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波段固態功率放大器的仿真設計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5789.htm

  微波功率放大器作為發射機單元中至關重要的部件在許多微波電子設備和系統中廣泛應用,如現代無線通信、衛星收發設備、雷達、遙測遙控系統、電子對抗等。傳統的大功率放大器用真空管來實現,隨著半導體器件的不斷發展,固態器件的優勢不斷明顯,微波固態功率放大器具有體積小、工作電壓低、穩定性高、良好的可重複性等優點在許多領域倍受青睞。本文研究的是S波段的大功率固態放大器,輸出功率是180W的連續波,工作頻率為2.0GHz到2.3GHz,功率增益大於13dB,增益平坦度小於+/-1.0dB,1 dB增益壓縮點處的輸出功率為50dBm,飽和輸出功率大於53.4dBm,功率附加效率大於48%。

  2 匹配電路的設計

  由於功率放大器工作於非線性,小信號放大器的網路設計方法不再適用。本文要研究的是180W大功率放大器,放大器的輸入輸出阻抗隨著頻率和輸入功率的變化而變化,通常有三種分析方法來分析匹配電路:動態阻抗法、大信號S參數法和負載牽引法。

  動態阻抗法它要求大信號工作狀態下的動態輸入、輸出阻抗(也稱最佳負載阻抗)。動態阻抗測試原理是,用調配器將功率管調配到最大功率輸出狀態,然後分別測出從信號源向功率管輸入端看去、從負載向輸出端看去的阻抗,其阻抗值即為動態輸入、動態輸出阻抗;大信號S參數可以進行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增益、穩定性的分析和增益、平坦度的設計。同時,利用大信號S參數設計功率放大器時,除了應根據輸出功率的大小選擇負載阻抗外.還可以根據絕對穩定條件和潛在不穩定條件兩種情況分別進行考慮。大信號S參數的測量比較困難,通常採用雙信號法或大電流直流擬合法來測大信號S參數;負載牽引法它要求給出對應各種不同的輸出功率、功率增益和效率等參數的不同數據,由計算機進行綜合設計。其設計系統較為複雜。

  通常對於大功率電晶體而言,廠家多給出功率電晶體道動態輸入、輸出阻抗,故匹配網絡設計也採用動態阻抗法來進行設計,實驗也採用動態阻抗法來設計匹配網絡。接下來就以此為依據來設計匹配電路,本設計中單片功率放大管給出的是動態輸入輸出阻抗,其值為複數。阻抗匹配網絡設計的核心思想是將頻率範圍內的輸入輸出阻抗匹配到50W阻抗附近,在阻抗園圖上,即將輸入輸出阻抗匹配到阻抗圓圖的中心附近。如果對於串聯功放管設計功率放大器的話,級間匹配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是實現共軛匹配,並且在實際情況可以採用多種方法比較,選擇比較合適的匹配電路來設計。

  3 功率合成技術

  微波射頻功率放大器由於工藝,設計線性度、工作狀態的限制,單管的輸出功率很難滿足設計要求,因此必須採用多管並聯的方式來合成功率滿足設計要求。功率合成器有兩路合成器、多路合成器、鏈式合成器之分。一般功率合成採用兩路合成器,常用於功率合成的兩路功分器有:WILKSON功分器、3dB正交功率合成器、反相推挽功率合成器。影響合路器合成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合路器輸入、輸出阻抗匹配狀況(輸入輸出電壓駐波係數)、幅度、相位不平衡度、插入損耗,以及各路之間的相互隔離度等。功率合成器將各模塊射頻輸出電壓相互疊加,並把所有模塊輸出功率的總和減去合成器的損失傳送到單個埠。可以用許多功率合成-分配結構,並且它們都顯示出某些不同的特性,通常,功率合成器的要求如下:

  (1)合成器應具有低的插入損失,使得發射機的功率輸出和效率不受影響;

  (2)合成器在埠間應具有射頻隔離,使得故障模塊不會影響剩餘工作模塊的負載阻抗或功率合成效率;

  (3)合成器應能給放大器模塊提供一個可控的射頻阻抗,使得放大器的性能不致降低;

  (4)合成器的可靠性應遠高於其他發射組件的可靠性;

  (5)功率合成器終端負載承受功耗的能力應足以適應任一种放大器故障組合;

