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矽MOSFET性能的優勢與技術的難點

2020-11-30 騰訊網

引言:碳化矽功率器件近年來越來越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受到大家的喜愛,不斷地推陳出新,大量的更高電壓等級、更大電流等級的產品相繼推出,市場反應碳化矽元器件的效果非常好,但似乎對於碳化矽元器件的普及還有一些技術難題。

一、 碳化矽mos對比矽mos的11大優勢

1. SiC器件的結構和特徵

Si材料中,越是高耐壓器件其單位面積的導通電阻就越大(通常以耐壓值的大概2-2.5次方的比例增加),因此600V以上的電壓中主要採用IGBT(絕緣柵極雙極型電晶體)。IGBT通過電導率調製,向漂移層內注入作為少數載流子的空穴,因此導通電阻比MOSFET還要小,但是同時由於少數載流子的積聚,在關斷時會產生尾電流,從而造成極大的開關損耗。

SiC器件漂移層的阻抗比Si器件低,不需要進行電導率調製就能夠以高頻器件結構的MOSFET實現高耐壓和低阻抗。而且MOSFET原理上不產生尾電流,所以用SiC MOSFET替代IGBT時,能夠明顯地減少開關損耗,並且實現散熱部件的小型化。另外,SiC MOSFET能夠在IGBT不能工作的高頻條件下驅動,從而也可以實現被動器件的小型化。與600V~1200V的Si MOSFET相比,SiC MOSFET的優勢在於晶片面積小(可以實現小型封裝),而且體二極體的恢復損耗非常小。

2. SiC Mosfet的導通電阻

SiC 的絕緣擊穿場強是Si 的10倍,所以能夠以低阻抗、薄厚度的漂移層實現高耐壓。因此,在相同的耐壓值的情況下,SiC 可以得到標準化導通電阻(單位面積導通電阻)更低的器件。例如900V時,SiC‐MOSFET 的晶片尺寸只需要Si‐MOSFET 的35分之1、SJ‐MOSFET 的10分之1,就可以實現相同的導通電阻。不僅能夠以小封裝實現低導通電阻,而且能夠使門極電荷量Qg、結電容也變小。目前SiC 器件能夠以很低的導通電阻輕鬆實現1700V以上的耐壓。因此,沒有必要再採用IGBT這種雙極型器件結構(導通電阻變低,則開關速度變慢) ,就可以實現低導通電阻、高耐壓、快速開關等各優點兼備的器件。

3. Vd-Id特性

SiC‐MOSFET 與IGBT 不同,不存在開啟電壓,所以從小電流到大電流的寬電流範圍內都能夠實現低導通損耗。而Si MOSFET 在150℃時導通電阻上升為室溫條件下的2 倍以上,與Si MOSFET 不同,SiC MOSFET的上升率比較低,因此易於熱設計,且高溫下的導通電阻也很低。

4. 驅動門極電壓和導通電阻

SiC‐MOSFET 的漂移層阻抗比Si MOSFET 低,但是另一方面,按照現在的技術水平,SiC MOSFET的MOS 溝道部分的遷移率比較低,所以溝道部的阻抗比Si 器件要高。因此,越高的門極電壓,可以得到越低的導通電阻(Vgs=20V 以上則逐漸飽和)。如果使用一般IGBT 和Si MOSFET 使用的驅動電壓Vgs=10~15V 的話,不能發揮出SiC 本來的低導通電阻的性能,所以為了得到充分的低導通電阻,推薦使用Vgs=18V左右進行驅動。Vgs=13V 以下的話,有可能發生熱失控,請注意不要使用。

5. Vg-Id特性

SiC MOSFET 的閾值電壓在數mA 的情況下定義的話,與Si‐MOSFET 相當,室溫下大約3V(常閉)。但是,如果流通幾個安培電流的話,需要的門極電壓在室溫下約為8V 以上,所以可以認為針對誤觸發的耐性與IGBT 相當。溫度越高,閾值電壓越低。

