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了解的最大災難與恐怖是什麼?
面對這個問題,肯定眾說紛紜。
但要說人類史上首次最高級別核事故,那肯定離不開一個詞「車諾比」
1986年4月26當地時間1點24,烏克蘭共和國車諾比,4號反應堆發生嚴重洩漏及爆炸事故。
400倍於廣島原子彈的核輻射劑量;
27萬人因此患癌;
其中又有 9.3 萬人死於癌症;
當然事實可能還要再加一個零;
「車諾比」曾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核電站。卻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洩露事故。
而最近,黃暴臺 HBO 出品了一部由車諾比事件改編的迷你劇。
也可以說是今年評分最高的一部「新」美劇。
便真實還原了災難發生後的故事——
《車諾比》
Chernobyl
壹 | 蒙蔽
深夜,一道光柱直通雲霄,巨響、衝擊波隨之而來。
一對夫妻被震醒,妻子望著藍色的光柱,擔心不以。
因為她的丈夫,是消防員,是接到命令,必須奔上前線的人。
但丈夫瓦西裡,並沒有在意,他剛剛接到火警,說那只是泛光燈。
「我得趕過去 …你快回去睡覺…等我回來。」
他坐上了消防車,為了使命,開往發電站。
卻不知,這一別,可能便是永遠。
和消防員一樣,此時絕大多數人都以為:這只是一場普通的火災。
核電站附近的居民,甚至出門圍觀這起事故,他們對核、對爆炸的沒有一點兒的認知。
沖天的火光中、望著滿天飛物的灰塵。
一個女人親吻了她的丈夫說:可真美啊! 男子附和著。
有人看風景,有人看熱鬧,有人等著家人出來…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在火光和放射的灰塵下,大人和小孩一起歡舞,放射的灰塵浮在人們的臉上。
沉醉「美景」之中的他們,殊不知潘多拉魔盒已被打開。
貳 | 遮掩
外界在忙著享受「美景」,核電站早已忙的焦頭爛額。
堆芯沒了
堆芯爆炸了
率先得知事故發生核電站管理者:迪亞特洛夫,在爆炸發生的第一刻,他便意識到可怕的事情發生。
面對爆炸,迪亞特洛夫的淡定超越了常人,災難面前面不改色。
但他的冷靜,不是忙著指揮救災。
而是忙著視而不見,自欺欺人,以及推卸責任。
反應堆現場的員工,被輻射到不停嘔吐,扔堅持跑回來告訴他:
"反應堆爆炸了"
而迪亞特洛夫則是痛罵:「你糊塗了,根本不會爆炸!」
甚至迪亞特洛夫聽到輻射有3.6倫琴時,說的也是:
「3.6倫琴,不好不壞」
(因測定器的最高數值只有3.6倫琴,所以當測定器為3.6倫琴時,具體數字將遠高於 3.6)
明知真相的他,始終沒有通知屬下。
甚至消防員也因他的號令正在趕來的路上。
當然,裝聾作啞不只是迪亞特洛夫的專利。
當迪亞特洛夫向他的領導匯報時,主任布魯哈諾夫的態度是:
「關我什麼事兒,我怎麼會有責任,爆炸的時候我在睡覺啊!」
甚至迪亞特洛夫知道輻射是3.6倫琴時,說了和迪亞特洛夫一樣的話:
「不是很好,也不算太遭。」
隨後,主任把事件上報給自己的領導。
一批官員和專家來到了相對安全的避難所開會 。
而最重要的領導卻坐在圓桌外,旁聽這件事故。
匯報開始,而事故的原因還是:水箱引起的故障,以至發生火災。
真相被隨口帶過。
其中的一位領導甚至表示:
「不如我們撤離這裡吧,生命誠可貴,現在已經有輕微輻射了都。」
這時不說話的大領導站出來表態:
「不知道你們多少人知道這裡叫什麼,當然,大家都叫這裡車諾比,它真名是什麼,弗拉基米爾列寧核電站。這是我們的驕傲!」
於是最終討論結果就是:要封鎖消息,切斷電話線,我們今晚做的一切都會得到回報,我們應該共同面對問題,減少流言傳播。
面對災難,不是第一時間選擇解決,而是封鎖。
在參會人的掌聲中,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真相」掌握在「權力」手中,反正國家的態度是:
「偉大的蘇聯,根本不會出現核災難,不管怎樣」。
會議結束後,檢查結果出現了:200倫琴,是普通值的十幾萬倍。
可當地43000居民,對此一無所知,都在正常的出行,孩子還在公園玩耍,哪怕街上的士兵,已經戴起了防護面具…
但居民得到的消息仍舊是:一切正常
叄 | 犧牲
當眾位領導還在不停的推卸責任,甩太極。
第一批消防隊員已經火速趕到災難現場,這其中包括年輕的瓦西裡。
消防隊員被金屬味道充斥的現場。他們已經察覺到,這次的火災並不向傳達的那樣簡單。
可因為責任,沒有任何人選擇逃離。
搶救現場,消防員暴露在高輻射物質中,壓抑著心裡的恐懼,奮不顧身。
但災難面前人的力量總歸是渺小的,而且反射爐下還有195噸的核燃料在燃燒,只要沾到水,二次爆炸隨時可能發生。
專家推測,爆炸威力將會達到300-500萬噸,整個歐洲都無法再住人。
在嚴重威脅到自身的情況下,一直推卸責任,遮掩事實的領導們「終於」下達了兩項緊急措施:
一,派遣大隊消防員,將反應爐底部的水抽乾。
二,封住核反應室裂縫,降低溫度。
而這樣的事情必須得人來做,有600名駕駛員遭到核輻射致命汙染,他們後來全部犧牲。
比如瓦西裡,當他的妻子再次見到他時,曾經帥氣的瓦西裡,如今全身腫脹,幾乎看不到眼睛…
醫生說:他們是瓦斯中毒。
可瓦斯中毒的患者,卻被強行秘密送往莫斯科收容嚴重輻射中毒患者的醫院。
瓦西裡於14天後死亡…
而受到核汙染侵害並倖存下來人群,依然遭受著災難帶來的持續折磨。
女人,生下的孩子,大都畸形。
很少有人敢和倖存者交往,因為你是車諾比人。
並且在車諾比事件之後,又有 30-60 萬人被投入到災後清理的工作中。
這些「清理人」,多數是軍人,他們響應號召投身輻射清理工作,抱有的信念是:「為祖國蘇聯服務」。
他們都認為,這是一個崇高的任務。
但「清理人」卻因為長期接觸輻射,有 20 萬出現殘障,2 萬人死亡,600 名飛行員無一倖存。
這些因為被輻射而犧牲的人,就連死,也得不到正常的安葬。
他們有特質的棺材—往普通棺材內灌入混凝土,以將他們隔離。
這些英雄,抱著「報效祖國」的信念,用自己的生命彌補政府犯下的錯誤。
而蘇聯的領導,卻踩在英雄的屍體上推卸責任。
影姐不好去評價,這是一場天災而是人禍。
可很多人,本有機會活下來。
只是因為天堂即將成為地獄,沒有人知道危機的步步臨近。
推卸與謊言,成為了災難的助推器。
我們或許永遠都無法靠近真相,但至少應該拒絕謊言。
就如劇中一開始說的那樣: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不是我們錯把謊言當成真相,真正的危險在於如果我們聽信了太多的謊言,就難以辨別真相。「
(今日福利:評論區,選出一位走心小夥伴,送上8.8元紅包!!!)
點個不要錢的
「在看」,明天肯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