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某社交媒體上看到了這樣一條消息:易建聯還剩下25周就可以康復並重新回到賽場了。說實在這條消息讓我心酸也讓我很感慨。事情還是發生在上一個賽季的一場季後賽中,當阿聯一瘸一拐地走出賽場的時候,相信大部分的球迷的心情也都會和我一樣為之一顫,一個不好的念頭從我們從中閃過,那就是:也許以後的中國籃球再無阿聯。
後姚明時代的中國籃球,易建聯無疑是最閃亮的那一位,相信只要是經常看球的網友,都能夠說出阿聯生涯中最高光的那些時刻,它們也深深地引入了我們的腦海裡:
2008年北京奧運會,正是阿聯在最後時刻的關鍵中投,幫助中國隊以59:55戰勝了擁有巔峰諾維茨基的德國隊。
2015年的長沙亞錦賽,阿聯為隊友趙繼偉出頭,怒推哈達迪的一幕仍然歷歷在目。而在那之後,他接翟曉川的秒傳,一個近乎罰球線起跳的扣籃也點燃了全場觀眾的激情,同時大大助長了全隊的士氣,最後大勝伊朗。報了6年前18分大部分慘敗伊朗的「 國恥 」。
2019年的世界盃,32歲的易建聯也仍然在球隊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在球場上拼儘自己的全力去爭搶每一個球,也給了身邊的隊友帶去了最好的榜樣作用。儘管世界盃未能出線,但阿聯的表現,也完全值得全中國球迷的肯定。

也許,阿聯代表國家隊出戰的時間也確實是指日可待了。
也許,我們可能在聯賽中,也看不到阿聯上場太多的時間了。
但不管怎麼樣,中國男籃總將要去習慣沒有易建聯的日子,中國男籃也會去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而易建聯在場上所表現出來的籃球精神,也會永遠紮根在所有國人的心中。
願老兵不死,只是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