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以「創新引領時代 智慧點亮生活」為主題的2018全國科普日在全國範圍內拉開帷幕,百度百科在北京主場活動亮相,展示了梁家河數字博物館、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工程以及秒懂大師說等創新性科技產品,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觀看和現場體驗。
今年的全國科普日是大型群眾性科普活動,百度百科作為當今社會最具影響力、最權威的中文知識類平臺,向大眾展示了最新的創新成果。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作為百度百科結合虛擬實境等新興技術的典型創新產品,吸引了大量觀眾。本次全國科普日,百度百科帶來了「梁家河數字博物館」,這是由陝西延安市聯合百度共同打造,於2017年10月13日正式上線,讓網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通過網際網路身臨其境,踏尋知青足跡,追憶崢嶸歲月,追尋領袖「初心」。「梁家河數字博物館」在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實地取景,採用全景、VR(虛擬實境)、AR(增強現實)等先進技術,通過全景展示、實景模擬、語音導覽、互動分享、多國語言介紹等特色功能,為網民提供豐富生動的線上遊覽體驗。「百科博物館計劃」自2012年發起至今,已經收錄239家線上博物館,成為最大的網際網路文化遺產權威知識平臺,讓用戶足不出戶逛博物館,身臨其境地觀賞珍貴展品,包括西班牙高迪博物館、法國楓丹白露宮等海外文化遺產。
而在科普知識內容傳播上,百度百科還帶來了「秒懂大師說」欄目。「秒懂大師說」是百度百科2017全新推出的秒懂百科子欄目,邀請中外各領域頂尖學者、智囊、權威人士分享解讀當今社會最引人關注的熱點趨勢與話題,傳授各領域最獨到、權威的觀點知識,目前已邀請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Jean-Jacquesde Dardel),創新理論世界權威、美國科學院院士Richard N.Foster,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哲敏,200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Edward C. Prescott等人錄製科普視頻。
本年度的全國科普日期間,各地各部門將舉辦1.8萬餘項重點科普活動,預計線上線下參與人數將達3億人次。面對如此高漲的科普知識傳播需求,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已經成為公眾獲取知識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模式創新和適應智能化社會學習需求成為重中之重。此前,在百度百科與中國科協合作的「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工程中,就已經藉助大數據分析以及語音、圖像識別等技術,實現了智能化交互。用戶搜索「太空探險」後戴上VR眼鏡可觀看「宇宙大爆炸」,體驗「時空隧道」等,為公眾帶來更加智能化的學習體驗。
伴隨全國科普日的開展,科普中國·科學百科還聯合科技館推出AI科技館—— 「全景漫遊中科館」,觀眾通過AI科技館可一鍵獲取富媒體化(語音、視頻、AR)的展品講解內容,還可以使用全景功能足不出戶遊覽科技館各個展廳,身臨其境的通過智能化的搜索平臺了解全方位的科普信息。
首期全景上線了華夏「華夏之光」、「創新決勝未來」、「挑戰與未來」三個廳的精選展品,包括應縣木塔、曾侯乙編鐘、雜交水稻、青蒿素、運載火箭、神州飛船等對中國科技發展發揮過重要作用的創新技術。科學愛好者們可以深入其中任意一個場景、一個細節進行瀏覽、觀看,感受從古至今體驗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感懷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
百度百科依託百度前沿的技術創新理念,藉助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新技術不斷實現內容、傳播、呈現的創新,並聯合中國科協等權威科學機構,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普內容生態,同時結合百度自身優秀的產品運營能力,不斷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科學知識學習服務。未來將會是一個學習型社會,百度百科將繼續推陳出新,讓科學觸手可及。