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你所不知道的車諾比

2021-01-15 騰訊網

1986年4月26日,歷史上的今天,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車諾比核電站發生。

車諾比核電廠位於烏克蘭首府基輔市以北130km,距離普裡皮亞季市3km,與車諾比相距18km。

▲ 事故前的普裡皮亞季市

車諾比反應堆是以鈾-235為原料的RBMK類型反應堆,是普裡皮亞季市主要的供電來源。核反應堆是一種能以可控方式產生自持鏈式裂變反應的裝置。鏈式核反應(nuclear chain reaction)就是由中子撞擊原子核引起原子核裂變,裂變的過程中釋放能量,同時又會產生新的中子,新產生的中子引起新的原子核裂變,裂變反應連續不斷地進行,同時不斷產生新能量的過程。

▲ 鈾-235的裂變

在核裂變產物中,氙-135的熱中子吸收截面很大,擔當著重要的作用。鈾-235經過裂變可生成氙-135,其中氙-135吸收一個中子又會變成氙-136。

當時車諾比共有4臺1000兆瓦(MW)的RBMK反應堆在運行,在附近還有兩座反應堆正在建造。RBMK反應堆本質上是個大型熱水器。

▲ RBMK堆芯簡圖

▲ 這是控制棒結構,綠色部分為硼,對中子有強吸收作用,紫色部分為石墨,可以慢化中子,使中子更易被俘獲。

▲地面上是反應堆的端蓋,端蓋上的柱體就是插入的控制棒

RBMK反應堆具有以下特點:

RBMK反應堆具有正空泡係數。即冷卻水會被加熱變為水蒸氣,吸收中子能力減弱,核反應速率提升,溫度更高,產生更多水蒸氣。

反應堆具有負溫度係數,隨著溫度的不斷上升,反應的速率會有所降低。

反應堆體積巨大,氙-135引起的不穩定因素使得該堆的控制變得很複雜;

很低的控制棒插入速度(0.4m/s)使得緊急停堆系統難以跟蹤快速瞬變,為此,運行規則要求堆內始終有一定數量(30根)的控制棒插入到一定深度,堆內低於15根控制棒時應立刻停堆;

該核電站沒有安全殼。

與一般的熱水器不同的是,車諾比使用的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源-核能。在紀錄片《搶救車諾比》中,戈巴契夫表示:「我們得到的訊息都說一切正常,包括反應爐也是。我詢問亞歷山卓夫院士,他告訴我反應爐絕對安全,甚至可以裝置在紅場。過程和煮茶沒兩樣,就像在紅場擺個茶壺一樣。」

▲ 圖為戈巴契夫

可一個安全的熱水器為何會爆炸呢?

據資料顯示,爆炸前車諾比正在準備它的第四次惰性測試。惰性測試是為了檢測在斷電的情況下核電站能否依靠汽輪機自身的慣性來維持水泵的供水,直至備用發電機完全啟動。4月25日,車諾比反應堆反應功率從3200MW降至1600MW,在他們準備進一步降低至實驗所需的700MW時,基輔電網官員表示為了保證用電高峰的供電需求,核電站的輸出功率不能進一步降低了,測試被推遲了10個小時。

RBMK反應堆制約關係

在RBMK核反應堆中,存在一個相互制約的關係,核反應提升反應速率,控制棒和水抑制反應速率,水蒸氣增加反應速率,負溫度係數抑制反應速率,一種微妙的平衡。

事故演變

1. 首先將反應堆功率從3200MW降低至1600MW,並準備繼續降低至測試要求的700MW。

2. 基輔電網官員告訴他們為滿足用電高峰需求,測試時間需推遲了10個小時。在這10個小時裡反應堆以半功率1600MW運行。此時第一個反應平衡點被打破,半功率下反應堆無法產生足夠的中子來抵消氙-135的影響,氙-135與中子的平衡被打破,氙-135越積累越多,無法得到有效的中和,反應的天平開始向速率降低傾斜。

3. 開始測試,繼續降低反應功率,控制棒插入更深,氙-135越來越多,中子越來越少,最後反應速率降低陣營大獲全勝,反應速率驟降至500MW左右。

4. 操作人員為獲得更多控制權,關閉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棒不再自我調節,反應速率進一步降低,至30MW,此時反應堆已被氙-135毒化,正確操作應為停止測試,在24小時之內慢慢提高功率,但是操作人員仍堅持繼續測試。

