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貨幣史:鯨魚牙齒、手指甲、撲克牌……它們都曾當錢花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錢,最喜歡守信用的地方!

天上不會掉餡餅,轉帳匯款請報警。

衝著標題進來想不勞而獲印鈔致富的朋友,表急著走,斂心靜氣讀完這篇極簡人類貨幣史,你瞬間會悟出一個絕對真理:

什麼叫「我即是錢,錢即是我」。

01

 鯨魚的牙齒,野豬獠牙,手指甲…

它們都曾經能...當錢花?! 

這是個什麼字?

沒錯,它是我們最喜聞樂見的那個字:

從外貌看,它像不像……一堆鏟子?這背後藏著我們祖先的小秘密:在農業大國中國,連鋤頭和鏟子都當過貨幣。

在貨幣誕生之前,人們缺了什麼,往往拿食物跟別人換,一隻雞換2斤糧,一頭牛換兩頭豬……這就是物物交換 

也許有天某人一閃念:我家小母雞多可愛呀捨不得,拿個鏟鏟跟你換糧食成不?後來鏟子在交換中越來越普及,既可以換雞,又可以換牛,說不定還能換媳婦……

有了鏟子當交易中介,人類社會就進階到了貨幣交換時代。

別笑鏟鏟,在世界範圍內,先民都是就地取材,身邊有啥就用啥流通。捋一捋人類史上曾經用作貨幣的東東,簡直是百花齊放群魔亂舞——

除了常見的貝殼,這些

最神奇的是太平洋西邊一個叫雅浦島的地方,當地土著挑中了一款假山那麼大的石頭當貨幣,學名 Rai Stone,費幣。

現存最大的那塊費幣,足足一頭猛獁象那麼重,每一次消費都得靠一群人咬牙抬著,那絕對是力量與汗水的讚歌!

不過後來土人聰明了,不搬了,石頭愛擱哪兒擱哪兒,只要在上面記帳就行了。

但貨幣種類多,大小標準又不統一,驗貨和找零賊麻煩。

假定一個交易場景:

甲:我的貝殼大,你的貝殼小,不行!!

乙:你的貝殼大怎麼啦?我的貝殼花紋是珍藏限量版啊,比你的更值錢!!

交易失敗……

就算拿金銀做貨幣也麻煩,要麼分量不夠,要麼裡面摻了太多賤金屬,要麼……要計算的維度太多,驗個貨跟解一道奧數題一樣痛苦

更別提個別極富想像力的地區,拿鹽塊當了貨幣(今天的工資Salary ,拉丁詞根就是鹽的意思),買東西前還得驗個純度,經常驗著驗著……

大錢,變成了小錢……

隨著貿易量越來越大,交易越來越頻繁,貿易形式也越來越複雜,這事兒總得解決啊!

大概公元前600年,在今天土耳其一帶,一個叫呂底亞(Lydia )的國家站了出來。

02

 這枚錢幣面相兇悍,

 一看就能買車買房...

呂底亞王國是歷史上一個偉大的符號,它當年幹了一件大事:統一鑄幣。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以國家為單位,統一製造貨幣。

他們把大大小小、純度不一的金子,鑄成標準化的橢圓硬幣。因為這種幣上總出現一隻獅子,後人管它叫「獅幣」。

面額大小、購買力,全看獅子的表情:

有的長得異常兇悍,和公牛正在對峙,下一秒就要撲過去撕對方——看到這種獅子,一定是大票兒,可以買房買車:

另外這種呆呆萌萌,弱弱探出一隻小獅爪子的,一定是小票兒,只能買大白兔奶糖: 

聽著太糙?但這可是一大進步,呂底亞創造了人類第一種標準化的、值得信任的貨幣

這種標準化帶來的「信任感」太重要了:

有了這些表情包獅子,驗貨變得很容易,管它18K還是24K,反正每一個金蹦兒都是等值的。

而等值意味著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大家不用在這上面較勁了,只要把精力放在生產和消費上,經濟就會越來越活躍。這個國家,一度成為當時世界的發達國家。

儘管後來呂底亞沒了,但它永垂了下來……今天,西方投資公司,動不動就以 Lydia 打頭,因為有一個諺語就叫,「呂底亞王國一般的財富」。

「呂底亞」變成了「招財貓」。這就是創造一款神奇貨幣帶給它的紅利。

03

 60億元的紙幣,

說變就變成「冥幣」?

