變參考電壓的方法對檢波二極體的特性進行補償。通過合理的補償,在高低溫及輸入信號變化的情況下ALC功放的輸出功率變化範圍為0.4 dB。

4 結束語

設計製作的ALC功放,在高低溫下均具有較好的輸出功率穩定性,且在工作帶內能實現較好的平坦度,並具有簡單實用的特點。該設計的ALC電路不僅可用於功率放大器中,也可應用到需要對信號輸出功率進行控制的任意微波系統之中。

相關焦點

  • 基於FLM3135-18F的S波段微波功率放大器設計
    微波功放的增益、輸出功率、非線性等參數直接影響整個系統性能。S波段微波功率放大器研製的核心是大信號工作條件下功率放大器的輸入輸出寬帶匹配電路的設計。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的輸出阻抗很低,一般在5 Ω以下,因而匹配電路的阻抗變換比很大,導致直接設計寬帶匹配電路困難。
  • AR微波功率放大器在無線通信測試中的應用
    文章介紹了微波功率放大器在無線通訊測試中的應用,詳細闡述了可能對此類測試造成影響的3IM、IP3、IMD3 等關鍵參數的原理及其測試方法,介紹了ARS 系列微波功率放大器在此類測試中的獨特設計和技術優勢。
  • S波段固態功率放大器的仿真設計
    傳統的大功率放大器用真空管來實現,隨著半導體器件的不斷發展,固態器件的優勢不斷明顯,微波固態功率放大器具有體積小、工作電壓低、穩定性高、良好的可重複性等優點在許多領域倍受青睞。  2 匹配電路的設計  由於功率放大器工作於非線性,小信號放大器的網路設計方法不再適用。本文要研究的是180W大功率放大器,放大器的輸入輸出阻抗隨著頻率和輸入功率的變化而變化,通常有三種分析方法來分析匹配電路:動態阻抗法、大信號S參數法和負載牽引法。
  • 低壓100 W短波功率放大器研究與設計
    輸出功率100 W的短波功率放大器是較為常用的產品,適於便攜以及車載等條件下使用。本文介紹的低壓100 W短波功率放大器採用全固態功率放大器設計技術,具有供電電壓低、體積重量小、控制簡單和性能優良等特點。工作頻率為(1.6~30) MHz,正常工作電壓範圍為10~17 V,適應電池供電環境使用,拓展了產品的應用前景。
  • 羅德與施瓦茨推出新系統放大器,提供優異的微波功率解決方案
    打開APP 羅德與施瓦茨推出新系統放大器,提供優異的微波功率解決方案 佚名 發表於 2020-11-24 16:31:50 羅德與施瓦茨採用創新的方法,推出全新的系統放大器,可滿足無線通信、物聯網、衛星和雷達市場的應用需求和挑戰。
  • 美國一公司推出列新型射頻及微波功率放大器配件
    打開APP 美國一公司推出列新型射頻及微波功率放大器配件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4-25 16:35:00 新型功率放大器配件包括各種散熱器和功率調節電纜組件可供選擇 業界領先的射頻、微波及毫米波產品供應商美國Pasternack公司推出一系列新型射頻及微波功率放大器配件,包括散熱器、帶冷卻風扇的散熱器以及功率調節電纜組件。
  • 關於PWM型D類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本文設計的D 類音頻功率放大器主要基於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保證高保真度、提高效率和減小體積。文章設計了一款工作於5V 電源電壓並採用PWM 來實現的D 類音頻功率放大器,整個系統包含了輸入放大級、誤差放大器、比較器、內部振蕩電路、驅動電路、全橋開關電路及基準電路。
  • 無線產品功率放大器-天線接口的自適應調諧設計
    目前無線產品的設計原理涉及將功率放大器(PA)和低噪聲放大器(LNA)設計為具有獨立於天線的50Ω阻抗,而天線也被儘可能設計為在所需的頻帶上具有 50Ω阻抗。
  • 基於小信號S參數的功率放大器設計
    目前,微波功率放大器的設計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動態阻抗測量法。在實際的工作條件下,使用儀器測量功率管的動態輸入阻抗以及輸出阻抗。通常輸出功率越大的功率管的輸入輸出阻抗越低,因此不容易得到準確數值。 (2)負載牽引測試法。
  • 固態射頻功率放大器技術及分類
    兩個射頻功率放大器被設計成由獨立電源系統供電,推動信號也是由電橋兩部分各自獨立輸入,射頻功率放大器這個半橋工作方式就被利用到預推動級。 固態射頻功率放大器技術及分類 1. 射頻微波功率放大器及其應用 放大器是用來以更大的功率、更大的電流,更大的電壓再現信號的部件。
  • STS-LNP型微波電晶體前置放大器
    1 低噪聲係數與低電壓駐波比 在微波電晶體或一般頻段電晶體的多級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中,通常應用的原理是將低噪聲係數與低電壓駐波比作為第一級的主要技術性能進行設計,而第二、三和以後幾級則按平坦的增益特性和最大功率增益等性能進行設計。這種設計方法即可以使放大器具有低噪聲和低電壓駐波比,對可以使其具有所要求的平坦的增益特性和一定的功率增益。