5. 30MW情況下,氙-135依舊在產生,但是得不到中和,反應速率過慢以至於溫度太低,無法產生水蒸氣。此時反應功率增加方幾乎全軍覆沒。而反應功率降低方,控制棒深入,水無法變為水蒸氣,氙-135無法被中和,反應天平徹底垮塌。

6. 為了提高反應功率,操作員開始抽出控制棒,據資料顯示最終操作員抽出了幾乎所有的控制棒,僅留下6-8根在反應堆中,嚴重違反了RBMK反應堆運行要求,此時反應堆由於溫度太低,負溫度係數不起作用,反應速率降低陣營損失兩元大將,只有水和氙-135在繼續戰鬥。

7. 雖然控制棒被幾乎全部抽出,功率依舊只有200MW左右,操作人員決定開始測試,水泵停止輸水,此時反應功率增加方開始了絕地反擊。沒有了控制棒和冷卻水的兩大封印,反應堆核心火力全開,反應堆功率激增。

8. 反應功率激增導致溫度瞬間升高,殘餘的水開始變化為水蒸氣,水蒸氣重新加入了戰鬥,然而沒有新補充的水,此時反應速率降低陣營只有最有一名戰士,氙-135,氙-135被新產生的中子轉化為氙-136,現在輪到反應速率降低陣營全軍覆沒了。

9. 反應堆幾乎不再受任何束縛,展現了他真實的力量,輸出功率激增。

10. 操作員摁下AZ-5(緊急停止),控制棒全部插回,但是控制棒的尖端,是石墨,石墨並不能減低反應速率,而是增加。

11. 反應速率由於石墨的加入而激增,剩餘水瞬間全部轉化為水蒸氣,蒸汽壓力突然增大使管道發生了形變,控制棒無法繼續插入,此時的控制棒不僅不能降低反應功率,反而使反應功率繼續增大,控制棒叛變了,此時一切已經不可阻止。

12. 反應堆爆炸,最後讀數為33000MW,是額定功率的十倍還要多。

13. 還沒有結束,反應堆蓋子被炸開,氧氣湧入,為這場悲劇畫上了最後的句號,氧氣與過熱的石墨結合,引發了第二次更為劇烈的爆炸。

//////////

▲ 這是歷史上第一張事故照片(圖片非常模糊是因為輻射破壞了相機的膠捲)

▲ 消防員在撲滅三號機組周圍的火

▲ 飛行員在投放混有硼酸的沙子給反應堆滅火

▲ 在輻射極高地區嘗試使用機器人來進行清理,但是機器人的電路並不能承受如此高強度的輻射

▲ 清理反應堆屋頂的石墨,每人只能工作40-60秒

▲ 意外發生後,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31人死亡,當中有28人死於過量的輻射。死亡的人大部分是消防隊員和救護員,2005年9月,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政府以及車諾比論壇等其他聯合國團體,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份關於核事故的總體報告。報告指出事件死亡人數可達4000人,包括了死於核輻射的47名救災人員,和九名死於甲狀腺癌症的兒童。

▲ 受輻射汙染的汽車停放在了城市的邊緣

▲ 事故發生後,135,000人撤離了家園,其中約有50,000人是居住在車諾比附近的普裡皮亞季市居民。

▲ 車諾比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清理行動,涉及成千上萬的人。

▲ 清理受汙染的土壤

▲ 遊泳池依舊開放,為清理的工作人員緩解壓力

▲ 雖然無法對事故與嚴格空氣爆裂的核爆炸進行比較,但人們仍估計,從車諾比釋放的放射性物質比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釋放的放射性物質多400倍。約1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受到沉降物的嚴重汙染,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除伊比利亞半島外,整個歐洲都檢測到過更輕微的汙染水平。

▲ 使用了40多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和7300噸鋼材,建造了一個巨型石棺,將4號機組從此封印了起來,1986年11月底完成

▲ 1997年,一項由46個國家和組織資助的替代計劃---新安全禁閉(NSC)開始實施,耗資15億美元(約合110億人民幣),為車諾比4號機組建造新的石棺,2011年建成。

本文部分文字來自紀錄片《拯救車諾比》和維基百科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撰文:Arthas,Hurricane