跟呂底亞幾乎同一時期,中國古人也掌握了鑄幣技術。

不過我要敲個黑板:古人可不是動不動就拿一錠銀子買塊醬牛肉三碗不過崗的,那不叫交易叫拍古裝劇!中國主流貨幣一直是銅錢。

有些地方銅礦很少,比如北宋初年的四川,直接拿鐵當錢使,這就導致一個嚴重問題:要是哪個大戶人家想買一匹上好絲綢,得帶著差不多100斤鐵錢出門。

想想看,背著這些錢,翻山越嶺、長途跋涉、爬坡上坎、穿越重重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基本跟上刑差不多……

被鐵錢壓得喘不過氣的四川人民,突然開竅了,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紙幣—— 交子

這事發生在1023年,可是相當前衛的事。後來歷代王朝都發行過紙幣,只能叫跟風。BBC曾經用100件大英博物館展品講人類歷史,其中一件就是中國人的紙幣。

但為啥中國人很少提紙幣是一項偉大發明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宋朝,很快,就毀在紙幣上了……

想像一下,要你家有臺印鈔機,想印多少印多少,還沒人管,你會怎樣?恭喜,古人跟你想得一樣……於是就通貨膨脹了

一夜之間,老百姓手裡的100塊,昨天能買一頭牛,今天只能買一袋酸酸乳了,那還不造反!

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完善之前,紙幣最終都成了巨大的坑,從宋朝開始,國家領導人們撲通撲通往坑裡跳。

比如民國後期,政府強制要求人民上交手裡的金銀和美元,給人家發紙幣。紙幣越來越賤,連單張面額60億的紙幣都造了出來:

是不是有一種,冥幣的即視感……

都是浮雲。痛定思痛,人們越來越領悟到,貨幣的出現和進化,無非是為了讓人更簡便快捷、更安全地進行交易。

而「貨幣」的本質,歸根結底兩個字:

信用 

04

 荷蘭人的信用神話,

是用繩命單挑北極熊換來的 


最能說明「信」比金堅的,是17世紀的荷蘭人。他們的信用,甚至是用命換來的。

地理大發現初期,荷蘭航海家巴倫支,有了個天才的想法,不想從大西洋繞遠去東方做買賣,於是他帶一船貨物,打算穿過北極,開闢新航路,結果……連人帶船被凍在北極圈的一個小島上。

饑寒交迫,冰天雪地,一船人苦苦捱了9個月。窮兇極餓的時候,他們甚至開始狩獵北極熊,而北極熊見到他們,可能更開心……

你可能想像不到,當時船上其實有食物。那荷蘭人為什麼寧可餓死也不吃呢?因為那是客戶的東西

巴倫支船長後來死在了這趟航路上。為了紀念他,就有了「巴倫支海」。荷蘭人守信的故事,像神話一樣傳揚四海。

當時歐洲人對荷蘭人信任到什麼程度?舉個例子:西班牙跟荷蘭是生死冤家,但西班牙人竟然一邊跟荷蘭人打仗,一邊瘋狂往荷蘭人的銀行存錢。

他們相信,荷蘭人守信用,荷蘭法律規定:任何人,任何時間,不能以任何理由——哪怕儲戶是你的敵人——也不能干預銀行正常經營,如果發生糾紛,荷蘭法院絕對會公正裁判,維護信用機制。

錢,最喜歡守信用的地方。於是世界貨幣都往荷蘭人手裡湧。

1602年荷蘭人籌建東印度公司時,搞了一次金融史上的創新,第一次公開發行股票募資。歐洲人為了當股東,搶破頭想把錢借給它。公司第一次就成功籌集了巨資,靠這筆錢,這位「世界馬車夫」一度控制了全球一半的貿易,這叫富可敵世界。

說到這兒,你有沒有看出來:無論鐵鏟、貝殼,還是金幣、銀幣、銅幣、鈔票,能不能成為靠譜的貨幣,關鍵要看它背後的信用含量。

05

 請問,我如何變成一臺印鈔機?