  • 射頻/微波通信中的低噪聲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作用分析
    對射頻/微波通信應以而言,放大器主要完成兩大任務,一是增強接收機的低電平信號,一是提升發射機的高電平輸出信號。雖然它們的功能、尺寸和功率要求不盡相同,但這兩种放大器都受益於電晶體技術的持續改進。 根據輸出要求的不同,放大器種類十分廣泛,可以從微型晶片到帶數字接口的完整子系統。
  • 低噪聲放大器設計指南
    低噪聲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天線從空中接收到的微弱信號,降低噪聲幹擾,以供系統解調出所需的信息數據,所以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對整個接收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NF(dB) = 10LgNF (6)2.2、放大器增益G: 放大器的增益定義為放大器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的比值:G=Pout / Pin (7)從式(4)中可見,提高低噪聲放大器的增益對降低整機的噪聲係數非常有利,但低噪聲放大器的增益過高會影響整個接收機的動態範圍
  • UHF平衡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實現
    如果功率放大器的帶內增益平坦度很差,則在某些頻點上輸出功率較小,這樣就會導致在這些頻點上讀卡器有可能讀不到卡或讀卡距離很近,以致讀卡器的讀卡距離性能受到嚴重影響。所以讀卡器末級功率放大器設計的主要目標就是在工作頻帶內實現平坦的功率增益,同時為了便於前級和後級電路的獨立設計也要求具有較好的輸入、輸出駐波比。
  • Doherty功率放大器設計與仿真分析
    而用普通的回退法生產的WCDMA功率放大器符合指標的只能做到幾瓦,這個功率用在基站上是遠遠不夠的,只能用在一般的小型直放站上。 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度和效率是設計功率放大器的重點。在線性度方面,前饋結構是目前比較成熟的結構,廣泛運用於現代通信系統中,數字預失真在業界則被認為是功率放大器線性化的方向。而隨著現代通信的發展,效率也開始越來越被關注。
  • 一種應用於LTE-A的雙功率模式寬帶功率放大器設計
    因此,本文介紹了一種帶有高功率模式(High Power Mode,HPM)和低功率模式(Low Power Mode,LPM)兩種功率模式的功率放大器來提高功率放大器在低功率輸出區域的效率。兩種功率模式分別設計相應的線性功率放大器,並通過開關切換實現模式切換。
  • 測試運算放大器需要穩定的測試環路
    在前幾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一些基本測試技術以及設計和測試運算放大器時會出現的誤差源。我們建議您在根據最後這篇文章介紹的測試電路知識及使用進行任何設想之前,先閱讀一下之前的幾篇文章。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5116.htm  本文我們將介紹使用推薦測試電路時所涉及的補償問題。
  •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標,功率放大器的應用
    由於考慮功率、阻抗、失真、動態以及不同的使用範圍和控制調節功能,不同的功放在內部的信號處理、線路設計和生產工藝上也各不相同。  傳輸增益  指放大器輸出功率和輸入功率的比值,單位常用「dB」(分貝)來表示。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增益隨輸入信號頻率的變化而提升或衰減。這項指標是考核功率放大器品質優劣的最為重要的一項依據。該分貝值越小,說明功率放大器的頻率響應曲線越平坦,失真越小,信號的還原度和再現能力越強。
  • 功率放大器的分類及其參數
    進入微弱的信號,如話筒、VCD、微波等等送到前置放大電路,放大成足以推動功率放大器信號幅度,最後後級功率放大電路推動喇叭或其它設備,它最大的功用,是當成」輸出級」(Output Stage)使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是在做大信號的電流放大,以達到功率放大的目的。從廣義上來說功率放大器不局限於音頻放大,很多場合都會用到它,如射頻、微波、雷射等等。
  • 基於ADS的多級功率放大器設計與仿真
    介紹了BG2416CX晶片在北鬥導航中的應用,並基於RNC2416CX晶片的設計方案,設計並仿真其功率放大器模塊。完整地闡述了採用ADS設計工具完成各部分電路的方法,其設計結果優於設計目標,為後期進一步研究北鬥導航系統和自主設計北鬥導航系統發射部分晶片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