資料收集:兩點

插圖:南十字

校對:小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車諾比的真相-30年
    它正在鐵軌上建造,最終將巨型建築物搬到位。框架由鋼製成,並配有內部起重機以協助施工。實際上,NSC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可移動陸基結構,重達31,000噸。遊覽切爾諾幾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但是車諾比已經變成了一個旅遊勝地。人們只需花約100美元,即可前往禁區,親眼看看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後該地區的情況。
  •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事件是一場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四十七秒,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核災難。最後為了阻止放射性的核汙染,當局在爆炸殘骸上建造了一座巨大的石棺,封存了車諾比四號電站的所有遺骸。而這次意外發生後,有二百零三人立即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二十三人死於過量的輻射。死亡的人大部分是消防員和救護員,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這其中有輻射的危險。
  • 品讀丨繞不開的車諾比
    車諾比,是三十多年來人們繞不開的一個詞,即使你不知道這個地方具體位置在哪裡,你也會知道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地方。不過它代表的不是什麼快樂和文明,而是事故和感傷。因為那裡在1986年發生了一次震驚世界的核燃料洩漏。而在這次大事件之後五年,蘇聯解體。
  • 車諾比爆炸了幾次?車諾比事故你了解多少?
    最近,HBO推出一部迷你劇《車諾比》,在豆瓣評分高達9.6,國外爛番茄新鮮度95%!這是HBO和英國SKY合拍的五集迷你劇《車諾比》勝在題材,採取倒敘的方式,以眾多小人物的視角真實地再現當年的慘劇。   車諾比核事故被稱作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臨近該核電站的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
  • 《車諾比》,一個關於謊言與泡沫的歷史悲劇-虎嗅網
    副總工程師用奇怪地眼神看著他,然後故作鎮定地說:「你腦子亂了,RBMK反應堆的堆芯不可能爆炸。」有人提出質疑:「你嘗到金屬味兒了嗎?」副總工程師走出控制室,看到走廊上被震碎的玻璃和散落一地的石墨,但他拒絕承認這是一場災難。
  • 圍觀疫情期間必看的良心美劇《車諾比》
    前陣子一直在推各種好看不好看的韓劇,差點忘了自己的初衷,那就是推薦大家看一些引人深思的良心好劇。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美劇——《車諾比》。光看畫面就覺得很壓抑的感覺。由於今年疫情影響,年初疫情的爆發,到處封鎖,居家隔離,小編才看到了這個美劇《車諾比》。車諾比,其實講的是俄羅斯核事故。關於核事故,大家都是聞風喪膽,談虎色變。說起核事故,你們是不是只知道福島事件?幾年前的搶鹽事件?
  • 《車諾比》由真實事件改編,還原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車諾比事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學事故,1984年印度博帕爾毒氣洩漏事故,2.5萬人直接死亡,55萬人間接死亡,20萬人致殘,1986年車諾比事件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
  • 歷史從不接受假如——評美劇《車諾比》
    有這樣一部美劇,當刷完整季區區五集後,會有胸口悶悶的感覺,你很想表達些什麼,卻不知從何說起,這便是2019年高評劇《車諾比》。當然,對於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或許更有體會。該劇再現了人類史上的一場驚天大災難,最大的核反應堆爆炸。人們塵封已久的記憶或許由此而被開啟,但更希望看到的是良知的喚醒。
  • 今天住在車諾比 會輻射變異蜘蛛俠嗎
    圖片來源:TOMASZ JOCZ/SHUTTERSTOCK1986年4月26日,當4號反應堆的屋頂在一次不受控制的爆炸中被炸飛,一股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大氣中——汙染了從白俄羅斯到英國坎布裡亞郡的區域。反應堆持續洩露了10天,雖然首批搶救人員和清理人員努力阻止,但化學品依舊向環境中釋放出了許多的輻射。
  • 俄羅斯民眾:我們自己拍不出《車諾比》
    HBO劇集《車諾比》火了。這部只有5集的劇集,在短短一個月內成為IMDb有史以來評分最高的劇集——超過15萬觀眾為它打出了9.7分的高分。劇集的製片人也表示,相對於故事性,他們更在意的是歷史本身。豆瓣作者「八千夜」翻譯了一些俄羅斯民眾(包括車諾比事件親歷者)對這部劇的評價:「4月26日,在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周年紀念日,沒有一個俄羅斯頻道,沒有一家俄羅斯報紙提到這場災難。對撲滅車諾比核火焰的人們沒有一句感謝。美國人做了我們長期以來必須做的事情。感謝他們。」