  (6)合成器的機械封裝應便於模塊的維修。封裝也應給放大器模塊與合成器之間提供短、等相位和低插入損失的互連。

  本設計採用的為3dB正交功率合成,平衡放大器由兩個相同的放大器A和B通過兩個3dB電橋並聯連接,其中輸入、輸出電橋分別用作功率分配器和功率合成器。3dB電橋的直通埠與耦合埠間的耦合度為3dB,相位差為90度。因此,在平衡放大器的輸入、輸出端放大器A和B的反射信號相位相差180度而相互抵消,所以理想平衡放大器的輸入、輸出駐波比(VSWR)等於1。由此可知,平衡放大器的駐波係數(VSWR)僅由3dB 90度電橋的性能決定,與分立放大器性能無關。放大器A和B的正向傳輸信號在平衡放大器的輸出埠相位相同,放大器A和B的輸出信號在輸出電橋的輸出埠同相相加。

  4 散熱和屏蔽盒的考慮

  一般微波功率放大器的功率附加效率較低(20%一40%),未轉化成射頻功率的直流功率部分在功率管內部以熱的形式散放出來,功率放大器正常工作時,功率管的溫度會急劇升高。為了保證固態功率放大器穩定可靠的工作,應將功率管自身的熱量及時排散掉,使晶片的溫度保持在允許最高結溫以下,這就要求具有較強的散熱能力。本文通過對功率管的法蘭溫度進行理論分析和計算,分析並得出放大器穩定工作時能承受的最高管殼溫度和法蘭溫度,從而結合實際進行功率放大器的散熱設計。

  功放屏蔽盒主要起電屏蔽的作用,應滿足一定的電磁兼容條件,儘量減小功放電路的微波輻射信號對整個電路的影響。通常把微帶電路(包括有源和無源器件)放入盒體中,工作在其截止頻率以下,將會減小微波元件由於輻射信號造成的影響(如減小反饋、增益波動以及改善隔離度等)。本文設計的S波段功率放大器,其工作頻率半波長約為5cm,為避免盒體內產生波導傳輸效應,盒體的橫向寬度設計為5cm左右,並且根據實際電路結構把電源部分和射頻部分用金屬隔板隔開,射頻部分腔體寬度約為2.5cm。根據實際器件尺寸在HFSS軟體中對腔體尺寸進行仿真優化,設計好的功放盒體的結構模型。

  5 功率放大器的仿真

  本文利用Agilent ADS軟體對180W功放進行仿真,仿真得到電路的大信號增益特性如圖1、圖2所示,輸入36dBm功率信號,在2.0~2.3GHz頻帶範圍內,輸出功率增益可達14.7dB。在2.05~2.25GHz頻帶範圍內,增益起伏小於0.2dB。輸入輸出的回波損耗小於-23dB。

  電路的功率效率特性如圖3所示,P1dB的頻帶範圍為1.94~2.3GHz,輸出功率大於50dBm,效率大於45%;電路的功率頻率特性如圖4所示,在工作帶2.0~2.3GHz內,輸入為36dBm時輸出功率P1dB大於50.5dBm,功率頻率曲線很平坦,達到了設計要求;PA的Two-Tone交調特性如圖5所示,第一載波頻率為2.13808GHz,第二載波頻率為2.14192GHz,設計的PA Two-Tone在平均輸出功率45dBm,IM3小於-35dBc,可以滿足CDMA應用要求。PA的增益、效率與輸出功率的特性如圖6所示,所選的頻率為2.14GHz,由圖可知180W固態功率放大器的飽和輸出功率達53dBm,功率附加效率達60%。

  

 

  圖1 大信號條件下增益特性

  

 

  圖2 輸入輸出端的回波損耗

  

 

  圖3 輸入輸出功率及效率的特性

  

 

  圖4 輸入功率為36dBm時的功率頻率特性

  

 

  圖5 三階交調特性

  

 

  圖6 功率增益效率特性

  6 結論

  本文利用功率合成的技術設計出S波段輸出功率180W的大功率放大器,並充分的考慮了散熱和屏蔽盒的設計,結合軟體 Agilent ADS仿真設計出符合技術指標的功率放大器,論文採用的3dB正交功率合成來實現功率合成,有損耗小、一致性好等優點。並且用HFSS對屏蔽盒進行設計,使屏蔽盒的設計比較簡單。