6. Turn-On特性

SiC‐MOSFET 的Turn‐on 速度與Si IGBT 和Si MOSFET 相當,大約幾十ns。但是在感性負載開關的情況下,由通往上臂二極體的回流產生的恢復電流也流過下臂,由於各二極體性能的偏差,從而產生很大的損耗。Si FRD 和Si MOSFET 中的體二極體的通常恢復電流非常大,會產生很大的損耗,而且在高溫下該損耗有進一步增大的趨勢。與此相反,SiC二極體不受溫度影響,可以快速恢復,SiC MOSFET 的體二極體雖然Vf 較高但是與碳化矽二極體相同,具有相當的快速恢復性能。通過這些快速恢復性能,可以減少Turn‐on 損耗(Eon)好幾成。開關速度極大程度上決定於外部的門極電阻Rg。為了實現快速動作,推薦使用幾Ω左右的低阻值門極電阻。另外還需要考慮到浪湧電壓,選擇合適的門極電阻。

7. Turn-Off特性

SiC MOSFET 的最大特點是原理上不會產生如IGBT中經常見到的尾電流。SiC 即使在1200V 以上的耐壓值時也可以採用快速的MOSFET 結構,所以,與IGBT 相比,Turn‐off 損耗(Eoff)可以減少約90%,有利於電路的節能和散熱設備的簡化、小型化。而且,IGBT 的尾電流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而SiC‐MOSFET 幾乎不受溫度的影響。另外,由於較大的開關損耗引起的發熱會致使結點溫度(Tj)超過額定值,所以IGBT 通常不能在20KHz 以上的高頻區域內使用,但SiC MOSFET 由於Eoff 很小,所以可以進行50KHz 以上的高頻開關動作。通過高頻化,可以使濾波器等被動器件小型化。

8. 內部門極電阻

晶片內部門極電阻與門極電極材料的薄層阻抗和晶片尺寸相關。如果是相同的設計,晶片內部門極電阻與晶片尺寸呈反比例,晶片尺寸越小,門極電阻越大。SiC MOSFET 的晶片尺寸比Si 器件小,雖然結電容更小,但是同時門極電阻也就更大。

9. 門極驅動電路

SiC MOSFET 是一種易於驅動、驅動功率較少的常閉型、電壓驅動型的開關器件。基本的驅動方法和IGBT 以及Si MOSFET一樣。推薦的驅動門極電壓,ON 側時為+18V 左右,OFF 側時為0V。在要求高抗幹擾性和快速開關的情況下,也可以施加‐3~‐5V 左右的負電壓。當驅動大電流器件和功率模塊時,推薦採用緩衝電路。

10. 體二極體的 Vf 和逆嚮導通

與Si MOSFET 一樣,SiC MOSFET體內也存在因PN結而形成的體二極體(寄生二極體)。但是由於SiC的帶隙是Si的3倍,所以SiC MOSFET的PN二極體的開啟電壓大概是3V左右,比較大,而且正向壓降(Vf)也比較高。以往,當Si MOSFET外置回流用的快速二極體時,由於體二極體和外置二極體的Vf大小相等,為了防止朝向恢復慢的體二極體側回流,必須在MOSFET上串聯低電壓阻斷二極體,這樣的話,既增加了器件數量,也使導通損耗進一步惡化。然而,SiC MOSFET的體二極體的Vf 比回流用的快速二極體的Vf還要高出很多,所以當逆向並聯外置二極體時,不需要串聯低壓阻斷二極體。

體二極體的Vf比較高,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如同整流一樣向門極輸入導通信號使其逆嚮導通來降低。逆變驅動時,回流側的臂上多數是在死區時間結束之後輸入門極導通信號(請確認使用中的CPU的動作),體二極體的通電只在死區時間期間發生,之後基本上是經由溝道逆向流過。因此,即使在只由MOSFET(無逆向並聯的SBD)構成的橋式電路中,體二極體的Vf較高也沒有問題。

11. 體二極體的恢復特性

SiC MOSFET的體二極體雖然是PN 二極體,但是少數載流子壽命較短,所以基本上沒有出現少數載流子的積聚效果,與SBD 一樣具有超快速恢復性能(幾十ns)。因此Si MOSFET的體二極體與IGBT外置的FRD相比,其恢復損耗可以減少到IGBT外置的FRD的幾分之一到幾十分之一。體二極體的恢復時間與SBD相同,是恆定的,不受正向輸入電流If的影響(dI/dt 恆定的情況下)。在逆變器應用中,即使只由MOSFET 構成橋式電路,也能夠實現非常小的恢復損耗,同時還預期可以減少因恢復電流而產生的噪音,達到降噪。

