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關設備應用中有效驅動螺線管線圈

2021-01-09 電子產品世界

作者:Sanjay Pithadia,德州儀器 (TI) 高級模擬應用工程師

引言
所有電源系統的主要目的都是維持高水平的持續供電能力,並在出現不可承受狀態時,最小化其影響範圍和斷電時間。功率損耗、電壓下降、過電流和過壓總會出現,因為我們無法避免自然事件、物理事故、設備故障或者人為誤操作。組合使用一些器件,用於保護電氣設備免受這些事件的損害,也即「接電裝置」。螺線管和繼電器是所有接電裝置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通過線圈通電和接觸,連接/斷開受保護設備的電源。本文為您介紹繼電器、電流接觸器和閥門中常見的螺線管線圈的一些特性。另外,文章還介紹了一些驅動它們的方法,並說明有效驅動的發展趨勢。本文還列舉了一些接電裝置應用電路的例子。

過電流保護器件(例如:斷路器等),用於保護導體不受過電流的損害。設計這些保護器件的目的是,讓電路中的電流保持在一個安全水平,以防止電路導體器過熱。電流接觸器主要用於連接或者斷開導體接觸電流。它們用於一些頻繁或者長期不變的導通-斷開連接。

為了保護電路免受強電流的損害,保護性器件必須知道故障狀態何時出現,並能自動將電氣設備同電源斷開。過電流保護器件必須能夠區分過電流與短路的區別,並以正確的方式做出反應。可以允許一定時間的小過電流,但是,隨著電流量的增加,保護器件必須能夠更加迅速地做出響應,例如:迅即阻止短路。

螺線管線圈特性
機電螺線管由一個圍繞可移動鋼或鐵芯(稱作「電樞」)的電磁感應線圈繞組組成。該線圈的形狀可讓電樞移入或移出其中心,從而改變線圈的電感,最終形成電磁(請參見圖1)。電樞用於向一些機械裝置提供機械力。

圖1螺線管工作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8463.htm


螺線管的主要電特性是,它是一種電感器,擁有電感,這是一種對抗電流變化的特性。這就是當螺線管帶電時電流不會立即達到最大水平的原因。相反,電流以一種穩定的速率增加,直到其受到螺線管DC電阻的限制為止。電感器(例如:螺線管)以集中磁場的方式存儲能量。只要線路或者導體內存在電流,就會在線路周圍形成磁場(儘管很小)。把線路繞成一個線圈(例如:螺線管中的線圈)以後,磁場便變得非常集中。通過電信號,電磁可用於控制機械閥門。螺線管一通電,電流便增加,從而使磁場不斷擴展,直到其強至能夠移動電樞為止。電樞移動會增加磁場的集中度,因為電樞自有磁質量移至更遠,進入該磁場。記住,磁場變化的方向與讓其形成的電流的方向相同,從而在繞組中引起反向電壓。由於電樞運動時磁場迅速擴展,它會使通過螺線管繞組的電流短暫下降。在電樞運動後,電流繼續沿其正常路徑上升至最大水平。結果如圖2中電流波形所示。注意觀察電流波形上升過程中的明顯下探點。

螺線管線圈驅動:電壓還是電流驅動?
所前所述,螺線管的電樞用於為機械裝置提供機械力。施加給電樞的力與電樞位置變化時線圈的電感變化成比例關係。另外,它還與流經線圈的電流成比例關係(根據法拉第的電感定律)。方程式1計算螺線管電磁對某個通過電荷所施加的力:


力=Q ×V×(磁常量× N × I),(1)


其中,Q為通過點電荷的電荷;V為該點電荷的速度;磁常量為4π×10–7;N為螺線管線圈的匝數;I為通過螺線管的電流。這表明,螺線管的電磁力直接與電流有關。

傳統上,電壓驅動用於驅動螺線管線圈;因此,線圈內持續消耗電力。這種功率消耗的一個不利影響是線圈發熱,之後擴散至整個繼電器。線圈溫度由環境溫度、V×I線圈功耗帶來的自發熱、接觸系統引起的發熱、渦電流產生的磁化損耗以及其它熱源(例如:繼電器附近的一些組件)共同決定。由於線圈發熱,線圈電阻增加。高溫電阻計算方法如方程式2所示:



其中,RCoil_20°C為電阻20°C值,而kR_T則為銅的熱係數,其等於0.0034每攝氏度。根據RCoil_20°C(一般可在螺線管線圈產品說明書中找到),可計算得到高溫下的極端線圈電阻。在電路設計期間,需注意進行極端條件下的相關計算,例如:工作拾取電壓的最高可能線圈溫度。

