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個偏科幻的詞——「四維空間」,那麼究竟什麼才是四維空間呢?
大家都應該知道,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空間,是3維空間,即是用長、寬、高就能夠描述的事物。而四維空間就是在三維空間的基礎上多了一個時間單位。
一般來說,如果我們處在低緯度空間,就沒有辦法感知到高緯度的存在。只有高緯度的人才能感受到低緯度空間的存在,就像動畫電影中的動畫人物無法感知人類一樣。
所以說四維空間的提出,一開始是有很多人質疑的,但是隨著1854年,黎曼的那一場著名的哥廷根大學就職演講:論幾何的基礎。隨後黎曼幾何動搖了歐幾裡得幾何的統治地位,開啟了高維空間的概念。
最早把四維物體可視化的人,叫做辛頓。他發明了一種新的立方體:辛頓立方體,可以理解為四維物體分拆之後,在三維空間的一個投影。
而且辛頓把存在於四維空間裡的立方體,命名為超立方體。超立方體的每一個面,都相當於一個三維立方體。
至此,四維空間才被證實是真的存在。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又來了,人能不能進入思維空間,進入四維空間之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關於這一點,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寫出了《三體》,《流浪地球》等著作,憑一己之力拉高了整個中國科幻水平的——劉慈欣,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因為四維空間多了一個時間的維度,所以如果我們能夠進入到四維空間的話,那麼我們將會變成時間的主人,在四維空間中,不存在現在、過去和將來,任何事情都是在同步進行的。
這時候,我們的壽命或掌握在自己手中,長生不老或有望實現!
而且,劉慈欣還認為,如果人類能夠適應高維度,那麼回到低維度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在四維空間掌握了核心技術,當我們再次回到三維空間時,我們就將變成傳說中的「神」。
這一猜想,真的是讓人細思恐極。
而且這一猜想,還被劉慈欣放在了自己的著作《三體》中。
在三體裡有一個情節,講的是一個女人利用四維空間取走了另一個人的大腦。
而且,三體裡還說宇宙本來是有更多緯度的,經過不斷地降維才變成現在的三維世界,甚至隨著之後的劇情發展,整個太陽系都被一片小小的二向箔,變成二維的了!
就像是梵谷的那幅星空一樣,沒人能夠活下來,真的有點細思恐極啊。
當然,這些目前都只是猜想,但不能否認的是,劉慈欣所寫的《三體》絕對是科幻界的裡程碑之作,它不僅僅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同時也具備著很高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憑藉《三體》,劉慈欣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如今,《三體》早已被翻譯成了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遠銷海外。
曾拍攝過《阿凡達》的著名導演卡梅隆,曾與劉慈欣親切面談過,並且表示希望能夠獲得拍攝《三體》電影的機會。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同樣是《三體》的忠實粉絲,在讀完前兩部之後,歐巴馬甚至發動白宮聯繫劉慈欣催稿!希望可以儘快看到第三部的英文版!也是讓人萬分驚訝。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部都無比精彩。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中,就記載了書中人物葉文潔,因發送信息探索外星文明,被三體人接收到,而因為她對人性的絕望,所以不顧三體人「不要回復」的警告,依舊暴露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坐標。
之後的情節就順著這條線展開,從《地球往事》到第二部《黑暗森林》,再到第三部《死神永生》。劉慈欣沒有辜負全世界書迷的期望,寫的是越來越精彩,讓人驚嘆!
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原價195元的精裝版全3冊《三體》,現在只需要89元,一頓飯錢,就能讓你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