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擁有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但它們的數量在不斷銳減,為了拯救和保護我國的珍稀野生動物,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以我國重點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為內容原型,設計發行了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紀念幣,下面讓我們走進第二批珍稀野生動物紀念幣。
1.1、白鰭豚的習性
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暨豚物種提升為「極危(CR)」狀態,同年12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於發行了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白鰭豚紀念幣。白鰭豚,也寫作白暨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小型淡水鯨。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遊及與其連通的洞庭湖、鄱陽湖、錢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對或10餘頭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處活動,善潛水。
1.2、白鰭豚數量銳減的原因
紀念幣描繪了兩頭白鰭豚在水裡嬉戲玩耍的場景,它們用狹長的吻突追隨著對方的不斷擺動的尾部,隨著湍急的水流在江中沉浮,一幅愜意自由的模樣,讓人對它們的生活方式不由得心生嚮往。曾經在長江之中生活的白鰭豚,也因人們過度開發大自然、汙染環境而難以再尋覓到它們的蹤影。
2.1、紀念幣中描繪的丹頂鶴
中國人民銀行於1997年6月2日發行了中國珍稀動物丹頂鶴紀念幣,圖案描繪了一隻正在覓食的丹頂鶴,它緩緩踱步在溼地邊緣,尋找適合自己的食物。強健有力動則翱翔天際的翅羽此時正收斂於身畔,如竹般細長挺直的雙腿在溼地上留下一個個腳印,頸部修長,敏捷有力。儘管是在覓食的時候,它的身姿也依舊美麗,體態依然優雅。
2.2丹頂鶴數量銳減的原因
丹頂鶴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主要以魚、蝦、軟體動物以及水生植物為食。它們主要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湖泊、草地、海邊灘涂等溼地,是對溼地環境變化最為敏感的指示生物。人們進行圍湖築堤,使堤內水位上漲,挺水植物帶基本消失,堤外湖漫灘乾涸,墾為農田等行為,都會讓丹頂鶴失去棲息之地,數量逐漸減少。2016年,丹頂鶴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
3.1朱䴉的習性
和丹頂鶴紀念幣同天發行的紀念幣,為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朱䴉紀念幣。朱䴉的習性與丹頂鶴比較相似,它們生活在溫帶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帶,大多鄰近水稻田、河灘、沼澤等溼地環境地帶,喜歡棲息於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帶的高大的樹上。但它們和丹頂鶴相比,性格孤僻而沉靜,更喜歡單獨或者成對活動。紀念幣圖案中的朱䴉正棲息在溼地邊上的高樹上,頭後枕部羽毛延長成矛狀,形成鬆散的羽冠。
3.2朱䴉數量銳減的原因
朱䴉受到生存環境惡化、天敵威脅和自身生物學性質的影響而瀕危。由於適合朱䴉築巢的高大喬木遭砍伐,以及適合朱䴉覓食的水田大面積改造為旱田,該物種的生存空間正在不斷收縮,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
4.4褐馬雞的習性
褐馬雞為我國特產珍稀鳥類,主要棲息在以華北落葉松、雲杉次生林為主的林區和華北落葉松、雲杉等次生針闊混交森林中,目前僅見於中國山西、河北西北部、陝西黃龍山和北京東靈山。褐馬雞頭頂有似冠狀的絨黑短羽,臉和兩頰裸露無羽,呈豔紅色,尾巴高高豎起。羽翅短小,不善飛行,但它粗壯的兩腿善於奔跑——正如紀念幣圖案所繪。
4.2褐馬雞數量銳減的原因
過度獵捕、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經濟生活的影響都使得褐馬雞的數量逐年減少,它的尾羽能作為飾品在歐洲市場上販出高昂的價格,這使得它被捕獵者盯上。此外,由於人們對沙棘的開發利用,使得褐馬雞的主要食物驟降,造成了人與褐馬雞爭奪沙棘的現象,如今褐馬雞已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通過了解紀念幣上的珍稀野生動物,希望能有更多人意識到保護動物的重要性。當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加強,這些珍稀野生動物紀念幣的收藏價值定會跟著上漲。下期,我們再接著去看看其他紀念幣上的珍稀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