圖2 螺線管電流


需要注意的另一點是,就特定線圈而言,在任何條件下拾取電流都保持不變。拾取電流取決於拾取電壓和線圈電阻(IPick-up= VPick-up/RCoil)。大多數繼電器均由銅線製成。根據方程式2,由於線圈溫度上升,線圈電阻增加。因此,熱線圈的拾取電壓應更高,以產生要求的拾取電流。例如,如果一個12VDC繼電器的拾取電壓為9.6VDC,並且20°C下線圈電阻為400 Ω,則IPick-up= 24 mA。當線圈溫度上升至40°C時,線圈電阻增加至432 Ω。因此,拾取電壓為10.36 VDC。(拾取電流保持不變。)換句話說,溫度增加20°C,拾取電壓上升0.76VDC。繼電器使用更高佔空比時,由於線圈的溫度上升,每個連續周期的拾取電壓可能會稍微上升。圖3表明,如果使用電壓驅動,則用戶可能不得不對線圈進行超裕度設計。

圖3 螺線管電壓驅動的超裕量設計



簡而言之,由於電流隨線圈電阻、溫度、電源電壓等變化而變化,因此電壓驅動迫使我們只能進行超裕度設計。所以,對於許多螺線管的器件來說,使用電流驅動是最佳方式。

功耗優化
關閉一個繼電器或者閥門,要求使用大量的能量。激活螺線管致動器的瞬間電流(稱作「峰值電流」,Ipeak)會非常高。但是,一旦繼電器或者閥門關閉,將其維持在這種狀態下所要求的電流(稱作「保持電流」,IHold)則大大小於峰值電流。一般而言,保持電流均小於峰值電流:IHold IPeak。

使用電壓驅動時,螺線管線圈的電流持續,並且高於使用電流驅動的情況(圖4)。與電壓驅動不同,電流驅動無需為溫度或者螺線管差異引起的參數變化留出餘量。這種設計要求使用單獨的峰值電流值(大小可能為數安培),並同時使用固態保持電流(可能僅為峰值電流值的1/20)。

圖4 電壓驅動和電流驅動的螺線管電流

螺線管線圈驅動的電流控制實施
傳統上,我們直接通過微控制器(MCU)的通用輸入/輸出(GPIO)來驅動螺線管線圈(圖5a)。通過一個由MCU的GPIO控制的一個開關,激活線圈。人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驅動系統,其使用波形的脈寬調製(PWM)(圖5b)。線圈經由一個受MCU的PWM控制的開關來激活,然後佔空比決定通過線圈的平均電流。我們使用了德州儀器DRV110,它是一種帶有集成電源調節的節能型螺線管控制器(圖5c)。這種基於DRV110的系統,設計它的目的是通過較好控制的波形來調節電流,以降低功耗。在初始上升以後,螺線管電流保持在峰值上,以確保正常工作,之後降至某個更低的保持水平,目的是避免發熱問題和降低功耗。圖6的曲線圖比較了傳統驅動器和DRV110的工作情況。注意,其它一些方法也可降低電壓,但卻需要一定的開銷才能保證在各種溫度下保持電流始終不變。

圖5 線圈驅動方法



圖6 傳統驅動器和DRV110工作原理比較


圖7顯示了基於DRV110的一個典型應用電路。DRV110控制通過螺線管的電流(LS),如圖7所示。EN引腳電壓被(內部或者外部驅動器)拉高時,激活開始。在激活之初,DRV110允許負載電流升高至峰值(IPeak),然後在降低至IHold以前對其進行tKeep時間的調節。只要EN引腳維持高電平,則把負載電流調節至保持值。初始電流上升時間取決於螺線管的電感和電阻。一旦EN引腳被驅動至GND,則DRV110允許螺線管電流降至零。

圖7 DRV110和螺線管電流波形的典型應用電路


計算DRV110的IPeak和IHold

DRV110的激活(峰值)電流由線圈的「導通」電阻和繼電器要求的拾取電壓所決定。最高溫度電阻值(RCoil_T(max))和繼電器額定工作電壓(Vnom)可用於計算最高溫度下要求的IPeak值:


DRV110的保持電流由線圈的「導通」電阻以及避免繼電器出現壓降所要求的電壓決定。為了使繼電器不出現壓降,製造廠商均在其產品說明書中列出了建議電壓值;但是,應為振動和其它意外情況留出一定的餘量。許多繼電器製造廠商把額定電壓的35%作為安全極限。假設這一極限值夠用,則可使用RCoil_T(max)值和繼電器額定工作電壓(Vnom)來計算不同工作溫度的IHold值:


接電裝置應用舉例

如果在規定時間負載超出器件的額定電流,則過載保護會讓器件斷開電路連接。圖8所示保護電路實現通過測量電流和電壓來產生激活(EN)信號。(為了簡化圖8-10,未顯示OSC、PEAK、HOLD和KEEP的DRV110引腳連接。)

圖8 過載保護


磁接觸器需要一個電流通過線圈,以移動該接觸器進入關閉或者開啟位置。圖9顯示了使用DRV110的一個接觸器系統的RMS電壓檢測電路實現。

圖9 RMS電壓檢測磁接觸器系統


利用DRV110還可以實現欠壓和過壓保護(圖10)。使用兩個比較器來測量高低閾值電壓。根據每個比較器的輸出,SR觸發器向DRV110發送一個激活(EN)信號。


圖10 欠壓和過壓保護



結論
使用集成電源調節的節能型螺線管控制器有很多好處。為了實現節能的目的,電流調節是致動器力控制最為精確的方法。由於這種系統不受線圈電阻、電源電壓和溫度變化的影響,因此無需增加餘量。另外,系統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因為螺線管行為經過了反覆優化。最後,還降低了系統成本。由於能量得到精確控制,使用更小、更便宜的線圈,便可輕鬆獲得可以接受的驅動性能。