信用,這種無影無形biu一聲說買就買的虛擬貨幣,聽起來就是現階段人類社會的頂級配置了。但它高度依賴於一個基石:完善的信用體系

還記得剛才雅浦島上傻大笨粗的石幣嗎?從信用體系的維度來說,它簡直是貨幣的最佳代言人了。

話說當地有個土豪,擁有全村最大的石幣,結果一次過海時,石幣跌入深深深海了。然而村民依然默認,海底有塊巨大的石幣屬於土豪家,照樣跟他們家買買買,大家只要把帳算清楚就行。

可以說,這群土人無意中解鎖了一種超未來的貨幣觀:石幣在哪不重要,只要交易完成後,將交易內容昭告天下就行了。經濟學家驚嘆:這種以信用體系為基礎,分布式記帳的原理,不就是比特幣嘛!?

一個國家有信用,可以一直發幣一直爽;一個公司有信用,可以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那一個人有信用,意味著什麼呢?

美國有個大型碼農交流網站 Stack Overflow,相當於碼農版的知乎。在這個網站上,每個程式設計師用戶都會獲得一個Reputation值,這是根據網友們的反饋計算出來的,反映了程式設計師的專業實力。

2012年,程式設計師們紛紛把這個R值加到自己的簡歷上,因為它成了面試和招聘中的硬通貨,比大學學分還靠譜。專業的信用評級,讓碼農能夠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

同理,當一個人的商業信用狀況被客觀計算,信用就可以直接化身貨幣,進入商品的流通環節了。

比如,2019年,支付寶推出了信用購服務,只要芝麻分高於650,就可以刷臉式消費,連Burberry、Apple watch、大疆無人機這類奢侈品也能免費直接帶回家試用。

芝麻信用考察的維度包括用戶的學歷、工作、社會關係、消費記錄等,是一個人過去商業信用的量化體現。這時,一個芝麻分,變成了直接可以花的錢。

如果說在人類過去的幾萬年裡,貨幣經歷了從物到金銀、從鑄幣到紙幣的演變,那麼,下一次貨幣革命在哪裡?