從以上這些方面就能看出SiC MOSFET相對於Si IGBT和MOSFET的優勢所在。

二、碳化矽mos的技術難點

綜合各種報導,難題不在晶片的原理設計,特別是晶片結構設計解決好並不難。難在實現晶片結構的製作工藝。當然對於用戶最直接的原因是,SiC MOSFET 的價格相對較高。

舉例如下:

1. 摻雜工藝有特殊要求。如用擴散方法進行慘雜,碳化矽擴散溫度遠高於矽,此時掩蔽用的SiO2層已失去了掩蔽作用,而且碳化矽本身在這樣的高溫下也不穩定,因此不宜採用擴散法摻雜,而要用離子注入摻雜。如果p型離子注入的雜質使用鋁。由於鋁原子比碳原子大得多,注入對晶格的損傷和雜質處於未激活狀態的情況都比較嚴重,往往要在相當高的襯底溫度下進行,並在更高的溫度下退火。這樣就帶來了晶片表面碳化矽分解、矽原子升華的問題。目前,p型離子注入的問題還比較多,從雜質選擇到退火溫度的一系列工藝參數都還需要優化。

2. 歐姆接觸的製作。歐姆接觸是器件電極引出十分重要的一項工藝。在碳化矽晶片上製造金屬電極,要求接觸電阻低於10- 5Ωcm2,電極材料用Ni和Al可以達到,但在100℃ 以上時熱穩定性較差。採用Al/Ni/W/Au複合電極可以把熱穩定性提高到600℃、100h ,不過其接觸比電阻高達10- 3Ωcm2 。所以要形成好的碳化矽的歐姆接觸比較難。

3. 配套材料的耐溫。碳化矽晶片可在600℃溫度下工作,但與其配套的材料就不見得能耐此高溫。例如,電極材料、焊料、外殼、絕緣材料等都限制了工作溫度的提高。

以上僅舉數例,不是全部。還有一些工藝問題還沒有理想的解決辦法,如碳化矽半導體表面挖槽工藝、終端鈍化工藝、柵氧層的界面態對碳化矽MOSFET器件的長期穩定性影響方面,行業中還有沒有達成一致的結論等,影響了碳化矽功率器件的快速發展。

來源:化合物半導體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泰科天潤半導體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泰科天潤半導體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泰科天潤半導體。