  • 歷史上有哪些因為小小的疏忽,最終導致了大禍?車諾比事件
    歷史上因為一件小事,最終導致了大禍大災難的事情有很多,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爆發於1986年4月26日的車諾比事件了。在當天的晚上,前蘇聯烏克蘭地區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突然發生了爆炸,起初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場普通的火災,是一個小事故,卻最終釀成了驚天大災難。在一開始的時候這確實只是一件小事。
  • 這部神作不看不行,拍出最真實的人性《車諾比》
    今天你是否劇荒了?大頭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神作」把人性拍的最真實的一部電視劇《車諾比》下面就看看大頭的評價吧。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故事主要講解因車諾比核電站的設計不合理和幾名技術人員的操作失誤後導致核電站爆炸,在不斷的搶救中挽回了這個重大的事故,但是這是蘇聯垮臺的主要原因。
  • 如果你住在今天的車諾比禁區,會怎麼樣?不會有太多事情
    圖片來源:TOMASZ JOCZ/SHUTTERSTOCK 1986年4月26日,當4號反應堆的屋頂在一次不受控制的爆炸中被炸飛,一股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大氣中——汙染了從白俄羅斯到英國坎布裡亞郡的區域。反應堆持續洩露了10天,雖然首批搶救人員和清理人員努力阻止,但化學品依舊向環境中釋放出了許多的輻射。
  • 車諾比,茵陳的陰影
    1986年4月26日,位於前蘇聯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空氣中,對前蘇聯西部、東歐地區造成嚴重環境影響。當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發生時,烏克蘭攝影師Arthur Bondar只有三歲。在核汙染的陰影下長大的他,對隔離區充滿了畏懼與好奇。
  • 明日之後:還原車諾比歷史場景,身臨其境感受當年這場災難!
    而最近網易旗下的一款遊戲《明日之後》即將與車諾比地區達成合作,承諾將用數位化還原這段歷史和遺蹟,我想用遊戲詮釋歷史的方法會讓諾貝利那些未公開的事跡得到更多的關注。事實上,車諾比因為其神秘、荒廢和危險,被各大遊戲廠商爭相作為講述故事的不二選址。比如說我們所熟知的《使命召喚四》中,其中有一個狙擊關卡,就是玩家需要緩慢的穿過充滿輻射的車諾比地區,去消滅存在的敵人。
  • 真實的車諾比,比美劇描繪的更可怕
    不過相比它作為劇集的優秀與出色,更有價值的地方是,這部劇讓許許多多不知道「車諾比核災難」的人、或者即使聽說過也不甚了解的人,真正去通過一個稍顯藝術化的視角,深入進這個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的現場。
  • 車諾比一日遊
    視覺中國供圖當地時間2017年4月15日,烏克蘭車諾比,廢棄的幼兒園內。黃小婉/攝當地時間6月7日,烏克蘭車諾比,遊客參觀禁區。據報導,由於新劇《車諾比》的熱播,這個地方的旅遊業突然變得非常受歡迎。歷史上最可怕的核事故災難現場,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旅遊景點。
  •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歷史上懸而不解的謎題
    「天生地長」的巨石像之謎世界上最孤獨的地方之一的智利復活節島存在著一個人類歷史上難以解釋的神秘事件據統計,在智利的復活節島上擁有著近上600多尊巨石像,當地居民稱它們為「莫阿伊」的石像。該石像有著形態各異的長臉,略微向上翹起來的鼻子,一張厚厚的嘴唇,一雙垂落腮部的大耳朵,刻有飛禽走獸的身軀,以及直立在軀幹兩旁的手。誰是島上巨石像的製造者呢?它有何由來?就連生活在當地的土人也不清楚它是從何而來,所以這一直是歷史上的一道難以破解的謎題。
  • 車諾比核輻射區,人類的禁區卻成了動物的天堂
    ,車諾比你一定不會陌生。1986年4月26日於前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市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的核反應堆破裂事故。該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爆炸產生的強大衝擊力把反應堆上重達2000噸的蓋子炸飛,釋放出來的放射性微塵比廣島原子彈多400倍。
  • 歷史大揭秘,你所不知道的有趣歷史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其中幾個
    歷史的長河浩浩蕩蕩,其中不乏很多有趣的歷史事件。有的為大眾所熟知,有的則較為冷門,但是也不乏趣味性,今天來做一個有趣的歷史冷知識的分享。1.在二戰的時候,為了不讓戰敗後的希特勒通過喬裝打扮離開德國,美方情報局請來紐約著名的化妝師來協助,並且通過化妝做出了很多個希特勒可能化妝後的樣子。不過,希特勒戰敗後選擇開槍自殺,導致這一未雨綢繆並沒有派上用場。2. 雄才偉略的拿破崙居然被兔子所「打敗」。拿破崙雖然經歷不少戰爭,但是有一次特別的「戰役」,遭遇了一群兔子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