我想,信用交易時代,最神奇的貨幣,大概就是我們本人了吧。

相關焦點

  • 為何從來都沒聽說過鯨魚傷人?難道它們是「素食愛好者」嗎?
    此後的幾部大白鯊電影,也都圍繞著這個大白鯊家族展開,比方說第二部的主角,就是這兩隻大白鯊的孩子,回來報人類的「殺父母」之仇。為何人類會將科幻片中的「食人鯊」形象選定大白鯊來展現呢?這是因為大白鯊很早之前就「惡名在外」了。在世界上,很多沿海地區都曾發生過鯊魚襲擊人類的事件,而當時的人們都認為是大白鯊所為。
  • 警惕貨幣基金風險 鯨魚理財、拍拍貸、人人貸更安全
    近期貨幣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均值已超過4%,有的甚至達到6.08%。受此影響,貨幣基金再次成為基金公司吸引投資者的一大法寶,然而證監會卻強調機構資金湧向貨幣基金,會提高其流動性管理壓力和市場逆轉時的風險。
  • 外媒:澳大利亞發現500萬年前巨大鯨魚牙齒化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這枚鯨魚牙齒化石長30釐米,比霸王龍的牙齒還要大。(法新社)參考消息網4月22日報導 外媒稱,澳大利亞首次發現了一枚有500萬年歷史的巨大鯨魚牙齒化石,這是世界首次在美洲以外地區發現這種已絕種巨型抹香鯨的化石。
  • 一副撲克牌,搞懂中國債券全分類!
    不僅如此,我也曾無數次講過,如果一個國家國債量足夠大、其交易又足夠市場化,那麼,國債收益率會成為這個國家絕大多數資產定價的基礎,代表著一個國家資產的整體水位。若國債價格上升(收益率下降),資產整體上漲;國債價格下降(收益率上升),資產整體下跌。
  • 比特幣鯨魚是什麼?誰是比特幣鯨魚?它們究竟在哪裡呢?
    鯨通常是指持有1000至100萬比特幣的投資者,也就是鯨魚。誰是比特幣鯨魚?比特幣鯨魚,指擁有大量加密貨幣的用戶。他們是控制大量比特幣的個人或機構,鯨魚,顧名思義,是比特幣海洋中最大的魚類。市面上的鯨魚種類繁多,比如 BTC鯨, ETH鯨和 BCH鯨。指個人地址擁有1000個或更多比特幣的散戶或機構。
  • 澳發現巨眼肉食鬚鯨化石 或重寫鯨魚進化史(圖)
    這一新發現的鯨魚化石,屬於一種不知名的種類,大約生活在2500萬年前,屬於現代鬚鯨的一個早期祖先,鬚鯨靠海水中的浮遊生物為生。同時,鬚鯨的種群中還包括藍鯨這種在地球上生活過的最大型動物。  但是,這種新發現的食肉鯨很可能依靠捕食鯊魚及其他魚類來生存,儘管它的體型相對較小。這就意味著,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這些無齒鬚鯨並不是一直那麼溫柔,在很久很久以前,它們也曾兇猛過。
  • 鯨魚與豬、河馬它們原來是一家??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經過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進化而來的,所以有的動物可能很早之前生活在陸地上後來則進化成了水生動物。有的動物最早生活在樹上,後來則進化成了不會爬樹的陸地生活動物。鯨魚曾在很長的時間裡被認為是魚,但是科學家發現鯨魚是通過肺呼吸的哺乳動物,並不是魚類。
  • 探索鯨魚過濾餵養的進化之路,3400萬年前鬚鯨祖先長有鋒利的牙齒
    這種神奇的海洋生物叫做Llanocetus denticrenatus,這種鯨魚大概生活在距今3400萬年前,不過它們的體型也是非常龐大的,而且科學家認為它應該是現在所看到的座頭鯨以及藍鯨的祖先,但是它又跟現在的這些鯨魚有著很大的不同,可以說它是一種特立獨行的海洋生物,主要是因為它的嘴巴裡面有厚厚的牙齦,而且鑲嵌著牙齒,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鯨魚,雖然說在海洋之中個頭非常大
  • 雲研討|宋元明的碰撞:貨幣史與財政史的新思考
    與宋代紙幣不同,無論是元代早期各地軍閥發行的絲鈔,還是後來發行中統鈔,都是為了滿足社會的貨幣需求,但它們反映的經濟現實只是流通手段的匱乏,而非商品經濟的繁榮。政府發行超額紙幣肯定有助於財政,紙幣在財政中的作用卻都是從它作為流通手段的性質延伸出來的。另一方面,元代紙幣具有相當充分的貨幣職能,而且在大部分時間、在絕大部分地區都作為唯一的法定貨幣,這對物價研究提供了相當大的便利。
  • 被鯨魚吃了又被吐出來,是幸運嗎?專家認為它們是把人類當朋友
    但是,科學家認為,把Rainer Schimpf的存活歸結於幸運,是不合理的,因為鯨魚基本是不會吃人類,它們對人類這種食物根本沒有興趣。首先,大多數鯨魚沒有可以撕裂肉和骨頭的牙齒。不光是鯨魚,任何水生動物都需要強壯的、特殊設計的牙齒,才能將人類這種大型哺乳動物肢解,以便消化。甚至,有的鯨魚根本沒有牙齒,所有種類的鬚鯨都被稱為「無牙鯨」,它們的嘴巴,只進化到夠捕捉小魚、魷魚、章魚和磷蝦等獵物的狀態。