相關焦點

  • 英飛凌新一代650V碳化矽MOSFET的性能和應用分析
    2020年2月,碳化矽的領導廠商之一英飛凌祭出了650V CoolSiC™ MOSFET,帶來了堅固可靠性和高性能。它是如何定義性能和應用場景的?下一步產品計劃如何?碳化矽業的難點在哪裡?1 應該具備哪些功能和性能上文所述的電源設計,要考慮到堅固性和可靠性。例如通訊電源往往需要使用10年以上,伺服器與數據中心也大概要5~10年。另外,應用工程師對於碳化矽可能沒那麼熟悉,所以在碳化矽的設計上,也要做到易用性。在技術指標上,需要熱導係數優良,適合高溫場景,柵極氧化層採用溝槽形式以提升可靠性。
  • 碳化矽MOSFET器件的特性優勢與發展瓶頸!
    引言 碳化矽功率器件近年來越來越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受到大家的喜愛,不斷地推陳出新,大量的更高電壓等級、更大電流等級的產品相繼推出,市場反應碳化矽元器件的效果非常好,但似乎對於碳化矽元器件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為什麼SiC器件這麼受歡迎,但難以普及?本文簡單概述一下碳化矽器件的特性優勢與發展瓶頸!
  • 國內首款工業級碳化矽MOSFET發布,基本半導體公司開拓第三代半導體...
    新年伊始,基本半導體正式發布國內首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工業級碳化矽MOSFET,該產品各項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中短路耐受時間更是長達6μs。碳化矽MOSFET的發布,標誌著基本半導體在第三代半導體研發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自主研發的碳化矽功率器件繼續領跑全國。
  • 碳化矽與矽相比有何優勢?
    碳化矽與矽相比有何優勢? Cree推出了首款商用900V SiC功率MOSFET以及Wolfspeed 650V碳化矽MOSFET產品組合;Microchip和ROHM均已發布SiC MOSFET和二極體;英飛凌在推出了8款650V CoolSiC MOSFET器件。。.。。.由此看出各大廠商在SiC材料方面均有所布局並有著自己的發展策略。 碳化矽較矽有何性能優勢?
  • 三安集成完成碳化矽MOSFET量產平臺打造,貫通碳化矽器件產品線
    中國化合物半導體全產業鏈製造平臺 -- 三安集成於日前宣布,已經完成碳化矽MOSFET器件量產平臺的打造。首發1200V80mΩ產品已完成研發並通過一系列產品性能和可靠性測試,其可廣泛適用於光伏逆變器、開關電源、脈衝電源、高壓DC/DC、新能源充電和電機驅動等應用領域,有助於減小系統體積,降低系統功耗,提升電源系統功率密度。目前多家客戶處於樣品測試階段。
  • 碳化矽JFET助推功率轉換電路的設計方案
    打開APP 碳化矽JFET助推功率轉換電路的設計方案 fzyiye 發表於 2021-01-08 14:53:02 碳化矽(SiC
  • 碳化矽肖特基二極體的特性!-國晶微半導體
    正如在「什麼是碳化矽」一節中所解釋的那樣?與Si-mosfet相比,SiC具有較大的禁帶寬度和極高的Vf。無錫國晶微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是寬禁帶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功率器件、氮化鎵GaN光電器件以及常規集成電路研發及產業化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從事碳化矽場效應管,碳化矽肖特基二極體、GaN光電光耦繼電器、單片機集成電路等產品晶片設計、生產與銷售並提供相關產品整體方案設計配套服務,總部位於江蘇省無錫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內,並在杭州、深圳和香港設有研發中心和銷售服務支持中心及辦事處。
  • 碳化矽二極體和碳化矽MOS管你了解多少
    但生產SiC 基電子元器件本身也存在一些難點,消除缺陷成了最重要的問題。這些缺陷會導致SiC 晶體製成的元器件反向阻斷性能較差。除了晶體質量問題,二氧化矽和SiC 的接口問題也阻礙了SiC 基功率MOSFET 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的發展。幸運的是,生產中使用滲氮工藝可使造成這些接口問題的缺陷大大降低。
  • 基本半導體主辦首屆汽車級碳化矽模塊與電機控制器技術閉門會圓滿...
    11月21日,在中歐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高峰論壇期間,基本半導體同期主辦碳化矽功率器件技術交流會、汽車級碳化矽模塊與電機控制技術閉門會系列活動
  • Littelfuse首款碳化矽MOSFET可在電力電子應用中實現超高速切換
    ,作為全球電路保護領域的領先企業,今日宣布推出了首個碳化矽(SiC)MOSFET產品系列,成為該公司不斷擴充的功率半導體產品組合中的最新系列。 Littelfuse在3月份投資享有盛譽的碳化矽技術開發公司Monolith Semiconductor Inc.,向成為功率半導體行業的領軍企業再邁出堅定一步。