相關焦點

  • 基於FLM3135-18F的S波段微波功率放大器設計
    微波功放的增益、輸出功率、非線性等參數直接影響整個系統性能。S波段微波功率放大器研製的核心是大信號工作條件下功率放大器的輸入輸出寬帶匹配電路的設計。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的輸出阻抗很低,一般在5 Ω以下,因而匹配電路的阻抗變換比很大,導致直接設計寬帶匹配電路困難。
  • V波段近距探測毫米波功率放大器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9457.htm  放大器工作在V波段,用於一種彈上近距探測系統,充分利用非大氣窗口波段的衰減特性實現保密和抗幹擾。  1 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1.1 技術指標要求  按照系統的基本要求,放大器主要技術指標:工作帶寬2 GHz;輸出功率≥200 mW;增益20~25 dBm;輸入輸出口WR15。  1.2 功率器件的選取  為滿足技術指標的要求,選用工作頻帶較寬的三端FET功率放大器件。
  • 基於ADS的多級功率放大器設計與仿真
    介紹了BG2416CX晶片在北鬥導航中的應用,並基於RNC2416CX晶片的設計方案,設計並仿真其功率放大器模塊。完整地闡述了採用ADS設計工具完成各部分電路的方法,其設計結果優於設計目標,為後期進一步研究北鬥導航系統和自主設計北鬥導航系統發射部分晶片奠定了基礎。
  • 基於ADS的S波段平衡式寬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摘要:針對寬帶雷達接收前端的應用,基於ADS軟體設計了一種S段平衡式寬帶低噪聲放大器。在軟體仿真中使用電晶體的Spice模型,在確定直流工作點後進行輸入端的最小噪聲阻抗匹配和輸出端的最大增益阻抗匹配,最後給出了仿真結果和版圖設計。同時採用新型S波段90°寬帶功分器用於平衡式LNA的電路,大大提高了放大器的電性能,顯著減小了整個電路的尺寸。
  • Doherty功率放大器設計與仿真分析
    而用普通的回退法生產的WCDMA功率放大器符合指標的只能做到幾瓦,這個功率用在基站上是遠遠不夠的,只能用在一般的小型直放站上。 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度和效率是設計功率放大器的重點。在線性度方面,前饋結構是目前比較成熟的結構,廣泛運用於現代通信系統中,數字預失真在業界則被認為是功率放大器線性化的方向。而隨著現代通信的發展,效率也開始越來越被關注。
  • 詳解基站功率放大器ADS仿真與測試設計
    文中就是在這種背景要求下,以飛思卡爾半導體的LDMOS 電晶體- MRF6S19060N 為例,在ADS 環境下仿真設計了一個應用在1930 ~ 1990MHz 基站的功率放大器。基站功放屬於大信號放大器,輸入功率和可控衰減範圍大、三階交調抑制比要求高等都是基站功放設計的難點。文中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單雙音信號分別輸入的仿真方法並給出了設計步驟,最後和測試結果進行了比較。
  • 基於ADS平臺不對稱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仿真設計
    為在高線性的前提下提高WCDMA基站系統中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仿真設計了一款工作於2.14 GHz頻段不對稱功率驅動的Deherty功率放大器。因此在設計中,可以不斷的調節載波放大器和峰值放大器的輸人功率分配比和柵極偏置電壓,使得設計的不對稱功率放大器性能最佳。在下面的章節中,基於ADS仿真平臺,選用飛思卡爾的MRF6S21140H功放管設計了一款工作在2.14 GHz頻段WCDMA基站的不對稱功率驅動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
  • L波段的低噪聲放大器設計實例介紹
    本文首先介紹放大器提高穩定性的源極串聯負反饋原理,然後設計了一個L波段的低噪聲放大器實例,並給出了放火器輸入、輸出回波損耗、增益、噪聲係數等參數的仿真結果。 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 本文所設計的低噪聲放大器的性能指標為:在1.90GHz~2.10GHz的頻段內,功率增益Gp≥30dB,噪聲係數NF≤1dB。考慮指標要求,擬採用兩級放大級聯技術來實現。
  • 基於小信號S參數的功率放大器設計
    目前,微波功率放大器的設計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動態阻抗測量法。在實際的工作條件下,使用儀器測量功率管的動態輸入阻抗以及輸出阻抗。通常輸出功率越大的功率管的輸入輸出阻抗越低,因此不容易得到準確數值。 (2)負載牽引測試法。
  • Ku波段多級功率放大器的研製
    1多級功率放大器級聯的種類〔1〕 放大器級聯的種類一般有三種: (1)放大器之間加隔離器。(3)放大器之間共用匹配電路。其特點是前一級放大器的輸出匹配電路和後一級放大器的輸入匹配電路是共用的,即,將前一級固態功率器件的輸出阻抗直接匹配到後一級固態功率器件的輸入阻抗。這類方式的優點是節省體積、重量,但設計困難、調試風險大、極易損壞固態功率器件。這種級聯方式在MMIC(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中較常見。