相關焦點

  • 汽車控制系統中螺線管的電流檢測
    螺線管是一種具有固定運轉範圍的線性電動機。螺線管適合於簡單的開關應用,其作用很像繼電器。例如,它們在起動器和門鎖中就起到這種作用。 另一方面,線性或成比例的螺線管可以用很精確的方式控制其狀態。
  • 能使螺線管可靠工作的升壓電路
    螺線管在通電時的耗電要遠高於維持電樞吸合所需要的電流。此外,由於線圈要消耗能量,螺線管的溫度會上升,增加了其直流電阻,因此,所施加的電壓也必須提高,才能確保可靠的吸合。
  • 用於電源、繼電器和螺線管的協同式線路保護
    SMPS設計考慮因素開關電源(SMPS)可滿足消費類電子對尺寸、重量以及節能的需求,因此在很多應用包括白家電中正替代線性穩壓器。但因為SMPS缺乏過去設計方案所具有的固有電阻,因此它們通常需要更為可靠的線路保護。
  • 中考物理考點解讀: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磁場、磁感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及通電螺線管極性的判斷【失分盲點】(1)判斷通電螺線管極性時使用的是右手而不是左手,要將螺線管握在掌心之中。(2)四指要彎向電流方向,通常是讓四指指向與通電螺線管外側線圈電流方向相同。
  • 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鐵的應用
    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鐵的應用   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1、通電螺線管的性質:   ①通過電流越大,磁性越強;②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   ③插入軟鐵芯,磁性大大增強;④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可用電流方向來改變。
  • 東芝推出高壓雙通道螺線管驅動器IC——TB67S112PG
    上海,2019年9月26日——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今日宣布,推出雙通道螺線管驅動器IC「TB67S112PG」,其可實現高壓低導通電阻驅動。 TB67S112PG產品圖 TB67S112PG包含雙通道,每個通道都由一個低邊MOSFET和一個共COM續流二極體組成,能獨立驅動螺線管或繼電器,這類在遊樂設備(投幣自動售貨機)、家用電器(空調、冰箱)和工業設備
  • 繼電器在高壓開關中合理應用方案
    一、概 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34.htm目前使用的高壓開關設備的二次系統由眾多的繼電器、多觸點輔助開關、行程開關及壓力開關等元器件組成,其中繼電器類佔的比重約70%,
  • GT4512 霍爾效應實驗儀的應用
    GT4512採用雙個圓線圈產生實驗所需要的磁場(對應實驗一內容); GT4512B型採用螺線管產生磁場(對應實驗一、實驗二的內容). 二、儀器構成 GT4512型霍爾效應實驗儀由實驗架和測試儀二個部分組成.圖1-1為GT4512型霍爾效應雙線圈實驗架平面圖,圖1-2為GT4512型霍爾效應螺線管實驗架平面圖;圖1-3為GT4512型霍爾效應測試儀面板圖.
  • 驅動高頻亥姆霍茲線圈的三種方法探討研究
    這些亥姆霍茲線圈經常用於抵消背景(地球)磁場、測量和校準,以及電子設備敏感性測試中的磁場。每個線圈中匝數越多,磁場也越強。 高頻亥姆霍茲線圈模型 亥姆霍茲磁場可以用交流也可以用直流產生。大多數亥姆霍茲線圈應用是使用直流產生的靜態(恆定)磁場。像科學試驗等一些應用需要用到高頻率的非靜態磁場(kHz到MHz)。本文主要討論高頻亥姆霍茲線圈。
  • 高頻開關電源電源變壓器的簡析,三大組成要素磁芯,骨架,線圈
    在日常接觸的電子產品中,我們都能發現有一大坨的磁芯元器件,其中有就開關電源的心臟-開關變壓器。目前大部分電源都是高頻開關電源,極少部分為線性電源。高頻開關電源,具有效率高,溫度好和體積小等優點。適合現在的電子產品,對外觀超小,超薄的要求。線性電源雖然具有紋波電流小,電磁幹擾小等優點。但其體積大,效率不高,只用在一些精密小功率的產品中。
  • 不同繼電器開關電路
    繼電器是使用電磁鐵從打開位置到關閉位置操作一對可動觸點的機電設備。 繼電器的優點是它需要相對少量的用於操作繼電器線圈的電源,但繼電器本身可用於控制電機,加熱器,燈或交流電路,它們本身可以消耗更多的電力。 機電繼電器是一種輸出設備(致動器)具有各種形狀,尺寸和設計,並且在電子電路中具有許多用途和應用。
  • 高功率電源應用中需要怎樣的隔離驅動?
    在電源與充電樁等高功率應用中,通常需要專用驅動器來驅動最後一級的功率電晶體。這是因為大多數微控制器輸出並沒有針對功率電晶體的驅動進行優化,如足夠的驅動電流和驅動保護功能等,而且直接用微控制器來驅動,會導致功耗過大等弊端。
  • 線圈和繞組的區別_線圈和繞組的作用
    一、線圈介紹   線圈通常指呈環形的導線繞組,最常見的線圈應用有:馬達、電感、變壓器和環形天線等。電路中的線圈是指電感器。是指導線一根一根繞起來,導線彼此互相絕緣,而絕緣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鐵芯或磁粉芯,簡稱電感。電感又可分為固定電感和可變電感,固定電感線圈簡稱電感或線圈。
  • 開關電源中線圈的鄰近效應的研究
    在開關電源電磁元件中,一般不可能沒有線圈。線圈中的可變磁場感應產生了渦流,從而導致了集膚效應和鄰近效應。集膚效應是由繞線的自感產生的渦流引起的,而鄰近效應是由繞線的互感產生的渦流引起的。集膚效應使電流只流經繞線外層極薄的部分,這部分的厚度與頻率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頻率越高,繞線損失的固態面積就越多,增加了交流阻抗從而增大了銅損。鄰近效應引起的銅損比集膚效應大得多。
  • mos管驅動及應用電路
    MOS管的驅動電路及其損失,可以參考Microchip公司的AN799 Matching MOSFET Drivers to MOSFETs。講述得很詳細,所以不打算多寫了。 MOS管應用電路  MOS管最顯著的特性是開關特性好,所以被廣泛應用在需要電子開關的電路中,常見的如開關電源和馬達驅動,也有照明調光。
  • 特斯拉線圈可以應用到的領域
    說起特斯拉線圈,可能很多人會懵逼,什麼是特斯拉線圈?它有什麼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講講特斯拉線圈。特斯拉線圈的由來是美籍塞爾維亞裔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1891年發明的,特斯拉線圈又叫泰斯拉線圈,這是一種分布參數高頻串聯諧振變壓器,可以獲得上百萬伏的高頻電壓。
  • 共模電感在開關電源的應用?
    打開APP 共模電感在開關電源的應用? 發表於 2019-09-06 09:19:38 共模電感(Common mode Choke),也叫共模扼流圈,是在一個閉合磁環上對稱繞制方向相反、匝數相同的線圈。
  • 軟限位開關的設置原理與應用
    本文所介紹的軟限位開關實際可以看成是一個虛擬的限位開關,其基本原理是通過計數控制電路實時跟蹤計算設備中運動部件的位置,當設備中運動部件的位置到達計數控制電路預先設定的位置值時,計數控制電路就認為其運動部件已經到達限位處,此時計數控制電路就會向驅動控制器發出相應的控制信號,驅動控制器控制電機停止運轉或反向運轉,這樣就可起到常規的硬限位開關的作用。
  • 醫用開關電源設計方案
    引言近年來隨著電源技術的飛速發展,開關穩壓電源與同容量的線性穩壓電源相比,具有效率高,功率低,體積小,質量輕等優點。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開關電源已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電器設備、通訊、電力檢測設備電源之中。同時在醫療儀器設備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比如心電圖機,輸液泵,超聲診斷儀,監護儀,CT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