  • 重磅推出碳化矽MOSFET ,基本半導體參加第二屆國際電力電子技術與...
    基本半導體副總經理張振中博士受邀在功率器件應用分會場作技術分享,重點介紹了基本半導體自主研發的高性能碳化矽MOSFET目前公司主推的1200V 碳化矽MOSFET具有短路安全工作區大、雪崩耐量高、反向擊穿電壓高和導通電阻低的特點。該產品完成了150度下2000小時的HTRB和HTGB可靠性試驗,並通過多家客戶的嚴苛測試認證,進入批量供應階段。
  • TLP250功率驅動模塊在IRF840 MOSFET中的應用(圖)
    在闡述irf840功率mosfet的開關特性的基礎上,設計了吸收回路。最後結合直流斬波調速技術,設計了基於tms320lf2407 dsp的直流電動機全數字閉環調速系統,並給出了實驗結果。關鍵詞:tlp250;irf840 mosfet;吸收回路;直流斬波;dsp 引言---功率集成電路驅動模塊是微電子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基本功能是使動力和信息合一,成為機和電的關鍵接口。
  • 廈門芯光潤澤新型碳化矽MOSFET器件
    集微網消息,2019年國內首條碳化矽智能功率模塊(SiC IPM)生產線在廈門芯光潤澤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其生產的碳化矽產品廣泛應用於港口重機、家電、高鐵、數據機房、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領域,可以為這些行業器件提供高端核心功率部件,大大提高國內市場供給率。
  • 三安集成打造碳化矽MOSFET器件量產平臺,提升電源系統功率密度
    首發1200V 80mΩ產品已完成研發並通過一系列產品性能和可靠性測試,其可廣泛適用於光伏逆變器、開關電源、脈衝電源、高壓DC/DC、新能源充電和電機驅動等應用領域,有助於減小系統體積,降低系統功耗,提升電源系統功率密度。目前多家客戶處於樣品測試階段。
  • 瞻芯電子發布工規級碳化矽(SiC)MOSFET
    2020年10月16日,在風景宜人的上海滴水湖畔----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2020年瞻芯電子產品發布會」順利舉辦,正式發布基於6英寸晶圓通過JEDEC(暨工規級)認證的1200V 80mohm碳化矽(SiC)MOSFET產品。這是首款在國內設計研發、國內6英寸生產線製造流片的碳化矽MOSFET,該產品的發布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碳化矽耐火材料的三大高溫性能
    與氧化物陶瓷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熱導率和抗熱震性能。碳化矽耐火材料的高溫性能具體如下:1、SiC耐火材料的高溫抗氧化性能SiC雖然性能優異,但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容易被氧化。國內外學者對SiC的氧化過程作了大量研究。結果表明,SiC的高溫氧化可分為惰性氧化和活性氧化兩種。
  • 三安集成完成碳化矽MOSFET量產平臺打造
    (全球TMT2020年12月3日訊)中國化合物半導體全產業鏈製造平臺 -- 三安集成於日前宣布,已經完成碳化矽MOSFET器件量產平臺的打造。首發1200V 80mΩ產品已完成研發並通過一系列產品性能和可靠性測試,其可廣泛適用於光伏逆變器、開關電源、脈衝電源、高壓DC/DC、新能源充電和電機驅動等應用領域,有助於減小系統體積,降低系統功耗,提升電源系統功率密度。目前多家客戶處於樣品測試階段。
  • 碳化矽功率模塊及電控的設計、測試與系統評估
    例如,對於此類DC-AC的拓撲結構,碳化矽技術的導入對於電控體積的減小並沒有顯著的作用,因為電控的體積主要取決於其各子部件的封裝技術而功率模塊只佔其中很小的百分比;另一些人宣稱可以利用碳化矽更高工作結溫的優勢,少安裝晶片數量並使其工作在高溫,從而降低成本。
  • 碳化矽半導體封裝核心技術分析——銀燒結技術
    銀燒結技術也被稱為低溫連接技術,是最為適合於寬禁半導體模塊封裝的界面連接技術之一,是碳化矽模塊封裝中的關鍵技術,也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與傳統連接方式相比,銀燒結技術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燒結連接層成分為銀,具有優異的導電和導熱性能;由於銀的熔點高達961℃,將不會產生熔點小於300℃的軟釺焊連接層中出現的典型疲勞效應,具有極高的可靠性;所用燒結材料具有和傳統軟釺焊料相近的燒結溫度;燒結料不含鉛,屬於環境友好型材料。
  • SiC材料的進擊路 從國產工規級碳化矽(SiC)MOSFET的發布談起
    (暨工規級)認證的1200V 80mohm碳化矽(SiC)MOSFET產品在上海正式發布,該產品由上海瞻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經過三年的深度研發和攻關而成,是首款在國內設計研發、國內6英寸生產線製造流片的碳化矽MOSFET,該產品的發布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