  • 巨型鯨魚也被獵殺,一個巨大的殺手另它們驚慌失措
    不過在過去的幾百年中,發現了數千大大小小的史前鯨魚化石,上面看上去令人十分不安,這些化石上有很多傷痕,椎骨,尾骨等都有分布,有的骨頭上的傷痕深度可達8-10釐米,能造成如此創傷,非常令人驚訝,至少目前是沒有哪種海洋動物可以做到。
  • 極簡人類史 : 從宇宙大爆炸到21世紀
    內容簡介 《極簡人類史》(This Fleeting World: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是一部視野宏大、脈絡清晰的人類簡史。《極簡人類史》從宇宙大爆炸、星系演變、生命進化,講到早期社會的誕生、農業文明的出現、現代社會與文明危機。
  • 四足鯨魚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它是不是現在鯨魚的祖先?
    鯨魚有四條腿?是的,你沒看錯,鯨魚的祖先確實有四條腿。其實,鯨魚的祖先以及演化史一直以來在科學界都是個謎團。在沒有發現一些與鯨魚相關的化石之前,科學界比較統一的說法就是鯨魚是由早期的水生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但是,隨著一些化石的被發現和研究,鯨魚的演化之路被重新的改寫和定義。下面我們來簡答的看一下鯨魚的演化史。
  • 鯨魚竟是河馬的近親,花了5500萬年,鯨魚終於把自己變成了海鮮
    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回溯到5500萬年前,會發現那時的海洋中一條鯨都沒有。從藍藻開始,生命花了數十億年的時間才最終從海洋登上了陸地。但就在距今5500萬年前,哺乳動物中出現了一個開歷史倒車的「叛逆分子」—巴基鯨。雖然它的外形看起來和我們今天的狼非常相似,但實際上卻和食肉目沒有什麼關係,而是鯨的祖先。
  • 北京植物園精品呈現——市花系列撲克牌(梅花篇)
    北京植物園科普館的工作人員特為廣大花卉愛好者們精心製作了一套市花系列的撲克牌,每一張撲克牌都介紹了一種市花,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梅花篇
  • 數據顯示:加密貨幣交易所持有BTC下降,大量資金流入鯨魚手中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火星一線文 | 梁雨山火星財經APP一線1月11日報導,根據CryptoQuant數據,近一年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比特幣持有量持續下降。上圖顯示,在2020年3月中旬的流動性危機期間,加密貨幣交易所錢包中持有比特幣達300萬峰值,當時1枚比特幣價格暴跌至4000美元以下。
  • 世界上最大動物鯨魚的祖先,它的進化史可謂是百轉千回
    一直以來鯨魚都是最龐大的動物,他們比大象、長毛猛獁象甚至恐龍還要重,但它們並非一直都是海洋巨頭讓我們先穿越5000萬年前,在那裡根本沒有鯨魚,你得先上岸你會看到最早的鯨魚---巴基鯨,地球上的生物用了數百萬年才成功從海洋裡爬上岸,但鯨魚的海洋之路卻反其道而行之,四千至五千萬年前它們的四條腿逐漸退化為鰭。
  • 巨大的鯊魚牙齒化石,暴露了它們的這些秘密
    在秘魯這個地方,人們發現過很多大大小小的史前鯊魚牙齒,包括史前大白鯊牙齒,其中最令人吃驚的是發現了一種大型鯊魚牙齒,其大小遠超大白鯊的牙齒。圖註:史前大白鯊化石,距今約500萬年巨齒鯊是已知最大的一種鯊魚,它的牙齒在秘魯發現很多,同時在全球多地都有發現,大多數的高度都在10cm以上。圖註:巨齒鯊牙齒與硬幣的比例。
  • 廢舊撲克牌也有大用處,這幾個用途想不到,方便省事快學起來
    廢舊撲克牌也有大用處,這幾個用途想不到,方便省事快學起來相信很多人家裡都會有幾副撲克牌,特別現在快要過年了,大家閒來無事就會打幾副牌來解解悶。除了打牌之外,撲克牌還可以有很多的玩法,比如變魔術、玩紙牌遊戲等。以前每每看到電影裡面的飛牌絕技就覺得特別帥,當然現實中這樣的技能是不太可能的。言歸正傳,不知大家有沒有舊的撲克牌呢?如果有的話千萬別扔,它可是有很多妙用的,大家不信的話就來看看吧。一副撲克牌比一百塊錢還有用,能幫家裡解決了不少的小煩惱。
  • 紐西蘭驚現鯨魚無齒頭骨 將改寫海洋動物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赫芬頓郵報》11月19日報導,近日,科學家在紐西蘭發現兩具古代鯨魚的無齒頭骨,這一發現將改寫南半球海洋哺乳動物的歷史。據了解,這兩具頭骨的所屬鯨魚被分別命名為多哈拉達•銳庫哈(Tohoraata raekohao)和多哈拉達•維塔肯斯(Tohoraata waitaki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