  • 固態射頻功率放大器技術及分類
    兩個射頻功率放大器被設計成由獨立電源系統供電,推動信號也是由電橋兩部分各自獨立輸入,射頻功率放大器這個半橋工作方式就被利用到預推動級。 固態射頻功率放大器技術及分類 1. 射頻微波功率放大器及其應用 放大器是用來以更大的功率、更大的電流,更大的電壓再現信號的部件。
  • 基於Agilent ADS仿真軟體的高效GaN寬禁帶功率放大
    0 引言  半導體功率器件按材料劃分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代半導體功率器件以Si雙極型功率電晶體為主要代表,主要應用在S波段及以下波段中。Si雙極型功率電晶體在L波段脈衝輸出功率可以達到數百瓦量級,而在S波段脈衝功率則接近200W。第二代半導體功率器件以GaAs場效電晶體為代表,其最高工作頻率可以達到30~100 GHz。
  • 微波功率放大器的ALC環路設計
    設計的ALC環路在S波段超過10%的帶寬下實現了0.15 dB的輸出功率平坦度,且在輸入信號5±5dBm的變化下輸出功率僅變化了0.2 dB。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6765.htmALC(自動電平控制)環路控制屬於反饋控制電路的一種,其作用是當輸入信號變化較大時,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基本保持不變。
  • UHF平衡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實現
    放大器晶片為WJ公司的FP31QF,該放大器晶片的工作頻段為50 MHz~4 000 MHz,在915 MHz時1 dB壓縮點的輸出功率可達34 dBm。上述器件的特性指標都滿足設計要求,因此這些器件可以很好地應用在平衡功率放大器的設計中。
  • 射頻/微波通信中的低噪聲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作用分析
    一般來說,更高集成度,比如將放大器和其它收發器件一起嵌入在晶片上,仍然受到小信號設計的歡迎。而大多數大信號放大器或功率放大器仍採用分立電晶體和分立匹配器件進行設計。功率電晶體的體積本身就要比低噪聲或小信號電晶體大。它們比低噪聲電晶體散發更多的熱量,需要更大的支撐性(阻抗匹配、供電)無源器件,這些都使得功率放大器的體積要大過低噪聲放大器 (LNA)。
  • 一種新型射頻導熱治療儀的功率放大電路的仿真設計
    射頻功率放大器不僅在通訊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還逐漸被應用於其他領域內。本文為一種新型射頻導熱治療儀所設計的大功率射頻放大器電路,滿足工作於射頻低端。藉助ADS仿真軟體採用負載牽引技術的設計方式,通過對整體效率、功率增益、功率容量等一系列的對比。得出最佳輸入、輸出阻抗,並進行阻抗匹配電路的設計。
  • 一種音頻小信號功率放大器信號放大電路設計淺析
    音頻功率放大器應用最廣的是音響技術領域,用於揚聲器的發聲,是音響設計與製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設計根據這種原理對比較小的音頻信號進行放大,使其功率增加,然後輸出。前級放大主要完成對小信號的放大,使用一個由電阻和電容組成的電路對輸入的音頻小信號的電壓進行放大,得到後一級所需的輸入。後一級主要是對音頻進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夠驅動電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頻。
  • Ku波段雙饋源高頻頭的設計
    基本工作原理  Ku 波段高頻頭也稱Ku波段下變頻器,其將衛星傳輸的下行信號經過天線聚集放大後傳送到LNB饋源波導輸入,再通過耦臺探針(或耦合微帶傳輸線)輸入到高頻放大器,經低噪聲放大器放大後,通過帶通鏡像頻率抑制濾波器選擇所需頻段的P.F信號.再和本振信號混頻差頻出中頻信號,輸出信號通過電纜送入衛星接收機完成QPSK解調和MPEG一2解碼工作.以A/v信號的模式提供給電視機。
  • 低噪聲放大器設計的理論基礎
    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低噪聲放大器設計的理論基礎,並以2.1-2.4Ghz 低噪聲放大器為例,詳細闡述了如何利用Agilent 公司的ADS 軟體進行分析和優化設計該電路的過程,仿真結果完全滿足設計指標,最後對微波電路的容差特性進行了模擬分析,對於S 波段低噪聲
  • UHF寬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本文利用EM/circuit 協同仿真設計了一款覆蓋整個UHF頻段的寬帶低噪聲放大器,給出了具體實例。2 LNA設計思路主要設計指標:頻率500~3000MHz,增益≥14dB,平坦度±0.5dB,輸入輸出回波損耗>10dB,NF≤1.4dB,輸出P-1≥14dBm,工作電壓3.3v,電流100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